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516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思维心理学Word下载.docx

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与一个什么样的人偕老?

过着什么样子的生活?

当你所有的梦想都成真时,你是否体验过那种极度的喜悦与满足感呢?

但是实现梦想似乎又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在追梦旅途中,总有种种因素在干扰你、阻碍你。

你是否想过,在你的内心深处,是什么绊住了你实现梦想的脚步?

究竟怎样,我们才可以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呢?

3WOOP是什么?

(上)

乐观主义的心态大行其道

我们经常会听到心想就能事成、要往好处想、要积极乐观等等诸多论调,《心灵鸡汤》这类的书籍非常畅销,因为它们宣扬的就是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好事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等观点也同样支持乐观的人更健康、更有活力、更有成就等;

诸如《美国偶像》《单身贵族》等节目里面的选手都是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坚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自己一定会成功。

这些美好的憧憬、对梦想成真毫不质疑的乐观心态,赢得了普通大众的赞许和支持。

有关乐观主义的文化潮流还不仅如此,它们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广告里宣传的都是幸福、乐观的成功楷模;

经济学家对股票、经济市场的预期和乐观程度决定着金融市场的起伏;

流行音乐里盛行的也是梦想和梦想家的故事。

乐观主义如此盛行,以至于我们偶尔表露出一点消极观点都会被批判。

比如在工作场所,如果你表现得很现实、很理性,绝不做无意义的乐观幻想,别人就会把你看作是衰神或扫把星,批评你为什么总是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大家;

甚至连影视作品,低级、无意义的喜剧片远比深沉、悲调的大作品更吸引观众,观众总会说平时生活已经够辛苦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看这些让人伤心难受的作品呢?

(注意作者生活在美国)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作者是不是在极力打压乐观主义?

乐观主义又有什么不好?

实际上作者并不是想要一味地否定乐观主义,他并不把积极思维看作是一种社会弊端,他也对乐观心态心存感激,他认为人们把烦心事留给自己,而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感染别人,这种做法无疑是很体贴的。

但是从20世界80年代中期开始,作者致力于研究乐观主义。

作者开展了关于乐观心态和减肥、恋爱、求职、学习等众多方面的关系研究,发现了与传统观念(期望会促使人们付出努力并取得实际成效)相矛盾的结论:

乐观主义无助于人们实现真正的梦想——心想并不能事成,反而会阻碍梦想的实现。

如果我们的乐观期待不能给我们动力、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梦想,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才可以梦想成真呢?

究竟又是什么在阻碍着我们实现我们的梦想呢?

4WOOP是什么?

(下)

WOOP是什么?

作者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提出了WOOP。

它是一个关于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思维方法,它阐述了一个核心观念:

我们实现梦想途中的障碍,也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台阶。

WOOP的宗旨就是将阻碍我们实现梦想的现实因素转化为激发我们行动的关键动力。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WOOP,有个印象就可以了,模糊的地方会在后面讲清楚)

WOOP思维方法的核心在于心理对比,所谓对比,就是将乐观幻想与追梦障碍相联结,将梦想与现实建立潜意识的链接,当你对美好未来牵肠挂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会帮你去理解实现梦想的现实障碍是什么。

对梦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了解会帮助你更加高动力、高效地实现目标。

除了心理对比,WOOP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执行意图,也就是针对如何实现某个目标而制定计划。

心理对比和执行意图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心理对比在人大脑中,将未来与现实建立联结,让我们在认知层面做好心理准备,当障碍出现时,执行意图开始发挥作用,让我们明确地投入精力,以预先制定的计划去应对。

WOOP包括四个步骤:

愿望Wish、结果Outcomes、障碍Obstacle和计划Plan,具体是这样操作:

W:

愿望或心事。

闭上眼睛想象一个令你牵肠挂肚的愿望或牵挂。

O:

结果。

继续想象愿望实现后的美好场景,或心事解决后的最佳结果是什么。

障碍。

事情并不会像我们想要的那样顺利。

想象在愿望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力,思考这些障碍里起决定作用的认知观念和行为是什么。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找到最为关键的那个障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行为的,也可以是观念的。

P:

计划。

要克服这个障碍,你会怎么做?

请想出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

根据障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如果A,那么B”的计划。

在本书中,作者会向大家展示WOOP方法在戒烟、减肥、提高学业成绩、改善人际关系等长期和短期目标中的神奇作用。

5幻想的好处(上)

在上一小节的内容中,作者虽然不赞同乐观心态的大行其道,但是也承认乐观的幻想对我们有着众多的好处。

笔者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事关生死,但束手无策,不得不听天由命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实际行动变得毫无意义,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依靠乐观的幻想,帮助我们度过那段不安、恐惧但无可奈何的时光。

不仅如此,乐观的幻想还可以带给我们短暂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让科学家在探索无尽的宇宙真理过程中更好地坚持下去;

让分隔两地无法相守的情侣和家人得以慰藉;

让在贫困生活中挣扎的人们有一点可以期盼的希望。

乐观幻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益处却不仅是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它并非无所不能,也不是一无是处,乐观的幻想的益处要视情况而定。

那么乐观的幻想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乐观的幻想令人坚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了推行种族主义、镇压异己,在德国和被占领国建了很多集中营,在死亡营里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

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建起来之前,饿死是被关押者最常见的死法。

比尔克瑙纳粹集中营(集中营二号,关押着数十万的犯人)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集中营里挨饿是非常常见的,被关押的人根本得不到食物。

十几天得不到食物和水,很多人都被饿死了,尤其是瘦弱的孩子和老人。

侥幸活着的人为了抵抗饥饿,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回忆食谱。

一位幸存者回忆说:

“在集中营,没有时间感,我们都是用挨饿来计算时间的,上午,饥饿;

下午,饥饿;

晚上有的依然是饥饿。

很多人被饿得受不了,就开始回忆之前吃过的食物,或者说开始幻想各种各样的食物。

他们甚至手缝了一本食谱,记录着曾经吃过的各种美食,巧克力蛋糕、水饺、大块牛肉、土豆沙拉……他们甚至会为了某道菜怎么做更好吃争辩起来,幻想自己吃过的美食,好似自己又回到了过去平静、安全的生活中一样,正是这种幻想帮助我们许多人抵抗住了饥饿,挣扎着活了下来。

在集中营那样艰难的环境中,被关押者完全是通过回忆各种各样的美食、回忆自己灾难前的正常生活,甚至是幻想屠杀结束后的自由生活才活下去的。

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乐观的幻想,一个梦无疑给了人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6幻想的好处(下)

看到这大家是否会觉得,似乎乐观的幻想带给我们的好处都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想象和远离现实的代价上,但是作者却发现,乐观的幻想也可以帮助我们变得与现实更为一致。

这里的现实,指的是你真正想要获得的东西,真正想要实现的梦想。

幻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用来明确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及那些深层次的、暗藏在深处的、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并以此来发现那些你真正渴望却看似并不现实的愿望。

大家可能觉得这样讲述太过抽象,我们以作者书中的一个故事为例,来解释这一观点。

想象你自己是一个大学生,正准备填报志愿。

而在你的家中,你的父母、姑姑、舅舅、表哥、表姐都是医生,在你的家族里,从医似乎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一天,你独自坐在餐厅里吃饭,这时候你的脑袋里开始幻想你未来工作的情景。

你想象着自己身穿白大褂、衣服领子上别着刻有自己名字的铭牌——Doctor(医学博士)。

接着你看到你自己站在病人的病床前,看着她的病例,检查了她的术后恢复情况,回答着她的各种问题及担忧,你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但是就在这时,这位病人吐了你一身,而你有强迫症和洁癖。

紧接着你又开始想象自己值夜班的情景,你坐在刺眼的电脑前,孤单一人,往电脑里输入各种数据,回顾着各位病人的病情,然后你突然意识到,其实你并不喜欢熬夜,也不喜欢白光刺眼的房间,医院浓郁的消毒水味更是令你食不下咽。

然后你意识到,在医院工作其实也挺讨厌的。

谁又愿意整天与病人打交道呢,听着他们各种无谓的担忧与着急,在医院上班的日子是那么冗长、枯燥。

为了考入医学院,你又得付出多少努力,度过多少个漫长孤单的夜晚呢……

这个信念就像一颗种子,会慢慢地在你的心底发芽,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你还有其他的选择,生活也不只有这一种可能性。

对未来的幻想,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预先体验一下我们将来可能的生活,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何种工作,遇到一个什么样子的爱人,又过着何种生活。

在幻想中,你可以模拟体验自己的愿望,你可以进行想象、展望,探索可能的选择,评估这些选择究竟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而不需要采取真正的行动,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

大家也可以练习一下,找一个舒适的地方,想象一个对你而言很重要的愿望。

闭上眼,想象愿望达成的情景,然后去体验:

你的幻想里有什么人;

愿望达成时你是什么感觉;

你是怎么看待达成的愿望的。

尽可能多地幻想一些与感观有关的情景,充分调动自己的五感。

如果你的思绪背离了你最初的愿望,不要打断它,跟着它走,静静地观察,有可能你会发现你真正的渴望究竟是什么。

7今日总结

关键词:

WOOP,乐观主义,幻想

要点:

1.心理对比包括四个步骤:

愿望Wish、结果Outcomes、障碍Obstacle和计划Plan,也就是WOOP。

2.WOOP思维方法的核心在于心理对比,所谓对比,就是将乐观幻想与追梦障碍相联结,将梦想与现实建立潜意识的链接。

3.乐观的幻想令人坚忍,度过艰难的时光。

4.乐观的幻想可以帮助我们变得与现实更为一致。

5.在幻想中,你可以模拟体验自己的愿望,探索可能的选择,评估这些选择究竟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而不需要采取真正的行动。

思考与讨论:

在今天的内容里,我们主要围绕着乐观幻想的优势展开,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负面情绪、打发无聊时光、承受艰难痛苦,也会帮助我们更贴近我们的内心,寻找到真正的内心梦想。

但是乐观的幻想就真的如此美妙吗?

隐藏在乐观幻想美丽面纱后面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真实甘甜的美酒还是裹着糖衣的毒药呢?

在明天的内容里,我们将一一揭示。

8今日导读

在昨天的内容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美妙的幻想对我们有何种益处,但是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幻想真的有这么多的益处,为什么我们却一直不能成功有效地戒烟、减肥、升职、好好学习呢?

与我们幻想的美妙未来相反的是,我们的梦想、目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那么乐观的幻想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美妙和惬意,还是魔鬼般的懈怠呢?

幻想究竟是在帮助我们还是在阻碍我们实现梦想呢?

在这一章里,作者将向我们揭示掩盖在幻想美妙面纱背后的谎言与欺骗。

9为什么心想不能事成?

∙大脑幻想替代真实的行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幻想会在无意中作梗,打消我们的积极性。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

临近中午,你在办公室中处理着无聊的工作,这时,你的大脑开始开小差,开始考虑中午吃什么。

你在想去吃一顿可口美味的午饭吧,累了一上午,美味的水饺、酸爽的酸汤、新鲜的虾仁、软烂喷香的大猪蹄就在你脑袋里打转……想到这,你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看11点半了,你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电梯那,一路下了15楼,走到了公司门外的大街上。

临近午饭,忍受着热浪挤过拥挤的人行道,正想着不知道有多少人排队的你突然发现:

去饭店的必经之路居然在施工,路都封了,这要过去不知得多走多少路,看着天上毒辣的阳光,你顿时觉得什么胃口都没了,美食也不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于是,你垂头丧气地走回公司,老老实实在公司食堂要了一碗让人一点胃口都没有的又干又硬的炒饭。

幻想完这一场景,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察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办公室浮想联翩地幻想,不仅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于工作,并且还扼杀了你实际的行动力。

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不仅需要加班赶白天拖延的工作,更惨的是,你还没有吃到心心念念的午饭。

所以作者建议大家,即便是面对枯燥的工作,也尽量不要为了打发时间而沉迷于幻想,那样子无益于事情的解决。

真正有效的是,高效率地把手头的事做完,然后去吃一顿大餐犒劳一下自己。

10为什么心想不能事成?

∙幻想会扼杀我们的实际行动

虽然你也许有遇到过刚刚的情况,但是幻想真的会降低我们的实际行动力吗?

作者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与同事卡佩斯以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了一项研究。

在研究中,被试被告知,他们需要参加一个作文比赛,奖金为200美元,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先完成一项测试,测试包括一些常规幻想。

研究者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组:

幻想他们得到了这200美元奖金的情景,并将幻想内容记录下来,无时间限制。

控制组:

指导被试想象他们因为表现不佳,未能获得200美元奖金的情景,同样做记录,无时间限制。

为了追踪调查乐观幻想是否会限制被试的实际行动,研究者又开展了实验2。

他们将50名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被要求幻想接下来的一周事事顺利的情景,比如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看了最期待的电影,和最喜欢的姑娘/男孩约会,回家过周末等。

控制组的被试被要求想象并记录接下来一周的任何幻想和憧憬。

同样地,研究者要求被试评价自己的投入程度。

一周后,研究者对两组被试做心理测量,了解他们在这一周内的实际行为表现。

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乐观幻想)普遍反映自己在过去的一周内投入程度不足,并且在这一周内实际所做成的事也很少。

也就是说,乐观的幻想限制了他们的实际行为表现。

这似乎与传统的观点相矛盾,我们普遍认为激动人心的演说家、生活中的鸡汤文,都能够鼓舞我们,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而非扼杀我们的行动。

乐观的幻想确实会在短时间内令我们精神高振、动力十足,但实际上,乐观的幻想会荼毒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在长期的目标之旅上萎靡不振、斗志全无。

但这一结论实际上又是与我们的日常体验相一致的,在面对困难、麻烦的任务时,我们总是习惯于幻想事成后的美妙感觉,幻想很美妙,但同时也令我们精神松懈,沉迷于幻想,而不采取实际行动。

11幻想如何作用于大脑?

我们已经证实了乐观的幻想会损害我们的心理动力和实际行为,但是幻想究竟是如何让我们懈怠的呢?

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

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幻想出来的知觉跟真的知觉一样,会唤起我们的身体反应;

20世纪的心理学家提出幻想也是行为的一种,也同样会引起呼吸和心跳上的变化;

最近的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不断重复地幻想享用某种食物,就会降低真实情境中对此的食用量。

作者对幻想的实质做了一个假设:

幻想是通过欺骗我们的大脑,在潜意识层面作用于我们的认知过程(感知环境的过程),让我们的大脑对幻想的情景信以为真,认为美好的结果真的发生了,从而降低我们的实际行动力。

作者和卡佩斯就此假设展开了研究,探讨乐观的幻想是否真的会欺骗我们的大脑,让大脑误以为我们已经实现了目标。

本研究的关键在于在被试无意识的状况下,观测他们潜意识的认知过程。

以避免被试觉察实验目的,对潜意识进行有意识地调整。

本研究依然是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向他们呈现情景描述1:

你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女朋友/男朋友与自己的好朋友睡在一起。

研究者要求被试想像这个场景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后被试需要完成辨认词语的测试1:

在测试中,被试需要对电脑上呈现的一些词语做按键反应(是或否),实验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与暴力、攻击相关的词语,另一种是与暴力无关的词语。

本测试的测量指标是反应时(从被试看到词语到做出按键反应的时间)。

被试完成测试1后,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了情景描述2:

自己报复了情景1中的好朋友,公开羞辱他,砸烂了他的车等。

被试被要求再次想象这个场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然后进行辩认词语的测试2,同1。

结果发现被试对实现了报复的幻想越多,他们在辩词测试中的反应速度就越慢,这表明被试的大脑将幻想的报复误以为真。

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呢?

为什么通过测量反应速度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实验结论呢?

因为已有研究发现人在达成目标后,大脑对与此目标有关的词汇的认知能力就会变弱。

所以在测试中,被试辩认出词语的反应快慢,反映了在被试的大脑潜意识中此目标是否实现。

在测试结果中,通过幻想,被试的辩词反应减慢,反应时增加,说明了被试的大脑已经误以为个体完成了报复,也就是幻想欺骗了我们的大脑。

所以总有很多人,明明想要减肥,却从不锻炼;

想要高薪,却从不努力工作;

想要好成绩,却从不勤奋学习……因为他们只要在脑袋中幻想一下美梦实现的情景就可以,他们的大脑已经早于行动到达成功的彼岸,幻想欺骗了他们的大脑,让他们松懈下来,享受着虚假的美梦成真。

12幻想的坏处(上)

∙幻想扭曲我们对信息的加工

乐观的幻想会扼杀我们实现梦想的实际行动,但幻想的危害仅限于此吗?

幻想最大的危害在于它会扭曲你眼中的世界,你所见、所感、所想都不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有选择性地建立起来的虚构世界。

乐观的幻想让我们沉浸在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里,我们沉迷于梦想实现的绝妙成就感中,那自然很多人会愿意尽可能久地停留在这种状态下,怎么样才能永远停留在这种虚假的美梦中呢?

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旦你睁开眼,看一眼现实,你就会明白,一切都只是白日梦而已,谎言自会不攻自破。

幻想最可怕的力量就在于此,它会让你看不到真实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和知觉,依赖于我们接受到的信息,和如何去处理这些信息。

而幻觉会让我们有选择性地感知信息,接受信息,长此以往,我们觉察到的世界就会被扭曲,变得面目全非。

在乐观幻想的作用下,我们会倾向于只接受那些符合幻想的信息,比如说我们想要有更多的财富,我们就会只注意到绝少数的因为投机、买彩票、天降遗产等一夜暴富的消息,而选择性地忽视掉了绝大多数因为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才获得优质生活的人们;

如果我们想去印度旅行,那么我们在阅读报纸、翻看旅行游记的时候就会刻意地关注那些讲述印度优点的信息,而下意识地无视那些描述印度恶劣的卫生环境、混乱的治安、肆虐的疾病、贫穷的人们的文章。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自建的虚假世界中。

13幻想的坏处(下)

∙幻想让我们活在自建的虚假世界中

作者还讲述了一个笑话,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沉迷于幻想的危害。

说的是一个人总是盼望着买彩票中大奖,他每天都幻想着自己要是能中个几百万、几千万就好了。

他总在幻想:

“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我可以住在大别墅里,有保姆伺候,再也不用担心房贷、车贷,车开一辆扔一辆,还可以买很多昂贵的衣服”,他如此幻想。

“有了别墅、豪车我就可以约到很多漂亮的姑娘,再也不会有人嫌弃我穷、没前途,不愿跟我吃苦了。

我们可以今天坐飞机去巴黎消费,明天去纽约豪华的餐厅享受美食……”

他每天都在幻想,一个月、两个月,一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中奖,待到他绝望时向上帝祈祷:

“上帝啊,求求你让我中次彩票吧,你为什么不肯给我好运呢?

这时候天上一朵云如大门一样敞开,里面传来上帝气急败坏的声音:

“那你倒是去买张彩票啊!

笑话很好笑,但笑话背后的事实却提醒我们,总是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是不行的,要实现美梦,我们需要切实的行动——去买一张人生的彩票。

虽然实现梦想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梦想终究是可以实现的,只要积极地、明智地确定目标,然后去努力,我们的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14心理对比(上)

昨天和今天,我们探讨了幻想的益处和幻想的坏处,那为什么要关注幻想呢?

其实我们的关注重心一直都是如何实现我们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和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从而梦想成真。

20世纪90年代,作者最初的研究重点是幻想,寄希望于幻想可以有利于梦想的实现。

但是随着研究的展开,她发现幻想并不能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

然后作者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对幻想的过程进行操作、干预,进而使幻想变得有益于梦想的实现呢?

也就是利用幻想将人唤醒,赋予他们动力,促其梦想成真。

因为作者认为,让人有所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心怀梦想,然后将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摆在他们眼前,也就是心理对比。

通过心理对比,将幻想放在现实的基础上,避开幻想的副作用(令人松懈),发挥幻想的真正益处,使其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为了检验心理对比的效果,作者设置了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

检验心理对比(乐观幻想+现实障碍)的作用

实验对象:

柏林168名女大学生

也就是心理对比组。

幻想两个乐观的未来情景,两个消极的现实关键词,并让思绪在两者之间转换,做记录。

控制组1:

只对未来持乐观幻想的被试组,幻想4个与实现愿望有关的关键词。

控制组2:

只看到现实障碍的被试组,幻想4个与现实有关,妨碍实现梦想的词语。

控制组3:

逆序对比组,先思考一个与现实有关的词,再思考一个与乐观未来有关的词,重复两次。

实验程序:

1.思考当前最大的个人愿望或最关心的个人问题,对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1-100)。

2.每个被试写出四个有关实现梦想的乐观积极的词语或短句,以及四个负面消极的词语和短句。

3.测试完后,要求所有被试思考她们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愿望和担忧,并评估自己的投入程度和积极程度。

4.两周后,对被试接下来实现愿望的实际行动做追踪调查。

实验结果:

1.心理对比组中只有一部分个体觉得更有干劲,并立即采取行动去实现愿望;

而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表现。

2.如果被试基于以往的经历、心存成功的期望,那么她们就容易在心理对比的作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