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218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

H,则不含中子;

D项,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4.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下图所示,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只有一种氧化物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W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

Y>

X

D.元素X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解析 根据W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W应为S、Z为P、Y为N、X为C。

A项,碳可形成CO、CO2两种氧化物;

B项,稳定性PH3<

H2S;

C项,原子半径:

Z>

X>

Y。

5.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加热氯化铵B.干冰升华

C.水通电分解D.氯化氢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 化学变化肯定存在化学键的破坏,A、C两项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加热NH4Cl破坏了NH4Cl内的离子键和共价键;

水通电分解破坏了水分子内的共价键;

D项,HCl溶于水,破坏了HCl分子内的共价键;

B项中干冰升华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只是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

6.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

X与W同主族;

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

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

ZB.氢化物的沸点:

C.离子的还原性:

WD.原子及离子半径:

解析 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9+17)÷

2=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

根据元素周期律,Na的金属性比Al强;

HF沸点比HCl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

Cl-的还原性比F-强;

原子半径:

Na>

Al>

F,离子半径:

F->

Na+>

Al3+。

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

B.X是第2周期ⅤA族元素

C.X是第2周期ⅥA族元素

D.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

解析 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是硫酸和磷酸,且磷元素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而是PH3,故X应为磷,在第3周期ⅤA族。

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

解析 金属性:

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A项错误;

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为有色固体,卤化银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B项正确;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C项正确;

非金属性:

Br>

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D项正确。

9.对于XOH型化合物而言,X是除H、O以外的其他元素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OH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B.当X是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XOH一定是强碱

C.XOH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XOH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当X为钠时,XOH为NaOH,A、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当X为氯时,XOH为HClO,C选项错误。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Z

T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大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解析 由题意可知X为O、W为S、Z为P、Y为Si、T为As。

热稳定性:

H2O>

H2S>

PH3,A项错误;

火山口附近有游离态的硫,B项错误;

SiO2属于原子晶体,C项错误;

砷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中砷元素为+3价,其化合价可以升高到+5价,也可以降低到-3价,D项正确。

11.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 A中K层电子为奇数只能是1,周期表中也只有氢元素,它在ⅠA族;

B中L层电子数为奇数,可以是1、3、5、7,它们分别位于第ⅠA、ⅢA、ⅤA、ⅦA族;

C中L层电子数为偶数就可以为8(L层填满),其所在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无关;

D中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都在第3周期,且族序数分别是ⅠA、ⅢA、ⅤA、ⅦA,与其M层电子数相等。

12.下表给出几种物质的熔、沸点:

NaCl

MgCl2

AlCl3

SiCl4

单质B

熔点/℃

801

710

180

68

2300

沸点/℃

1465

1418

160

57

2500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iCl4是分子晶体

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

C.AlCl3加热能升华

D.NaCl中离子键的强度比MgCl2中的小

解析 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SiCl4的熔、沸点最低,应为分子晶体;

单质B的熔、沸点最高,因此为原子晶体,AlCl3的沸点低于熔点,故可升华;

NaCl的熔点高于MgCl2的熔点,表明NaCl中离子键的强度比MgCl2中的大。

1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

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

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

X<

B.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Y<

C.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D.Y的氧化物能与Z或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推出W为O、X为Na、Y为Si、Z为Cl。

根据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简单离子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半径越小可知,对应简单离子半径:

Na+<

O2-,A项正确;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HCl的稳定性强于SiH4,B项正确;

NaClO为离子化合物,Na+和ClO-之间为离子键,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共价键,C项正确;

Si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但和HClO4不反应,D项错误。

14.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

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

C.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物质

D.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解析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3倍的情况只有一种,即X为氧,则Z为硫;

Y为第3周期的氯;

W与氧、氯不同周期,可知W为氢元素;

HCl比H2S更稳定,故D项不正确。

15.对于核电荷数为37的元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其单质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

B.其碳酸盐易溶于水

C.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

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Al(OH)3溶解

解析 37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所以在第5周期ⅠA族,是Rb元素,为不常见元素。

解答的关键是根据该元素所在族的其他元素的性质,找出递变规律,加以推测判断。

由于Rb与Na、K为同一主族,其性质与Na、K相似,且原子半径要比Na、K大,根据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的事实,可知Rb与水反应比K更剧烈,且RbOH的碱性比NaOH、KOH更强,所以能使Al(OH)3溶解。

K2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大,都易溶于水,Rb2CO3应比K2CO3更易溶。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0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加热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写出AB2与C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碳 氧 钠 硫

(2)3 ⅥA

(3)2CO2+2Na2O2===2Na2CO3+O2

(4)

解析 根据题意知A为C、C为Na、B为O、D为S,Na2O2与S的颜色相同。

17.(6分)下列粒子(分子或离子)均含有18个电子:

粒子

A+

B2-

C

D

E

F

组成特点

单核离子

化合物,双核分子

单质,双核分子

化合物,三核分子

化合物,四核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B2-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C与D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电子式是________;

F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剂,F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 

(1)K 

(2)F2+2HCl===2HF+Cl2

(3)

 H2O2

解析 根据粒子信息,A+表示K+,B2-表示S2-,C表示HCl,D表示F2,E表示H2S,F表示H2O2。

18.(9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2

3

(1)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和③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③⑧⑩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③的气态氢化物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_(填化学式),它属于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5)①④⑩三种元素的原子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1∶1的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

(6)欲比较④和⑨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作为验证的证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酸或碱反应的难易性

答案 

(1)

 

(2)NH3>

CH4 (3)HClO4

(4)NH4NO3 离子化合物 (5)

 (6)B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

②为C;

③为N;

④为O;

⑤为Na;

⑥为Mg;

⑦为Al;

⑧为P;

⑨为S;

⑩为Cl。

(1)⑧为P,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5。

(2)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

(4)③的气态氢化物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盐是硝酸铵。

(5)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为HClO,分子中氧原子分别与H原子、Cl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6)可以根据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剧烈程度、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单质之间相互置换、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等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注意氧元素没有含氧酸。

19.(15分)A、B、C、D、E均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电子层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B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B2,D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1)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B的氢化物与E的氢化物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C、E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其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

(4)B、D、E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________,它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欲证明E2的氧化性强于I2,可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 

(2)HF (3)

 离子键 (4)S>

Cl>

F (5)Mg(OH)2 Mg(OH)2+2H+===Mg2++2H2O (6)将Cl2通入KI溶液中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 Cl2+2I-===2Cl-+I2

解析 

(1)A、B、C、D、E均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电子层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则A为H元素;

D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其M层电子数为6,故D为S元素;

E的原子序数最大,故E为Cl;

B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B2,则C表现+2价、B表现-1价,二者原子序数小于硫,故B为F元素、C为Mg。

(2)非金属性:

F>

Cl,故氢化物稳定性:

HF>

HCl。

(3)C、E组成的化合物为MgCl2,其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

(4)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

S>

F。

(5)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Mg(OH)2,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

(6)欲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原理。

20.(15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A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

E元素原子的L层上电子数为(m+n),M层上电子数为

(1)B元素是________,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C与E形成的化合物E3C属于________(填“原子”“离子”或“分子”)晶体。

(3)由A、D、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4)写出一个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甲+H2O→丙+丁,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若甲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丙具有漂白性。

则甲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丁与H2O有相同的电子总数,则丁的电子式为________。

(6)与D同主族且上下相邻的元素M、N,原子电子层数M>

N>

D,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C(或碳) 第2周期ⅥA族

(2)离子 (3)离子键和共价键

(4)Na2O+H2O===2Na++2OH-(或2Na2O2+2H2O===4Na++4OH-+O2↑)

(5)+1 

(6)H2O>

H2Se>

H2S

解析 在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即质量数=质子数,则其中子数为0,A为

H。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只有碳,所以B为碳元素。

E元素的原子有L层和M层,所以L层电子数m+n=8,则n<

8,所以D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n一定等于2,则m=6,

-n=1,即D为氧,E为钠。

碳和氧之间只有氮元素,所以C为氮。

(2)E3C为Na3N,是由Na+和N3-构成的离子晶体。

(3)由A、D、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OH,其中Na+和OH-之间存在离子键,OH-内部O和H之间存在共价键。

(4)E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2或Na2O,它们都能够和水反应。

(5)根据图示,结合Cl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知甲的化学式为NCl3,常见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HClO、H2O2、SO2、Na2O2等,所以丙最可能是HClO,其反应可以表示为NCl3+H2O→HClO+丁,则丁中一定含有氮元素,而且和H2O一样都含有10个电子,则丁一定是NH3。

因为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Cl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和HClO中的一样,都是+1价。

(6)第ⅥA族前三种元素是O、S、Se,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依次是H2O、H2S、H2Se,三者都是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但是水分子中存在氢键,使其沸点反常的高,即沸点高低顺序是H2O>

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