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695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汉语语法Word文件下载.docx

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词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有两种分类方式:

1、按构成方式分单纯词和合成词;

2、按词性分

为实词和虚词。

以构成方式分类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

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

仿佛、苍茫、蜈蚣、琉璃、参差、蹉跎;

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以词性分类

1实词(共6个),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有:

人物名词:

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

事物名词:

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汉语语法

时间名词:

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方位名词:

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可能意愿及心理活动的词,有:

行为动词:

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发展动词:

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心理动词:

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存现动词:

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使令动词:

使、让、令、禁止、勒令……能愿动词:

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趋向动词:

来、去、上、下……判断动词:

是、为、乃……

(3)。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有:

表示形状的:

大、高、胖、瘪、细、壮……表示性质的:

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表示状态的:

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4)。

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有:

汉语语法史

确数词:

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概数:

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序数:

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有:

名量词:

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动量词:

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时量词:

天、年、秒、小时、分(钟)。

(6)。

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有:

人称代词:

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疑问代词:

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指示代词:

这、那、那里、那边,这边……

2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有:

程度副词:

很、极、非常、太、过分……

时间副词:

已、刚、才、将、要……范围副词:

都、全、总、只、仅……情态副词:

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语气副词:

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

重复副词:

又、再、还、仍……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

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

和、同、跟、不但、并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

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有:

结构助词:

的、地、得、所……

时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

呢、吧、吗、哟、哩、呀、啥……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

啊、哎、哦、噢、哼、呸、呀。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

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

3一词多义、多用,如:

(1)。

他(人称代词)怎么(疑问代词)还(语气副词)不(语气副词)来(趋向动词)呀(叹词)?

(2).下回(量词)我(人称代词)还(重复副词)来。

(3)。

有(存现动词)借(行为动词)有(存现动词)还(行为动词),再(重复副词)借(行为动词)不

(语气副词)难(形容词)。

3短语编辑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

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如:

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

2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如:

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

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3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

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4动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如:

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了.

5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

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

6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宾语组成的短语,如:

从山中、向沙漠、为人民、因下雨、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7复指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词构成的短语,如:

故乡四川、伟大领袖毛泽东、诗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

8连动短语

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如:

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打靶归来。

9兼语短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构成的短语,如:

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瓮、引人入胜、使羊将狼、放虎归山.

10特殊短语

1、“所”字短语,如:

所讲的、所见、所想、所不愿看到的;

2、“的”字短语,如:

我们的、看见的、婆

婆妈妈的、匪夷所思的;

3、能愿短语,如:

能看见、会说话、愿意听命、可以出发、宁可缺席;

数量短语,由数词和量词组合成的短语,如:

一群、一条、一箩筐、两趟、四十年.按照语法功能,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等。

4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出来。

句子结构

(定)主+[状]谓<补>+(定)宾

例如:

(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例如: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对主语、宾语进行修饰、限制,如:

(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如:

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

(1)。

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如: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十六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

(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如:

(1).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

用来表示称谓呼叫,以及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区分参见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

么”一类的问题;

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

他打球。

他打<输>了。

(1)中,“球”是“打"

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

的问题,所以是宾语;

而例

(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

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

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

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

他看书。

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

(4).他看得<很认真>.

(5)。

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

(1)、(3)、(5)例句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

(2)、(4)、(6)例句则以动词、形容词

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

他写了三篇;

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

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

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

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

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

如果不能,则是补语。

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

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

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

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

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

只能是补语。

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我有十个;

一个变成了二个;

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

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

“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

“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

吃个西瓜。

(2).吃个<

痛快〉。

(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

字前面加“这”字;

(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

(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

(2):

你拿杯水<来>吧!

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

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

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他跑<下大堤>。

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

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

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

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

是被“摘下"

再如:

我希望去一次;

我去<一次>。

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

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句子按照结构方式可以分成:

1.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今天H星期五。

她H身份特殊.赵州桥H[非常]雄伟.(桥的)

设计H[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等等。

2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

呀!

好漂亮的彩虹呀!

快一点吧!

禁止吸烟!

去吧.嘿!

3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

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

把字句在结构上有:

“把+

宾语"

作状语。

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

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

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

A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

被字句:

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

主语+

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

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

主语是还被动者,接受动作。

A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连动句:

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

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

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

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A他上街买书去了.

B他拿了东西走了.

C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

兼语句:

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

其主要特点有:

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

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如:

“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

有时还用“有"

.如:

A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蔚蓝的天空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附:

[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区别]:

1.区分第一动词。

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一半是表使令、要求的,它所支配的对象是人;

主谓短语做宾语的第一个动词,一般是表感知的(看见、发现、知道等),表心理活动的(想、认为、希望、觉得等),表意见的(主张、证明、表明、说明、标志等),它所支配的对象是一件事(人物连同他的动作行为)。

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包括:

1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八种类型:

(1)。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1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2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3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

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

然后……,从而。

1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2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

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3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

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

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1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2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3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1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2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

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

因为(因)……

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1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