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620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版贵州省剑河县二中学年高一份考试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60g/mol=0.1mol,含氮的物质的量为0.4mol。

A.3.4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3.4g÷

17g/mol=0.2mol,含氮的物质的量为0.2mol,A不选。

B.0.1mol硝酸铵含氮的物质的量为0.2mol,B不选。

C.5.35g氯化铵的物质的量是5.35g÷

53.5g/mol=0.1mol,含氮的物质的量为0.4mol,C选。

D.13.2g硫酸铵的物质的量是13.2g÷

132g/mol=0.1mol,含氮的物质的量为0.2mol,D不选。

4.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氮气与氢气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体积都是22.4LB.具有相同的体积

C.具有相同的原子数D.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分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物质的量相等的N2气体与H2气体,根据V=nVm、N=nNA结合分子结构计算。

【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物质的量相等的N2气体与H2气体,则

A.因为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确定其摩尔体积,所以不能计算其体积具体数值,故A错误;

B.根据V=nVm知,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其体积相等,故B正确;

C.根据N=nNA知,气体的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其分子总数相等,每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相等,所以其总原子数相等,故C正确;

D.根据C知,二者的分子数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侧重考查基本理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为易错点。

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乳浊液B.溶液C.胶体D.悬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分散系,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题考查学生教材知识的记忆熟练程度,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记住常见的胶体是解题的关键.

6.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1,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0.1B.0.15C.0.2D.0.25

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

【详解】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K+、Al3+、SO42-,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

2-0.4mol/L×

3=0.2mol/L;

正确选项C。

7.下列反应中关于“H2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F2+2H2O=4HF+O2反应中,水作还原剂,失电子

B.2Na+2H2O=2NaOH+H2↑反应中,水被氧化

C.CH4+2O2=CO2+2H2O反应中,H2O是还原产物

D.Na2O+H2O=2Na++2OH﹣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B

【详解】A、2F2+2H2O=4HF+O2反应中水中的氧由负-2价变0价失电子,水作还原剂,故A正确;

B、2Na+2H2O=2NaOH+H2↑反应中水中氢由+1价变0价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故B错误;

C、CH4+2O2=CO2+2H2O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所以水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

D、Na2O+H2O=2Na++2OH﹣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

8.下图为蒸馏实验装置图,图中标示的四种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B.蒸馏烧瓶C.冷凝管D.烧瓶

【答案】D

【详解】根据装置图,A为酒精灯、B为蒸馏烧瓶、C为冷凝管、D为锥形瓶,D的名称不正确,故选D。

9.下面做法或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盐卤可用于制豆腐B.活性炭作吸附剂

C.以无水酒精作外科消毒剂D.明矾作净水剂

【详解】A.盐卤可用于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遇到电解质发生聚沉,A正确;

B.活性炭的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可作吸附剂,B正确;

C.以70%酒精作外科消毒剂,不是无水酒精,C错误;

D.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D正确;

10.标准状况下,700L氨气溶于1L水得到密度为0.9g·

cm-3的饱和氨水,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16.4mol·

L-1B.17.4mol·

L-1C.18.4mol·

L-1D.19.4mol·

L-1

令氨气为700L,则水为1L,氨气的物质的量=

=

mol,

氨气的质量=

mol×

17g/mol=

g,水的质量=1L×

1000g/L=1000g,

溶液的体积=

L,

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

L==18.37mol/L,故选C。

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相关知识。

11.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O3—→CO2B.HCl→Cl2

C.KClO3→KClD.MnO4—→Mn2+

A、碳酸氢根离子变成二氧化碳,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选A;

B、氯化氢变氯气,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错误,不选B;

C、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但氯酸钾受热分解就可以实现,不需要加入还原剂,错误,不选C;

D、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选D。

氧化还原反应

1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氨气B.氯气C.硝酸铵D.硝酸

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以导电,据此判断。

【详解】A.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NH3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离子而导电,即发生电离不是NH3本身,故NH3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

B.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硝酸铵是盐,溶于水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硝酸是一元强酸,溶于水导电,但是电解质,故D错误;

【点睛】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

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等。

1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mol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He③4℃9mL水④19.6gH3PO4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先计算物质的量,再根据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来解答。

【详解】①0.5molNH3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

4=2mol;

②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则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1=1mol;

③4℃9mL水的质量为9g,物质的量为

0.5mol,则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3=1.5mol;

④0.2molH3PO4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

8=1.6mol;

所以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④③②,故选A。

14.等质量的CO和N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密度一定相同B.分子数一定相同

C.原子数一定相同D.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详解】A.密度ρ=M/Vm,由于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则二者的密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

B.CO和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根据N=nNA=mNA/M可知,二者含有的分子数一定相同,B正确;

C.CO和N2为双原子分子,根据选项B可知二者分子数相同,则含有原子数也一定相同,C正确;

D.CO和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根据n=m/M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密度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15.40.5g某金属氯化物RCl2含有0.6mol氯离子,则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  )

A.135gB.135g·

mol-1C.64gD.64g·

mol-1

【详解】因为每个“RCl2”中含2个氯离子,含0.6mol氯离子的RCl2的物质的量为

×

0.6mol=0.3mol,金属氯化物RCl2的摩尔质量为

=135g/mol,即RCl2的式量为135,所以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5-35.5×

2=64,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64g/mol,答案选D。

16.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

①O2、②Cl2、③SO2、④CuCl2能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的是(  )

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②

【详解】①H2S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2H2S+O2=S↓+2H2O,该反应由酸性变为中性,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①不符合;

②H2S+Cl2=S+2HCl,氢硫酸属于弱酸,HCl属于强酸,所以溶液酸性增强,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故②符合;

③2H2S+SO2=3S↓+2H2O,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③不符合;

④H2S+CuSO4=CuS↓+H2SO4,氢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则溶液酸性增强,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故④符合;

故答案选C。

17.将3.72g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

将该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2∶1B.4∶2∶1C.2∶1∶1D.1∶1∶1

【详解】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2H2+O2

2H2O可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即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所以氢气的体积为672mL×

2/3=448mL,物质的量为0.02mol。

氧气的体积为672mL-448mL=224mL,物质的量为0.01mol。

根据2Na+2H2O=2NaOH+H2↑可知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钠的质量为0.92g;

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过氧化钠的质量为0.02mol×

78g/mol=1.56g。

所以氧化钠的质量为3.72g-0.92g-1.56g=1.24g,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24g÷

62g/mol=0.02mol,所以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0.04mol:

0.02mol:

0.02mol=2:

1:

1,答案选C。

18.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

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

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

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该变化为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现象,据此判断一定存在Fe2+;

氢氧化铁为红褐色,颜色比白色深,若有Fe3+存在,不会看到溶液中白色沉淀,所以一定不存在Fe3+;

Mg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Mg2+,故各种离子存在情况是:

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选项D正确。

考查常见Mg2+、Fe2+、Fe3+离子的检验方法的知识。

19.把a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70%B.52.4%C.47.6%D.30%

由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为氧化铁,则agFe、Al合金→agFe2O3,合金中铝的质量等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则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70%,故选A。

考查化学计算

20.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

①钠投入水中,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不会沉入水底,故①错误;

②2Na+2H2O

2NaOH+H2↑,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故②正确;

③生成氢氧化钠使石蕊变蓝,反应后溶液变蓝,故③错误;

④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故④正确;

⑤在氢气的推动下,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⑤正确;

⑥氢气在钠块与水之间的缝隙中逸出,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⑥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特别熟悉钠的性质。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遇水快速反应。

21.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氯离子的特征离子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Cl-,故A错误;

B.先滴加盐酸,引入Cl-,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B错误;

C.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l-的干扰,故C错误;

D.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Cl-,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2.下列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不分解,不能利用加热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A错误;

B.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而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断存在碳酸钠,故C正确;

D.二者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D错误。

23.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A.2NH3+3CuO=3Cu+N2+3H2O

B.8NH3+3Cl3=6NH4Cl+N2

C.4NH3+6NO

5N2+6H2O

D.NH3+HCl=NH4Cl

氨有还原性,则反应中化合价应升高,得到相应的氧化产物,氨有碱性,则应与酸生成相应的盐,据此解答。

【详解】A.在反应2NH3+3CuO

3Cu+N2+3H2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氨气的还原性,无铵盐生成,不能体现氨气的碱性,故A错误;

B.在反应8NH3+3Cl3=6NH4Cl+N2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氨气的还原性,有铵盐生成,说明氨有碱性,故B正确;

C.在反应4NH3+6NO

5N2+6H2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氨气的还原性,无铵盐生成,不能体现氨气的碱性,故C错误;

D.在反应NH3+HCl=NH4Cl中氮元素化合价不变,生成铵盐,只体现氨气的碱性,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及生成产物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焰色反应可用来检验(  )

A.所有元素的存在B.所有金属单质的存在

C.某些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的存在D.所有非金属元素的存在

焰色反应只能用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不能检验所有元素或所有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

本题考查焰色反应。

25.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现黄色,显色的原因是(  )

A.氯化钠受热挥发B.氯化钠受热分解

C.钠离子中电子跃迁D.氯离子中电子跃迁

【详解】进行焰色反应时,吸收能量,钠离子电子发生跃迁,产生发射光谱,为黄色,与氯化钠的挥发无关,且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钠不能分解,与氯离子的电子跃迁无关。

26.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通入氯气,然后再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详解】A.KSCN溶液与Fe3+溶液作用的方程式为:

Fe3++3SCN-=Fe(SCN)3,而Fe2+与KSCN溶液不反应,如果该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而不能证明没有Fe2+,故A错误;

B.若原溶液中含Fe2+,通入Cl2,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若原溶液中不含Fe2+,含有Fe3+,通入Cl2,加入KSCN溶液同样可以变血红色,故B错误;

C.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C正确;

D.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能被红褐色沉淀掩盖,无法确定,故D错误;

27.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详解】A、B中蓝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硫和碘单质反应,I2+SO2+2H2O=2HI+H2SO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二氧化硫还原性大于碘离子,故A正确;

B、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亚铁离子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使之褪色,不能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铁离子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2Fe3++SO2+2H2O=2Fe2++SO42-+4H+,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反应进行生成了硫酸根离子,故D正确;

28.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氮气中、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②<

①<

③<

④B.④=①=②=③

C.③<

②<

④D.③<

Mg在氧气中:

2Mg+O2

2MgO

Mg在空气中:

2MgO(主);

3Mg+N2

Mg3N2(微量)

Mg在二氧化碳中:

2Mg+CO2

C+2MgO

对于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质量比较:

设有1molMg完全反应:

①Mg

MgO―→O―→增16g

②Mg

Mg3N2―→

N―→增

14g=9.3g

③Mg

MgO+

C―→O+

C―→增22g,故产物质量为④>

①>

②>

③,所以答案选C。

考查Mg在O2、N2、CO2中的燃烧反应以及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