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地下室顶板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顶板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19×
104mm4W=2×
5.08×
103mm3E=21×
104N/mm2f=210N/mm2[ω]=3mm
外楞间距(设置一道):
900mm
=670mm
=810mm
取b1、b2的小值,即670mm。
(B)梁高h1=h-板高≤900,考虑采用木斜撑,外加钢楞两道。
(C)梁侧内楞选用18厚夹板、50×
100水平枋木,木枋a间距取400mm
I=416.7×
104mm4W=83.3×
103mm3E=9×
104N/mm2f=100N/mm2[ω]=3mm
a、抗弯强度验算:
q=Fa
满足要求
b、挠度验算:
支承楞采用50×
100水平枋木
I=416.7×
103mm3E=9×
104N/mm2[ω]=3mm
不满足要求,所以在中间设置两道横楞。
故按构造要求,在梁中部设置一道斜撑,以满足要求。
(三)、对拉螺栓设计:
在内外横楞交叉点加设对拉螺栓,支座反力为R=2×
52.8×
103×
0.4×
0.8=33792N
选用M20,其容许拉力为38200N。
三、梁底模板设计
梁模板1:
1000
(一)荷载计算(按1m计算):
a、新浇混凝土自重1.0(梁高)×
25000×
0.7(梁宽)N/m
b、模板自重216×
0.6+3×
40N/m
c、施工荷载2500×
0.6N/m
d、振捣砼时产生荷载(水平):
2000×
合计:
q=(a+b+c+d)×
10-3N/m25.45N/mm
(二)验算:
50×
100枋木(3排):
W=3×
83.3×
103mm3f=100N/mm2
I=3×
416.7×
104mm4W=3×
103mm3
E=9×
(三)梁支承下楞钢管验算:
初步设计考虑@500mm
(1)荷载计算:
a、新浇混凝土自1.0(砼梁高)×
0.7(梁宽)N/m
b、模板自重216×
0.6+40×
3N/m
c、钢管自重38.4N/m
d、施工荷载2500×
e、振捣砼时产生荷载(水平):
4N/m
q=(a+b+c+d+e)×
10-3N/m35.02N/mm
集中荷载F=ql/2=35.02×
1000/2=17510N
(2)验算:
Φ48×
3.5钢管:
W=5.08×
103mm3f=210N/mm2
I=12.19×
104mm4E=21×
104N/mm2[ω]=3mm
(四)、顶架计算:
25000N/㎡
b、模板自重216+40×
3.0/0.6+38.4/0.5N/㎡
c、支架自重2500N/㎡
d、施工荷载2500N/㎡
e、振捣砼时产生荷载2000N/㎡
q=(a+b+c+d+e)50032N/㎡
每根立管支承0.12×
0.5=0.06㎡的区格荷载为:
0.06×
32456=1947.36N
2、验算:
3.5钢管:
W=489mm2i=15.78mmf=215N/mm2
a、按强度验算:
b、按稳定性验算:
设计立管水平拉杆为小于1800mm,故长细比为
查表得
故该梁支撑模板及其顶架满足要求。
其它不足1000mm高的梁按图支模。
顶架图如下图示:
顶架模板图1
四、楼板模板及其顶架设计
(一)模板及顶架初步设计:
混凝土楼板支模采用18厚夹板,上楞采用@450mm的50×
100枋木,下楞采用@800mm的Ф48×
3.5钢管。
顶架立杆采用纵横@800mm的Ф48×
3.5钢管,立杆水平拉杆为@1800mmФ48×
顶板厚为220mm及250mm,取250mm计算。
(二)楼板支承上楞木枋验算:
a、新浇混凝土自重0.13(砼板厚)×
0.45N/m
b、模板自重216×
0.45+40N/m
0.45N/m
10-3N/mm4.97N/mm
(三)验算:
100枋木:
W=83.3×
103mm3f=100N/mm2
104mm4W=83.3×
(四)楼板支承下楞钢管验算:
0.9N/m
0.9+40×
2.0N/m
c、钢管自重38.4N/m
d、施工荷载2500×
10-3N/mm9.99N/mm
集中荷载F=ql/2=9.99×
900/2=3996N
103mm3f=210N/mm2
(五)、钢管顶架验算:
2.5/0.9+38.4/0.9N/㎡
c、钢管支架自重250N/㎡
2000N/㎡
q=(a+b+c+d+e)11347.5N/㎡
每根立管支承0.8×
0.8=0.64㎡的区格荷载为:
0.64×
11347.5=7262.4N
(六)、验算:
A=489mm2i=15.78mmf=215N/mm2
故砼楼板支撑模板及其顶架满足要求。
其立杆平面布置图如下:
顶板立杆平面布置图
五、地下室顶板楼板模板施工
1、施工准备
(1)材料与主要机具:
①.模板采用木模板,也可采用钢木组合,可增加木模板的刚度及便于连接。
②.支架系统:
a、扣件式满堂架。
b、模板配料:
L50×
5角铁、10×
10方木、7.5×
10方木、铁钉等。
c、主要机具:
锤、斧、锯、电钻、水平尺、撬棍等。
(2)作业条件:
①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
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木楞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
确定模板与次木楞及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
同时确定模壳支架系统的组合方式。
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②.柱(角筒)、楼是梯墙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的再施强度。
③.楼面的轴线、水准标高引测到墙、柱上,并办完预检手续。
2、模板安装的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安装支架→安装主次木楞→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安装模壳→质量检验。
(2)支架系统采用钢筋满堂架,采用18mm厚胶合模板制模。
由顶架按梁及板模板设计尺寸进行支模,并在施工中执行模板施工规范。
凡设计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用直角扣件与钢支柱拉接,并与结构柱连接牢靠。
(3)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10cm×
10cm主木楞,其间距大约为60~120cm。
之后在主木楞上安装75cm×
10cm次木楞,其间距为40~60cm。
次木楞的间距要根据密肋的间距确定。
次木楞的两侧安装L50×
5的角铁(可预装)。
安装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板的边线,即准确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线,以使次木楞(即密肋)轴线位置准确。
(4)次木楞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调整顶托升降,使次木楞顶面符合设计标高(即密肋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并根据设计要设要求起拱。
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
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
办理预检。
3、模板拆除的操作工艺
(1)、操作工艺流程:
拆除梁侧模→拆梁底模→拆除板底模→拆除支架。
(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0MPa。
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模壳即可拆下。
密肋梁较高时,模壳不易拆除,可采用气动拆模工艺。
拆模不可用力过猛,不乱扔乱撬,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3)、拆除支架:
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才允许拆除支架。
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楼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
对冻胀性上,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2)、基本项目:
①、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②、模板接触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隔离措施。
梁的模板上粘浆和漏刷离剂累计面积应大于400cm2。
观察和尺量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梁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梁板截面尺寸
+4
-5
+2
标高
±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线或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留钢板中心线位移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线
5、成品保护
(1)、在层高1/2处左右的支架系统的水平栏杆上宜固定一层水平安全网,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同时,拆模板时,拆模板时,使之坠入安全网,保护模板。
(2)、拆除模板壳要用小撬棍,以木楞为支点,先撬模板相对两侧邦中点,模板权动后,依然以木楞为支点,撬模板底脚的内肋,轻问下撬掉模板。
切忌硬撬或用铁锤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为支点进行撬动,以保护模板和密肋混凝土。
(3)、吊运模板、木钢楞、或钢筋时,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以防模板变形。
(4)、要严格遵循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拆模板;
混凝土强度达到7.5%,肋跨<
8m时,可拆除支柱;
但肋跨>
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00%可方拆除支柱。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梁侧面胀出,梁身不顺直,梁底不平:
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支柱底脚应垫通长脚手板,并应支撑在竖实的地面上;
模板下端和侧面应设水平和侧向支撑,以补足模板的刚度;
梁底楞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起拱;
支撑角钢与次楞弹平线安装,并销固牢靠。
(2)、单向板底部局部下挠;
防治的方法是,模板安装应由跨中向两边安装,以减少模板搭接长度的累计误差。
安装后要认真调整模板搭接长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证接口处的刚度。
(3)、梁轴线位移,两端边肋不等:
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装调平后,要放出次楞边线再安装次楞,并进行找方校核。
安装次楞要严格跟线,并与主楞连接牢靠。
(4)、模板安装不严密:
这是模板加工的负公差所致。
认真检查模板安装缝隙,钉塑料条或橡胶条补严。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3)、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六、顶板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
(1)、材料及主要机具
①、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用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要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狙及油污。
②、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的切断长度满使用要求。
③、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
④、工具:
钢筋钩子、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
①、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②、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③、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④、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⑤、根据地下室防施工方案(采用内贴法或外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
支完底板四周模板(或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
当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内贴法施工时,在连接墙体钢筋之前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及保护层。
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连接底板及梁钢筋→连接墙钢筋。
(2)、划钢筋位置线: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实际需用钢筋根据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据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使用的钢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②、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③、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④、机械连接接头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连接规范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①、连接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②、弯钩的朝向应正确,连接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套筒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③、有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度不小于规定值。
④、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骨架宽、高度
骨架长度
10
受力钢筋
间距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排距
4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水平高差
+3
-0
6
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础
梁、柱
墙、板
4、成品保护
(1)、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有垫木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2)、连接墙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3)、妥善保护基础四周外露的防水层,以免被钢筋碰破。
(4)、底板上、下层钢筋连接时,支撑马凳要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踩变形。
(5)、严禁随意割断钢筋。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墙、柱预埋钢筋位移:
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连接牢固,确保位置准确。
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2)、露筋:
墙、柱钢筋每隔1m左右加绑带铁丝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
(3)、拧紧值不够:
连接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6、质量记录
(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
(2)、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
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力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5)、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6)、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7)、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作业准备: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剪力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
4、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有压力水事其他方法冲冼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5、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筋密决定,一般不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顶板分块混凝土浇筑方向示意图
八、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
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花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九、拆模板
由于对水泥混凝土的养护要求较严,因此不宜过早拆模。
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拆模时应注意勿使模板和防水混凝土结构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