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391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论文文档格式.docx

学士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XXX

日期:

2017年XX月XX日

目录

摘要3

Abstract4

引言5

一、理论综述5

(一)资本经营财务目标6

(二)资本经营财务主体6

二、民企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财务管理问题6

(一)财务法规的遵守和重视度不够6

(二)盲目追求扩张,投资结构不合理7

(三)融资结构不合理7

(四)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8

三、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中的财务问题8

(一)筹资渠道单一8

(二)选择项目盲目8

(三)会计计量收益存在问题8

(四)忽视无形资产的作用9

四、建议及对策9

(一)开拓筹资渠道9

(二)加强投资管理10

(三)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相结合10

(四)盘活存量“无形资产”11

结论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14

摘要

文章分别从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所遇到的财务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对策。

最后,得出了我国的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全投资融资渠道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

同时,还要完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使企业的资本运营得到可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

资本运营财务问题绩效评价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sthefinancialproblemsinthecapitaloperationofChineseenterprisesfromtheangleofstate-ownedenterprisesandlistedcompanies,and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tosolvetheproblems.Finally,itisconcludedthatourcountry'

senterprisereformisalong-termprocess,andimprovetheinvestmentandfinancingchannelsisthemainwaytosolvetheproblem.Atthesametime,butalsotoimprovethefinancial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sothatthecapitaloperationofenterprisestobesustainableandhealthydevelopment.

Keywords:

capitaloperation,financialproblems,performanceevaluation

引言

我国经过20余年的企业改革,已经初步奠定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基础。

主要体现在:

(1)具有较好的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计划直接管理范围显著缩小,包括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市场不断发展,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已经大大增强。

(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逐步明确了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具有资本运营的自主决策权,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为资本运营提供了主体条件。

(3)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生产建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和资产存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有资产达九万亿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又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处于闲置与半闲置状态,这些存量资产急需盘活,为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了客体条件[1]。

(4)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企业股份进一步多元化,除了少数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积极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公司,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推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一、理论综述

(一)资本经营财务目标

目标往往是由执行主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企业是具有多重性质的,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眼里,企业是一个创造和追求利润的经济动物;

在新资本主义学者的眼里,企业是一个承担着社会责任的各种利益集团结成的社会契约;

在传统的以商品经营为核心的财务理论里,企业是一个生产商品赚取生产利润的“厂商”,而在资本运营理论中,企业是一个运用资本进行经营的单位,是资本生存、资本增值和获取资本收益的载体,通过各种资本运营方式获取资本收益或者说产权收益的最大化应该是资本运营追求的目标。

(二)资本经营财务主体

在现行财务理论中的行为管理理论主要是探讨在财务活动中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其他财务人员的权责利关系问题,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

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将企业财务按照管理主体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它们的管理特征分别为间接控制、长远战略和短期经营,所拥有的权限分别是监督权、决策权和执行权。

这对于资产经营或许是有效的,甚至是必须的。

但是在资本运营中,无论是兼并、收购、还是剥离、重组,主要是都涉及所有者主体之间的控制权的市场交易,此时,其决策权仍然控制在经营者手中是不合理的[2]。

二、民企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财务法规的遵守和重视度不够

企业产权交易一定程度上依赖着资本市场展开,需要遵循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监管体系的监督。

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联交易、担保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如在《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直接禁止五种关联交易,对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等关联方间的资金往来等也做了明确规定。

但是很多民营上市公司的法规意识不强,仍千方百计地钻法律空子来圈钱,大股东通过不公平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通过违规担保来形成担保圈为资本运营提供资金后盾。

鉴于我国尚不成熟的财务法规和资本市场监管法规,客观上也给民企提供了便利,频频曝光的上市公司恶性造假事件就是这种扭曲理念的反映。

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民企,一旦违规操作而引发信任危机,公司将难逃厄运,甚至一蹶不振[3]。

(二)盲目追求扩张,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民营企业盲目投资的特性由来已久,将短期的盈利目标混同于企业发展目标,一旦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资本化和规模化经营时,便急于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将企业做大。

缺乏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没有将多元化结构与长中短期投资合理组合相结合,也没有考察该项目与自身原有产业的关联度。

一旦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必然需要增加人员,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成本随之增加;

很多投资项目投资期长,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现金流入,企业净资产难以短期内增值,必然依靠增加负债、银行贷款,或拖欠供应商货款,资金成本压力巨大;

贷款增加的直接结果就是财务费用上升,而规模扩大要求更多的原料和产品库存,流动资金难免匮乏;

若遇到经济周期波动,或者行业格局变化,极易陷入财务困境。

科学的多元化结构与把握长中短期投资合理组合相关。

任何企业创造的价值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即多元化结构有一个临界点,当边际增加值等于边际管理成本,此时企业多样化结构达到最佳状态。

德隆虽规模庞大,但它并未建立任何所谓的产业优势和财务优势,进入的每一个领域也未能够控制得非常好——例如充足的现金流、低负债率、高效率的团队和精细化的管理等。

因此,多元化投资可行但不能盲目,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尤其是财务部门缺乏对各项前期投资调研,造成企业的投资结构的不合理。

(三)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并购浪潮期,许多上市民企大规模并购重组,带来短暂繁荣。

但这并不代表其具有可持续性,往往是借壳上市所融得的资金或者银行贷款和有限的内部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在支撑庞大的产业群体。

但任何一支股票都是有限的资源,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本身就是相当有限并且条件苛刻的。

如果仅以虚假的业绩使股价非正常增长,以虚假的金融资产支撑企业业绩,千方百计赚取业绩与市盈率之间的差价,这种不相称的差价就会毁掉资本链与实业链的连接,使得企业转瞬间就可能如昙花败落。

在普遍“短借长投”的恶性循环中,若没有持续增长的实业业绩来支撑企业的现金流,巨额的融资成本、财务成本以及到期债务等将带来极高的财务风险,单纯的“输血”难以根本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

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使得一旦支撑股价所需巨额资金难以为继,就会引起崩盘。

科龙电器的“短借长投”就是很好的例子。

(四)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

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失败,只是问题的直接反映,其实质是民营企业缺乏财务风险防范和现金流管理的能力。

我国目前上市民企在财务风险管理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内部环境上的缺失,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者错误地高估自身的能力,一旦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便难以掌控风险,员工的盲目信任又促使风险无法及时发现,以致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目标制定上的缺失,企业管理者在目标制定上往往忽视企业可接受的风险容忍度,在资本运营中,选择采取偏激措施应对目标的偏离,结果不仅放大风险,主业也受到威胁;

(3)风险评估和风险反应的缺失,没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及时降低和规避风险,甚至错误地接受本应消除的风险[7]。

三、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中的财务问题

(一)筹资渠道单一

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许多国有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筹资方式过于单一,即主要采用银行借款,很少采用其它方式。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选择项目盲目

当前,相当一部分国企在管理中存在决策随意、成本居高不下、资金管理粗放、产品质量水平低等突出问题[7]。

一些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思维方式、治理结构,管理水平有种种不完善之处,企业的盲目行为大量存在。

(三)会计计量收益存在问题

资本增值是资本积累和分配的基础,合理界定资本增值是研究资本积累和分配的前提。

由于会计收益按收入实现原则,不确定未实现的资产升值,而对于此增值,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对于评价其财富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会计收益按现时价格计量收入,按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所以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导致成本补偿不足,难以做到资本的保全;

由于依赖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仅揭示企业尚未摊完的资产价值余额,故而难于揭示企业的实际价值。

(四)忽视无形资产的作用

在企业的经营中,无形资产的积累比实物资产的积累作用更为深远。

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具有乘数效应[8]。

因此,我国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注重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无形资本的积累。

此外,对于在竞争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更应重视无形资产的运营,用无形资产去盘活实物资产,从而也盘活无形资产存量,实现无形资本价值的积累。

因此,重视无形资本的运营和开发,是实现广义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四、建议及对策

(一)开拓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是指企业资金的来源。

它反映资金的分布状况和供求关系,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

筹资渠道的选择其实就是企业要从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取得资金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主要有以下5种筹资渠道可供选择。

1、完善金融市场

完善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如在现有主板市场上加大上市的规模,适当放宽条件,使更多的企业上市直接融资;

设立第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场所;

创建投资基金,为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开拓货币市场的业务,增加短期融资渠道;

规范社会集资行为,筹集社会闲散资金等。

2、深化企业改革

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才能实行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各自的责任,才能培养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实现股权多元化,才能规范企业管理机制,形成各种管理创新和理财创新[9]。

3、设立独立的理财机构

设置独立的理财机构,明确财务经理的责任。

要使“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为重点”真正实现,在组织机构上必须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有条件的大公司还可以在财务内设立投资中心,财务与会计分设后,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

财务经理的责任是作出有关财务管理的决策,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资产的管理等。

财务经理同其它部门经理一样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二)加强投资管理

1、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监督体系。

科学的投资决策是决策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只有按照内部控制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长期投资的有效性才会得到保证,企业才能达到预想的投资目标[9]。

因此,企业应建立长期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

2、建立投资风险制约机制

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专家化。

现代企业将所有权外在化以后,企业经营管理者由不具有财产所有者身份的专门管理人才担任,为现代企业建立投资决策法人责任制和投资项目审批责任制的投资风险制约机制奠定基础,可避免以往的投资失败后投资责任不清,领导者以经验不足等理由推脱责任,不了了之。

在完善的长期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下,投资风险制约机制的建立,可明确投资责任,规范企业的长期投资行为,从而保障企业国有资金的安全、完整、保值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集中管理投资业务

组建投资部,对投资业务集中管理。

企业投资部统一负责企业投资业务的管理,对已投资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

对拟投资的项目,评估权衡其投资风险与投资价值,力求使风险降到企业相对可控的范围。

(三)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相结合

传统收益报告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不能反映未实现的收益项目,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因而遭到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强烈批评。

根据FASB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前者是已实现的收益,后者是未实现的),因此,全面收益不仅包括现行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净收益,还应包括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如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未实现汇兑损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等。

或者说,全面收益将基本接近于经济收益概念。

与传统收益概念相比,全面收益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而且包括企业与其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交换与转让,以及因偶发事项、物价变动等的结果。

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了,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广大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从长远看,应该把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摆在重要位置,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服务功能。

实际上,财务报告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

由于我国某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问题,如果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编制收益报告,则让人们担心会加大企业利润的虚假成分。

对此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全面收益不能等同于净收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他收益项目会逐渐增多:

其次,会计准则的责任不是杜绝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而是为资本市场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如果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行为,收益报告就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现象,并通过适当、科学的分类,提供便于投资者分析利用的信息。

当然,现阶段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需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规范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健全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等等。

另外,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制度也需要分几个阶段逐步进行。

(四)盘活存量“无形资产”

1、正确对待五行资产

要正确对待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计量、核算的范围,切忌极端化。

国有无形资产计量范围过窄,容易导致企业正当权益的损失;

范围过宽,造成资产空虚化,影响企业及相关主体的正确决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常预期。

因此,无形资产计量范围的两种极端行为,均不足取。

笔者认为,会计计量应主要体现时代经济的要求,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确认。

计量范围应以新会计准则为准,对一些重要的但新准则没有确认的无形资产,可以通过附表和附注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

2、要注意无形资产与计价的统一

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下,无形资产的计量可以选择不同的计价方式,但落实到某一种具体的资产,必须选择统一的会计计量模式,不允许企业根据不同的资产相关主体(政府、银行、分散的股东、其他债权人、债务人等)选用对已有利的计价法。

3、关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商誉是否是一项可以入账的无形资产,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热点。

一般认为,商誉是指企业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标准,很显然商誉不能算为一项可以入账的资产[10]。

国内会计理论界许多人持这种看法。

他们的理论是:

第一,商誉不能单独计价,也不能单独出售;

第二,与商誉有高相关度的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完全由企业控制,很难进行会计计量,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

第三,自创商誉能给企业带来多少预期收益不能确定,且存在摊销操作上的困难,而外购商誉并不是因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超值收购净资产市场公允价,所以超额资产不能确认为商誉,应作递延资产处理,同理,自创商誉也不能作为企业资产。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可以被证实,并且通过改进会计方法可以被计量,应算为企业资产。

笔者认为,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关键在于它的定义内涵及计量选择方式是否与有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式相统一、协调,如果没有,是否有改进的方式为其提供制度支持。

在这个问题,要防止陷入空泛无谓的理论争论。

4、有关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问题

从总体上讲,西方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市场经济服务的,但同时也是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一般性。

我国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也是改革开放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经贸往来中有必要跟国际接轨。

在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法上,笔者的看法是;

合理吸收,保持特色。

即在项目的定义、确认范围、计量、摊销、财务借贷记载方式等方面尽量与国际准则一致,但在具体细节、资产收益处理、离退休基金列支等主要辐射国内会计计量方面,应根据国有企业的特色与现状有所保留。

结论

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是其中重要一环。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发展。

因而,从外部来讲,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规范金融服务中介组织,完善法律制度以及建立有序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一个有利的大环境;

从内部来讲,我们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与各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措施紧密结合,协调推进,逐步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者的竞争选聘机制、报酬激励机制、声誉激励机制、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类监督约束机制,从而使我国的企业资本运营更有利于企业整体改革的成功推进。

[1]周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J]价值工程,2015,(09)12—14

[2].祝素月,潘营.浅议国有企业筹资方式[J].企业经济,2015,(01):

11-13

[3]邵素梅.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建议.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15—27

[4]刘永泽,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论对我国收益呈报改革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4,

(2):

21—23

[5]陈琪,夏文莉,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船舶工业学学报,2016,(3):

21—23.

[6]韩鹏,毛冬.《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的分析》,《经济师》,2015年第1期.

[7]唐红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企业经济》,2014年第6期.

[8]郭金芝.《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生存现状描述》,《商业经济评论》,2014年第10期.

[9]王俏.《从托普“造系运动”看企业财务管理》,《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致谢

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尽管老师工作繁忙,但丝毫没有降低对论文的要求,从论文的批阅到修改,都悉心指导,耗费了老师大量的心血,体现了老师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

她的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使我获益终身。

此外感谢大学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为了我们学有所成,无论是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他们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使我们的系统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们以指引和激励,相信这段大学的学习经历将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要真诚地感谢和我共同学习生活,无数次启迪我智慧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谢谢你们在学习上给予我的帮助和指正。

谨向所有帮助我的老师、同学表达我最深深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