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5346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全班汇报,优化方法。

在学生比较交流中,教师引导得出(比较受欢迎,这种方法比较好。

2.指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末尾再添几个0)这种方法比较受欢迎。

题问2:

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210×

30=6300(份)

学生口算,指名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

本环节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百数的基本口算方法。

四、拓展练习、深化理解

1.口算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的前两组)

指名说得数,并说一说每个题的口算过程。

2.连一连。

(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自主进行连线,全班共同订正。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对于通过估算得出结果进行连线的,教师要给予表扬与鼓励。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1)学生默读题目,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重点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3)全班反馈计算情况,如有错误共同订正。

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自己读题,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全班汇报,并说说思考过程。

不但注重了口算练习,还组织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练习。

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达标测试:

1.行知天下部分题目。

2.矫正反馈。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乘法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收获?

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400×

20=8000(份)

a.4×

2=8b.400×

2=800

20=8000800×

10=8000

答:

一组一共发放了8000份宣传资料。

2.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210×

30=6300(份)

a.21×

3=63b.210×

3=630

210×

30=6300630×

30=6300

一组一共发放了6300份宣传资料。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口算、体验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优化了口算方法。

恰当地提出问题,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使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又了解了算理。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较好。

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合作。

通过达标测试,发现多数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个别孩子掌握的不够熟练。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两位数成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基本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30×

470×

50300×

740×

60

200×

820×

3030×

3050×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整百数乘个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深化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后两组。

2.自主练习第2题。

(1)指名学生读题,并分析表格中提供的信息。

(2)鼓励学生自主解决

(1)、

(2)小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第(3)小题,使学生在交流中提出答案的不唯一性。

(4)提问:

你还想和谁去哪里旅游,需要花多少钱?

说一说你

的消费计划。

3.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自主完成后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订正时注意指导学生第

(2)小题的解决方法。

(可以用2500除以10也可以用220乘10)

4.自主练习第5题。

小组内互相提问并解答,小组内无法解决的在班内交流时提出。

5.自主练习第6题。

本环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达标测试:

让学生独立调查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并让学生发现:

按同样的速度计算,时间越长,跳的数量就越多,渗透函数思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练习课

本节课通过安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与别人合作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通过达标测试,发现多数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个别孩子口算的不够熟练。

第3课时

笔算乘法。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基本口算训练

100×

70=16×

4=26×

2=

17×

2=30×

300=15×

3=

2.笔算23×

1530×

87

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谁来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知识,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位学生主动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为了帮助大天鹅过冬,我们准备了很多粮食。

2.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买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钱?

b.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3.问题怎样解决?

如何列式?

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会观察信息图,会根据图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

买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钱?

列式:

114×

23=

(1)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全班交流:

请学生板演各种解法,这些做法都对吗?

①估算:

114≈100100×

23=2300

②列竖式计算

交流结果:

估算是大约值,不是精确值;

列竖式计算结果精确,可以用。

(1)板演同学分析讲解竖式的写法,全班同学评价

114

×

23

342

228

2622

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算理,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2)运用估算进行检验。

(3)小结方法。

对照着竖式,小组内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2.解决问题二:

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1)学生先估一估,再列竖式计算。

(2)学生自主解决,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竖式:

340340

×

21×

21

34034

68068

71407140

(3)交流: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哪种算法更简便?

通过交流比较,学生明确:

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4)同桌互相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教师通过抛出一系列有连续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在尝试、交流、比较、验证中,学生的语言的到了规范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精讲点拨:

教师强调:

本环节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本题是笔算乘法的基本练习题,其中包括了末尾有0的情况。

竖着第2列是因数中间有0的情况,暂时不练,放在下节课中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方法,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本题重点练习末尾有0的情况,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第3题本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综合练习。

练习时,注意有困难的学生。

做完后,要求学生用估算检验。

4.学校组织夏令营,共有412名同学参加

景点

公园

海底世界

游乐场

博物馆

门票单价(元/人)

12

46

21

18

估算的价钱

实际计算的价钱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题目的设计由易到难,练习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题目的选择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第3题。

本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综合练习。

七、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1.买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钱?

23=2292(元)

买114袋谷子要花2292元。

2.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340×

21=7140(元)

买340袋玉米要花7140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先用个位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再用十位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积相加。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情境,大胆放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选择简单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计算法则,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

通过达标测试发现笔算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计算的速度也比较快,少部分学生乘法口诀还不太熟练,所以计算时导致出错。

还有部分学生对位掌握得不好,还需要进一步训练,也要加强个别辅导。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的训练,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加快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一、基础练习:

1.口算训练

33×

266000×

20

18×

32×

2540×

200

11×

40070×

208×

19×

550×

300210×

40

2.笔算

148×

15850×

17209×

(1)因数的位数与积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209×

18与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如何解决呢?

本环节通过三关练习题,既巩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估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的练习打下了基础。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板书竖式。

 

2.教师小结:

着重解决当乘到0的时候,该如何解决。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索出中间有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方法,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深化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1)仔细观察,想一想怎样算得又对又快。

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积的位数、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的关系进行合理分析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由学生自主解答。

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

3.自主练习第6题填表

这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题。

(1)学生先根据提示认真审题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

(2)交流填写的方法,说算理。

4.自主练习第9题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叙述题意,自主解决

(2)交流方法,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运用估算的方法及判断依据。

5.自主练习第11题

(2)提出有数学价值的问题,同桌互相解答,集体订正。

6.自主练习第12题

(1)理解题意,自主解决

(2)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进行交流

在解决实际数学的问题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意识。

加深对三位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达标测试:

课本40页聪明小屋

学生自主解答。

组织评价、交流。

五、课堂总结:

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放在进一步提高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上,但是

纯粹的计算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再做细致的辅导工作。

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形成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通过达标练习发现大多数孩子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个别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比较慢,出错较多,还需进一步进行练习。

第5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出积的变化规律。

2.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主赛场设在青岛浮山湾。

大家已经知道为了给运动员创设洁净的比赛环境,清淤船对海湾进行了淤泥处理,同样,为了让观众在松软的沙滩上观看比赛,筛沙车已经在沙滩上忙碌起来了。

本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四个信息窗,情景内容与信息窗1的情景练习非常密切,因此有信息窗1的情景引出本课情景串成一个情景串,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进了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42页情境:

清理海水浴场

(1)谈话:

你能从图片中捕捉到那些文字信息?

(2)谈话:

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因为图片上只告诉了我们筛沙车的工作效率,因此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提问题无法下手,因此这里要尽量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

(3)很多同学想知道筛沙车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总量。

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

筛沙车清洁沙滩的总面积与筛沙车的工作时间有什么关系?

谁想现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4)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

筛沙车清洁沙滩的总面积与筛沙车的工作时间是否还存在着更有研究价值的规律呢?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

2.课件出示统计表:

工作效率清洁沙滩面积(平方米/分)

80

……

工作时间(分)

15

30

120

工作总量清洁沙滩总面积(平方米)

(1)下面咱们同桌合作,看那些同学又快又好得把统计表填完整。

(2)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大家?

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随机板书,并在课件上依次显示答案。

80×

15=1200

30=2400

60=4800

120=9600

(3)仔细观察我们的统计结果,看看从统计表和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随机深入小组引导正确的观察方法:

从左往右看,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是怎样变化的?

从右往左呢?

能具体说说扩大和缩小多少吗?

能结合乘法算式,运用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因数、因数、积来描述这种变化规律吗?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积的变化规律,教师深入其中,从探究方面上给予指导,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规律。

三、精讲点拨:

1.学生汇报交流。

2.总结规律并板书: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多少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多少倍。

3.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本环节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巩固练习:

1.第43页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并具体说说积的变化规律。

2.第43页自主练习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要求每一道都用积的变化规律加以说明。

670×

350=这一题初步感知,第二课时将重点研究)

这两道题是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积的变化规律要让学生反复说,目的是让学生从理论上加以理解。

同学们,咱们一起研究了这辆筛沙车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5辆筛沙车每分钟清洁沙滩多少平方米?

15辆呢?

30辆呢?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在本节课我利用不同的算式,让学生比较,观察,让学生在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与不变的规律,参与到积的变化与不变这两个规律的发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达标测试发现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也会运用到计算中去,有个别学生只记住了规律,不会应用。

课后还要进一步指导。

第6课时

练习积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观察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海水浴场,说一说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学生回忆并交流上节课所学知识。

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奥帆准备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好吗?

二、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

据青岛晚报报道:

青岛四方、李沧、市南、市北四区的退休老人,人人争先为奥运作贡献,自发在沙滩上捡拾垃圾,请看统计表:

地区

李沧

四方

市南

市北

每区参加人数

8

16

24

32

平均每人捡拾千克数

4

总千克数

(1)比一比,那些同学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最快填好表格。

(2)学生填表格。

(3)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怎样想的?

(4)通过交流,你认为怎样填又快又好?

设计了与奥运话题有关的情景串,从退休老人捡拾垃圾引入,通过填一填、说一说,初步弄懂以4×

8=32为标准,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其余三题,复习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三、专项练习

同学们,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吗?

你能从计算中找到规律吗?

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1)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24= 

105×

45=

(18÷

2)×

(24×

2)= 

(105×

3)×

(45÷

3)=

(18×

(24÷

(105÷

5)×

(45×

5)=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通过练习“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进一步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综合练习

1.谈话:

下面我们来试着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规律。

看谁的思维最灵活!

因数

26

2600

260

150

390

39000

31200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说出填写理由。

2.聪明屋

青岛海底世界是一个长方形游乐场所,迎奥运,海底世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扩建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6倍。

请你策划一下,在原来面积不动的情况下,海底世界可能是怎样扩建的?

请说出你的方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设计了紧紧围绕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五、达标测试:

1.练习册中的题目。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

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26×

48=1248 

17×

12=204

26×

24=( 

) 

12=( 

36=( 

这是一节复习课,但纯粹的计算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中,我没有按照教材上的练习题直接联系,而是设计了与奥运有关的话题,组成了不同形式的从易到难逐步递进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练习。

同时我还结合生活中有现实背景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数学事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材中的练习题,作为课外作业处理,这样即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达标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极个别学生有待加强,需要个别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