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213962Word文档格式.docx
《植物检疫21396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检疫213962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检验:
检疫员在车站、码头、机场等现场对货物所做的直观检查,称为检验
6、检测:
检疫员对货物除做肉眼鉴定以外还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或在取样后到实验室检验的,称为检测
7、现场检验:
是由官方在现场环境中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的商品进行的直观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确认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要求的法定程序。
8、现场检查的主要方法:
肉眼检查、过筛检查、X光机检查和检疫犬检查
9、实验室检测:
由检验人员在实验室中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深入检查的植物检疫法定程序,以确认有害生物是否存在或鉴别有害生物的种类。
10、实验室检测的常用方法:
比重检测、染色检测、洗涤检测、保湿萌芽检测、分离培养与接种检测、噬菌体检测、显微镜检测、血清学检测、鉴别寄主检测、分子鉴定和计算机辅助鉴定等。
11、线虫常用的分离方法:
贝尔曼漏斗法、浅盘法、过筛分离法、漂浮法
12、产地检疫:
是在植物或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13、预检:
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或加工包装时到产地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14、产地检疫和预检意义:
①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
②简化现场检验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③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
15、隔离检疫:
是将拟引进的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和处理的检疫过程。
16、检疫处理:
消毒处理、除害处理、隔离试种
1.取得检疫要求书
17、检疫程序调入地检疫机构调出地检疫机构
2.调运前5天申请检疫证书
3.货到7天内报检
调出单位和个人
调入单位和个人
第7章危险性植物病原生物
真菌类检疫方法:
产地检疫、土壤检验、直接检查、病原菌形态观察、染色检验
一、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外检、内检
1、危害情况: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感病后易减产,同时影响面粉质量。
3、生物学特性:
冬孢子存活在土壤中和种子上有极强的抗逆性。
5、越冬场所:
以冬孢子或菌瘿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肥中。
6、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
种子调运、进口粮、麸皮和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运输工具等;
近距离传播:
病区土壤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在收获或储运期间,菌瘿或冬孢子常撒落田间和被风吹到附近田块。
粪肥和秸秆也传病
7、检测方法
1)、直接检查:
将平均样品倒入无菌白瓷盘内,仔细检查有无菌瘿或碎块,样品过筛,挑取可疑病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鉴定。
同时对筛上挑出物及筛下物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可疑病组织及其他可疑的感染黑穗病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种子进行镜检鉴定。
2)洗涤检验:
抽取50g样品加100ml蒸馏水,再加1-2滴吐温-20洗涤,振荡5min,倒入灭菌的离心管内,离心3min,沉淀物制片观察。
3)冬孢子形态鉴定:
根据孢子大小、网目、网脊高度、胶鞘厚度进行鉴定。
4)、冬孢子自发荧光显微检验:
从菌瘿取冬孢子于载波片上,防尘处干燥,加1滴无荧光载浮剂,落射荧光显微镜,统计冬孢子自发荧光率(≥80%为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30%不是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
5)、冬孢子萌发试验:
待检验的病粒孢子粉或孢子悬浮液接种于3%的水琼脂培养基上,在5℃有光条件下,矮化腥黑穗病菌21d后开始萌发,17℃不能萌发,普通腥黑穗病一周后开始萌发,网腥黑穗病在17℃无光照条件下,7-10d萌发。
6)、PCR技术检验
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外检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属局部侵染性病害,病害流行年份减产,但对小麦的品质影响甚大。
若3%小麦子粒被侵染,加工后的面粉有腥臭味,面粉就不能食用。
病粒生活力和发芽率下降,并且产生畸形幼芽。
5、越冬场所:
病菌以冬孢子或菌瘿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肥中越冬。
远距离传播:
冬孢子随种子的调运传播;
近距离传播:
病区主要靠带菌土壤传播,粪便和秸秆也能传病。
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进行侵染。
1)、直接镜检法:
50克麦种加100ml水,加1滴吐温20,震荡洗涤30分钟,洗涤液通过上铺滤纸的布氏漏斗,用抽气泵抽滤,1%-3%的KOH湿润滤纸,在25-50倍解剖镜下镜检。
2)、氢氧化钠鉴定法:
用0.2%NaOH溶液浸种24h(20℃)。
病粒发病部位乌黑发亮,健康部位灰黄色。
3)洗涤检验、冬孢子形态鉴定:
同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
4)过滤抽提---离心富集技术:
分级过筛-α-淀粉酶酶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小麦中的孢子富集,进行检测。
5)、PCR技术检验:
利用特异性引物
三、烟草霜霉病菌---外检
3、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孢子囊萌发需饱和的大气湿度;
卵孢子越冬后不萌发,第二年越冬后有少量萌发,第3~4年越冬后萌发增多。
卵孢子抗逆力强。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田间或温室的病株、自生烟苗、野生烟草上越冬。
自然条件下主要是气流传播扩散;
此病菌的孢子囊和卵孢子可随烟苗、商品烟叶或烟叶制品运输到异地、异国。
7、检验与检测:
1)、干烟叶或烟制品检验:
①症状检查:
用肉眼逐片检查。
②检查孢囊梗和孢子囊:
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孢囊梗和孢子囊,对可疑病叶,将其剪碎进行洗涤、离心,镜检沉淀物中有无病菌的孢囊梗或孢子囊。
③检查卵孢子:
取老病斑周围的组织,剪成0.5mm的小片,置小烧杯中,加适量10%氢氧化钾煮沸,使叶组织完全透明,用棉蓝染色,镜检卵孢子。
将病斑或烟丝捣碎或研成粉末,用筛筛去掉残渣,取筛下物,用乳酚油透明后制片,镜检有无卵孢子。
2)种子检查:
①洗涤检查:
取种子样品,加水振荡,离心洗涤液,向最终沉淀内加数滴席尔氏液,调节至1ml,浸泡4小时后镜检。
②种植检验:
种子表面消毒后播于2%琼脂培养基,或营养液栽培,在20℃和正常光照下培养,出苗2周后,观察烟苗有无症状,如有霉层,可镜检确定。
3)种苗检查:
观察叶片上有无霜霉病的症状。
症状不明显的可疑烟苗,取叶片放在铺有3层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24小时后检查有无霉层产生。
四、玉米霜霉病菌---外检、内检
引起玉米霜霉病的病原菌:
玉米指霜霉(外)、高粱指霜霉(内)、菲律宾指霜霉(内)、甘蔗指霜霉(内)
3、越冬场所:
玉米指霜霉菌:
以菌丝体在玉米植株、甜根子草、羽高粱上越冬;
高粱指霜霉菌:
卵孢子在种子、土壤、病残体中或孢子囊在寄主植株上越冬;
菲律宾指霜霉菌:
以菌丝体在甜根子草、甘蔗、拟高粱上越冬;
甘蔗指霜霉菌:
以菌丝体在甘蔗上越冬。
4、传播途径:
玉米指霜霉:
远距离-带菌种子随玉米传播,近距离-孢子囊经气流传播;
高粱指霜霉:
远距离-带颖壳的高粱种子传播,玉米种子不能传病,近距离-发病玉米和其他寄主产生的孢子囊经风雨传播;
菲律宾指霜霉:
远距离-甘蔗插条传播,玉米种子不能传病,近距离-孢子囊经风雨传播;
甘蔗指霜霉:
染病的甘蔗插条传播,玉米种子不能传病。
5、检验与检测:
1)、产地检疫:
幼苗或成株症状、病原菌形态。
2)、室内检查:
①吸水纸培养法——霜霉病菌繁殖体。
②镜检卵孢子——玉米种子中夹杂的高粱和甘蔗病残组织等保湿7d(埋于灭菌土),组织腐烂,制片观察。
③种子部分透明染色检验:
检查种子的种皮和种胚等部位是否带有菌丝体。
④洗涤检验——检验种子外部是否附着卵孢子。
⑤生长检验——甘蔗插条或带卵孢子的带颖壳的高粱种子播于灭菌土壤中,观察幼苗的系统症状,直至出苗5周以后。
5、大豆疫霉病菌---外检、内检
1、生物学特性:
卵孢子的抗逆性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5、越冬:
卵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
6传播:
远距离-带菌的种子,混杂在种子中的病残体,病土粒;
近距离-病田的卵孢子萌发释放的游动孢子。
7、检验方法:
1)种子检验——观察卵孢子的有无。
将豆粒放在10%KOH水溶液中浸泡,将种皮取下制片镜检。
2)病残体检验:
将大豆根、茎、叶、荚、病部用乳酚油透明后,镜检卵孢子。
3)生长检验4)、土壤检验—土壤叶碟诱集法5)、血清学检验—ELIS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
6)、分子生物学检验—DNA探针、PCR。
六、马铃薯癌肿病菌---外检、内检
3、生物学特征:
休眠孢子囊需要相当长的休眠期。
休眠孢子囊的抗逆性很强,通过牲畜消化道仍可存活。
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
休眠孢子囊在病薯和病土或混入粪肥中越冬,是重要的初侵染源。
6、传播:
远距离传播-引种和调运(带菌种薯和薯块上残余病土);
近距离传播-田间靠雨水、水流、农事操作和工具传带的病土。
七、苜蓿黄萎病菌---外检、内检黑白轮枝菌
4、越冬:
菌丝体和休眠结构在植株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
5、传播:
远距离传播-种子带菌及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带菌的苜蓿干制品(苜蓿粉)也可作远距离传播;
近距离传播-典型的土传病害,农业机械工具和人畜携带病田土壤和病株残体是最有效传播途径。
邻近健株根系与病株根系或带菌土壤直接接触后可被病菌侵染。
苜蓿黄萎病菌还可由风、灌溉水和昆虫传播。
6、检验方法:
产地检验、种子带菌检验、吸水纸检验
7、大丽轮枝菌与黑白轮枝菌的区别:
1)、黑白轮枝菌不产生黑色微菌核,大丽轮枝菌形成黑色微菌核;
2)、黑白轮枝菌老熟分生孢子梗基部呈褐色,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梗基部透明;
3)、黑白轮枝菌分生孢子梗长,分生孢子大,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小;
4)、黑白轮枝菌在30℃条件下不能生长,大丽轮枝菌生长良好;
5)、黑白轮枝菌在pH3.6时勉强生长,大丽轮枝菌在pH3.6时生长良好。
八、榆树枯萎病菌---外检
1、越冬场所:
菌丝体、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在衰弱的病株内或被砍伐的病树、死树内的虫道和蛹室中越冬。
2、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通过带菌的榆属苗木、原木、木制品和包装箱垫的榆木进行远距离传播。
近距离传播-田间短距离传播的主要侵染源是昆虫介体。
通过树根接触传染。
鸟、雨水、剪枝工具和气流也能传播病菌。
3、检验与检测:
外观症状检验、病原菌鉴定、单克隆抗体检测
9、松树脂溃疡病菌---外检
病菌能以子实体的形式在砍伐下的木头和病株残体上存活数月之久。
该真菌具有土壤习居菌的特点,在土壤中存活1年或更长的时间。
2、越冬场所:
5、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通过感病的木材、种子、种苗、木质包装材料、土壤而远距离传播。
近距离传播-自然传播:
通过风、飞溅的水滴(雾或雨水)。
人为传播:
林业生产活动的器械进行传播。
昆虫传播
4、检验与检测:
分离培养、形态鉴定、致病性测定、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2节危险性植物原核生物
植物细菌病害一般特点:
1、种子带菌率高,但传病率较低2、在种子上存活时间较短3、细菌繁殖快易造成流行4、检测精度低及防治难度大
细菌病检测方法:
产地检验、症状检验、选择性培养基检验、幼梨切片接种、噬菌体检测法、过敏性枯斑反应、血清学检验、核酸探针技术及PCR技术、种植检验、病原物分离检验、生物学方法、电镜观察、核酸杂交技术、细菌学检验(自个儿套用)
一、梨火疫病菌---外检人类研究的第一个细菌性病害
1、为害情况:
是梨、苹果、山楂、栒子、榅桲等植物最具毁灭性的细菌病害,严重感染的树木和灌木发病后外形通常被毁,甚至致死。
2、症状:
梨火疫病最典型的症状是花、果实和叶片受火疫病菌侵害后,很快变黑褐色枯萎,犹如火烧一般,但仍挂在树上不落,故此得名;
病枝:
叶片凋萎,幼果僵化,但病叶病果不脱落,远望似火烧状,故称火疫病。
4、生物学特性:
细菌在5℃贮藏1年后仍有侵染力,在蜜蜂的消化道中可生存越冬,在苗圃土中存活8个月左右,在干燥菌脓中可存活27个月,在鸟足上可存活3天。
病菌在病株病疤边缘组织处越冬,挂在树上的病果也是越冬场所,如果冬季温和,病菌还能在病株树皮上度过。
近距离传播-雨水,风。
昆虫对病菌的传播扩散起一定的作用。
远距离传播-主要是感病寄主繁殖材料,包括种苗、接穗、砧木、水果、被污染的运输工具、候鸟等。
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外检
种子和媒介昆虫是重要的越冬场所,土壤和病株残体中不能越冬。
远距离传播-带病种子远距离传播。
近距离传播-媒介昆虫(玉米叶甲等)田间传播。
三、椰子致死黄化病菌---外检
1、传播:
远距离传播-病苗或椰子;
近距离传播-媒介昆虫(如麦蜡婵)
2、检疫措施:
严格禁止从病区引进椰子及其它易感病的棕榈科植物种苗。
科研单位特殊需要进口,应由检疫机关审批隔离试种一年以上,证明种苗是健康的,方能进口。
四、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外检
在种子以及田间病残体上越冬。
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国际贸易中带病的菜豆、大豆和绿豆种子;
近距离传播-通过灌溉水和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
五、根癌病菌---内检
在土壤中和病瘤组织的皮层中越冬。
通过带病苗木、插条、接穗或幼树等人为传播;
也可通过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虫等自然传播。
六、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外检、内检
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
2、传播:
远距离-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近距离-在田间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污染的道具和机械损伤也是传播途径。
七、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外检
在香蕉的病株、病残体、根茎等组织中越冬。
通过病果、病土和流水、修剪、移栽工具及昆虫等进行传播。
蕉园里根与根接触也可传播。
8、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外检
1.为害情况:
稻条斑病对籼稻的为害最大。
2.越冬场所:
在种子、杂草和病残体上越冬。
3.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病菌侵染的种子和稻草调运传播;
近距离传播-田间通过风雨和水传播,在农田操作也传播病害。
9、柑橘黄龙病菌---外检
1.检测方法:
产地检验、生物学诊断、电镜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化学诊断、血清学检测、
PCR检测
第三节危险性植物病毒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检验方法:
生物学检测技术、血清学检测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即:
鉴别寄主检测、电镜观察、血清学、PCR检测、症状观察、核酸杂交、土壤中病毒测定(自个儿套用)
一.木薯花叶双生病毒---外检
近距离传播-通过昆虫介体烟粉虱传播;
远距离传播-带病毒种薯和插条
二.番茄环斑病毒---外检
近距离传播-汁液摩擦接种(草本寄主)嫁接和介体线虫(木本植物)传播;
远距离传播-随寄主植物的种子和苗木调运进行传播。
番茄的花粉也能传播
三、烟草环斑病毒
种子,二年生或多年生杂草寄主
近距离传播-汁液摩擦接种,介体线虫传播;
花粉也能传播
四、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外检
1、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种子可带毒传播;
近距离传播-汁液摩擦接种传染;
传毒介体菜豆叶甲等传病;
嫁接传播;
花粉也能传毒。
五.蚕豆染色病毒---外检
远距离传播-种子带毒传播;
近距离传播-汁液接种传染;
传毒媒介豆根瘤象甲和豆长喙象甲等传病;
6.香石竹环斑病毒---外检
远距离传播-通过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近距离传播-汁液接种易传;
接触(修剪的刀、植株间接触传播)传染;
土壤污染、线虫传播。
7.马铃薯帚顶病毒病---外检
对马铃薯产量和原种生产均造成很大影响。
有40%~75%的薯块表现出初生或次生症状。
受害薯块的产量损失可以达到30%,且影响薯块的外观,降低商品价值。
由种株或种薯传给后代
近距离传播-汁液接种传播,50%的病块茎可将病毒传给下一代。
田间主要通过马铃薯粉痂病菌传播;
远距离传播-带病毒或带菌种薯调运传播
8.黄瓜绿斑驳病毒---外检
主要通过种子传播,也可通过花粉、嫁接、菟丝子或接触传播,黄瓜叶甲是可能的传播介体。
田间病害流行借助于农事操作而扩展。
由于此病毒能在土壤中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带毒土壤也可以成为病害发生的侵染源。
第3节危险性植物线虫
1、线虫的一般特点:
线虫多为不分节的乳白色透明线形体,两端稍尖,肉眼不易看见,少数雌性成虫为球形或洋梨形。
线虫通常分为头、颈、腹、尾部。
2、植物寄生线虫通常为雌雄异体,大多数是雌雄同形,少数为雌雄异形。
线虫头部的口腔内有口针,用以穿刺植物和吸食;
线虫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
3、线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4、幼虫共有四个龄期。
寄生线虫多数以幼虫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少数以卵在母体内越冬。
5、植物寄生线虫是专性寄生的,危害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
线虫的危害除了口针的机械损伤外,主要是它分泌的多种酶和毒素,造成各种病变。
线虫除引起植物病害外还能传带许多其它病原或为其它病原的侵入打开门户,导致许多弱寄生性的病原入侵和危害。
通过种苗或种薯等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通过种子传播;
通过介体昆虫传播;
随土壤传播;
随木材和包装材料传播;
随风、水或农具传播。
7、线虫常用的分离方法:
贝尔曼漏斗法-分离土壤或植物组织中活动性较大的线虫类群、浅盘法-分离土壤中活动性较大的线虫、漂浮法-分离土壤中的线虫胞囊、过筛分离法-可分离土壤中的所有线虫(包括活动性大的和小的,个体大的或小的);
简易
一、马铃薯球皮线虫---外检
在温带地区对马铃薯为害非常严重。
2、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重要的形态区别:
1)、金线虫的肛阴距比白线虫长。
金线虫60μm,白线虫44μm;
2)、雌虫的肛阴距之间角质膜表皮脊纹数不同:
金线虫16-20条;
白线虫为8-12条;
3)、雄虫口针基部球至背食道腺开口距离不同,金线虫小于白线虫;
4)、两种线虫不能交配,繁殖后代。
定居型内寄生线虫,马铃薯金线虫的抗逆性强,适合在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生。
马铃薯白线虫发育适温低,比马铃薯金线虫更不耐高温
以胞囊在病薯块、病根及病土中越冬。
远距离传播-胞囊随着黏附在调运的薯块、苗木、砧木和其他包装材料上的土壤进行传播。
近距离传播-胞囊可通过农事操作过程中人、牲畜、农具、灌溉水以及风雨扩散传播;
幼虫以土壤内移动进行扩散传播。
6、检验与检测:
(1)产地检疫:
重筛过滤检验-30,60,100目筛,观察胞囊、漂浮法检验-利用漂浮器、挖根检验法-观察病根上球形雌虫和胞囊;
(2)口岸检测:
隔离种植检查-获取根样,用立体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或用特异性的DNA探针来鉴定。
二、香蕉穿孔线虫---外检、内检
对香蕉和胡椒的为害是毁灭性的。
主要是危害根部,抑制生长,降低产量,植株倒毁,缩短蕉园的寿命。
2、生物学特性:
迁移性内寄生线虫,寄生植物根部,在根的韧皮部及形成层取食。
3、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随着香蕉、观赏植物和其他寄主植物的地下部分以及所沾附的土壤进行传播。
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植物根系伸长和相互交织接触传染,也可以通过灌溉水进行传播。
田间管理用的农具,人和畜携带的泥土以及水流都可传播线虫。
3、松材线虫---外检、内检最重要的危害性植物线虫
1.危害:
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可导致大量松树枯死
2.生物学特性:
迁移性内寄生,主要在树体分生组织内向薄壁细胞取食。
生育速度很快,繁殖力强
3.传播:
远距离-远距离传播则主要借助感病苗木、松材、枝桠及其他松木制品、包装材料、铺垫物等的引进或调运传播;
近距离-借助天牛的迁飞自然扩散
4.病原线虫检验:
注意与拟松材线虫区别。
松材线虫:
雌虫尾部末端无指状尾尖突,或少数尾端有微小而短的尾尖突;
雄虫尾端抱片为尖状卵圆形,致病力强,为害重。
拟松材线虫:
雌虫尾部末端有明显的指状尾尖突;
雄虫尾端抱片为方状铁铲形,致病力微弱,为害轻。
5.产地检验:
观察症状、查找天牛为害的虫孔、碎木屑等,在树干上作一伤口,几天后观察,如伤口充满大量的树脂为健树。
45天内全株枯死树等。
在树干、树皮及根部取样切成碎条,用贝尔曼法或浅盘法分离线虫。
从有病国家进口的松苗、小树及大的松材、包装物,应抽样分离线虫。
6.松材线虫病的综合治理:
实施疫情封锁,防止人为传播;
加强检疫措施,防止国外病原传入;
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分类除治;
选择抗性树种,营造混交林;
做好林地清理,减轻持续侵染;
抓好疫情监测,把握疫情动态;
合理利用引诱剂、肿腿蜂、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
4、鳞球茎茎线虫
起绒草茎线虫---外检坏死茎线虫---内检葱头茎线虫---外检
1.生物学特性:
迁移性内寄生线虫,可以侵染多种植物的茎、叶、芽、花序和根,但最主要的是为害各类茎组织如鳞茎、球茎、块茎和根状茎等。
线虫的各个虫态和龄期均能侵染(除卵外)植物;
适应能力非常强。
2.传播途径:
近距离传播-在田间可以借助流水、土壤和农具等传播;
远距离传播-随寄主植物的种子、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