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垄断和企业的短期行为而致。
(2)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会导致两极分化。
(3)在市场体制中,民间企业难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
(4)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在市场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外部效果现象,即私人活动的私人收益同社会收益的偏离。
(5)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因为市场体制下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市场交易进行的微观活动,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调节和稳定宏观经济的机制。
由于现代市场体制的局限性,使得现代市场体制下企业在提供某些物品和服务时失灵。
企业不能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2、简述志愿失灵
公共事业组织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
在西方国家,这种局限性被称作“志愿失灵”。
志愿失灵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筹款不足。
这是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即公共事业组织所需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
第二,志愿活动的狭隘性。
志愿活动的收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
第三,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掌握志愿组织经济命脉的人对如何使用资源有很大的发言权。
第四,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由于志愿组织强调义工服务,往往不能提供有竞争性的工资,使得很难吸引专业人士加盟。
3、简述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主要体现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限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种类限制。
政府提供的服务和公共物品总是普遍的、统一的,有特别偏好的公众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这就为公共事业组织的产生创造了空间;
同时,政府的能力有限,只能在小范围进行新项目的试验,为了达到服务全体公众的目的,公共事业组织可以进行补充。
(2)多数限制。
对于公共物品和政府的施政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看法,当政府遵循多数原则的时候,另外的少数便留给了公共事业组织负责回应。
(3)时限。
在短暂任期的限制下,政府官员仅倾向于关注短期问题和结果,而长期的社会贫困等问题的解决和关注则留给了公共事业组织。
(4)知识限制。
政府为了获得政策决策需要的信息、观点和相关研究,鼓励建立非营利性的研究中心和机构。
(5)规模限制。
政府机构需要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协调机构,发挥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纽带作用,因为庞大的政府机构使得一般市民难以亲自接触。
4、简述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1)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
(2)使决策更加合理。
(3)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
(4)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组织成员的行动。
5、发达国家的监督机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1)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强化。
(2)多元监督体系的完善和强化。
(3)公共事业组织自律机制的强化。
(4)公共责任层次由低向高的重点转移。
问答题
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有什么区别?
(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1)从管理的目标来看,企业管理是相对单一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管理目标;
而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目标则是多元化的,公益性的。
2)从管理的动机来看,企业管理的动机是赚钱盈利;
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动机是公共服务。
3)从管理的运行轨道来看,企业管理主要是在利益轨道上运行;
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
4)从管理的原则来看,企业管理讲求经济理性,以市场为导向;
而公共事业管理则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公众利益为其原则。
5)从资金的来源来看,在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回报;
而公共事业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部分来自于收入,有时候也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
6)从管理权力来看,企业管理的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者;
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力则来源于政府。
7)从绩效评估看,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估强调经济效益,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评估则偏重于社会效益。
(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1)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2)管理方式不同。
行政管理实行等级制,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实行命令与服从的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协商、讨论、加强沟通、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加强服务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管理意图的。
3)管理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不同。
行政管理主要是间接性管理;
而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一种直接性管理。
4)管理的性质不同。
公共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性;
而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不具有独立性。
5)从阶级性来看,行政管理的内容要求首先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则主要是反映长期历史发展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3)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1)管理的范围不同。
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一般可以认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管理的主客体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公共事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社会公共事业组织,是非政府机构,其客体是准公共事务。
3)管理教育的重点不同。
公共管理学位教育的重点是对在职公务员的培训,用来提高管理社会的水平,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重点在于对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4)学科层次不同。
公共管理是隶属于管理学的一门二级学科,设有硕士学位;
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包含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一门三级学科,目前还只在单科层次上。
2、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方式有哪些?
(1)内容型激励
内容型激励着重研究激励原因和激励的因素,既做什么能激发起人们的行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激励。
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按重要程度和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
该理论主要研究人在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还有哪些需要。
麦克利兰认为此时让人还有以下三种基本需要:
权力需要、友谊需要、成就需要。
(2)过程型激励
过程型激励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行为的过程,即人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如何发展积极行为。
1)期望激励。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来的。
期望理论指出,人是否为某一目标采取积极行动,不仅取决于需要,还取决于他对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估计,取决于他根据需要和可能性所作的综合考虑与选择。
2)公平激励。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
公平理论认为,公平的要求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
(3)行为改造型激励
行为改造型激励着重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人的行为与客观环境刺激的相互关系中,去寻求改造人的行为的方法,而不重视人的心理活动作用。
它通过控制刺激人的外部环境中的两个条件来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a、正强化。
运用刺激因素,使人的某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加强,使之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的一种行为改造方式。
b、负强化。
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允许职工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c、惩罚。
d、衰减。
撤销对人的某些行为的强化,是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步减少,衰弱。
2)挫折理论。
挫折理论研究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
如何应对挫折,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心理方面;
另一方面取决于周围人和组织所给予的影响。
挫折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和行为;
一类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心理和行为。
3、论述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
腐败被称为是转型期的“社会之癌”,就像恶性病毒一样无孔不入,公共事业组织也不例外。
表现为:
1)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
2)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与腐败。
3)公共事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
(2)“道德滑坡”—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
社会的“道德滑坡”现象势必对公共事业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固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人们的慈善意识同样非常重要。
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会损伤人们的善心、同情心和爱心,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对公益事业失去信心和兴趣,影响公共事业组织资金的来源和业务拓展。
第二,社会“道德滑坡”波及公共事业组织的志愿人员和专职的工作成员,影响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实现。
(3)薄弱的社会监督
1)“观念缺失”—公众监督意识薄弱。
2)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力。
3)民间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缺失。
(4)“组织缺位”—监督主体多元化与激励不足
这里所指的“组织缺位”在我国并不是监督主体的缺乏,而是表现为官方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和激励不足。
1)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的程序和手段,现有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界定。
2)民政部门职能的多样化和社团管理力量的不足使其无力应付对众多社团的监督和管理。
3)监督主体责任意识的缺乏是造成“组织缺位”的深层次原因。
(5)“角色冲突”—监督主体的身份障碍
由于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社会力量相对薄弱,“民间社会”发育不成熟。
公益机构组织的二重性给监察与监督带来不利影响。
(6)“双重俘获”—监督疲软的必然结果
主体缺乏独立性的监督会趋于疲软。
主管部门对社团的“俘获”主要表现为主管部门将社团作为其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的工具。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团领导职务。
2)社团成为安置闲散人员的分流渠道。
3)社团活动空间的大小取决与主管部门的开明程度。
(7)市场约束软化—限制竞争的副产品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安排中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人为地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
这种限制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分级管理所带来的地域上限制竞争。
二是在同一行政城内,不允许设立相同或相似的社团。
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
1、组织界定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正式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过。
在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时,不少人常常谈到事业单位。
从经营目的来说,我国的事业单位应属于非营利组织的范畴,但其具有国有属性,且多是由财政拨款的。
因此,不宜将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混为一谈。
征求意见稿规范的主要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问题,其指出民间非营利组织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不以营利为目的;
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
③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2、组织使命
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
3、组织作用
(1)社会服务。
为社会成员提供中介服务和直接服务。
(如出国留学的咨询服务和各种养老院、民办学校)
(2)社会沟通。
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充当桥梁。
一方面,向政府反映企业、社会的意见、建议,为政府提供信息;
另一方面,协助政府作好宣传、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如各种行业协会)
(3)社会评价。
对生产、消费品作出公正的评价(如各种调查机构)。
(4)社会裁断。
调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纠纷,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4、基本的政治作用:
(1)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合法性就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们的地位的承诺和对其命令的服从。
(2)政府权力的监督者。
非赢利组织为人们的自由结社提供了自我组织的空间,这些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保护人类整体利益为宗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唤起公众的公共意识,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
(3)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
有利于培养公众的正确的参政观。
5、组织分类
(1)动员资源型。
非营利组织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
随着这种社会功能日益发展和成熟,动员资源在少数非营利组织身上会逐渐专业化,出现一些以动员资源为核心功能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一些专业筹款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一些专业开展资助活动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一些专业招募、培训和派遣志愿者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这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可能数量很少,但专业化程度很高,有相当高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力,对各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形成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平台,因而在公益认定和评估,以及社会监督和监管方面都应有很高的要求和相应的约束。
(2)公益服务型。
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随着这种社会功能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公益服务在一些非营利组织身上会逐渐专业化,出现一些以公益服务为核心功能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一些主要开展公益项目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开展各种社区服务的基层组织等。
这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但是单体规模可能不大。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面对受益者的各种需求,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各种形式的公益服务并谋求社会公益;
它们与各级政府和相关各个领域的政府公共服务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
(3)社会协调型。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越来越成为公民表达意愿、维护权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价值的最为广泛和直接的形式,这是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近年来在数量上急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这种社会功能的发展,推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治理成为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功能。
从机制上看,大体上有以社区为基础的横向协调型和以社群为基础的纵向协调型两种不同类型,前者如各种社区群团组织,后者则包括各种形式的商会、行业协会、工会、联谊会、同学会、消费者协会等。
这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一般采取会员制的社团形式,注重社会资本,在会员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共益空间并为会员提供服务,同时强调对所在社区或社群的代表性,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它们数量很大,种类繁杂,其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自我稳定性。
(4)政策倡导型。
非营利组织不仅积极参与各级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各种努力倡导和影响政策结果的公益性与普惠性,而且往往作为特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表达其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
随着这种社会功能的发展,政策倡导成为一些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功能,其中一部分成为专门从事相关政策研究并积极影响政策过程的思想库,另一部分成为积极参与社会博弈的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或者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有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政治过程有影响的压力集团。
这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明确的政策主张,较多关注社会公正,并通过积极的倡导活动影响政策过程。
6、财务管理
(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
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五大类:
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家庭。
非营利组织与其他四类社会组织的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于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劳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非营利组织具有如下财务特征:
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非营利组织不依靠从顾各那里获取的服务收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
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提供的服务,其收费是低水平的甚至是免费的,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2)不存在利润指标。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
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管理的系统性受到损害:
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
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
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
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3)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
对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润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对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4)所有权形式特殊。
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动作、管理和处置资财。
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的计算,也不进行净收入的分配。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在资金管理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降低动作的成本,提高组织动作效率,使有限的动作的成本,提高组织动作效率,使有限的动作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
二是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对外树立形象,提高组织公众信度,组织的筹资管理更顺利有效。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功能:
1)体现组织宗旨。
一个组织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一目了然地体现着其组织活动是否合科宗旨。
在美国,审计部门主要通过对财务收支的审计来判断非营利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从而决定其是否可享受免税资格。
2)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由于非营利组织资金的有限性和目标的高尚性,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必要。
一个好的财务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障项目所需自己的收支,使组织处于安全运作状态,通过成本分析,预算监督等环节,能够提高项目资金的运作效率。
3)防止腐败。
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如何,反映着该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和作风。
严格的财务管理将使组织的每一个环节处于透明和公开的状态,配合合理公正的奖惩制度,将在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
4)监督组织的运作。
财务管理记录了组织的日常活动情况,通常对非营利组织财务情况的监督,可以从一个侧面监督组织的运作。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成员通过定期检查财务状况,对组织运作管理进行监督。
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间接地监督其活动的非营利性及合法性。
5)争取减免税。
非营利性组织可以享受各种减免税政策。
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一些非营利组织税收的优惠政策。
大体上有两类:
一是对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减税,如土地税、房产税、汽车牌照税、特殊营业税等;
二是对非营利组织捐赠者的减税,我国1999年实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税收上享有一定的减免税待遇。
通过更好地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严格编制组织的财务报告,可以争取更好的减免税待遇,对组织的发展作用重大。
6)预防危机。
非营利组织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和危机,财务上的危机可能直接导致非营利组织业务的开展,危及组织生存发展。
通过健全的财务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规划,可以确保组织发展的资金基础,预防和化解财政危机,谋求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7)提高公信度。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是对组织的捐赠者一个正规的书面交代,对非营利组织有特殊的意义。
只有实行健全透明高效的财务管理,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公信度,增加捐赠人对组织的认同,从而获得更多的捐赠。
7、解决非营利组织困境的措施
(1)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
(2)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
(3)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
(如改登记制为备案制,取消挂靠制,保持独立性,加强监督和引导非营利组织的结构转型,加快公益类和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4)非营利组织加强和提高自身素质(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8、非营利组织的局限性
(1)非志愿性。
许多国家的非赢利组织的经费开支直接来源于政府,各种非赢利组织日益专业,许多工作人员不再是志愿者而是职业受薪者,成为类似的职业官僚,志愿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培训。
(2)非独立性。
由于志愿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或企业捐赠时,非赢利组织就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受资助者价值观和行为的引导。
(3)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
不能有效地履行对政府的监督职能,成为准政府组织。
(4)腐败问题。
由于一些大型非赢利组织决策的非公开性和非民主性,使得非赢利性组织也受到腐败和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