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3161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2015年高三质量检测二

文综历史试卷

24.《三国志》载: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攻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25.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同,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

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

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26.“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

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

”材料中的“它”是指

A土地国有制B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D盐铁专卖政策

27.康有为曾说:

“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A.皇帝的随从顾问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D.政府的执行机构

28.近代著名川籍企业家卢作孚曾经深情回忆“每晨宜昌…..’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地歌唱;往来的汽笛.不断地鸣叫;轮船上起重机的牙齿不断地呼号,配合成了一支极其悲壮的交响曲,写出了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

”上述情形发生的背景是

A.重庆、沙市开放为通商口岸B.南京,武汉相继沦陷

C.中国军队即将开赴滇缅战场D.反法西斯盟国援华抗战

29.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

全国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

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A.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B.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巳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30.“(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31.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洗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32.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吓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33.“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

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

A.余粮收集制B.建立集体农庄C.固定粮食税D.允许自由贸易

34.1961年10月,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七个国家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表明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危机B.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C.国际金融中心由从纽约转移到伦敦D.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35.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关系扑朔迷离。

有学者将它绘制为下图,该图反映了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B..当今世界形成了多极格局

C.当今世界格局两极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单极化趋势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几十年中,来自国内和国外制造商的竞争压力显得微不足道。

在当时,这种国内外市场—一随着铁路建造热潮的即将到来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内市场呈现出显著的趋热行情——环境下,对继承自先锋时代所由折形成的基本经济结构,不列颠的企业家们也没有产生任何改变的动机:

棉纺和制铁仍占主导地位。

材料二它对于经济竞争双方(美德)中德国一方的解释同样也是不完整的。

这里的分析大多是正确的:

德意志关税同盟以及接下来的德意志帝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普鲁士的军事胜利,共同促成了一个信心欣快的发展环境,并且回过来又强化了对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物质刺激。

一以上两则材料摘自<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科三1950年至1964年问,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7.l%、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只有3.5%。

西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的另一迹象是:

1948年王1962年间,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的份额则从l5%上升到咯44%.

一摘自《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不列颠的企业家们没有改变的因素。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出德国得以同英国竞争的完整解释(10分)

(3)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则材料研究欧洲的不同视角。

试从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

地理学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理》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说》

天文历算

邓玉函、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汤若望、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

建筑

教堂、圆明园

(注:

利玛窦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

林则徐雇人翻译《四国志》《各国律例》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

鸦片战争以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换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

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

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

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道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

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帐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

“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一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四的钦佩开始消逝。

一(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秉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

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科度必须和美国国情融合、贯通。

一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l)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

并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9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

到18世纪末叶“欧洲

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美民主政治建立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在继承《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基础上,明确了议会主权,国家主权的重心从国王转到议会。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

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趁完善。

美国: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体现了“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

179l年l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事有言论自由等权利。

美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目的有两个一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

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

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加其分的。

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

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玄革命》

(1)概括材料一英美两国在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出的特点。

(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从政治文明的角度

评价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推动。

(9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赫胥黎)写道:

“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1857年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也不相信有什么人能够回答。

一年以后,我们责怪自己为这样的问题难倒真是太愚蠢了。

我记得当最初我把《物种起源》的中心思想抓住的时候,我的感想是‘真笨,连这个都没有想到’”

一一[英]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二

“进化”的概念以及随后的“进步”概念,不管是就个人、全国还是全球而言,都渗透到维多利亚时代生活和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因为进化是由科学法则决定的,人的职责是去发现和服从这些法则,而不是干预它们因此,绝大多数实证主义者都是自由放任原则的坚决支持者。

一[英]肯尼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材料三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

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

因不是科举政途出身,始终无法施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5年王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斌,四次落第。

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起柏田《帝国的迷津》

(1)材料一中赫胥黎认为《物种起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放任原则推行的原因。

(5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并分析严复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的转变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