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608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把握冶炼、纺织、陶瓷技术进步的表现;理解三大手工业类型的地位和特点。

2.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制造

(1)时期:

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

(2)特点:

数量多,种类齐备,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2.钢铁冶炼

(1)成就:

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作用:

铁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把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燃料的变化:

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北宋时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思维点拨]

1.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夏朝已能铸造较讲究的青铜器,商朝生产规模大,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春秋战国秦汉的青铜器铸造技艺进一步发展。

2.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主要作为礼器和兵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二、衣被天下

1.丝织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技术突飞猛进。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发明了缂丝技艺,丝织品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

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3)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总结归纳]

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得到迅速推广的原因

(1)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

(2)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3)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三、从烧陶到制瓷

1.陶器

(1)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

(2)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彩陶、黑陶和白陶等。

2.制瓷技术

(1)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和白瓷。

(2)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3)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4)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5)明清时期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制瓷工艺,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思维点拨]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与此同时,瓷器日益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被西方称为“瓷器大国”。

2.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白瓷为主。

汝窑在河南宝丰,主要炼制宫廷用瓷。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出产青瓷,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

官窑在河南开封,专为宫廷炼制瓷器。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钧红”“钧紫”。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

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结合,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2)评价:

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2.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①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②唐宋时期出现了雇募工匠。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进步。

③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特点

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

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与合作细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3)局限:

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引起了工匠的不满。

3.私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产生。

②明代中叶之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2)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到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

[易混易错]

雇募制≠雇佣制

产生的领域不同:

雇募制产生于官营手工业,而雇佣制产生于民营手工业。

性质不同:

雇募制下工匠虽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本质上仍属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范畴,而雇佣制下工匠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

[思维点拨]

1.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

2.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主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1.官营手工业

材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凡执技以事上者,①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二 方今齐②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史料解读]

①划线部分是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②“三服官”指汉官名,主做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问题思考]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特点:

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2.家庭手工业

材料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史料解读]

材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问题思考]

材料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

有何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

家庭手工业。

特点:

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3.私营手工业

材料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说明民间私人自主经营,生产面向市场的民间消费品,反映了私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问题思考]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所反映的经营形态和官营手工业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材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由民间自由经营且其产品面向市场,而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其产品不投放市场。

[史论总结]

比较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三大形态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

各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私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主题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1.技术传承

材料 ①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元稹《织女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可见其一斑。

②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史料解读]

①表明官府的立法保护和干涉。

②民间的自卫举措。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

提示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2.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史料解读]

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现象:

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

实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享誉世界

材料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塞里斯”,即“丝绸之国”。

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史料解读]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材料隐含两层信息:

一是古希腊人对中国的赞誉;二是中国丝绸出口到古罗马产生的强烈反响。

[问题思考]

从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提示 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丝织品出口历史悠久,价格贵;曾改变了古罗马贵族的服饰习惯,迫使当地最高统治者下令干预。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一、我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因此,广大农民对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

官营手工业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

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二、古代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由以官营为主到以私营为主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2.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4.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

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贳贷(借贷)行贾遍郡国。

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B.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发达

C.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可知曹邴氏因经营冶铁业致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铁业比较发达,故B项正确。

2.(2017·东城期末)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

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该墓共出土礼器……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说明商朝青铜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