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649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5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84310教案以及专题课教案下P59129文档文档格式.docx

那么我们必须了解物质(酸、碱、盐)的溶解性,请阅读P315“附录一”。

学生进行阅读。

了解物质的溶解性。

教师讲解:

其实,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就是阴阳离子能否重新结合,通过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附录一”,我们可简单记忆如下:

Cl—找Ag+;

SO42—找Ba2+;

NO3—不用找;

CO32—只除K+、Na+、NH4+,OH—还多Ba2+、Ca2+。

学生进行听讲,笔记、记忆等。

便于学生记忆。

教师讲解这“简单记忆”又如何应用,以P249“检查站”为例,判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如下:

(A)KCl+NaNO3

分析:

前者中的Cl—去找Ag+,但后者没有Ag+,后者中的NO3—不用找,故不反应。

(B)Na2CO3+Ca(OH)2

前者中的CO32—除了K+、Na+、NH4+外都反应,而后者中有Ca2+,故反应生成了CaCO3沉淀。

学生进行听讲,理解。

使学生懂得怎样运用所记忆的要点进行解题。

安排学生按老师的解题方法回答(C)、(D)、(E),能反应的完成化学方程式及习题8.4的2、3两大题。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作答。

难点再次突破。

教师讲评习题8.4的其它题目。

学生听讲、纠正等。

通过练习及评讲巩固本节的内容。

十、布置作业:

预习第八章第五节《化学肥料》。

十一、板书设计:

§

8.4常用的盐

四、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产生沉淀或气体或水;

五、酸、碱、盐的溶解性;

六、判断复分解反应的依据与沉淀的依据: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三课时的详细、精心、有效的教学,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理解的较清楚,掌握的比较到位,但由于本节内容较多,今后还需下点苦功。

8.5化学肥料(8.6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科粤版2007年8月修订版P250~256

了解常见的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性能;

了解常见化肥施用注意事项及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简单介绍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常见化肥的种类,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施用注意事项。

常见化肥化学式的书写;

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1课时。

实验8-16的有关材料。

会议与引入→阅读教材→设问与回答→活动与观察→讲评习题

→阅读与简介→小结

回忆与引入: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养分?

学生进行回忆、回答。

便于引入新课。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P250~254。

培养阅读能力。

教师设问,设问的问题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能区别天然有机肥与化学肥料;

2、化学肥料的种类;

3、使用每种化肥的原因或目的;

4、使用某些化肥的注意事项;

5、在我国使用天然有机肥的意义;

6、如何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学生通过应用所阅读的知识进行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最后达到了解相关的知识点。

了解本节有关的知识点。

通过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8-16的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

并填写书本空白处。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以及填写空格。

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了解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习题8.5,并由教师简要评讲。

学生进行练习与纠正。

巩固知识点。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第八章第六节并略作讲解。

学生进行阅读与听讲。

了解相关内容。

课后小结。

学生进行听讲。

使知识系统化。

P258~260练习题。

8.5化学肥料

一、常用化肥:

1、种类;

2、性能。

二、铵态氮肥的鉴别:

与碱(NaOH)混合,生成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8.6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第八章生活中的酸、碱、盐(复习课)

科粤版2007年8月修订版P223~260

掌握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的书写;

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通过习题练习的方法获得新知识点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回答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并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把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巩固并应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应用。

投影或小黑板(有关练习)。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活动之一:

安排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1)侯德榜、是盐不是碱、纯碱苏打。

(2)制取氢气与二氧化碳、金属除锈、帮助消化、氢氯酸。

(3)海水、调味、咸味。

(4)可口可乐、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人工降雨。

(5)金属除锈、蓄电池、电动车。

(6)烈火焚烧、虎门销烟、旺仔馒头。

(7)建筑材料、检验二氧化碳、改良酸性土壤。

(8)烧碱、火碱、苛性钠。

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书写化学式(请五个同学站板),书写完毕,请个别同学订正。

(1)Na2CO3

(2)HCl

(3)NaCl

(4)CO2

(5)H2SO4

(6)CaO

(7)Ca(OH)2

(8)NaOH

掌握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的书写。

并为后面的复习做准备。

活动之二:

教师利用一位同学站板书写的化学式,在其右边写出氧化物、酸、碱、盐,然后让全班同学用连线法进行物质的分类(个别同学站板)。

学生进行物质分类的练习。

Na2CO3

HCl氧化物

NaCl

CO2酸H2SO4

CaO碱

Ca(OH)2

NaOH盐

并请个别同学订正。

巩固旧知识。

培养学生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活动之三:

教师再利用一位同学站板书写的化学式,选出NaCl、HCl、NaOH,然后进行试题研究:

[设问]若此三种试液的标签脱落了,有甲、乙两同学对其进行鉴别,现请你帮忙;

(1)甲同学认为对这三种试液进行酸碱度的测定,可鉴别之,请问你这可行吗?

若可行,需用到什么用品?

并分析可行的理论依据。

(2)测定结果为:

一者pH=7、另一者pH<

7、再一者pH>

7,现请你确定之(连线法)。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进行的鉴别有点麻烦,他提出用酸碱指示剂鉴别会方便点,现请你想一想,乙用什么指示剂?

并请你根据他实验所观察的现象来确定一下各瓶分别是什么试液(连线法)?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进行连线(个别站板,其他纠正)。

NaClpH>

7

HClpH=7

NaOHpH<

7

NaCl紫变蓝

HCl还是紫

NaOH紫变红

复习巩固酸碱度pH。

复习巩固酸碱使指示剂变色这一点通性。

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高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之四:

教师对另一小组提出的是:

若Na2CO3、H2SO4、Ca(OH)2三种试液的标签脱落了,又该如何鉴别呢?

(1)丙同学从乙同学处得到启示,他也设想用紫色石蕊试液来鉴别,结果遇到丁同学的反对,请你分析一下丁同学反对的原因?

(2)戊同学想了又想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说的确只需紫色石蕊试液可鉴别出这三种试液,但不是一次性鉴别,还得利用已鉴别出的试液。

请你谈谈他是如何鉴别的?

(3)己同学认为戊同学进行的鉴别有点麻烦,他提出只需一种试剂一次性即可鉴别之,请你想一想,己同学用了什么试剂,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如何确定所鉴别的试液?

教师小结:

这样的鉴别题可通过实验让其能产生不同的现象(如颜色不同或产生沉淀、产生气泡等)而鉴别之。

学生思考。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作答(个别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让学生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明确纯碱水溶液呈碱性。

复习巩固酸碱中和反应与酸跟碳酸盐反应这两点通性。

复习巩固碱跟盐反应这点通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之五:

下面我们回到第一环节“根据信息书写化学式”中,来回顾这些信息与这一化学式的关联。

(1)侯德榜有侯氏制碱法,制得就是Na2CO3,、Na2CO3是盐不是碱、Na2CO3有纯碱、苏打之俗称。

(2)制取氢气与二氧化碳时可以用盐酸、金属除锈也可以使用盐酸、在胃液中有盐酸帮助消化、盐酸的化学名就是氢氯酸。

(3)海水中有食盐、食盐可以用来调味、食盐具有咸味。

(4)可口可乐中溶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进行人工降雨。

(5)金属除锈也可用到硫酸、蓄电池中要用到硫酸、电动车中要用蓄电池。

(6)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等经过烈火焚烧能生成生石灰、虎门销烟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来销毁鸦片、为了能使旺仔馒头酥脆要用到干燥剂(一般用生石灰)。

(7)氢氧化钙可用来刷墙或建筑材料、也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或改良酸性土壤。

(8)氢氧化钠有烧碱、火碱、苛性钠之俗称。

学生听讲。

学生听讲、并书写铁、铁锈、大理石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个别站板,其他同学纠正,教师强调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复分解反应中化合价的不变)

学生书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叫碳酸饮料的原因。

学生书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个别站板,其他同学纠正)。

写出氢氧化钙刷墙变硬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巩固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这两点化学通性。

强化书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巩固旧知识,让化学贴近生活。

巩固旧知识,让化学贴近生活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巩固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这点化学通性。

活动之六:

小结:

(1)酸因都含“氢离子”而有了通性,共有五点;

有因酸根离子不同而具有个性(见板书)。

(2)碱因都含“氢氧根离子”而有了通性,共有三点;

有因金属离子不同而具有个性(见板书)。

(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产生沉淀或水或气体。

判断能否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用方法Cl—找Ag+;

学生回顾、发言。

再次巩固要点知识。

九、布置作业:

P258~260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

一、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式与其物质分类的判断和它们的用途。

二、溶液的酸碱度与测定。

三、酸的通性:

(1)指示剂与之作用;

(2)活泼金属与之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注意:

铁变为亚铁;

活泼金属指氢之前的)

(3)金属氧化物与之反应生成盐和水;

此属于复分解反应,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碱与之反应生成盐和水;

(5)碳酸盐与之反应生成盐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四、酸的个性:

CO32—只除K+、Na+、NH4+。

五、碱的通性:

(2)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与之反应生成盐和水;

(3)某些盐与之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六、复分解反应的判断与发生反应的条件。

十一、教学反馈:

本节经过本人的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使本章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巩固,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因此,本节是一堂成功的复习课、也是一堂有创意的教改课。

第九章现代化学合成材料

[全章要览]

一、本章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有机物及其特征,几大类有机合成材料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本要章点:

9.1有机物的特征1、什么是有机物;

2、甲烷;

3、反对酗酒。

9.2我们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

9.3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白色污染

9.4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三、课时安排:

共计4课时。

9.1有机物的特征1课时

9.2我们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1课时

9.3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1课时

9.4层出不穷的新材料与第九章复习1课时

9.1有机物的特征

科粤版2007年8月修订版P262~267

认识有机物的特征,了解甲烷及乙醇的一些性质;

认识身边一些常见材料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

有机物的特征,甲烷、乙醇的性质;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实验9-1、9-2的有关材料。

[阅读]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有机物的特征”的有关内容。

[讲解]有机物的概念。

[填写]安排学生填写P262“你知道吗”。

[观察活动]实验9-1。

[小结]得出结论:

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和苯等有机溶剂。

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介绍]有机物一般也含有氢元素,并可能含有氧、氮、氯、硫等元素。

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的水溶液都不导电B.有机物都易燃烧

C.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获得D.有机物中都有碳元素

2.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A.CaC2B.NaHCO3C.KCND.CO(NH2)2

3.为什么衣服上的油渍用水洗不掉,而用汽油能洗掉?

[阅读]教师安排学生阅读“甲烷”的有关内容。

[填写]安排学生填写P263“你知道吗”。

[探究活动]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并安排学生完成填空。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4,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溶于水。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点燃

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介绍]1、沼气;

2、可燃冰

[设问]农村大力提倡建造沼气池的意义?

[阅读]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乙醇”的有关内容。

[介绍]酒精的化学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可燃性、一些饮用酒中酒精的含量、用途等。

[强调]1、不能酗酒;

2、用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

[阅读]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乙酸”的有关内容。

[课后小结]见P267“长话短说”。

习题9.1,预习下节内容。

一、有机物的概念与特征;

二、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CH4):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CH4+2O2====CO2+2H2O。

3、农村大力提倡建造沼气池的意义。

三、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乙酸。

科粤版2007年8月修订版P268~273

知识目标:

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品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塑料袋、锅柄、橡皮筋、车轮外胎碎片、实验9-3等;

[问]“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答]瓷器。

[介绍]对!

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阅读]P268第一段.

[设问]师:

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那些?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作答。

[阅读]P268~271“塑料的成分和种类”与“塑料的性能”。

[演示]动画演示:

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讲解]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撕扯塑料薄膜

撕扯方向

用力程度

撕口形状

原因分析

加热塑料片

所用样品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原因

塑料袋片

锅柄碎片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有些(链状)高分子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有些(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展示]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

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

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挂图)。

[阅读]P271~272“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

[观察活动]实验9-3,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

[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

线的颜色

燃烧时的现象

结论

[问]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

[答]1:

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

2:

可以看服装标签。

[展示]服装标签

[问]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

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

3:

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

[展示]人工割胶图

[问]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

[答]橡胶树。

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

[学生实验]:

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 

性。

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有 

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 

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 

[展示图片]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

[介绍]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

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

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

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

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

[课后小结]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

习题9.2,预习下节内容。

9.2我们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

一、塑料的成分、种类与性能;

二、合成橡胶;

三、合成纤维。

9.3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科粤版2007年8月修订版P273~279

知识目标: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了解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

提高鉴别各种塑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安全意识与保护环境意识。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实验9-4、以及幻灯等。

[引入]现代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阅读]P273“注意使用塑料制品的安全”。

[观察活动]实验9-4。

[讨论交流]P273“讨论交流”。

[展示图片]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介绍]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