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6274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结业考复习提纲3Word文件下载.docx

2.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增速减缓,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一段时期,在渡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将呈下降趋势。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疏密不均划分线:

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2.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③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⑤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⑥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民族地区人口少

3.目前全国13亿多人口中,仍有约7.5亿人居住在农村。

今后,我国的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1.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共56个民族成员。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接近全

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为少数民族。

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最少是珞巴族。

二、大杂居与小聚居

1.各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分布:

汉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少数民族乐器:

①长鼓(朝鲜族)②两面鼓(傣族)

③马头琴(蒙古族)④合欢萧(壮族)

⑤冬不拉(哈萨克族)⑥神鼓(藏族)

⑦鹰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⑧芦笙(苗族、侗族)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云南傣族——泼水节

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山满纵横交错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

2.山脉分类: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弧形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3.中华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

西岳华山(陕西)

南岳衡山(湖南)

北岳恒山(山西)

中岳嵩山(河北)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阶梯分界线:

①第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②第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

3.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①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③长江、黄河等许多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为开发和利用水力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2、四大高原

高原

特点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

内蒙古高原

地表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

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山间盆地、河谷平原、溶洞、石林

3.四大盆地:

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有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最低处,有著名的火焰山

准噶尔盆地

西北部因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

柴达木盆地

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素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有“紫色盆地”之称

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4.三大平原

平原

海拔

东北平原

200米以下

我国最大的平原

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50米以下

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5.㈠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北侧

南侧

昆仑山脉

天山山脉

6.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①气候复杂多样

1.中国气候的特点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多特殊天气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

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

①北方地区在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

②白昼短

③临近冬季风的源地)

夏季:

南北普遍高温。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

②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偏低,带白昼却长,所以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不了多少

1.㈠一月份0°

等温线经过:

青藏高原边缘线、秦岭—淮河线

㈡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

秦岭—淮河线

2.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10℃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1600~3400℃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冬小麦等

热带

>8000℃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中国的温度带

3.降水:

㈠时间上:

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㈡空间上: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干湿地区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

半湿润地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

草原

干旱地区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荒漠草原、荒漠

5.我国冬季气温最冷地方:

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气温最低:

最热地方:

新疆的吐鲁番;

降水最多地方:

台湾省的火烧寮;

最少地方: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北风,冬季劲吹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正是这种东西啊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2.季风(特别是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3.㈠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㈡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海陆热力差异大。

形成原因

影响区域

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明显

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

非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甚小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三、多特殊天气

1.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㈠寒潮:

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

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青藏地区和云贵地区

㈡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经常阴雨连绵。

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又有“霉雨”之名)

㈢台风: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为台风

危害: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爆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

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

好处:

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㈣沙尘暴:

原因: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①植被比较稀少,②沙质土壤较多,

③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四、多旱涝灾害

1.㈠多旱涝灾害: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㈡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㈠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

㈡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

㈢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区域,称为外流区。

㈣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2.㈠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㈡我国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

㈢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㈣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3.我国有天然湖泊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东部平原是我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青藏高原是咸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4.河流与湖泊

①中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

②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北部。

4~9月汛期10~次年3月枯水期)

③我国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④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⑤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

⑥京杭运河经过: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联通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二、滚滚长江

1.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占全国总量的1/3)

㈠发源:

唐古拉山(主峰:

格拉丹东)

㈡流经省区:

11个

㈢注入:

东海

㈣长度:

6300千米

㈤水能:

集中于上游

㈥主要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

㈦上中游分界点:

湖北宜昌

中下游分界点:

江西湖口

㈧长江的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

㈨长江从四川省宜宾以下开始称为长江(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

㈩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2.㈠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3

㈡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3.长江之最

①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

②长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

③长江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

三、滔滔黄河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㈠发源:

巴颜喀拉山

8个

㈢注入:

渤海

㈣长度:

5464千米

㈤水能:

上中游

小浪底水电站

内蒙古河口镇

中下游分界点:

河南旧孟津

㈧黄河主要支流:

渭河、汾河

㈨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黄河中游,流经植被稀少、黄土疏松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

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

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

(见上题)

治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4.黄河的治理:

①植树种草

①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②打坝淤地发电

③修建水库调水调沙

②下游修堤筑

5.长江、黄河的区别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洮河、湟水、渭河、汾河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中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见上表)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二、自然资源

1.㈠定义: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㈡分类:

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㈢特征: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有是有限的

③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④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

⑤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2.我国的矿产

我国矿产的特征:

总量丰富,人均贫乏。

㈠油田

⑴陆上油田

①黑龙江大庆

②辽宁辽河

③河北华北

④山东胜利

⑤山东、河南之间中原

⑥新疆克拉玛依

⑵海上油田

①渤海油田

②黄海油田

③南海油田

④东海油气田

㈡煤矿

①黑龙江:

鹤岗、鸡西

②河北:

开滦、峰峰

③河南:

平顶山

④山西:

大同、阳泉、西山

⑤内蒙古:

霍林河、伊敏河

⑥宁夏:

石嘴山

⑦贵州:

六盘水

㈢铁矿

①辽宁:

鞍山、本溪

迁安

③安徽:

马鞍山

④湖北:

大冶

⑤海南:

石碌

⑥四川:

攀枝花

⑦内蒙古:

白云鄂博

㈣有色金属

3.太阳能

㈠我国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西多东少

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㈡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

①云雾少,晴天多

②海拔高,空气稀薄)

最少的地区是:

(来自东南和西南的湿润空气在这里交汇,云雾量大)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优势: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②劣势:

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一、人多地少

1.“人多地少”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类型齐全

1.㈠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齐全。

㈡但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得比重达大,而耕地、林地占的比重相对偏小。

2.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

三、区域差异明显

1.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

2.各种土地类型的分布:

①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①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天然林)

(特点:

林海雪原)

②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②西南林区(横断山区,天然林)

山高谷深,树种繁多)

③东南林区(东南丘陵,人工林和次生林)

经济林多)

③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3.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4.北方以旱地为主;

南方以水田为主;

西北内陆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1.㈠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

㈡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左右

㈢森林覆盖率为20.36%

2.措施:

①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

②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3.牧区要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

一、地区分布悬殊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问题):

①水资源短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污染、浪费严重)

②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

夏秋多、冬春少[解决办法有“兴建水库”[)

(②空间上: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即东南多,西北少[办法有“跨流域调水”])

2.㈠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㈡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㈢西北干旱尤为严重。

㈣黄河、海河、淮河流域(华北平原)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3.

地域

水资源供需情况

对应的地区

缺水带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西部

少水带

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平原西部

过渡带

华北平原辽东半岛

多水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区

丰水带

武夷山脉海南岛

二、时间分配不均

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级变化大的特点

三、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1.㈠空间分配不均:

①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

②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

㈡时间分配不均:

①兴建水库(小浪底水库、三峡水库)

2.缓解我国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3.南水北调:

①西线方案:

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

②中线方案:

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③东线方案:

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㈠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㈡四大海产: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㈢四大渔场:

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㈣主要海水养殖品种:

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渤海黄海南海)和天然气(东海)。

2.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㈠我国海盐总量的85%集中在淮海以北的北方盐区

㈡盐场:

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㈢晒盐的条件:

①平坦的海滩②晴朗的天气

四、保护“蓝色国土”

1.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2.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赤潮对于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养殖业,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课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主峰太白山)

2.㈠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入黄海。

㈡淮河被称为“害河”:

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情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