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517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开机前认真检查开关箱内的控制开关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漏电保护器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工长)汇报,项目经理派电工解决处理。

B、开机前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线端子有无松动,严禁赤手触摸一切带电绝缘导线。

C、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范,凡一切属于电气维修、安装工作,必须由电工来操作,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2)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A、电气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对电气设备工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凡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工具要停止使用。

B、电工人员严禁带电操作,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线,正确使用电工器具。

C、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地或接零保护,在总箱、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两级漏电保护。

D、电工设备所用保险丝,禁止用其它金属丝代替,并且需与设备容量相匹配。

E、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塑料线,所用绝缘导线型号及截面必须符合临电设计。

F、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戴好各种绝缘防护用品,不得违章操作。

G、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切断电源,用干砂灭火,或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使用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H、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I、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必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

(3)特殊潮湿环境场所作业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A、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

B、在露天或潮湿环境的场所必须用Ⅱ类手续持电动工具。

C、特殊潮湿环境场所电气设备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选用防溅型的,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D、在狭窄场所施工,优先使用带隔离变压器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

如果选用Ⅱ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型的漏电保护器,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在狭窄场所外边并应设专人看护。

E、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不得有接头。

F、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要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2、土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的土方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基坑(槽)、路基及一些特殊建筑基础的开挖、回填和压实。

土方主要预防措施有:

(1)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管道、线路的调查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

(2)排除地表水、地下水、防止水冲刷、浸流产生滑坡或塌方。

(3)挖土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洞挖土施工。

(4)严格按照土质和深度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系数按施工规范执行。

(5)施工区域狭窄或条件有限,不能放坡时,应采用固壁支撑措施。

(6)当施工时发现土壤有裂缝、落土或滑动现象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排除险情后再施工。

(7)吊运土方的绳索、滑轮、钩子等应牢固无损。

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8)土方压实碾压时应依次排列顺序,边缘碾压应有专人指挥,前后照看,防止发生意外。

(9)拆除支撑时应从上而上逐步拆除。

更换支撑、支架时,应先架上新的,再拆下旧的,各种支撑方式都要设好上下阶梯,禁止踩踏支撑上下。

3、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脚手架在我公司施工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如建:

垃圾转运站、给排水工程、贮气站、道路边坡整修),脚手架要求有足够的面积,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要求,同时还要求坚固稳定,能保证施工期间在种荷载和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倾斜和不摇晃。

脚手架工程多属高处作业,其安全技术要求主要有:

(1)必须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要按规定设置安全网、安全护拦、安全挡板以及吊盘的安全装置等。

10米以上的脚手架最好在操作层下面留设一步脚手扳以保证安全,否则应在操作层下张设安全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2)操作人员上下架子,要有保证安全的乘人吊笼、扶梯或斜道。

(3)吊、挂脚手架使用的挑梁、桁梁、吊架、钢丝绳,使用前要作荷载检验,均必须满足规定安全系数,升降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4)必须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钢脚手架等均应可靠接地,高于四周建筑物的脚手架应架设避雷装置。

(5)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和支撑,高于7米的架子必须和建筑物连接牢固,保证架不摇晃。

(6)脚手板要铺满、铺稳,不得留空头板,保证3个支撑点,并绑扎牢固。

(7)在脚手架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检查,经常清除架上垃圾,注意控制架上荷载,禁止在架上过多堆放材料和多人挤在一起。

(8)暂停工程复工和风、雨、雪后应对脚手架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立杆沉降、悬空、接头松动,架子歪斜、桁架或吊钩变形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9)遇有6级以上大风或大雾、大雨,应暂停高处作业,雨季后上架操作要有防滑措施。

4、模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模板按材料可分为要模板、钢木模板、钢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安全技术有:

(1)工作前应戴好安全帽,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防止掉落伤人。

工作时应集中思想,避免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2)安装与拆除5米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步手架,并设防护栏杆,禁止在同一垂直面上下操作。

高处作业要系安全带。

(3)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安全措施。

高处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

(5)支撑、牵杆应放在1.8米以上处,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应将已拆除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

(6)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

应防止整块模板掉下,以免伤人。

(7)模板上有预留口,应在安装后盖好洞口。

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口,检查井,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将洞口盖好。

5、发生火灾灭火自救技术交底

众所周知,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总结长期来扑救火灾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方法即:

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在有条件情况下先拨打119消防电话)。

(1)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使火熄灭。

这种灭火方法,仅适用于扑救比较密闭的房间、地下室和生产装置设备等部位发生火灾。

这些部位发生火灾的初期,空气充足,燃烧比较迅速。

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由于被封闭部位内的空气(氧)越益减少,烟雾及其他燃烧产物逐渐充满空间,因此,燃烧速度降低。

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低到14%~18%时,燃烧即将停止。

在火场运用窒息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

用水蒸汽、惰性气体或二氧化碳、氨气充入燃烧区域内;

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贮运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内氧气含量,从而达到窒息燃烧的目的。

此外,在万不得已且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淹(灌注)的方法扑灭火灾。

(2)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补救火灾常用的方法,即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

在火场上除了用冷却法扑灭火灾外,在必要情况下,可用冷却剂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设备容器等,防止建筑结构变形造成更大的损失。

(3)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与火源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终止。

这种方法适用补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采取隔离灭火的措施有:

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

关闭阀门,阻止液体、气体流入燃烧区;

没法阻拦流散的易然、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拆除与燃烧区相毗连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间距。

以上三种灭火方法均属物理灭火方法,所以使用的灭火剂(或方法),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与前三种灭火法不同。

它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从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目前抑制灭火法常用的灭火剂有1211、1202、1301灭火剂。

以上四种灭火方法所采取的具体灭火措施是多种多样的。

在实际灭火中,应根据可燃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火场具体条件,以及消防技术装备性能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

在同时使用几种灭火方法,采用多种灭火剂补救火灾时,要认真搞好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各种灭火剂的应有效能,以利迅速有效的扑灭火灾。

三、项目部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手段,为确保项目部安全生产指标的完成,本着防患与未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我项目部现状制定以下制度。

1、每季度组织不少于4次的安全大检查

A、三月份检查供暖、电气设备运行保养情况。

B、四月份对施工现场、变电室等重要部位及防火情况进行检查。

C、七月份重点检查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安全防护措施。

D、十一月份重点检查防寒、防冻、防煤气中毒。

2、项目部应根据自己的施工现场、驻地及不同季节的工作任务进行检查及早发现隐患,采取措施。

3、各生产施工队(班组)应根据不同情况每日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对难治理的应及时上报。

4、项目部、预制厂、机械运营队在设备换季时应加强检查力度,以保小组由安全质检部、生产技术部、行政部组成。

5、项目部根据季节和上级需求将采取不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小组由安全部、生产技术部、行政部组成。

6、项目部将检查出的隐患大小签发隐患通知书,项目部、供销仓库、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进行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防护措施,制订方案上报总公司进行审批。

7、项目部将制定方案纳入年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发生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1、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死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人,应立即报告领导。

项目部领导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报告后,应按规定用快速方法,立即向项目部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国家监察部门、公安、工会等相关部门报告。

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转报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

一般伤亡事故在24小时以内,重大或特大伤亡事故在2小时以内报到主管部门(见图“事故报告流程图”)

注:

(1)一般伤亡事故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

(2)重特大伤亡事故在2小时内可逐级上报外,亦可越级上报。

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根据建设部3号令的要求,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逐级上报。

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初报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按照建设部监理公司[1995]14文件要求,凡发生事故都要逐级报,上报部门按事故大小派人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漏报、隐瞒和拖延不报,否则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2、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事故现场的保护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施工队或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

要做到有组织、有指挥。

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疏导交通、排除险情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

(2)组织事故调查组

接到事故报告后,项目部领导除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外,还应及时着手事故的调查工作。

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领导指定人员组织生技部、安全部等有关人中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市、旗县以上建设部门组织:

公安、工会、劳动、保险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可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协助进行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的评估工作。

(3)现场勘查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必须及早到现场进行勘查。

现场勘查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广泛的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应该做到及时、全面、细致、客观。

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

A、作出笔录

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候等。

Ⅱ、现场勘查人员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

Ⅲ、现场勘查起止时间、勘查过程。

Ⅳ、设备、设施损坏或异常情况及事故前后的位置。

Ⅴ、能量逸散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等。

Ⅵ、事故发生前的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位置和行动。

B、现场拍照或录像

Ⅰ、方位拍摄,要能反映事故现场在周围的环境中的位置。

Ⅱ、全面拍摄,要能反映事故现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Ⅲ、中心拍摄,要能反映事故现场中心情况。

Ⅳ、细目拍摄,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物、致害物等。

C、绘制事故图

根据事故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应绘制出下列示意图

Ⅰ、建筑物平面图、剖面图。

Ⅱ、事故时人员位置及疏散(活动)图。

Ⅲ、破坏物立体图或展开图。

Ⅳ、涉及范围图。

Ⅴ、设备或工、器具构造图等。

D、事故事实材料和证人材料搜集

Ⅰ、受害人和肇事者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龄等。

Ⅱ、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工作情况,过去的事故记录。

Ⅲ、个人防护措施、健康状况及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Ⅳ、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经本人签字认可,并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4)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

通过充分地调查,查明事故经过,弄清造成事故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物、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经过认真、客观、全面、细致、准确地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接受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这也是事故调查分析的宗旨。

事故分析步骤,首先整理和仔细阅读调查材料,按以下七项内容分析:

Ⅰ、受伤部位流程图

Ⅱ、受伤性质

Ⅲ、起因物

Ⅳ、致害物

Ⅴ、伤害方式

Ⅵ、不安全状态

Ⅶ、不安全行为

然后确定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者。

事故的性质通常分为三类:

Ⅰ、责任事故,就是由于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

Ⅱ、非责任事故,即由于人们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变化所造成的事故,或是在技术改造发明创造、科学试验活动中,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

但是,对于能够预见并可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伤亡事故,或没有经过认真研究解决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事故,不能包括在内。

Ⅲ、破坏性事故,即为达到某一既定目标而故意造成的事故。

对已确定为破坏性事故的,应由公安机关和保卫部门认真追查破案,依法处理。

(5)、处理意见的提出与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对已确定的事故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人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同时,应制定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切实做到“四不放过”,即:

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没受到处罚不放过。

调查组应着重把事故的经过、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以及事故教训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等写成文字报告,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后报批。

如调查组内部意见有分歧,应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对照政策法规反复研究,统一认识。

对于个别成员仍持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保留,并在签字时写明自己的意见。

对此可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处理直至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解决;

但不得超过事故处理工作的时限。

(6)事故处理结案

调查组在调查工作结束后十日内,应当将调查报告送批准组成调查组的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调查组其它成员部门。

经组成调查组的部门同意,调查组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责任者,由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承担直接责任的施工项目部或领导人,主管部门或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调查组的建议,责令其限期改善建设技术安全措施,并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将事故资料归公司档案室保存其中有:

Ⅰ、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Ⅱ、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

Ⅲ、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Ⅳ、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Ⅴ、物证、人证材料。

Ⅵ、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Ⅶ、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

Ⅷ、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Ⅸ、发生事故时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Ⅹ、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五、项目部安全奖惩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根据《项目部内部管理条例》并结合本项目部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奖励制度

A、全面完成项目部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的。

B、对在生产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和预及防发现违章操作及时制止的。

C、安全生产管理台帐齐、记录准确的。

D、在安全教育培训中成绩突出的。

E、各级主管领导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

F、一年中未发生轻伤、重伤等安全事故的单位。

G、在安全管理工作及生产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施工队将视情予以奖励。

(2)处罚制度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承担的原则,对发生违章违纪造成的损失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A、违反操作规程及安全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的,一次对直接领导处以1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以50元罚款。

B、接到违章整改通知书后未按期进行整改的,处以单位最少200元罚款。

C、特种工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每发现一次处以20元罚款。

D、出现各类事故未按规定时间上报或事故隐瞒不报的,视情节予以处罚并予以通报。

E、安全管理帐不健全或丢失,视情节轻重予以扣除奖金。

F对出现事故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情节轻重予以扣除奖金,取消资格证书,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S218哈-苏一级公路和屯池连接线

05标项目部

中城北方交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