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0628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环保监管例会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x

我们结合气田特点,年初组织相关人员对基层站队各岗位职责、工艺流程、设备状况、风险危害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评审,对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改进。

历时3个月,重新对“两书、一表、一卡”进行了全面修订。

为了使基层员工能够时时实地通过《HSE作业指导书》规范现场操作为习惯性操作,我们将《HSE作业指导书》制作为塑封便携式读本,现已全部完成,并投入基层运行。

制作完成后的“两书、一表、一卡”更加符合现场实际。

二是以指导基层站队HSE工作效率化、流程化为目的,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寻找最佳的基层HSE工作方法。

多次组织专人深入基层,认真分析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的有效对接,优化和更新了《HSE活动记录》、《HSE巡回检查表》、《交接班记录》、《安全消防设施检查表》等基础资料。

五、采取有效措施,重抓关键环节控制,确保措施到位

一是项目组对所有项目工程始终坚持开工前HSE合同签定先行的安全工作原则。

对所有的施工方与第三方在施工前必须签订HSE施工合同,对存在风险较大的施工项目签订分合同。

对承包集气站拉运甲醇、污水的施工方,分别签订了道路运输、环境污染合同。

目前已签订完成6类74份合同,通过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和所履行的安全职责。

二是针对产建施工项目、施工单位比较多的实际,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对钻井、井下和油建施工聘请长庆监督、监理公司派驻专人上井认真做好开工、井控、完井及井口地面建设等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二是加强动火作业现场管理,实行多人确认制,所有动火作业由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制订动火方案,严格审批程序。

并对施工项目严格按《动火作业计划书》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把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关,特别对站场的改扩建工程,制订了更加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主管领导带队监护,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截止目前已顺利完成站内改扩建动火2次,井口连头二级动火23次,三级动火11次。

三是做好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

为保证吊装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克服吊装设备自重大,吊装空间小,集气重地的高风险问题。

项目组严格按照吊装前召开专题会议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作业现场的前期勘查,反复论证安全措施,对车型、车辆停放位置与指挥信号进行了精心准备,制定《吊装作业HSE计划书》。

吊装中由项目领导亲自指挥,按照《吊装作业HSE计划书》进行加强全过程安全协调和现场监管程序。

目前已顺利完成苏6-1集气交接站1号压缩机发动机吊装作业和苏36-4集气站2号压缩机吊装作业。

六、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一是坚持一周一次的产建会议,积极协调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二是坚持不间断的安全检查方式,认真落实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项目组每季一次,作业区每月一次,各集气站每周一次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

主要对各集气站、单井和产建施工单位的设备设施、安全附件、资料、制度执行及现场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召开现场会议讲评安全生产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落实到人头,从而消除各类隐患。

截至目前共检查出HSE不符合项89项,跟踪整改89项,问题整改率达到100%,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是对已投用的特种设备情况进行普查统计,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帐。

4月17日、5月18日由相关部门联合对新进特种设备(4个污水罐、2台水套加热炉)和正在使用的加热炉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对查出问题已及时组织厂家进行了整改。

并于7月8日前在鄂尔多斯市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检验所进行了27台未注册加热炉的注册登记,从而保证所有特种设备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四是严格执行安全评价与“三同时”管理。

在鄂尔多斯市消防支队完成了4个新建站及作业区区部的消防建审和验收工作。

六是严格落实了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已完成76名新进员工228人次的三级安全教育,做到了教育有记录,培训有成绩,上岗有监护,确保了新上岗人员具备“三不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七是按照培训计划完成了基层岗位员工179人次的取证和34人次的复审工作,真正做到特种作业人员三证(采气工上岗证、压力容器操作证、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的100%持证上岗。

八是为使站容站貌得到全面改观,进一步规范现场标准化建设。

借建设基层示范点为契机,制定了《集气站、单井井口安全警示牌制作方案》,并先期完成苏6-1集气站、苏6井井口57面安全警示牌的全部更换,并对4个站场损坏的砖墙进行了翻新。

后期于今年12月份前全部完成其它7个气站和134口单井井口的安全警示牌悬挂和更换工作。

七、持续改进环保节能工作

一是对站场周围进行绿化,自筹资金10多万元。

购买各种树苗3000多株,动用人力92次,于4月5日起,历时一周,对四个集气站与作业区区部周围进行了整体绿化。

二是严格按照“5S”要求美化苏6-1集气交接站站内外环境,并在“6.5”世界环境日组织作业区四站员工开展以“环境保护、从我做起”清洁和平整站内外100米环境的主题活动

三是认真贯彻长局质安字〔2007〕13号文件精神,开展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①通过在前指基地、各集气站内张贴节能节水标语与宣传画7套63张,加强节能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②项目组西安各科室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降本增效”主题活动,在节能宣传周期间从空调使用、电梯乘坐、办公室用电、外出乘车、办公用品再利用、生活用水等方面上落实节约。

九、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项目组应急能力

一是2007年项目组在2006年编制的总预案的基础上,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机构、人员变动和不足之处,及时修订完善了项目组总预案,并根据总预案重新编写了7个专项应急预案(《气井无控制部分天然气大量泄漏应急预案》、《天然气集气支线大量泄漏应急预案》、《集气站天然气大量泄漏应急预案》、《井、站天然气火灾、爆炸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初步形成了有系统、分层次、上下一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信息畅通的事故应急体系。

二是为了强化职工对应急预案的掌握,增强职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以及各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

上半年以来,项目组共组织了基层站队Ⅲ级应急演练35次。

并在“安全生产警示周”和“五.一”期间,组织全体员工以采气单井天然气泄漏为课题,开展了两次Ⅱ级应急演练,共计参加人员96人次。

项目组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进入现场观摩。

演练现场气氛严肃认真,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参与人员积极性高,相互配合默契,观摩人员学习氛围浓厚,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

十、倡导安全文化,加大安全环保知识的宣传培训

一是以“安全生产警示周”、“安全生产月”、“6.5世界环境日”为载体,通过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广泛宣贯本行业安全环保常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大力营造“综合治理、保障平安”浓厚的安全氛围。

各活动期间共悬挂宣传挂图168幅,制作宣传展板3块,举行安全会议12场次,安全环保知识竞赛1次,安全考试1次。

并于6月11日成功举办了安全月咨询日活动,项目组各部门50余人积极参与,此而促进了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环保素质。

二是制作和印发了《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和《安全提示卡》,其中宣传手册250本,提示卡250张,现已下发到每位员工手中,促使员工养成时刻学习安全、时刻注意安全的习惯。

二是为了巩固和拓展安全、消防专业知识,组织7名员工分别参加局培训中心在西安举办的以风险辨识学习为内容的“HSE风险管理”培训班和采气三厂举办以现场急救为基础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等方面的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班。

同时组织54名员工在消防大队参加了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培训。

四是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导向,项目组内部大力开展员工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根据生产实际,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和委托培训相结合、岗位传帮带的方法。

将班组每日两次的岗位练兵和每周一次的班站自我培训形成制度,定期由作业区统一下发培训课题和学习材料,指导基层站队的培训工作。

并且上半年已组织完成76名新进员工在临潼进行为期3个月的采气知识培训和两次对各基层站队长和技术能手以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规范、HSE作业指导书、装置(设备)知识、危险源识别、风险管理、应急预案、重大事故案例、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中脱岗培训。

第二部分HSE风险管理

为了确保 

HSE风险的重点控制,杜绝重大事故,有效遏止较大事故。

项目组将HSE风险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以“反三违、除隐患”为主线,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认真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具体工作有:

一、持续开展危险源的识别削减工作

一是针对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季节的不同风险危害特点,我们以去年的《项目组危害因素与风险评价表》为基础,广泛发动全体员工每月开展以“我身边的危险源”为主题的危险源点收集活动。

汇总后的危险源点信息统一由项目组质量安全环保科和作业区共同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和核对分类,对新增的危险源点深入现场制定削减措施和管理方案,且同步完成《项目组危害因素与风险评价表》的更新。

截至目前共收集到危险源点信息164条,我们对其中12条新增危险源点信息提供员工进行了物质奖励。

二是本着全面识别与控制所有危险源为初衷,借重新修订“两书一表”为契机,项目组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了风险识别专项小组,深入基层,重点对天然气采、集、输中的单井井口和集气站进行识别。

共历时12天,完成了以覆盖全项目组范围的一轮阶段性危险源识别工作。

本轮危险源识别工作共做了216项危害识别,其中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14项,并已登记造册。

对其中需立项整改的4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下发《2007年重大风险管理方案》,逐项落实整改。

三是将HSE风险管理与基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强基层环保网络的建立,全面推广基层站队安全环保管理者、安全环保责任者对所辖区域中的风险源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机制,将安全环保责任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并督导基层安全环保管理者加强对站队员工开展两周一次的风险辨识安全知识学习,每15天一次的应急器材演练和每月一次的Ⅲ应急演练。

将事后管理为事前预防,从根本上巩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抵御风险和识别风险的能力。

二、主要的风险源点

一是气田采用井间串接的集输工艺,管线呈树枝状分布,井网密度大,地下管网纵横交错,在施工过程中判断困难,站内、站外交叉作业,尤其是挖掘、铲车等大型机械作业,容易铲伤(断)采气管线,造成事故发生。

二是单井投产与工业动火始终是气田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是井口连接时,容易引发火灾;

二是地面管线串接过程中,由于部分老井管线中含有凝析油,焊接中易引起管线内燃烧,在串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三是单井管线、集气干管全部为中压集气,设计承受压力为6.4MPa,当井口安全附件失效时,容易引发超压,造成管线破裂。

四是站内一些阀件,由于经常闭合,可能造成阀门内漏,部分天然气外泄。

五是机构新、人员新带来生产运行风险。

项目组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完善了各个专业部门,各项工作目前都在理顺阶段,公开招聘的23名管理人员与65名采气工,缺乏气田开发管理和生产经验,对气田开发危险性认识不足,操作也不熟练,同样存在安全风险

六、环境保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是根据联管会议精神,为了保护地下水层,减少污染,钻井表层套管必须封堵洛河层,但目前我们的套管下深仅为300米(采气三厂的下深为500米),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

二是废弃泥浆池的治理已成为环境管理的瓶颈,对其进行无害化治理的专项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三、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是所有的动土作业严格履行开工许可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组生产运行科牵头,相关部门与施工单位参加,深入现场制订方案,做好对施工方的技术交底,明确安全措施与管线走向。

施工中由监督管理站、施工方、作业区相关人员加大现场监护,对存在危险较大的区域,严禁各种机械进入,全部进行人工开挖。

而且为了降低管线风险,标明管线走向,我们对作业区已投运和今年即将投运的单井管线制定了标识桩埋设计划,目前该计划正在运作当中,预计于12月份前完工。

二是严格执行投产作业方案,保证投产作业过程规范、安全、有序。

①在单井投产前必须确保井口紧急截断阀启闭灵活;

②严格执行单井投产作业计划书,实行多人确认制,把好安全关;

③试压过程禁止交叉作业,作业现场仅留试压人员;

④提前部署好投产工作应急抢险方案,落实应急物资,确定抢险人员并进行培训;

⑤工业动火由专人负责,必须严格履行动火审批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班组监护人、施工单位安全监督、项目组安全监管”三级监控,有效保证动火作业安全进行。

三是加大安全附件的定期检查与校验工作,由专人负责建立齐全台帐,对井口使用的高低压截断阀,在出库时必须逐台进行打压试验,对今年新建的集气站,在设计中要求,进站的每条干管安装紧急截断装置,所有的单井口安装无线传输系统,随时监控井口压力的变化情况,确保单井井口与集气干管的安全运行。

四是加大站场可燃气体的监测频次,对有外泄的阀件立即进行更换,对一些不易经常关闭的阀件悬挂警示牌。

五是加大人员技能培训。

对公开招聘人员由人事劳资科负责,23名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为期15天的转岗培训;

65名采气工送外组织为期3个月的技能培训,确保达到上岗条件。

六是落实治理措施,强化环境管理。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钻井严格执行联管会议精神与井控细则,套管下深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加快对废弃泥浆池无害化处理进度,组织对2口井的试验。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

一、此次新进的76名员工存在对气田开发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操作不熟练、生产经验和采集气知识缺乏等问题,给生产运行和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由于项目组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启动较晚,年底才能完成HSE管理体系的全部开发、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外部认证工作。

三、部分规程和管理制度仍处在试行阶段,制度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部分集气站由于工期问题,尚未在外输区安装紧急截断装置。

五、11月份,采气生产将进入冬季运行阶段,随着冬季外供气量不断增加和运行风险的加大,安全生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平稳运行。

第四部分下半年工作安排

继续以深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为主线,认真组织“强三基、反三违、严打标、除隐患”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天然气生产和产能建设,推进项目组生产受控管理和HSE管理体系运行,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一、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建立长期有效的宣传教育体制,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将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推向高潮。

二、认真开展重点施工现场监护、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工作。

根据项目组产建进度,继续将工作的重心下放施工现场,严格动火作业审批,做好二级动火现场的全过程监管。

并于下半年各集气站改扩建时完成站内外输区紧急截断装置的设置工作。

三、继续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评估工作,分级建立事故隐患台帐。

严格重大危险源和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做到超前预警防范。

特别对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HSE风险评估,做到务必全面、准确,制定出严密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对集气站的风险进行专题立项,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削减措施。

四、加强泥浆池治理工作,对苏36-9-17、苏36-13-18等六口单井泥浆池取样化验,分析泥浆成分,为将来全面开展治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两口单井泥浆池实施治理,分析治理效果,为将来全面实施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提升科室的软件水平,结合生产实际不断强化基础管理,继续完善修订各项安全环保规章制度,集中力量完成QHSE管理手册、管理程序的开发、内审和发布工作,促进了安全环保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六、根据长苏工发[2007]1号文件精神,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在7-11月份大力开展了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七、由“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对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开展情况和全年安全环保状况进行考核验收。

并于12月份做好“安全生产警示日”活动的开展。

八、加强冬季安全生产管理,重点是做好入冬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设备监控,对查出问题及时整改。

严格按照气田冬季施工进行作业,禁止简化作业程序,切实落实“十防”要求,杜绝“三违”现象,把生产要害部位的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作为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存在的问题

2007年全局在HSE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安全环保形势不容乐观。

全年共发生上报生产安全事故58起,其中47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三违"

行为所致,占事故总量的81%。

当前安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安全第一"

的理念还没有牢固树立

一是"

安全有感领导"

没有形成。

部分单位领导在安全工作中以身作则不够,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未能让员工和下属感受到安全工作的重要。

二是安全意识淡漠。

个别领导和员工对安全生产存在麻痹思想,忽视安全管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以致引发事故。

(二)作业现场安全规程、制度、规定等执行力不强

一是制度规范不完善。

部分现场制度、规范不完整和未修订,甚至使用废止标准。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必需的制度规范配备不及时。

二是制度规范执行力不强。

全年安全检查和现场安全监督发现、制止、纠正的违章行为中,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占总数的87.3%,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占总数的9.2%,说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还没有得到根除。

(三)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一是有的单位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针对性差,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重数量、轻效果,考核不逗硬,培训效果差。

二是社会化用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导致此类人员违章操作频繁发生。

(四)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部分单位风险辨识技术掌握不够,不能运用科学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导致风险管理不到位。

二是部分单位员工参与风险辨识缺乏主动性,多数单位风险辨识工作停留在纸上,导致"

五个清楚"

落实不到位。

三是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部分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重形式不重效果、应急设施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五)安全基础不牢固

一是基层建设还不到位。

部分基层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员工作风涣散。

二是HSE体系管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存在"

两张皮"

现象,体系管理流于形式。

三是安全隐患整治不到位。

部分单位整治不到位,事故隐患仍然存在,同一现场同一问题反复出现,不同现场相同问题依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