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精品课程模块规划.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精品课程模块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精品课程模块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精品课程模块规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精品课程模块规划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以及相关练习。
二、研究分工
二上《长度单位》精品课程建设分工表
课题
人教版二上《长度单位》
课时序号
1
2
3
4
课时名称
认识厘米
认识米
认识线段
解决问题
基本要求
完成时间
模块规划
项目设置申报\模块分析
(含教材地位、目标、重难点分析,学情分析,模块教学思路、教学措施等)教材复印件、教参复印件、搜索到的与教材说明相关的资料。
可以包括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分析等。
第13周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文稿、演示课件)、上课老师
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
每一个环节后要配有设计意图说明,最后有总评。
第14周试讲
教学实录
教学文字实录
根据教案和上课情况整理。
第15周
实录核对
根据听课记录和录象资料核对。
录像拍摄
提前借好相机、架好,下载存盘。
(彩虹负责整理,压缩,刻碟)
课程资源
课件统筹、修饰
素材
相应课教学设计者负责补充
用于辅助教学,可以是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
课时练习
一课一练(约5题)
拓展资料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可以是教学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是教师备课资源的补充(例如:
名师课堂、优质教学设计、学科专题网站等)
单元练习
教学经验
课例反思
执教老师的反思,最好能做到每上一次有一次反思(不必太长)。
第16周
评课整理
听课成员点评整理,负责人进行小节(负责小块)整体建议。
模块反思与建议
研发团队对模块开发、课时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对如何开发使用本课程开展教学提出建议,重点说明适应的教育对象与条件,指导使用者根据不同教学实际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和变通。
教学论文
与本模块教学相关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小论文。
特色材料
教研相片、实践材料等
教研照片和与精品课程相关的其他特色材料。
整理提交
资料光盘
第17周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同意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解决问题。
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要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体作为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一、测量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的长度)不同,量得的数量不同。
二、虽然测量的物体的长度不同,但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
由此引出同一单位的必要性。
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形成长度表象。
清楚的知道1米=100厘米。
通过“拉线段——找线段——量线段——连线段——画线段——数线段,六个环节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认识、理解直至掌握线段。
这样不在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线段,这种直接描述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认识线段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观察,具体、多次,不断深入感受“线段”的特点。
认识稍抽象的线段直观图:
通过线段直观图,明确线段的特点: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测量出给定线段的长度,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重视估测和检验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寻求科学估测的方法。
要有方法的引领和测量思想的渗透。
引导学生以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以及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读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线段,以及初步培养估测的能力。
对后续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编排依据:
本单元的编排特点如下: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呈现,尽量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
设计了故事情境:
《蚂蚁修桥》,可以用学具小三角形、小正方形、小正方体来摆一摆。
再让学生初步感受测量,并让学生以“拃”为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度,产生矛盾:
同样是用手拃来量,怎么结果还是不一样呢?
原因是老师的手长,量出的“拃”数少,同学们的手短,量出的“拃”数少,得出结论∶虽然测量的是同一物体,但是由于选用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量出的数量不同。
再用回形针量数学书的宽,用三角尺去量课桌的长,发现都是大约要5个。
又产生矛盾:
用不同的工具去量不同的物体,怎么得到的数量相同。
得出结论:
虽然测量的物体的长度不同,但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
由此引出同一单位的必要性。
2.植根生活,轻松学习长度单位。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如:
纸条、练习本、手掌宽、一拃长等等)所度量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
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另外,整个数学过程,特别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3.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的生硬强迫记忆教法,通过“拉线段——找线段——量线段——连线段——画线段——数线段,六个环节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认识、理解直至掌握线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把弯变直”活动,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
学生通过拉一拉,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
重视估测和检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寻求科学估测的方法。
要有方法的引领和测量思想的渗透。
引导学生以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三)相关联的学习内容:
前期学习的相关内容
本册本单元
主要内容
后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
●长短
●高矮
●厘米和米的认识。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1米=100厘米。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和整米)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认识线段、辨认线段。
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会画给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估测物体长度
衔接说明:
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以及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读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线段,以及初步培养估测的能力。
对后续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量》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估测。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量》(六单元后教学)
●千米的认识。
●吨的认识。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估测。
第三单元:
《四边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周长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估计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画角、量角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和垂直。
●平行四边形和题型的特征
●画出平行四边形及梯形指定底和高。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分类
四、课时安排:
(单元结构体系图)
(p.2~p.3及练习一第1、2题)
(p.4及练习一第3、4、5题)
(p.5~p.6及练习一第6、7、8题)
共计4课时
五、目标定位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3.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会辨认线段。
*5.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会画给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6.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
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线段表象的建立。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七、教学设计理念
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投入学习,学生学得更自在、更投入、更快速。
另外,在设计思路上,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探索思考,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亲历知识的过程。
八、教学设计思路:
(一)情境引入,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设计了故事情境:
《蚂蚁修桥》,可以用学具小三角形、小正方形、小正方体来摆一摆。
再让学生初步感受测量,并让学生以“拃”为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度,产生矛盾,得出结论∶虽然测量的是同一物体,但是由于选用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量出的数量不同。
再用回形针量数学书的宽,用三角尺去量课桌的长,得出结论:
虽然测量的物体的长度不同,但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
由此引出同一单位的必要性。
(二)植根生活,轻松学习。
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的生硬强迫记忆教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把弯变直”活动,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
学生通过拉一拉,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四)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课后的练习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学有所用,提升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九、教学建议:
教学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引导观察,设疑解难。
引导学生观察古人用“庹”量巨石,用“拃”量布、用角量竹竿等情境,体会到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
人的身体的某些部分也可以作为长度单位。
创设能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必要性的数学活动。
如师生同用“拃”量课桌的长,提问:
为什么量的都是课桌的长,结果却不一样?
了解“拃”的长度因人而异,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作用。
(二)实际操作、经历知识形成。
创设有目的的度量和估计情境。
借助实际大小的厘米尺,感知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加深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
知道表示厘米的符号“cm”。
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目的地度量和估计1厘米的物体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
并随机介绍:
为了方便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人们统一了尺子上的刻度。
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三)大胆交流,总结提升。
在教学用厘米量的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交流度量或画指定长度线段的结果,解释证明自己的结果。
老师应该适时帮助学生总结提升,让学生明确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了几个长度单位。
教学第二课时(认识米)时,要注意的是:
(一)实际操作,深刻体会。
创设有目的的度量和估计情境。
提供实际米尺给学生观察、比画、使用等。
如从用厘米
测量铅笔长度到用铅笔测量黑板的长,体会到选择合适的工具和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从而引出米尺和米。
通过观察米尺,比画米尺等活动,初步形成1米的表象。
(二)观察事物,建立表象。
提供给学生多条绳子、多把米尺等,让学生多参与测量活动。
认真观察米尺,找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得出1米=100厘米。
知道表示米的符号“m”。
用米量长度,如拿出一个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也可以用米尺去量一量课室里面较大物体的长度,建立1米的表象。
测量实物长度,再推算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米,以巩固1米的表象和加深对厘米和米的关系的理解。
(三)指导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一第3题量一量,填一填:
大约几支铅笔长1米,大约几根筷子长1米。
此题综合
性强,既巩固米和厘米的关系,又巩固1米的长度表象,要先量出实物的长度,再推算大约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米。
推算对学生来说较困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就可以。
练习一第4题,因版面的限制,跳绳以弯曲的形式呈现,难度稍大,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跳绳的长度,也可以提供实物跳绳,帮助学生理解。
练习一第5题量身高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读测量结果,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小数,所以只要会用“()米()厘米”的复名数格式表述身高就可以了。
教学第三课时(认识线段)时,要注意的是:
(一)实物演示,具体感受。
按四个步骤进行:
1、观察、具体感受线段特点:
观察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感受线段“直的”特点。
注意再以课件形式抽象出线段:
呈现拉紧一段线后,抽象出线段直观图,保留在屏幕上,供学生后面的“寻找线段”参照。
2、再次实物感受线段特点:
借助实物如课桌边、黑板边、书边等,感受线段“直的”特点。
呈现黑板边、课桌边、书边等后,都应以课件形式抽象出线段。
3、认识稍抽象的线段直观图:
通过线段直观图,明确线段的特点: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4、测量:
测量出给定线段的长度,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5、对比:
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加深对直线的“直的”特点的认识
(二)注意语言的科学性,注重铺垫:
注意把握教学要求,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不能讲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要让学生体会到“线段”是通过数学抽象而来的数学概念,可以使用“看作”“看成”等予以体现。
做一做第2题以趣味的形式呈现,通过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加深对线段“直的”特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教学“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作铺垫。
(三)动手操作,方法指导。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动手画线段和量线段的机会。
注意对学生进行画线段和量线段的方法指导。
如做一做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用尺子在给出的线段上找到距离小旗相应长的位置,再分别用点做好记号,再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分别画上相应的图案。
(四)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经历先估再测,再找特点,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作铺垫。
练习一第6题,要让学生经历先估再测,再找特点的过程。
练习一第8题,判断单位是否合适。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实际测量、估测、提取表象等方法来判断。
教学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是:
(一)讨论分析:
反思检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寻求科学估测的方法。
要有方法的引领和测量思想的渗透。
引导学生以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二)先估后测,修正策略。
教师要提供如先估测再实测、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选择正确的说法、选择合适单位等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经积累的长度作标准,先尝试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的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三)练习巩固,指导铺垫。
要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机会,巩固对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线段等的理解。
练习一第11题题目较开放,小蚂蚁走的路线是曲线,既巩固测量的方法,又深化对线段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解决问题需要测量折线的长度,教师要加以指导。
练习一第9题,鞋子的长与10厘米作比较,为后面学习分米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