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96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电子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一、野营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水果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

愿意参加些什么样的活动呢?

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起去郊游。

看看他们都带了些什么?

9个蛋糕、10碗方便面……

2、猜一猜他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是怎样想的?

二、探求新知

1、看来大家急着想把这些好吃的来分一分,那就赶快行动吧!

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列算式算出来的,说一说算式的意思,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9÷4=2(个)……(个)读作:

9除以4商2余1。

师:

和同位说一说9个面包平均分的结果是怎样算出的。

……学生回答(一般情况都会列算式来表示)我1个1个地来分……我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用算式表示:

9÷4=2(个)……(个)学生说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样进行计算的

2、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

大家在小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结果是怎样的?

师: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

生:

那么多好吃的,咱们4个人来分一分吧。

学生同位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讨论时要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动手操作算出结果)

方便面:

10÷4=2(碗)……2(碗)

矿泉水:

11÷4=2(瓶)……3(瓶)

香肠:

12÷4=3(根)

生:

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3、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

你能说出来吗?

师:

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

你打算每人分几块?

师:

假如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人呢?

3块呢?

还可以每人分几块?

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

师:

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又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那么多的算式都有余数,为什么产生余数?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

学生会有些疑惑。

学生想出少了些什么,这样问根本不知道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

学生回答:

我想每人分2块,

我想……18÷2=9(人)18÷3=6(人)

学生独立完成。

18÷4=4(人)……2(块)18÷5=3(人)……3(块)

生:

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个)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老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研究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

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

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

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因此,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正是在学生已经知道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不必再次去研究“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而是应该直接出示“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颗?

”用什么方法计算,紧接着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中出现的困难。

 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1.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例如:

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

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

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我觉得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以便于弥补不足。

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时,当学生分析出商乘除数是已经分的,剩下的没分写下来叫余数这一环工节时,教师应该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理解到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水果教具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

8÷3=□……□

13÷5=□……□

9÷2=□……□

23÷4=□……□

2、圈一圈,填一填农民伯伯的蔬菜丰收了,他们打算先把蔬菜进行包装,然后再运到超市去卖。

我们看看每种蔬菜可以装成几个盒子?

同位互相说一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谁大谁小。

11÷3=3(个)……2(个)

17÷4=4(个)……1(个)

学生互相讨论

3、口算练习

32÷814÷645-53×7

28+343×816÷334÷5

4、百货店新进了一批杯子,打算进行包装后再售出,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算一下,这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

各剩几只?

14÷4=3(盒)……2(只)

12÷8=1(盒)……4(只)

15÷6=2(盒)……3(只)

5、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从家带来了许多废旧物品,动手动脑制作成新的玩具。

瞧,他们用什么制成了新的玩具?

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成几辆小车?

学生通过观察图看出一辆小车用到两个易拉罐,还剩下13个易拉罐。

13÷2=6(辆)……1(个)

6、新学期开始了,每个班的同学都要进行卫生清扫。

学校刚买来一些新的卫生工具准备分给大家,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19÷9=2(个)……1(个)

27÷9=3(把)

22÷9=2(把)……4(把

7、聪明小屋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并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野营小队的小伙伴吗?

瞧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猜一猜他们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

同学们,你愿意帮助伙伴们解决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

有的在忙着找吃的,有的在忙着搭帐篷,有的在忙着烤鱼吃……

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

55个蘑菇,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几个?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

二、探求新知

1、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你是怎样的?

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表示,试一试吧!

教师板书:

4×□<22,□里最大能填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4=5(人)……2(条)

学生学习有余数的竖式

有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用算式表示出来,再用竖式计算。

观察一下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还可以看看前面做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再比较一下。

48÷9=5(个)……3(个)

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重点理解是因为不够再分成一份了。

吃完晚饭,小伙伴们又要忙着搭帐篷,我们去帮帮忙吧!

需要搭多少个帐篷呢?

赶快用你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吧!

(列算式解决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合同位商量一下需要搭多少个帐篷。

学生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17÷3=5(顶)……2(人)

三、小结同过今天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课后札记《有余数除法》是我们两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一课,对今后除法竖式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经过思考,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这样进行的。

1、 导入练习,学生参与分小圆片的活动,14个小圆片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 在尝试中感知。

学生在分小圆片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很好奇,怎么还剩下了两个?

也有同学提出,我有办法分,每个小圆片一切二,再每人半个。

有同学提出又不是蛋糕没有办法切。

通过学生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是剩下的。

从而引出余下的概念。

并且通过上节课“分拆乘与加”的引申,进入了有余数除法的算式的认识和理解。

3、 自学包含除法。

第2个例题,是通过包含除法来进行学习的。

由于有了上一例题的铺垫,学生完全有能力理解这一内容。

我通过让学生自学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前一道例题的单位名称是相同的,而这一道题的单位名称是不同的?

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是由于他们表示的含义不同,所以单位名称也是不同的。

4、 探究余数与除数之间的特征,通过圈一圈对算式进一步理解,对余数、除数大小的比较,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特征。

并通过适当的判断练习,巩固这个概念。

总之,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交流,达到学会的目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里最大能填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