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554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太平天国运动学案14新人教版必修1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2)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3)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4)连年发生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过程

(1)起义: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2)建制:

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

1853年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北伐

①概况:

打到天津郊区,因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②意义:

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5)西征

①概况:

安徽→湖北重镇→湖南→江西。

②意义:

夺取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易混易错]

太平天国运动非民族矛盾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只是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内容

(1)原则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方法

(3)目标: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1)进步性: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深化探究]

材料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凡当收成时……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思考 

(1)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思想?

(2)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你认为这些历史学家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答案 

(1)思想:

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2)理由:

《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问题的方案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但是“产品归公”的原则又超越了他们作为小私有者的本性,即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原因

①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2)过程

①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又被处死。

②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

(3)结果

①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②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

2.重振国威

(1)措施

①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

②1858年,二人合力打垮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威胁;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让洪仁玕实行政治改革。

(2)结果:

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3.《资政新篇》

(1)内容

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开设新式学堂。

(2)评价

①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②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重点精讲]

从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

太平天国运动从整体上看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旧式农民战争,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其领导人提不出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革命纲领。

(2)时代的特点也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面临着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即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中外反动力量是强大的,单纯的农民战争还不能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归纳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哪些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这些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天京陷落

(1)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攻破清军驻扎江南的大营。

(2)在上海近郊,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3)湘军攻陷安庆,陈玉成被俘就义。

(4)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重点精讲]

认识《资政新篇》的革命性、进步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方案。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2)进步性: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天朝田亩制度》相反)。

(3)局限性:

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从实践上看,因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因此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

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赞官(注:

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思考 

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

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定都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立场:

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

变化:

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

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中流传的一首歌谣: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思考 

此歌谣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 天京变乱。

影响:

导致太平天国朝中无将,国中无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材料三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思考 

(1)材料中的“妖”指的是什么?

“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

(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清王朝。

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失败的原因:

①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

1.“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答案 A

解析 “英国的大炮”喻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故选A项。

2.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

“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

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

”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

A.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洪杨”指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与杨秀清,因此选B。

3.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 图画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③、④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4.太平天国运动中有这样一首歌谣: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此歌谣反映的是(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

答案 B

5.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  )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三民主义

答案 C

解析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6.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文字变革

答案 A

解析 “囯”代替“國”,王居其中,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的称王意图。

故选A项。

学思之窗

思考:

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答案 是必然的。

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数千年形成的观念使它们不可能克服思想上的局限性。

因此天京变乱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 

(1)历史作用: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④其领导人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⑤同亚洲其他各国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

(2)局限性: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特权思想膨胀。

②战略上的失误。

偏师北伐,犯了兵家大忌。

③时代的局限性:

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二、学习延伸

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案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民主。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翻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还不可能明确地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和主张,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这次运动尽管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与旧式的农民起义相比,从理论基础、组织领导、纲领、任务、向西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

[基础达标]

1.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答案 C

解析 主要说明了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突出了群众对社会的不满。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其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