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76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专题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

1、2、3、4

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

5、6、7、8、9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0、11

古代科技和文艺成就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石家庄检测)“……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科举制度的推行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学东渐的影响

解析:

A 材料反映了一种重学的社会风气,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科举制度由于对读书人有巨大的利诱力,使得科举时代读书重学的风气长盛不衰,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推动社会重学风气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中这种现象无直接关系,故C、D两项错误。

2.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

该做法的目的是(  )

A.重视文教

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C.解决武将割据地方的弊端

D.缓解“冗兵”问题

解析:

B 该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重视文官把握实权,自此形成重文轻武风气,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威胁皇权,而这里的枢密使是为中央掌握兵权的官职,故B项正确;A项是手段,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枢密使是中央官职而非地方官职,故C项错误;很明显材料与解决“冗兵”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

3.(2014孝感统考)清代学者顾炎武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官职的作用时指出:

“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以下官职的作用与之类似的是(  )

A.枢密使、按察使B.御史大夫、刺史

C.参知政事、通判D.刺史、通判

解析:

D 据材料可知该官职品级不高但地位重要,可对官员权力形成制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判断顾炎武谈论的是中国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参知政事不属于监察官员,枢密使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但其地位是副丞相,与“官小”不符合,故A、B、C三项错误;刺史、通判虽然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因此“官小而权之重”“小大相制”,故D项正确。

4.(2014东北三校二模)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就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期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其原因是(  )

A.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

B.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

C.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

D.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

解析:

D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

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这说明九品中正制日益僵化。

从材料信息看,江南土豪即使有经济力量,也很难成为高级官吏,这是由僵化的门阀制度造成的,故D项符合题意。

A项此时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而非军功爵制;门第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而非唯才是举,故B项错误;即使新兴地主拥有武装力量,他们也未必能够“预于南朝大政”,故排除C项。

5.(2014河南联考)据史料记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

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

材料表明隋朝(  )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B.都城商业活动频繁,草市开始普及

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D.民众经商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

解析:

D “去农从商”体现民众经商的意识增强;“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体现受到舆论指责。

材料描述的地点为“京兆王都所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表述错误,A项错误。

草市为村镇集市,与材料中“京兆王都所在”不符,B、C两项错误。

6.(2014年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

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

C “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说明当时唐代土地兼并盛行,致使土地制度遭受破坏,即当时的均田制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

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瓦解,A项不符合题意。

B项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

D项“市”突破空间限制是在宋朝。

7.(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交子”的认识。

据材料“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不能偿所负……”可知交子有替代铁钱,作为交易凭证的功能,故A项正确;交子因铁钱重,使贸易不便而产生,“商业纠纷”是“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带来的结果,故B项表述与题意不符;C、D两项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排除。

8.(2014宁德检测)下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①人口南北流动 ②经济重心转移 ③南北经济发展 ④经济结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A 图表显示从西汉到明初北方人口比例下降,南方比例增多,体现出南方人口数量必然是增加的,可以用于研究人口流动,故①正确;人口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可以研究②③,故②③正确;经济结构变化影响的是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与题干没有直接的联系,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9.(2014孝感统考)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

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解析:

C “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A、B两项不够全面,C项正确;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0.(2014河南模拟)元仁宗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

”元仁宗此举意在(  )

A.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D.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

解析:

A 从材料信息看,元仁宗对科举考试在范围、内容、字数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其目的是加强对学子的思想控制,故A项正确;此举强化了理学的地位,B项属于结果而非目的,排除;考试制度的标准化是客观效果,不是元仁宗的主观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限定考试范围及内容,很难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故D项错误。

11.(2014大连一模)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

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  )

A.理学思想兴盛B.商品经济发展

C.市民阶层兴起D.政治上重文轻武

解析:

A 从材料信息“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可知画家从研究客观事物入手,以体悟宇宙自然,这与理学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有关,故A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促进风俗画产生,而材料明显是文人写意画,故B、C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12.(2014北京西城一模)“   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横线处应填的文字是(  ) 

A.雕版B.造纸

C.指南针D.火药

解析:

A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之际,9世纪时,雕版印刷术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经北宋人毕升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

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

……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

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

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

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

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译:

《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二,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一图二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如何导致“君主独裁体制”形成?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析理解能力。

(1)问,从材料一来看,宋代宰相与其他高级官员地位平等,材料二对宋代行政体制进行了解释,宰相权力被分割。

(2)问,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

第(3)问,从权力机构运行机制上分析,众多平级机构分割了相权,也导致矛盾、分歧出现时各机构无决定权,这就需要皇帝介入,皇帝掌握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

答案:

(1)特点:

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掣肘。

(8分)

(2)影响:

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加强了皇权;既能集思广益,却又降低了行政效率;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宰相处理的民政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如果宰相与枢密使、三司使未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政策便难以施行。

(12分)

(3)中央常设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由于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职级相同,部门之间如有冲突或合作,需要君主介入和仲裁,这就抬高了君主在日常决策上的地位。

(6分)

14.(2014长春二模)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条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线与南线。

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

阅读下列表格——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回答问题: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广东到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

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

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

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使团带上黄金和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