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5877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

  教学难点

  诗歌凝练的遣词技巧及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课型

  品读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思路

  朗读——品读——赏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同学们,《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史诗。

英雄总在乱世挺胸而出,世事总在兴衰成败中循环。

宋元交替之时,文天祥成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的顶梁柱,然而独木毕竟难支,他几经沉浮,终被元军所俘,在被押北上途中,书《过零丁洋》诗以言志,最终英勇就义。

让我们通过《过零丁洋》一诗来凭吊这位英雄吧。

(投影《过零丁洋》一诗)

  二、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回顾七言诗的朗读节奏。

  2、自由诵读诗歌,结合注释选择每句的朗读节奏。

  3、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时的停顿、轻重音符方面的情况。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领略意境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齐读诗歌,分联品读。

  

(1)首联的两句叙事各是哪个对象?

所叙何事?

  交流明确:

个人和国家、个人科举入仕,起兵与国家共存。

  

(2)颔联的两句有何联系?

用了什么修辞?

国事危机,个人也动荡不安,国命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风飘絮”形容国势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无力自主。

  (3)颈联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如何理解“惶恐”和“零丁”?

叙述中抒情。

“惶恐”和“零丁”都语含双关,既指地名又述心情。

  (4)尾联是千古名句,用什么表达方式?

体现什么?

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体现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3、试齐备课文,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诵。

  三、赏读诗歌,揣摩精髓

  1、学生读自己欣赏的句子,谈欣赏这一诗句的理由。

  2、教师整理归纳:

  

(1)对仗工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语含双关: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意境悲壮昂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叙事言志:

  四、诵读诗歌,延伸拓展

  1、学生自由诵读。

  2、指名背诵。

  3、延伸拓展: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能举出类似的人物事例吗?

  示例:

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刘胡兰慷慨就义

  

(2)你还能想起哪些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五、举一反三,依例自学

  1、学生小结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

  2、学生依例自学《浣溪沙》。

  3、教师检查自读效果。

  六、课堂总结,学法引领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本文的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知识。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

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诗作。

  教学难点:

  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历史出现过哪些民族英雄?

同学们知道吗,知道的可以说一下,比如汉朝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

还有明朝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清朝的林则徐。

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宋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首诗歌《过零丁洋》。

  二、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

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

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

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学生掌握生字生词。

  遭逢(zaofeng)干戈(gange)

  寥落(liaoluo)絮(xu)

  惶恐(huangkong)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学生朗读诗文,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

  六、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七、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

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

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

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

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小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八、品味探究: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

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九、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作业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过零丁洋的板书设计第3篇

  作者:

文天祥(南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

  寥(liá

o)惶(huá

ng)遭(zāo)

  注释

  零丁洋:

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辛苦”句:

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

o)落:

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

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

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

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风飘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惶恐滩:

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

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丹心:

红心,比喻忠心。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

这里特指史册。

  《过零丁洋》翻译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指熟读经书考中进士,被起用为官);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过零丁洋》背景资料

  南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在广东南海被俘。

次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准备进攻宋帝昺最后的据点崖山。

文天祥被拘押舟中,船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要文天祥写信劝宋帅张世杰投降,他便以此诗作答。

张读后连称「好人!

」「好诗!

」,不再相迫。

就在文天祥写此诗后约二十天——祥兴二年(1279)二月初六,宋将陆秀夫背负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就此灭亡。

  《过零丁洋》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

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