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623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三Word格式.docx

年代

实征

公粮

购粮

合计

人均

负担

占收获量

百分比(%)

备注

1937

13895

-

0.1

1.28

机关部队脱离生产人员最多不过3万人

1938

15972

16700

32672

0.12

1.32

大后方学生大批涌入

1939

52250

24400

76650

0.4

2.92

最前线部队回防,学生继续涌入,脱离生产人数增至4万

1940

97354

18751

116105

0.7

6.38

粮食征、购不足,与实际需粮尚差34000石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公粮征收(  )

A.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

B.保障了敌后的粮食供应

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

D.服务于战时经济的需要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公粮的人均负担加重,占收获量百分比增加,结合所学,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公粮人均负担加重是为了战争需要,故选D,排除A;

材料“与实际需粮尚差34000石”可知公粮征收并未保障敌后粮食供应,故排除B;

表格信息不能看出土地资源的变化,故排除C。

4.下图是张乐平发表在《抗战漫画》(1938年1月创刊于武汉,同年6月停刊)第9期的题为《候敌深入,一鼓歼灭》的漫画。

该漫画从侧面体现了(  )

A.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C.国民政府全面抗战的决心

D.中日战争胜负的前景明朗

根据图片可知,作者将日本侵略者比作蜘蛛,当蜘蛛深入时再一网打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B;

结合所学,在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

1937年中国已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故排除C;

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力量对比悬殊,前景并不明朗,故排除D。

5.(2019·

唐山二模)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使得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

日本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B.转移本土过剩的产能

C.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

D.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掠夺沦陷区各种战略资源,扶持发展各项重工业,满足日本战争机器侵略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需求,故C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排除A;

日本扶植中国东北旨在侵略掠夺,故B违背基本史实,排除;

D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19·

潍坊联考)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

“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两套邮票相比,后者(  )

A.突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D.呈现了抗战中不同力量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中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发行的邮票,突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合作抗日,不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作用,故A错误;

材料中并未突出强调美苏,故B错误;

根据材料中“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等信息得出并不是侧重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故C错误;

根据材料描述的信息,不仅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斗争,还有海外华侨等方面的贡献,可知是强调抗日战争中的不同力量的地位和作用,故D正确。

7.(2019·

石家庄二模)1940年,救国会领导人李公朴根据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在其著作中写道:

“民主政治的彻底实施,行政机构的改革,经济政策的规定,人民生活的改善,边区政权的日益巩固和扩大亦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民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

B.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辉煌成果

C.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革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扩大

材料是强调边区政府的特点,而不是强调全国范围的特点,故A错误;

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没有体现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特征,故B错误;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共根据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比较好,这是中国共产党执行了正确的抗战政策所导致的,抗战事业有所发展,能够看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故C正确;

革命统一战线应该是在大革命时期,故D错误。

答案选C。

8.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

“毛泽东先生来了!

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解析】选A。

1945年8月,正是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都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正确;

1945年春,中共七大已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故B错误;

重庆谈判是国共之间的谈判,故C错误;

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D错误。

9.(2019·

衡水三模)1946年的政协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各省制定省宪等。

政协会议做出的这些规定(  )

A.促使国民政府变成一个民主联合政府

B.能有效避免内战的爆发

C.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放区的存在和发展

从材料“1946年的政协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省长民选,各省制定省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政协会议的这些规定为解放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故D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初,政协会议期间,国共关系尚未破裂,政协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和平建国,并没有使国民政府改组,也没有延缓内战的爆发,故A、B排除;

重庆和谈是在1945年召开的,排除C。

10.(2019·

广西百校联考)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指出:

“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个脚盆,就是上党区。

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

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由此可见,当时(  )

A.暴力革命观念深入人心

B.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

C.国共内战非常激烈

D.美国大力支持国民政府

据材料“1945年10月”“《关于重庆谈判》”,可知是国共重庆谈判时期,在此期间,国共双方激烈争夺上党地区,说明国共内战非常激烈,C正确。

11.毛泽东说:

“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

”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

(  )

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

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革命的波及范围并没有到达东北地区,故A错误;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势力范围主要是在南方的湘赣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同样在东北没有根据地,故B错误;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区,故C错误;

解放战争之前,东北地区是我们党在兵力和实力上唯一超越国民党的战区并以东北解放区为战略基地逐步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故D正确。

12.194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前要求各国大使馆先迁往广州,而后再迁往台湾,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受美国国务院之命留南京观望数月。

美国此举

A.有试探新政权外交政策的意图

B.意在表明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民心

C.试图争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感

D.顺应了解放战争大局已定的现实

从材料中的“观望”一词就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的态度:

对新生政权进行试探,了解新生政权对其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所以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

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毛泽东多次强调:

“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

“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

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

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

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

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

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9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

(8分)

【解析】第

(1)题,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战略上、作战方针和抗战路线上进行比较。

(2)题,从援助国家、援助物资、援助金额以及援助数量上分析变化,从物质上、精神上分析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第(3)题,材料一反映中国抗战的民族性,国共合作抗日,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1)体现:

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

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国共产党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

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国共产党真正依赖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

(2)变化:

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

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

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

(3分)

影响:

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缓解了中国抗战的物资困难,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6分)

(3)特点:

民族性:

国共合作基础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双重性:

从斗争性质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国共抗战中形成了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一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

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民主党

汤化龙

立宪派

表二 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38人)

党派

代表人数

孙科、陈立夫等8人

共产党

周恩来、王若飞等7人

青年党

陈启天、余家菊等5人

民主同盟

张澜、黄炎培等9人

无党派人士

郭沫若、傅斯年等9人

从以上表格中提取两项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本题是一道发散性试题,首先依据表格,提取两条信息,不能有遗漏,否则得不到相应分数。

其次,寻找相关史实来论证说明所提炼“信息”的合理性。

语言逻辑合理,史实充分,言之有理即可。

信息一:

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

(2分)

说明: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大趋势;

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将组阁政府;

旧官僚投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控制政局。

(4分,任答2点即可)

信息二: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平等协商。

抗战胜利后国际舆论呼吁中国实行和平民主;

“双十协定”规定要召开由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协会议;

代表们平等协商和平建国大计;

政协会议是多种政治力量的较量;

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信息三:

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

孙中山、宋教仁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影响巨大;

同盟会(国民党)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

(4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