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0912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68李永婕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Major:

InternationalEconomicyandTrade

SchoolofPublicAffairs

ChongqingUniversity

June2013

摘要

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中印双边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

虽然中印贸易额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本文通过分析两国双边贸易结构,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两国贸易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对中印双边贸易的总量、贸易结构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分析,以归纳出两国双边贸易的特征,并依据此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继续保持双方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地位等。

最后,本文对中印双边贸易的前景进行预测,贸易规模将达到更高的水平,两国的经贸合作将更加密切。

关键词:

中国,印度,贸易结构,产业内贸易

ABSTRACT

TheterritoryofChinaandIndiaadjoin.Andthetwocountriesarenotonlytheworld'

smostpopulousdevelopingcountries,butalsotheworld'

sfastestgrowingeconomiesandthelargestemergingmarketsaswell.ThesetwoeconomiesplayanimportantroleinAsia,evenintheworld.Inrecentyears,Sino-Indianbilateraltradegotgreatdevelopment,thevolumeoftradearemaintaineddouble-digitgrowtheachyear.WhilethetradevolumebetweenChinaandIndiahaslargergrowthyearbyyear,andtheirrespectiveproportioninthetotalforeigntradehasbeenincreased,butthebilateraltradevolumeintherespectiveshareofforeigntradeisnothigh.Comparedwiththepopulation,economy,andthehugemarketofbothsides,ChinaandIndiatradescaleisfarfromaproperleveltheyshouldhave.Thispaperisbasedontheanalysisofthestructureofbilateraltradebetweenthesetwocountries,makingfulluseoftheiradvantages,findabroaderdevelopmentspaceforthetradebetweenthetwocountries.

ThisarticlesumsupthecharacteristicsofthebilateraltradebetweenthetwocountriesbyanalyzingtheSino-Indianbilateraltradevolume,tradestructureandtheintra-industrytradeindex.Accordingtothesecharacteristics,Suggestionsareputforward,suchasbothsideskeepstatusoftheircomparativeadvantageproducts.Finally,thispaperforecastthefutureofSino-Indianbilateraltrade.Tradescalebetweentwocountrieswillreachahigherlevel,andbilateraleconomicandtradecooperationwillmorefrequently.

Keywords:

China,India,tradestructure,intra-industrytrade

目录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Ⅱ

1绪论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1

1.1.1研究目的1

1.1.2研究意义1

1.2文献综述2

1.2.1国外关于中印贸易方面的研究2

1.2.2国内关于中印贸易方面的研究2

1.3课题任务、研究框架、实现途径3

1.3.1课题任务3

1.3.2论文研究框架3

1.3.3实现途径3

2中印贸易结构分析4

2.1中印贸易总量分析4

2.1.1中印贸易总额发展概况4

2.1.2中印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及差额分析5

2.2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6

2.2.1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6

2.2.2中国出口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9

2.3中印贸易模式结构分析11

3中印贸易结构特征分析14

3.1中印贸易总额及差额特征分析14

3.2中国对印度出口的贸易结构特征分析14

3.3中国从印度进口的贸易结构特征分析15

4结论及展望16

4.1结论16

4.2中印双边贸易前景16

参考文献18

附录A:

2001年至2011年中印STIC9类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9

1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有四:

收集并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的中印双边贸易交易数据;

基于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中印双边贸易结构以及产业内贸易水平;

分析数据并运用图表说明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

在理论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1.1.2研究意义

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

虽然中印贸易额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通过对其贸易结构的分析可为两国贸易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印度的贸易逆差上升至288.7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贸易逆差增长了18亿美元。

中印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617亿美元,增长率高达42.66%,2011年增长了19.71%,至739亿美元。

而2012年印度对华出口额下降19.5%,至188亿美元,中国对印度出口额也下降5.7%,至476.7亿美元。

从国内经济总产值、引进外资、对外贸易等指标看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中国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则处于劣势。

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总体上看来,印度依然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中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印度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两国产业发展的差异说明了中印经济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因而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理论研究可促进两国通过贸易的形式互相补充彼此的不足之处。

因此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研究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特征显得十分重要,理论上可补充国内现阶段研究内容,实践上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清晰地认识中印的贸易结构,这对于国内产业的发展和缓解中印贸易摩擦都有重要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关于中印贸易方面的研究

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贸易规模扩大和发展,两国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03年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全球经济报告,首次提出“BRICs”,即“金砖四国”。

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这四国将全部进入世界经济前六强。

Deutsche银行于2005年10月对中国和印度经济相似性和相异性用图表的形式做了详细的比对。

比较显示,中国单位资本GDP创造量是印度的2倍,而两国这一指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处在同一水平上。

中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两国近年来均表现出外向性。

调查显示,印度有更好的管理标准,企业有更加完善的商业机制,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虽然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资本回报率还是印度高。

1.2.2国内关于中印贸易方面的研究

闫成海、李天华等人指出中印两国的贸易结构非常相似,两国具有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产品具有很大的重合程度,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而说明中印在世界市场上构成竞争关系。

王永利、谭晶荣和朱前等学者从纺织品行业、矿产品、其他工业制成品行业等方面分析了中印之间的贸易竞争关系,认为中印在制成品行业方面呈现较强的贸易竞争性,而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则较弱,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与印度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都较丰富,两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优势较强。

还有学者认为世界贸易组织既为中印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也为中印经贸合作提出了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叶德利探讨中国和印度贸易发展潜力和贸易政策修正探析,并做了中国与印度的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朱莉、丁平等学者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朱莉得出的结论为在服务贸易的绝对量上,我国大于印度。

在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上,印度快于中国。

在服务贸易的结构上,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优于中国。

还有学者的研究方向与之接近,比如徐莉探讨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印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文中她也对中印经贸合作可行的内在因素进行探讨。

管彦芳则探讨WTO框架下中印贸易政策对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这是一个政策环境的研究。

万广华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得出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并认为从长期来看,有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

1.3课题任务、研究框架、实现途径

1.3.1课题任务

本文通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查找数据实证分析,并适当使用经济模型,指出中印贸易差额的结构特征,针对特征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并结论与对策,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1.3.2论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绪论,阐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关于中印贸易结构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问题,并梳理出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的结构特征,依照国际标准分类查找出中印近十年来的贸易往来数据,分析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的数额变化及发展趋势,中国出口印度及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额及比例变化情况,说明数据变化趋势与幅度。

查找相关数据,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判断哪些类产品属于产业内贸易,哪些属于产业间贸易,哪些有发展空间。

第三,通过对以上查找出的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中印贸易结构的特征。

如中国出口印度的主要为制成品,其中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最主要出口产品;

而印度主要出口中国初级产品,近年来制成品的比重有所上升。

第四,总结结论,展望中印经贸合作前景,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在优势产品上中印要发挥各自优势等。

1.3.3实现途径

本文首先通过了解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往来情况,查找数据并制作图表,统计并分析后得出相关结论,并能够从贸易结构角度出发提出促进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数据实证分析,使用的数据资料参考全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部门统计年鉴、城市统计年鉴等原始数据,并使用适当的经济模型分析。

2中印贸易结构分析

2.1中印贸易总量分析

2.1.1中印贸易总额发展概况

中印经济关系自1950年两国建交以来,总体发展缓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发展的起步时间与方式不同,双边贸易仍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这既为两国贸易提供了发展空间,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印经济贸易合作的轨迹与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日益契合。

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印经济贸易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期,两国的贸易规模及在双方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扩大。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显示,1984年中印贸易额为0.63亿美元,2011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739亿美元,是1984年签署政府间的贸易协定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时的1173倍。

如今,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

图1.1中方统计的中印贸易总额(单位:

亿美元)

数据来源: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有关数据整理得出

图1.2中印贸易总额年增长率

如图1.1所示,自1984年起至2011年中印两国的贸易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期间因各国经济政策和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波动,但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1984年至2001年内,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增长缓慢,但由于总量较少,1984年仅0.63亿美元贸易额,因而此18年中印贸易总额的平均增长率仍能达到30.76%。

而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实现明显的增长,以年平均36.3%的增长率大幅度增长,其中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的贸易总额较上年下降16.32%。

图表1.2呈现的是1985年至2011年期间中印两国贸易总额年增长率,总体呈波动性变化,最大值为1988年的109.75%,并且除1987年、1990年和2009年外,其他年份的增长率都为正。

从1999年至2004年,增长率呈波动地性长,标志着中印两国贸易总额增长幅度加大。

而从2004年开始,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意味着两国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放慢。

2.1.2中印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及差额分析

图1.3中印进口贸易额(单位:

从1984年至2001年,中印贸易差额基本控制在2亿美元内,两国贸易较为平衡,且除1992年、1993年和1996年外,在大多数年份里中国都保持顺差。

而如图1.3所示,2001年后,两国贸易差额开始逐年扩大,贸易发展趋于不平衡,总体来看中国处于顺差地位,2011年顺差额达到271.64亿。

但2003年至2005年期间,印度位于顺差地位,但差额并不大,保持在20亿美元内。

而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商品总额自2001年起逐年攀升,除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较上年下降6.08%外,这11年间,中国出口到进度的商品总额以年39.13%的平均增长率上涨。

而中国从印度的进口的商品总额自1984年起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自2001年以来,该数额以33.82%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上涨,但不及中国出口到贸易的商品额增速快。

而经济危机对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额的影响更为显著,2009年进口额较去年下降32.3%,随后进口额虽仍增加,但增长率明显

下降。

计算中印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占中国对世界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对于理解中印双边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图1.4可知,自2001年起,中印出口贸易总额占中国总出口贸易额的比例在逐年升高,从2001年的0.71%上升至2011年的2.66%。

而中印进口贸易总额占中国总进口贸易额的比例趋于平缓,从2001年的0.82%上升至2008年的1.79%,后又跌落至2011年的1.34%。

在此期间,中国进口自印度和中国进口自世界的贸易总额都不断扩大,因此能够判断前者的增长率与后者相比较小。

而从总体上看,中印进出口贸易额占中国对世界的总进出口贸易的份额十分小,中国对中印双边贸易的依赖程度不强,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两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印双边贸易规模已呈现稳步扩大的局面,但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图1.4中印进口贸易额分别占中国对世界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2.2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2.2.1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IC)采用经济分类标准,并按照原料、半制成品、制成品的顺序分类,以反映产品的产业来源以及加工深度。

学术研究中多用国际贸

易标准分类,因此本文采用STIC的分类方法对除了第9类未分类的其他产品外的9个门类的产品进行统计,数据详见附录A。

图2.1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初级产品贸易额(单位:

百万美元)

图2.1反映的是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进口自印度的初级产品贸易额,能够明显看到的是,除STIC第2类即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外,其余四类的进口贸易额较为接近且数额较低。

而从整体上看第2类产品的进口额自2001年起持续快速上涨,并与2008年达到最大值即160多亿美元,2009年该类产品的进口未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降44.7%,随后虽有一定的回升,但2011年的进口额仍不及2008年的水平。

第0类产品的进口额在初级产品中排第二位,这11年间该贸易额先是缓慢下降,从2003年开始复又波动上升,并于2007年和2009年呈现较大波动,且2011年达到最大值540多万美元,并有上涨趋势。

第1类产品在所有类别的初级产品中贸易额最低且变动极小。

而第3类产品的变化趋势与第0类产品类似,都呈现下降而上涨而后波动上涨的趋势,而2011年该类产品的进口额较上年下降72%低于2009年达到的低点。

第4类产品的进口额则呈现较稳定而持续的增长趋势。

但总体而言,由于这四类产品的贸易额较低,因而对初级产品的贸易进口额的变化未能起到一定影响。

图2.2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初级产品占中国从印度进口的总贸易比例

图2.2反映的是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五类初级产品的进口额分别占中国从进度进口的总贸易的比例变化,由此能够看出各类产品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中的比重及变化,进而对中印商品贸易结构有所认识。

STIC第2类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例变化总体先上升而后下降,2001年到2003年,此类产品的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接近40%,2004年该比重较上年增长65.42%,随后保持平稳上升,2008年达到最大比例即79.81%,后几年该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在60%左右。

第0类产品所占比例相比另三类较大,在近11年间该比例从起初的6.26%快速下降而后缓慢升高,在2006年达到峰值2.83%,随后数年稳定在1.93%。

第3类和第4类产品自2003年起在所占比例及变化趋势方面近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

第1类产品所占比例在11年间变化及其为小。

总体来说由于这四类产品的贸易额总量较小,因而其变化对总贸易额及贸易结构的影响甚微。

图2.3显示的是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制成品商品贸易额的变化情况。

总体来看这四类制成品的进口额在2008年以前相差不太大,而第6类产品在经历了一段波动的变化后于2009开始快速上升,并在2011年达到50亿美元。

第5类产品的进口额在11年间先上升到2006年的13.76亿美元,而后下降在2009年达到低点,随后较快增长,于2011年达到20.58亿美元。

第7、8类产品的进口额在2001年前基本一致,而后缓慢增长,至2011年相差约5亿美元,但总量较小。

图2.3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制成品商品贸易额(单位:

图2.4呈现的是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制成品占中国从印度进口的贸易总额的比重变化。

除2006年外,第6类产品所占比例在制成品中最高,该比例从2001年开始上升,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36.75%,而后下降到2008年的7.29%,而后又呈波动上涨的态势。

第5类产品所占比例总体上看呈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28.71%下降至8.81%,后几年下降速度放缓。

第7、8类产品所占比例在11年间变化甚小且不到5%,对商品结构变化的作用不大。

图2.4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制成品占中国从印度进口的总贸易比例

2.2.2中国出口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图2.5反映了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初级产品的贸易额变化情况。

第0类产品的出口额在2001年是21万美元,随后缓慢增长,在2011年达到232万美元。

第1类和第4类产品的出口额在初级产品中是最低的,并且在近11年都没有明显变化,除2008年第4类产品有显著的增长率即180%外,其余年份里这两类产品都保持在200万美元的出口贸易额。

第2类产品与第3类产品的出口额在11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虽然此两类产品在2001年和2011年的出口额接近,但前者的出口额在这几年的波动幅度较后者小,其中第3类产品的出口额在2007年和2009年有明显的下降,同比下降41.7%和70.1%。

图2.5中国出口印度的初级产品贸易额(单位:

中国出口印度的初级产品贸易额占中国出口到世界的总贸易额的比重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如图2.6所示。

具体来说,2001年STIC第2类和第3类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2.39%和13.95%,随后这两类产品的占比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