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点:
成为地理学独立分支,力求对人文地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并探寻其一般规律。
德国流派:
拉采尔:
地理环境决定论。
赫特纳:
区域学派的代表。
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的代表。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
白兰士、白吕纳:
人地相关论。
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
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仕培的“适应”思想。
美国流派:
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派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俄国流派:
巴朗斯基、萨乌什金:
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
经济学派。
(9)现代认为的发展(二战后)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革命、行为革命、信息革命);
新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社会化、人文化、应用化)。
(10)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
最早的地理著作《愚贡》。
主要贡献:
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积累来大量的人文地理知识,史书、方志、游记。
成书在公元前约500年左右。
史书中具代表性的有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国内游志类著作以明末的《徐霞客游记》最为著名。
(11)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1948,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起步阶段。
近代地理学的先驱首推张相文、竺可桢等。
张相文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19909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杂志》,竺可桢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此外还有、胡焕庸、张其昀。
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等。
(1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阶段。
1980-1990,人文地理学复兴阶段。
1990-,全面发展提供阶段。
(1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知识的贡献,二是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三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研究五大方面(TeryG.乔丹):
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各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化景观。
2、文化区概念: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3、文化景观概念:
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4、文化的特点:
民族性、时代性、变迁性、稳定性、积累性、多层次性、滞后性。
5、文化的时间现象:
分为扩展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和迁移扩散。
P26
扩展扩散:
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
迁移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伴随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的迁移,而将此文化传播到该地。
6、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A、接触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7、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严格来说,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8、三分法: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以有关经济理论为基础来阐述人类经济活动各现象的空间结构的科学
9、人地关系论包含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10、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1、环境感知论: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
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对比环境决定论)
12、人地关系模式四要素:
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
(P44图)
13、人口:
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三章(不考)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人口:
是居住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定地域之内的人的总和。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人口有两个特征,其一是社会性,其二是地域性。
人类发展五个阶段:
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2、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人口特征:
①极低的人口密度:
4人/平方公里;
②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③人口分布:
大分散、小集中;
④人口迁移,扩大范围。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①农业革命使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带来了定居的村落生活,进一步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城市。
②农业社会比采集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食物,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有大幅度的增长。
③农业社会的人口特征:
婴儿存活率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并呈大幅波动状态,平均寿命低。
3、人口增长:
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
即人口的再生产,是种的繁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但又具有社会性,社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4、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因素:
①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人口政策(鼓励生育、节制生育)
③婚姻家庭状况
④医疗卫生事业水平
⑤其他社会因素(教育与专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5、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因素:
①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疾病);
②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生物地球化学说”与地方病、地形、气候);
③经济和科技因素;
④社会因素(如战争、阶级差异、城乡差异等)。
6、人口转变:
是指由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7、人口再生产类型划分:
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8、人口转变理论
⑴兰迪(法)的“三个序列”理论
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人口革命》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岁生产力发展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认为西欧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经历了三个序列或历史阶段。
第一序列为原始阶段,简称“高高低”类型,覆盖整个古代。
第二序列称中间过渡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稍有下降自然增长率仍然很低,延续时间为中世纪。
第三序列为现代阶段,简称“高低高”类型,人口加速增长。
此后演变为“低低低”类型。
⑵诺特斯坦:
人口转变与第三个序列的细分
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第一次提出了人口转变的概念,将兰德里的第三个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
“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低低低”阶段。
对发展中国家将经历一次人口高速增长进行了准确的预测。
⑷英国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①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死亡率高,并达到均衡;
②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
④低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并达到较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
⑤绝对衰减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
人口转变的机制
上述理论统称人口转变理论。
决定人口转变过程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构成了人口转变的社会基础。
9.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1)加速增长(1949—1959);
(2)负增长(1959—1961);
(3)高速增长(1961—1971);
(4)减速增长(1971—1980);
(5)波动增长(1980—1992);
(6)持续增长1992至今。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是: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
人口分布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人口密度(概念):
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P86)
10、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
①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表现在:
水陆之间、南北半球之间、高原与平原之间、各大洲之间、大洲内部等的差异。
②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趋向低平地区(平原、丘陵)、趋向岸边(海岸、河岸、湖岸)。
邦奇-人类大陆图揭示(P86)
世界四个人类大陆:
东亚和东南亚;
南亚;
欧洲;
北美洲东部
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四类地区:
干旱(沙漠)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
11、世界上人口上亿的国家(11个):
亚洲有: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
美洲:
美国、墨西哥、巴西;
欧洲:
俄罗斯;
非洲:
尼日尼亚。
12、人口迁移:
通常人口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
13、人口流动:
:
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
(从空间范围可分短距离流动和长距离流动;
从停留时间上则有定居性迁移和过往型临时停留)
14、人口迁移的分类
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按迁移时间,分为:
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
按社会组织形式,分为:
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迁移和有组织移民。
15、拉文斯坦的迁移法则
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文斯坦的推论道: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6、人口迁移的机制:
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
环境移民、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17、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影响
①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导致迁出区人口减少和迁入区人口增加,这种此消彼长关系对人口地理的改变作用,远比自然变动迅速和强烈。
②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老龄化延迟;
迁出区相反。
家庭性迁移以女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下降,迁出区上升,对年龄结构影响不大。
移民相对而言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迁出区和迁入区具有此消彼长的作用。
③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调整了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生产要素的配置。
智力移民和投资移民,带动了智力和资本的流动。
④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促进人种基因的交流。
迁移有助于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18、人种或种族:
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
19、人种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型、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
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20、世界种族划分,用肤色和发型等体质特征划分人种的三分法和四分法流行时间很长。
三分法:
蒙古人种(黄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
四分法:
三分法基础上加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
人类共分为四大种群和12个种族
21、地理人种的三级系统:
地理人种——地域人种——小人种。
22、世界九大地理人种:
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23、民族:
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24、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和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
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25、民族的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6、世界民族的分布:
共有3000个左右,汉族人数最多,超过12亿,其次过亿的民族有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
(1)形式分布区:
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
(2)机能分布区:
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27、民族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各民族人口增长率的不同;
②民族迁徙;
③国家政权、民族政策改变
④民族生产力水平提高,民族间交流联系——民族同化、融合
28、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9、民俗的类型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民俗)
(2)社会民俗(节日民俗、岁时民俗)(3)礼仪民俗(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5.口承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
30、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①民居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
a.建筑材料:
建造房子要用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地域限制,因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例如,在我国四川徐步藏族居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这是因为该地区属于山区,石材丰富。
b.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单元结构房就是一栋房舍中,除住人以外,还圈养家畜,中间有的予以分隔,亦有不隔的。
如我国四川西南部的彝族的住房就是这样,不过中间以火塘作为分隔,人与畜各住一端。
组合式的民间建筑就是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分开,但是彼此相距不远,有的是彼此相连,有的四周围之以墙。
我国的四合院住房时这种组合中的典型。
四合院在北方农村,一般都是正房坐北,有3至5间,正中开门,另外,东、西两侧各有面向院内的建筑,称作厢房,南面是墙,中有大门,成为完整的方形院落。
c.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
例如,在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在建筑上为适应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保湿防寒为主,所以不论是夯土或土坯,墙体都比较厚,房子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便于接受阳光,房顶有石板、草、瓦、抹泥、坡度平缓,有的甚至是平顶,这和降雨少有关,房屋内部的床多为土炕,充分利用做饭余热来提高室内与炕的温度。
②饮食民俗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首先表现在主食上。
例如,在我国常说:
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这种饮食习惯当然是与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合于种植稻米,北方干旱缺水,宜于种麦有关。
其次,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和蔬菜。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以猪肉作为主要肉食,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则以牛肉作为主要肉食。
它与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在亚洲大陆东岸,属季风气候,降雨与高温相结合有利于夏季作物生长,但冬、春干旱而低温,草在冬。
春季缺乏,不利于喂养食草动物,结果东方人就选择了农业生产与养猪相结合。
西欧气候是冬季湿润而温度较同纬度的大陆东海岸,冬季草类不会枯萎,有草就可以饲养食草动物,开始以羊为主,后以牛为主。
③服饰民俗服饰也深受各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
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衣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登皮靴;
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哈萨克族:
男子喜欢穿对襟长衫,束腰带或皮带,妇女则爱穿长裙;
西南和南方民族:
男子穿对襟段上衣,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妇女则爱穿长裙、百褶裙。
民俗的分类:
(举例说明有哪些民间文化?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民俗)2.社会民俗(节日民俗、岁时民俗)3.礼仪民俗(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5.口承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
世界性的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等。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原始、传统、现代农业)
1、狭义的农业指耕种业,也称种植业;
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部门。
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出现四个农业及定居点:
中国。
印度、中南美、近东。
3、传统农业的类型:
(1)旱作农业:
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
(2)水稻农业:
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
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
分布于地中海周围、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种植小麦、大麦、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
(4)游牧业:
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4、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①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土地可连续耕种,能使用畜力和简单器械
②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③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社会发展缓慢和曲折。
3.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多种多样
5、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过程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通过深耕、细作、施肥等办法提高土壤利用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土地肥力,耕种上消除休闲制,农田可以连年种植,这种进步使北方的旱作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增2.从战国时期到东汉,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北方旱作农业得到很大发展3.战国末到秦、汉时期,铁器、耕牛和灌溉这些农业技术的出现和推广,使得北方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4.东汉时,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经撒播变成雨中移栽办法,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宋代时,南方粮食产量已超过北方5.在此以后,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到等农业耕作区可供开垦的土地所剩不多,而全国人口继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这促进中国农业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投入大量人力的道路
6、现代农业的类型的类型:
现代农业生产的模式:
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种植园农业
7、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答:
(1)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从事现代劳动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2)所以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所占比较比传统农业区低得多,例如,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口就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
(3)由于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专业化生产使得现代农业的农产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
现代农业也在向纵深发展
(5)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8、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
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环境,例如干旱地区的感慨设施对当地农业的促进。
农业对自然的影响好坏参半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尽管有梯田等田地形式,但是农业对于地形,主体还是适应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体现为燎荒的形式。
(尽管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烧毁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