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7524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要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

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

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3)学生培养目标

应用题教学时多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

而解决问题教学时则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套用,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

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实验教科书“解决问题”的编排有新的突破:

一是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

例如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首先呈现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图。

主题图画的是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盒彩笔,由此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已知一盒彩笔是12枝,那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

由小精灵提出: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枝,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受、理解乘法的实际含义,其好处:

(1)、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

因为学习计算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有利于探索计算方法。

因为现实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能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能激活已有知识。

(3)、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为经常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学生能感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是与发展数学思考密切结合。

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

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一幅奶牛专业户情境图,反映一周的产奶量220。

5千克,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7天)产奶时间有关系的数学问题,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二是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决定,教科书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提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并要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帮助学生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

三是例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直接告诉已知数量,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是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例如三年级上册p112页实践活动《数学广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是提出的要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

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也不必跟学生解释。

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这样编排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为了更好地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深刻理解,下面特提出几个观点: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思维不能替代。

错误是一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进步。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有问题。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所处地位迥然不同。

昔日应用题教学与今天解决问题教学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

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到教学目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相结合后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估算等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这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扬弃,学会选择。

探究性学习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习惯于找标准答案,习惯于勤加练习、考出高分。

而轻视了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扼制了自己解决能力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我们的教学应该挖掘这些素材。

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对于“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主要是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要被原有的应用题所束缚,换成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的反映小学数学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所以就改为解决问题。

国际上通常叫problemsolving就是问题解决。

按照我们国家的思维的习惯或者表达的方式,我们把它界定到解决问题。

五.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六、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教师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况:

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

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

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

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

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4、关注学生评价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

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

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

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

另一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以前,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

“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再创造”。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南洋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即本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情感和需要,在其影响下的现代教育主张学习者应具有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但是,传统的教育研究侧重于对教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习者及其学习活动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取向给教育实践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其主体性发挥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迅速发展起来。

其中,自主学习便走上了教育理论的前台。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由于我校近年生源质量不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

在省、市、区以及学校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

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兴校为关键,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让科研服务于教学,在教学中从事科研,相互促进。

经过以上论证,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希望通过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实现学生两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和由传授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动机、方法,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做到自主学习,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的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研究现状,即本研究课题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述评。

三、联系与区别,即本课题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的区别与联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突破。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应该得到“主体教育论”的理论支持和指引,与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是密切联系的。

本课题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继承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探索并研究如何培养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整合。

因此,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期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力求探索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统一的教与学的模式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模式,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以此指导我校的常规教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巩固落实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自主能力培养也是目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

1、通过教研组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设计子课题为《自主学习方法探究与指导》和《自主学习与被动式学习的表现与差异》。

2、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推进,对自主能力培养进行过程性实践探索,设计子课题为:

1)《自主学习与课前预习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

2)《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自主学习与课后即时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

4)《自主学习与课后总结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

5)《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

6)《自主学习与教学评价》

7)《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

五、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自2011年5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14年12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

2011年5月-2011年10月,规划设计阶段。

选择研究方向,由蔡海东负责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区、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筹备开题论证会。

自课题申请立项之后,课题研究就进入了实施阶段。

现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然后通过研讨、班会、座谈会、交流会、谈心会等方式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具体工作如下:

1、按照时间表,在老师当中进行了培训。

通过教研组的校本培训活动和月工作点评会等,使老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

激发了老师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师们根据培训情况写了9月随笔“自主学习能力之我见”。

2、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老师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工作和具体的学法指导。

由三个年级分别组织,起到了鼓动学生和指导学生的积极作用。

六年级的题目是《勤奋的人不一定成功》,五年级指导的题目是《依靠科学讲究学法勤于动脑重于实践》,四年级针对实际情况,组织了《读书看书的方法》,这一切都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工作。

因此,10月份的随笔,就体现了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通过研究所获得的心得或感受或方法。

3、进入11月份,进行课题研究开题工作的时机已成熟。

教研处开始整编《开题报告》,通过各教研组进行了学习、研讨和修正。

同时,各教研组进一步修订各自的子课题和课题实施计划。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课堂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了。

通过前一阶段的初步研究,部分教师在课题立项前后就已进行了相关研究,蔡海东主任发表论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研究》(《科学教育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亭湖教育》)、《数学教学生活化》(《亭湖教育》);

主持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方式的研究》,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的研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的一些基础材料。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人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

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就会多十分活力,而他们学习的能力也许会提高百倍。

我们知道,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围绕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开展课前预习,如何巩固所学内容,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如何复习等等,这一切是我们所有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安排下阶段的任务和工作。

第三阶段:

2012年2月-2014年7月,组织实验、收集分析资料阶段。

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12年2月——2012年7月,以班级和学科为角度,分别由各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负责完成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探究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与被动式学习的表现与差异的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指导建议。

班主任由教务处负责,王根娣、严坤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各学科教师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王春林、薛荣扣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2)2012年2月——2012年4月,全体教师负责侧重于对学生各类作业(预习性作业和总结性作业)布置与处理的方法研究,通过课外作业的布置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安排自主时间和自我评价能力。

由各教研组长负责,卞国萍、王敏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2012年5月——2012年7月,全体教师负责侧重于对教师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的研究,通过科学恰当的评价促进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由各教研组长负责,陈华、潘娅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4)2012年9月——2013年1月,全体教师负责重点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具体组织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研究。

由各教研组长负责,蔡海东、陈荣华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5)2013年2月——2014年7月,全体教师负责对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构建理想课堂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王娟形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因此,各教研组、各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结合上一阶段课题研究,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困惑或问题,进一步选取优化或自定子课题,开展研究。

在开题报告会之后,全体教师要行动起来,真正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去。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

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教务处和教研处负责组织实施。

通过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理想课堂”活动,促进老师们围绕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有效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改变作业布置方式、授课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措施,进行落实,从而寻找到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

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全体教师要围绕教学工作和各自所确立的课题,把课堂改革作为研究资源,发现常态教学环境下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此作为小课题,并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课堂叙事、课堂实录等教育随笔,呈现研究成果。

在此统一要求:

参与课题研究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呈报各教研组汇总,然后各教研组以此为基础制订教研组课题实施计划,负责具体管理本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过程。

每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填写小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并于期末时提交阶段性课题总结,最后由各负责人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

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通过开题会上专家的指导,了解课题实施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学会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实施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帮助老师认清课题实施意义,明确各自的工作与任务。

4、对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

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对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题研究人员要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6、课题研究成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8、增强成果意识。

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

结合随笔的撰写和月工作点评制度,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进一步交流经验,提出问题,推动课题实施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教科室要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通过每学年的“教科研论坛”,交流成果,推选优秀成果,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向报刊投稿工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

9、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10、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奖励。

第四阶段:

2014年8月-2014年12月,成果初步运用,提交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全体教师要熟悉研究过程各环节,首先要在教学工作的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或措施,再通过实验或实践进行验证,若发现新问题再按此步骤开展研究,如此循环,直至解决所有问题为止。

这时,我们就可以对所研究的课题成果进行总结。

希望全体教师能够按此要求,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要以课堂为阵地,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推进,研究总结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有效的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方式,通过课前和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和分析,通过书写随笔和论文的方式提炼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自主学习方式。

七、本研究课题的预期成果形式

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论文集、结题报告。

 

八、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条件分析

本课题以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作为理论指导,引领课题组开展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其它学校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经验,这也是本课题组应该继承、借鉴和应用的。

围绕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我省有的学校也已经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开展过相关研究实验,并且有多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