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4195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Word下载.docx

〔3〕把握基调:

无限愁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消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

“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4、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

〔配乐〕5、全班再次齐读,感受愁情。

四、品愁情

词人的愁是无穷无尽的,那他在愁什么呢?

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思考词人究竟在愁什么?

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往事之叹、亡国之痛、离家之苦。

〔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对于亡国的悲哀、对于离家千里之外的忧愁。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

对于往事的哀愁。

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词人本是一国君王,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欢笑、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严和自由,而这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了,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因此词人想到这里发出了哀愁。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那么,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

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词人不是惬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月,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来,多少离家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遥寄相思。

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

“何时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

“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往事知多少”,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笙歌欢笑、尊严、自由等。

2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亡国之痛。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小楼东风故国月

小楼:

被困之所

东风:

东风即春风,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而“我”却依然被困于此,失去了自由。

故国:

故国已不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

往事不堪回首,因此词人因亡国之痛而引发了愁情。

月:

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只有伤痛与悲哀。

看到明月便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想到这里,词人的愁情便更加浓重了。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青春、美好时光的逝去;

物是人非的境况;

身份的改变。

雕栏玉砌、朱颜。

〔3〕雕栏玉砌指什么?

〔见注释,指南唐宫殿〕朱颜又是指什么?

〔红颜。

〕宫殿尚在,当年侍奉自己的宫女却红颜已老,青春不在。

正如李清照词: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但改的仅仅是朱颜吗?

过去是君王,现在是囚犯,过去住的是宫殿,现在是小楼,身份一变,一切都变了,改的太多太多。

这一切都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因此词人对逝去不复返的往事发出了感慨哀叹。

小结〔板书〕:

春花秋月往事→往事之叹

小楼东风故国→亡国之痛→愁雕栏玉砌朱颜→离家之苦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因为想起了美好的往事、已经灭亡的故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词人在词的最后发出了对于愁的感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本是抽象的,没有体积和重量的,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把满腔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形象的春水表现出来。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也都爱把愁比作江水,如我们曾学过的

诗人为何把愁比作江水?

江水有什么特点?

江水的特点有:

浩荡奔涌,奔流不息,连绵不尽,不舍昼夜,无尽无穷。

因此,把愁比作春水,显示出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荡奔涌的江水一般释放出来,这愁又如江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无穷无尽。

可见诗人愁情之深远与深切。

3

五、延伸拓展

我们于这血泪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国思家之愁,在以往学过的作品中也曾感受过许多诗人的愁情,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学过哪些关于“愁”的诗句,或课外搜集的有关诗句也可,并说明它们的出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醉花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明月高楼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六、小结:

因为悲哀的人生经历,诗人们把自己的满腹愁情均化作文字挥洒而出。

同样,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李煜便不会有如此深切的愁恨,也不可能写出这饱含血泪的作品,让我们再次朗诵这首绝笔之作,感受李后主深沉无尽的亡国愁恨。

七、欣赏歌曲《虞美人》,感情升华。

八、背诵全诗。

4

【篇二:

生:

老师好!

师: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人:

他立志要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满腹经纶的高人隐士,可是造化弄人,这个风流才子却做了人君。

他的治国,乏善可陈;

他的词章,却每臻绝唱,被后世誉为“天籁之音”。

这个人,就是李后主。

李煜,丰神隽逸,魂系诗书,仙品一般的人物,却被命运之掌推上乱世的前台。

富贵云烟,一梦黄粱,原只是红尘的一段误会,种种旖旎不过虚假幻象。

可怜绝代才子,遂成薄命君王,终究防止不了末世覆亡的沉浊命运。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的冰火两重天的世界。

〔播放《虞美人》的乐曲〕〔教师板书〕

传说楚汉相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一个宠姬叫虞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假设何?

〔此诗交代给一名同学〕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虞美人。

〔教师补充这一句〕所以这个词牌浸透了项羽和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了解了这个曾今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也有柔情百转的一面。

其实在每片叶子的背后都能找到阳光的美丽,在每个词牌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以词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凝聚,情感的浓缩。

所以老师今天布置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寻找到你最喜欢的词牌背后的美丽,我们明天交流。

美好的东西我们总是不愿错过,面对这样一个唯美的背景,许多名家骚客都曾填写过这个词牌,但将这种美丽升华到象牙塔的顶峰的当属李煜的《虞美人》。

首先我们通过诵读来品味诗人穿越千年的生命绝唱。

〔学生配乐自由朗诵诗文。

在诵读的过程中,你感觉这首词传达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生甲:

是沉重的,就像在内心深处积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块,让人窒息。

生乙:

是无奈的,应该是在词人的内心世界有着万般的委屈,无法释怀。

生丙:

是痛苦的,就像一个人在触及心灵深处的创伤让自己在阵痛之余,获得一种解脱。

生丁:

是淋漓尽致的,我觉得倒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突然找到了自己倾泻的方向,瞬间奔涌而出。

哪位同学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认真听,评价一下他的诵读情况。

〔一名男同学朗读作品〕

我评价一下“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这一句是诗人诘问苍天,也是抒发自己浓烈的感情,所以句声要强。

“何时了”是情绪的核心词,所以语速放慢。

后句从现实转入回忆,思绪渐行渐远,所以声音渐弱。

我觉得他把握的节奏比较好。

〔有一名男同学朗读词作〕

我说一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句叙事,后句抒情。

所以当以平淡的语调读出,语速要慢。

“昨夜”后停顿延长,“又”重读,后一句要把三个词组的诵读节奏分开。

我评价一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是通过自问自答来直抒胸臆,是整首词的高潮。

形容愁之多愁之深的“几多”和“一江”要重读,“愁”和“春水”要轻读,“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

那你能给大家范读一下吗?

〔生深情诵读,赢得掌声〕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抒情的重心在后句,尤其是“朱颜改”三个字,应放慢语速,加强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大。

这首词整体的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

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

诵读时语调要消沉、慢速,要读出那穿越千年的沉重叹息。

最后谁再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诵读〕

品读是诗词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要想准确把握节奏、音调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必须走进诗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悲苦,用我心贴近诗人之心,你就能做诗人的知心人。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千古词帝,去感受浸润在文字中的血泪珠玑。

〔看大屏幕,了解作者〕

那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李煜的生平经历?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在位15年,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拘囚,沦为亡国之君。

李煜通晓音律,擅长诗文,能书画。

李煜的《虞美人》是他的绝笔之作。

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中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李煜的身世经历,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来了解李煜,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大屏幕上的文字。

看到李煜的一生,我们的心里感慨万千,还是用王国维的话最能代表我们的心迹,那就是“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在历史上,李煜作为君王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是光辉万丈的,所以后代的许多评论家将他誉为千古词帝。

我们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李煜的创作情况。

〔学生诵读大屏幕〕从君王到阶下囚,冰火两重天的世界,让李煜后期的词作充满了血泪深情。

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其实这首词写于公元978年,当时的李煜沦为阶下囚已经达三年之久,三年的日子里,他受尽了屈辱,当时他的心情极差,于是在寓所命故伎作乐,唱《虞美人》,宋太宗听到大怒,让人赐给李煜毒药,至此,结束了李煜的故国梦。

所以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之作。

听说这种毒药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如此数次而死,状极痛苦。

可怜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温软如玉,却死得让人如此心碎。

从繁华富庶、软玉温香的南中国一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来到荒凉野蛮、人烟稀少的北中国,从一位受万人仰慕的君王到一个失去自我的囚徒,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煜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了极大的创伤,他无法面对一切,更无法面对自我,外部世界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矛盾总是那样无情地撕扯着他,最后他终于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一道悲剧的大幕。

下面我们就将这道大幕徐徐拉开,去欣赏这首被誉为“千古之帝”的词作的血泪深情。

在这首词中作者集中表达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生〔齐答〕:

愁!

直接表达在哪一句上?

在词中诗人把这种情感具体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揭开这层思念的面纱,我们看到的却是更多的伤痛和无奈。

让我们通过赏析来进一步感受亡国之君的心弦。

〔学生准备5分钟,进行诗歌鉴赏。

好,时间到,哪位同学先谈。

生1:

我最喜欢这首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

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

这一句问得让人惊奇,李后主在许多人的眼里是懦弱不堪,当国家覆灭的时候,他连殉国的勇气都没有,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地地道道的软骨头。

然而,在此时,他竟然责问苍天,在这句中我们终于感觉到李煜作为一个文人的勇敢和率真,很有一种西楚霸王的“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气势。

无情的岁月,加深了他的伤痛,却让他找到了迷失的理想,正是这种率真和勇敢让他坐稳了诗词王国的宝座。

生2:

我觉得这一句更能表达后主当时的心境,那就是三年的阶下囚的生活,让他蒙受了百般地屈辱,此时的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越是自然界中最动人的景致他越心烦,自从他走上亡国之路的那一天,快乐已经连同他的故国一同被埋在岁月的废墟中。

他只是厌倦自然界的无休无止,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想而知。

最美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纯粹的篇章是诗人的眼泪。

李煜他不知道,上苍在消灭他帝王之梦的同时,正在为他铺设一条通往文学伊甸园的芳草地。

生3:

我倒觉得后主是用春花秋月的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想到自己短暂的人生就要以亡国之君的身份度过,那是何等的无奈与悲苦。

所以他在指责上苍,既然给了我一个君王的位置,又为什么让我粉身碎骨?

看来,后主不仅是一位千古词帝,还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经历了天上人间的磨难,他正在一步步地参透生命的奥义。

他站在宇宙,他俯瞰众生,他道出了我们人类最无奈的叹息。

这声深沉的叹息足够穿越历史的沧桑。

生4:

此时,诗人的思绪由眼前飘回到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江南。

那是一个无比富庶的国度,杏花春雨、柳岸莺啼、吴侬软语,一切是那么让人心醉不已。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足以让他的心支离破碎,血迹斑斑。

往事不堪回首,惟有忘旧。

亡国已将旧日春花秋月悉数摧毁,山河破碎,身世飘零,江南已是梦中瑶池。

生5:

我觉得这一句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诗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感情尽情地飘向远方,往事知多少,让我们在极其朴素的语言中所感到的是李煜对故国的一片眷恋之情。

最真挚的情感,最深沉的叹息,往往不需要任何的修饰,任何的雕琢,朴素的其实就是最美的。

所谓“繁华落尽见真纯”。

师〔小结〕:

“单独莫凭栏,无限江水,别时容易见识难”。

亡国之后的李煜在很多作品中都是用朴素纯洁的语言表达对故国的眷恋。

深深的痛,浅浅的流,却更让人心痛,心伤,心碎。

生6:

我要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

这一句,亡国的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诘问: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

教师:

郁积心中的块垒此刻化作奔泻的江水,绵延不绝地奔向远方。

国仇家恨,聚散离合,穿透了几千年的风霜,依然是如此地让人心伤。

生7:

李煜在前三组比照的基础上,将亡国之恨倾泻而出,它把自己满腔的愁绪比作了滚滚东去的江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

师〔提问〕:

这个比喻还表现出愁思的什么特点?

生8:

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师〔补充〕:

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

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煜敏感柔弱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以致他的“愁”顷刻间化作奔涌的春水,一泻万里。

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

生9: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描摹的东西就是抽象的事物。

而化抽象为形象,是许多大家采用的最高明的手法。

你还学过哪些描写愁绪的诗句?

生10: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是描写愁绪的形态。

生11:

这是描写愁之长度。

生12: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写愁之重量。

同学们看大屏幕,“试问闲愁都几许,满城风絮,一川烟草,梅子黄时雨”,这是写愁绪蔓延的广度,“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赋予了愁之动感。

而李煜的这一句写愁的名句,几乎涵盖了愁绪所有的特点。

同时这最后两句,平仄交替,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

生13: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使得这种感情在蔓延全篇的基础上,得到一种倾泻,写得极有气势。

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

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

有篇有句者,惟李后主降宋后之作。

”可见李煜的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当然,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生14:

我最喜欢的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中的“又”字,一个“又”字,让我们看到李煜度日如年的艰辛,让我们看到的是他憔悴的容颜,更让我们听到的是那来自千古的深长的叹息。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冲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而这一切都已经模糊在自己破碎的记忆里。

生15:

“小楼”应该是李煜被囚禁的场所。

“故国”是李煜魂牵梦绕的伤痛。

如此遥远的空间距离所代表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故国不堪回首”可是在无边的月色中,那个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阑远望的仍是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生16:

我觉得这一句特别能表现后主的率真。

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所以性格之中的柔弱温良使他注定成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

但是这毕生忍辱的男子,性情中的激烈和骄傲,反倒在这身为阶下囚的时候,可以自由释放出来了。

借助文字,借助弦歌,肆无忌惮,酣畅淋漓地写尽这平生恨。

生17:

在他的词中,我们读到了愁绪与眼泪,但看不到恐惧与卑微。

因为在他被囚禁时,宋太祖派人一直在监视着他,并且一直在找杀他的理由,他在生命都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大胆、坦率而又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思乡之情,并且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他的心是柔弱的,但是热诚的。

所以王国维在评价李煜的后期作品时,不无感慨地认为这是出自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语。

深深的伤痛,浅浅的流淌,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一朵白莲的清香。

因此隔着硝烟的历史,我们还能够被李后主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感动,这正是他的人品,作品成功的地方。

生18:

我觉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一句最让人感动,不变的是雕栏玉砌,改变的却是苍老的容颜,不仅仅是那些旧日里曾朝夕相处的宫女,更是诗人一颗苍老的心。

生19:

“只是”一词包含了多少无奈与心酸。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亡国,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而言,那都是致命的伤痛,对于一个曾经君临天下的帝王而言,那更是无尽的屈辱,对于李煜而言,是剥蚀浮华和世俗的一把利刃,虽然伤痕累累,却在无数次灵魂拷问的痛苦中,象浴火的凤凰一样得到了永生,找到了生命真正的归宿。

《虞美人》是李煜在尽失了身外的所有之后,将目光投向心内的本我,从而成就的生命和艺术的最高峰。

国破家亡,也一洗花间樽前的旖旎绮丽,将后主词的境界推向深邃、开阔、宏大,成就一代词帝。

李煜后期的文字,再无心修饰雕琢,却有如大江流日月,连哀痛也波澜壮阔。

这在他的许多诗词之能感受得到。

师〔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乱世不过是一段逆流,南唐、后蜀这些短命的小国,至多不过是长河里偶尔翻卷出的一朵浪花。

而留在文化史上的这些词章,千年之后仍然鼓荡着锤击着人心的柔软。

如此,家国痛,身世恨,一个时代的湮灭,也许只是为了成全这些芬芳的句子。

我们感谢李煜,感谢这个词家天子给我们带来的美丽。

感谢这些来自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语。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