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316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像毛泽东当年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

像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

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

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

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一班乘客留点东西。

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

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

读书是吸收,是继承;

写作是创造,是超越。

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

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写作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这是一种创造。

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

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

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

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

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

不读书愚而可哀;

只读书迂而可惜;

读而后有作,作而后出新,是大智慧。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籍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和学科成果,使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

B.健康使人在物质层面获得自由,阅读与创造使人在精神层面获得自由。

C.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和气质,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

D.文章是一面镜子,只有读到了才能看出文章的好坏,即“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如以“土拨鼠”“登月人”为喻体来论证读书与写作对人生的意义。

B.文章中引用毛泽东、马寅初的事例,是要证明读书能使人知理,伟人都是读书最多的人。

C.文章虽为随想,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由读书到写作,由传承到创新,最后点题。

D.文章论述的目的是要批判那些“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必无文章”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使人知理,所以只要多读书,就能达到看世界如庖丁解牛“以神遇不以日视”的程度。

B.在搭乘历史之舟的读书人中,一些做了逃票人;

一些虽有了船票,但这船票也有轻重之别。

C.读书使人不愚,但读再多不能写作也是迂腐,实践后能写出新言论表达新思想,是大智慧。

D.我们活在世上,应该多读书,读懂世界,吸足知识,坚持实践,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聂鑫森

春二月,天是蓝的,地是绿的,风暖暖地吹过来,扑得人脸颊痒痒的。

护城的小河上,横着一架古朴的木桥,出城、进城的人,流水般淌来淌去。

“风筝!

风筝!

每只一角五!

那声音又脆又亮,带点儿挑逗的味道。

寻声一看,靠着桥栏站着一个胖胖的老头,脸上带着讨好的笑,额上沁出一层晶亮的油汗。

他手里提着一串风筝,风筝的翅上、尾上,涂满刺眼的大红大绿。

在他那得意的神态看,他的生意无疑是不错的。

一只只风筝从他手上递出去,一张张角票和零散的分币塞进了口袋。

当他的眼光落在桥那头的时候,便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真诚的同情。

那儿也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头,悠闲地靠着桥栏,瘦瘦的脸上嵌着双精明的小眼睛,下巴上蓄着几根干枯的胡子。

他也在卖风筝。

他的风筝是素白的,有蜻蜓、蝴蝶……翅上还装了会转动的风笛,朴实得叫人看不上眼。

他没有着意地叫喊,只是沉静地等候着买主。

偶尔有人问一声:

“喂,多少钱一只?

”他伸出五个指头。

天啊,五角!

问的人摇摇头。

他站了多半天了,连一只风筝也没有卖出去!

胖老头终于忍不住了:

“伙计,别傻等了,一角一个。

价太高,把人都吓跑了。

瘦老头转过脸来,下巴动了几下,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

他不喜欢对面那张胖得肉往下坠的脸,他不喜欢他的那些风筝。

那也叫风筝?

那竹骨剖得粗细不匀,上面还带着毛刺:

那纸也糊得太潦草:

还有那颜色,俗!

……

他下意识地低下头,望着自己手上这一串风筝,那竹骨是耐着性儿剖的,然后又用砂纸细细地打磨了几遍,闪着柔润的光;

那素白的纸糊得多贴展,兜得住风,一放,准嗖嗖嗖地往上蹿。

风笛儿响得欢快,真像筝的声音,美!

他相信自己的手艺,那是几代的家传啊!

他感到满足,但也不无遗憾。

胖老头的风筝很快就卖完了。

他狡黠地笑了笑,想瞧瞧瘦老头怎样提着卖不掉的风筝垂头丧气地离开桥头。

他悠闲地点燃一支烟,吐出一个又大又圆的烟圈。

瘦老头的脸色变得难看了,连鼻冀都在微微地颤动。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轴麻线,理出线头,接在一只风筝上,掂了掂,然后顺着风儿一抛。

那风筝像懂事似地摆了摆,兜上一口风,憋着劲儿直往上蹿。

绳轴转动着,麻线伸延着,绷得那么紧、那么直;

上面的风笛呼啦啦地响,响得撩人。

眨眼间,化作一个小小的白点,在高远的蓝天上飘闪,像一片轻盈的云。

“好风筝!

“正正经经的货!

一时人们都往这边涌,喝彩声此起彼落。

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那一串素白的风筝上,从头看到尾,从竹骨看到风笛,没一处不顺眼,没一处不爽心!

“我买这一只!

五角,认了!

"

眼见为实,我要这一只!

”……

人们边说,边把手往风筝上伸,生怕被别人抢了去。

瘦老头用手一档,板紧的脸上没个笑星儿,叫人猜不透。

他又从口袋里摸出把麻线,每根麻线丈把长,是为买主试飞用的。

他把麻线小心地接在那一只只风筝上。

胖老头艰难地挤到他身边,焦急地对着他耳朵咕浓着:

“快把货甩出去,捞一把,别误了这好机会。

他斜了胖老头一眼,依旧没有理他,那是一种高傲的不屑。

他顺着风,把接好线的风筝统统放起来。

刹那间,他的手上飘出一簇素白的“花”,响起一片风笛的韵律。

人们又一次呼喊起来,像起了潮汛一般。

“给我一只!

“我买了!

瘦老头忽然仰天打了个哈哈,睥睨了一下围在自己身边的人墙,矜持地问:

“你们懂得风筝?

连三岁的小孩也知道风筝,怎么不懂?

一双双眼晴直愣愣地望着他。

瘦老头摆了摆头,摆得很有力。

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把剪刀,阳光下显得那么亮,亮得扎眼。

只听见咔嚓一声脆响,他手里捏着的那一把麻线,齐崭崭地断了,所有的风筝摇晃了一下,呼地抖着劲向上飞去……

胖老头使劲地跺了跺脚,一扭头走了。

人群里响起一片啊呀声。

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无数道目光也被牵引到那很高很远的地方。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蓝天是公正的。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叙述两位老人卖风筝的故事,着力批判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物品价格的高低而忽略其质量的好坏。

B.文章开篇的环境描写,勾画了一幅风和日丽的春景图,营造出车水马龙的热闹氛围,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C.胖老头对瘦老头“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真诚的同情”,是因为他认为瘦老头的风筝做得太过朴实,而且瘦老头又不善于叫卖。

D.小说结尾部分,瘦老头以剪断绳线、放飞所有风筝来证明自己的高超技艺,对人们的世俗行为表示抗议,表现出他找不到知音的孤独感。

5.小说中的瘦老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蓝天是公正的”一句话单独成段结尾,有什么妙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煤改电”工程收官。

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79个村庄、85.81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20.6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

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

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

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017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

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度。

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

”河北廊坊市香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

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1底:

“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清洁取暖再加力》,2018午11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

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

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符合“六个合适”原则。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

他认为当前“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燃料适配炉具”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浩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73%,但我国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84%,这样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同时,我国总碳排放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5吨,高于世界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中国炉具网,2018年11月22日)

材料三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据督察组通报,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

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

社区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旧家具等方式进行采暖。

督察组认为,群众面临挨冻局面,且当地空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1月16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2018年10月底,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B.从河北廊坊农村百姓的反映来看,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既暖和、干净、方便,又便宜。

C.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了“六个合适”原则。

D.推行清洁取暖小能搞“一刀切”,若采用强制方式禁煤,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百姓冬季取暖。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被督察组通报,并被要求整改。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有必要在农村清洁取暖中优先选择。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D.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因此,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9.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应该怎样施政才会得民心,顺民意?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程国祥,字仲若,上元人。

举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历知确山、光山二县,有清名。

迁南京吏部主事,乞养归。

服阕,起礼部主事。

天启四年,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可任,调为己属,更历四司。

发御史杨玉珂请属,玉珂被谪,国祥亦引疾归。

其冬,魏忠贤既逐南星,御史张讷劾国祥为南星邪党,遂除名。

崇祯二年,起稽勋员外郎。

迁考功郎中,主外计,时称公慎。

御史龚守忠低国祥通贿,国祥疏辩。

帝褒以清执,下都察院核奏,事得白,守忠坐褫官。

寻迁大理右寺丞。

历太常卿、南京通政使,就迁工部侍郎,复调户部。

九年冬,召拜户部尚书。

杨嗣昌议增饷,国祥不敢违。

而是时度支益匮,四方奏报灾伤者相继。

国祥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最后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可得五十万,帝遂行之。

勋戚阉竖悉隐匿不奏,所得仅十三万,而怨声载途。

然帝由是眷国祥。

十一年六月,帝将增置阁臣,出御中极殿,召廷臣七十余人亲试之。

发策言:

“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昼见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

有司举劾,情贿关其心。

克期平贼无功,而剿兵难撤。

外敌生心,边饷日绌。

民贫既甚,正供犹艰。

有司侵削百方,如火益热。

若何处置得宜,禁戢有法,卿等悉心以对。

”会天大雨,诸臣面对后,漏已深,终考者止三十七人。

顾帝意已前定,特假是为名耳。

居数日,改国祥礼部尚书,与杨嗣昌、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俱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时刘宇亮为首辅,傅冠、薛国观次之,又骤增国祥等五人。

国观、嗣昌最用事,国祥委蛇其间,自守而已。

明年四月召对,无一言。

帝传谕责国祥缄默,大负委任,国祥遂乞休去。

国祥始受业于焦竑,历任卿相,布衣蔬食,不改儒素。

与其子上俱撰有诗集。

国祥殁后,家贫,不能举火。

上营葬毕,感疾卒,无嗣。

(摘编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昼见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

B.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昼见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

C.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昼见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

D.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金星昼见五旬/四月山西大雪/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阙:

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谓之“五服”。

B.迁:

改官。

在古代指变动官职。

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进”“迁受”表示升迁;

“迁调”“转迁”说明调职;

“迁谪”“迁除”指降职。

C.蠲减,即“蠲免”,指免除租税、罚款、劳役等。

它是中央政府发布的蠲免政令和蠲免管理的一系列法令法规,是政府的一项经济政策。

D.有司,文中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有司也泛指官吏。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有司”指“职有专司的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国祥为赵南星器重。

赵南星把程国祥调为自己的部下,在赵南星的授意下,程国祥揭发杨玉珂私通关节的问题,使杨玉珂被贬谪。

B.程国祥力求做个好官。

在最初担任知县的时候以及后来担任考功郎中的时候,都曾获得舆论的称赞,皇帝也对他非常信任看重。

C.程国祥身居高位后,做事力不从心。

他采用借京城租赁房舍一季租税的方法来增加粮饷,但由于勋臣国戚宦官从中作梗,并不如意。

D.程国祥儒雅质朴。

他做官多年,并未因此谋求富贵。

还是过着家贫如洗的生活。

他和儿子都钟情诗文,父子都撰写了诗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褒以清执,下都察院核奏,事得白,守忠坐褫官。

(2)帝传谕责国祥缄默,大负委任,国祥遂乞休去。

(二)古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

功名薄,刘向④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

①信宿:

再宿。

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②匡衡:

西汉经学家,元帝时位至垂相,多次向朝廷进谏。

③抗疏:

上疏直言。

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珍。

④刘向:

汉朝经学家。

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B.连续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旧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清秋己至,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C.本诗与《秋兴八首(其一)》的景物整体色调是不一致的。

D.全诗既有静景,又有动景,以动衬静,这种静带给人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的心绪。

15.诗中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景象。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有哲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先锋是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勇立时代潮头、________,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标志特征,使用“改革先锋”名称主题鲜明、寓意深刻。

关于“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及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目前国家对外籍人士表彰的名称有“友谊勋章”“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形成了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友谊系列”。

为体现外籍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态度、合作意识和所做贡放,()。

在奖章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改革先锋奖章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

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诊释获奖者破砺奋进、_______、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________,共同编织“中国梦”。

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以“友谊之春”为设计主题。

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编织纹和蓝色丝带象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融与合作。

指针和橄榄枝意指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继续走和平开放的发展道路,诚邀国际友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

改革先锋们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

每名人选背后,都有一段中国的_________历史进程,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敢为人先披荆斩棘众志成城波澜壮阔

B.身先士卒革路蓝缕集腋成裘波斓壮阔

C.敢为人先披荆斩棘集腋成裘气势磅礴

D.身先士卒革路蓝缕众志成城气势磅礴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友谊”字样使表彰名称的意义更鲜明

B.把“友谊”字样鲜明地刻在表彰名称上

C.表彭名称中含有“友谊”字样更为鲜明

D.含有“友谊”字样的名称会被优先授予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B.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愈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C.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牡丹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