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4222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俯仰生息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②组织认同,即成员对组织的忠诚。

一个行政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只有在对组织目标认同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出合理的、有效率的决策。

③信息沟通。

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决策,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组织。

组织的信息沟通是双向程序:

一方面是将信息传达到决策中心,另一方面是决策中心将信息传达到各方面。

④培训。

组织对成员培训,以影响成员,使其能靠自己的能力做出满意的决策。

⑤效率,组织要求成员在作出决策时,用最短的路径、最省钱的方法,去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四是西蒙提出了沟通问题。

他认为沟通是指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成员传递决策前提的过程,在性质上是集体影响个人行为的一种方式。

它的主要作用有:

沟通对于组织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一定得信息沟通方法的效力,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决策制定功能在整个组织当中所能有的分布方式,以及这一职能在组织中应当是什么样的分布方式。

组织中的信息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

既包含向决策中心传递命令,建议和情报,也包含把决策从决策中心传递到组织的其他部分。

信息沟通是一个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并最终遍布组织的过程。

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

正式的沟通系统主要指的是经过精心谋划而建立起来的信息沟通渠道及其媒介。

如正式信息沟通的媒介有口头联络、备忘录和信件、文件流转、记录和报告、手册。

非正式沟通则是是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的。

是对于正式信息沟通的补充。

非正式信息沟通媒介有情报、建议、命令。

所以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利用非正式沟通的作用,限制其不利影响。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作者:

赵晓光,刘杰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这句话。

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话,表露了一代领袖——邓小平同志伟大而崇高的心灵,这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力量源泉。

邓小平领导着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从此繁荣富强,人民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当然,伟大的领袖必经一番磨练,方得今日之成就。

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起三落,那时西方媒体常称他为“打不到的小个子”,除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坚韧的毅力,《邓小平的三期三落》这本书更加详细的阐述着邓老先生的平凡与伟大,阐述了他低调、坦诚、乐观、务实、吃苦耐劳的为人,以及如何度过这三起三落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一步的感受了这位伟人的风采,明白了邓老先生忍常人所不能忍之苦的用意,明白了这位领袖的决策、思想以及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进一步的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这本书分为了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名称都直接阐明了邓老先生的人生态度:

1、我的一生问心无愧,让历史评价去吧

2、我是一个军人,我正真的职业是打仗

3、我是三落三起

4、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

这些都是邓老自己说过的话。

平淡出奇的一生,经历了三大落起却依旧有着清晰思想,绘制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取得巨大成就却依旧的平淡谦虚务实,这是邓老这一领袖给我们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示范,留给我们的是思考。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分别为: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和其他一些领导人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城市中心论”。

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

可是那是的邓小平依旧保持着清晰的革命者的思路,始终坚守着寻求正确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诬陷为刘少奇之后第二号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而被下放劳动改造。

可是此时的邓小平已经年纪大了,还得承受着劳动,并坚持着度过了这一时期。

这让我想起了邓老曾说过的一句话:

“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前几年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期,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

”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

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正是这次落起,邓老先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深刻反思。

这些经历使他失去了,也使他得到了许多。

虽然一次次的被打倒,可是这些痛苦的经历却使邓老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

在他经历的这些逆境中,都可以看出他从不消沉,总是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

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邓老先生的刚强无畏、求真务实、革新求变和赤胆忠诚。

特别是最后一张节的“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邓老选择了一切都简化,简单的退休,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火化,却一直存活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

看完这本书联想到现在的我们,邓老在我们这代人面前显现的那么的伟大。

现在的我们似乎热情没有那么高,信仰没有那么明确了,品德没有那么纯正了,就连血管里奔流着的血液,似乎也没有那么鲜红与火热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已没有机会像这位伟人一样经历那么多,也没使命继续什么艰难的革命。

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着其他的重要事要做:

学习邓老的务实,坚韧的精神,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使命,想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发展,让邓老先生的事业能继续壮大。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有诸葛亮、刘备、周瑜、曹操等,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诸葛亮——鞠躬尽瘁,出师未捷万古哀;

刘备——戎马一生,屡败屡战成帝业;

曹操——亦雄亦奸,功过是非任评说;

关羽——绝伦逸群,千载留名称武圣。

书中最著名的故事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

作者把人物形象写的栩栩如生:

刘备的沉着冷静、慧眼识才;

关羽的威风凛凛、英勇善战;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博学多识。

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足智多谋,多次化险为夷,草船借箭,空城计,都很能体现他的智谋,而且他很忠心,即使刘备死了,他也依照承诺,辅佐刘禅,效忠蜀国,他最后也是战死沙场,英年早逝,让人感到痛惜,每次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如果他很能多活10年,不知道历史会是怎么样了。

诸葛亮之所以这么足智多谋,和他的博学多才是分不开的,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应该要努力学习,不能懒惰,有句话说的好,成功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来的时候也需要我们有能力去把握。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羽了,他忠肝义胆,即使逼不得已投降了曹操,但是一知道刘备的所在,他立马万里投奔,后面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也是还了不杀之恩,所以我觉得他是个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人物。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刘禅了,扶不起的刘阿斗,有这么好,这么忠心的军师辅佐,居然还听信宦官的谗言,导致蜀国错失了一统天下的良机,真是无能害国害己啊。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一直带着一个疑问,蜀国为什么到最后就这么走向灭亡了,是什么造成了蜀国的没落?

我读完这本书,然后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渐渐明白,并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造成蜀国灭亡的最主要是3个人。

第一个是关羽,他失荆州被杀,这是蜀国灭亡的前奏。

关羽当时去攻打樊城,荆州相对空虚,曹操看到机会来临,就联合东吴,自己派兵去救援樊城,然后东吴就去攻打荆州,当时东吴大奖吕蒙,关羽还是颇为忌惮,所以在荆州还是留下了重兵,吕蒙攻打无果,这时候陆逊出主意,不让吕蒙带兵了,关羽一看吕蒙不在,就对东吴军队起了轻视之心,然后调走了大部分荆州的军队去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领吴军攻破了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吴军抓获被杀。

后来张飞听到关羽死了,就要为他报仇,准备匆忙,而后因为内部矛盾,被下属所杀。

刘备为了给他二位兄弟报仇,又不听诸葛亮的劝告,大军攻打东吴,最后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这对蜀国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而且刘备回去后,为了战争的失利,很是生气郁闷,不久就病死了。

这一次战争,极大了削弱了蜀汉前期的刘备与诸葛亮,与赵云等多年的战果与心血,无论是兵力和国力,都受了极大的损失。

而且荆州是战略要地,失去了这一重要地方,蜀国的整个战略政策受到了重要影响,所以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所带来的连锁反映可以说是致命的。

第二个是诸葛亮,他过分自信,不注重培养后备人才,而且不自量力,“六出祁山”,造成蜀国最后走向灭亡。

诸葛亮掌握蜀国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是大事都已经是日理万机了,但是他事无大小,事必躬行,权利过分的集中在自己手里,这样下属根本无法放开手脚,而且他这样的做法,也无法培养人才,我觉得一个作为一个领导应该是运筹帷幄,把握大政方针,然后在把具体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

”最终诸葛亮操劳过度英年早逝,也没能培养出一批贤能精英来辅佐刘禅。

而且诸葛亮不自量力,缺乏自知之明。

刘备死后,蜀汉元气大伤,事后,诸葛亮派人去东吴拉拢关系,想形成一个均衡的态势,但是他自己却不自量力,六出祁山,攻打强大的魏国,在经济、军事、人才等的差距中,他还坚持要攻打魏国,而且东吴也没派兵帮他,这样就是势单力孤,后面蜀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蜀国的经济、军事、资源等受到了极大的损耗,蜀国上下也是感到疲惫,厌战的情绪蔓延,我觉得这个时候诸葛亮就顺应民心,好好的休养生息才对。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才能统一全国,当时蜀国的经济并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当然东吴魏国也是,所以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诸葛亮就是过分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一定要打破这种局面,结果蜀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被拖垮了。

第三个就是刘备那个无能的儿子刘禅了,蜀国是在他手里丢的,他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刘备虽然最后意气用事,率大军攻打东吴被打的惨败,但是作为让曹操都佩服的英雄,他是有过人之处的,他有恢复汉室的雄心,有慧眼识人才的本领,有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的气度,所以刘备在的时候,蜀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但是当他死后,他这无能的儿子却是怎么也扶不起,当他知道魏国攻打自己了,他的第一反映就是害怕,没有主意,立马去找诸葛亮,当诸葛亮安慰了他,分析了形势让他不用担心,他才放下心来,继续他的玩乐,真是一点都没继承刘备的气度。

当然刘备也知道他这个儿子,所以留下遗诏给他,要他“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他开始还能做到,但是时间一长,加上周围宦官的谗言,让他不是完全信任诸葛亮了,可怜诸葛亮还那么的为他卖命,在诸葛亮第三次出祁山的时候,刘禅听信谗言,就下旨让诸葛亮回来,诸葛亮只好放下大好机会,无奈回朝。

由于他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诸葛亮在外打仗,总是担心朝中变化,这样时间一久,他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差,最终英年早逝。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变本加厉,整天只知道“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连诸葛亮尚不太信任的刘禅,又岂能信任“继武侯之事、任大职重”的姜维。

姜维九次北伐,但是没有取的半点功劳,最后为了逃避杀身之祸,他只能回乡种田。

这样在刘禅的周围就是“贤人渐退,小人日进”,“入其朝,不闻直言”。

一直到魏国攻打进来,他也没有半点忧虑,不但不召回姜维派兵抗敌,反而听信巫师的话坐以待毙。

前方姜维还在与魏军激战,扼守要道,可是这边刘禅却出城投降了。

有这么昏庸无能的君主,蜀国不灭亡才奇怪了。

就像司马昭说的:

“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当然蜀国灭亡的还有其他很多原因,但我觉得这三个人物却是关键所在。

合上这本书,我还是沉浸其中,书中塑造的人物众多,而且有很多经典战役,值得我们慢慢研究学习,这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读了原著让我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说我崇拜的诸葛亮,他足智多谋,忠心辅主,可他也并非圣人,过分自信,自不量力,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败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这要靠我们自己去慢慢发现改变,不断完善自己。

篇二:

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法政学院09历史

(4)班黄嘉敏201X084431根据老师的要求与我自己个人的兴趣,在闲暇之余,我读了张友伦教授著的一本书——《美国西进运动探要》。

因此,在此写下自己读完该书的一些感想。

作者简介:

张友伦教授,四川成都人,1931年5月生。

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回国后先后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为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美国史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1986-199

6)和顾问(1996-)、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研究》编委、中华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曾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和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学者两度访问美国,在明尼苏达大学(1982-198

3)、印第安纳大学(1991-199

2)和堪萨斯大学(199

8-1

1)从事研究。

此外,张友伦教授还是国内外知名的美国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国际共运史专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

他长期担任南开大学美国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推进南开大学的美国史研究和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作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对发展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做了大量组织和领导工作,赢得了广大同行的尊敬和誉。

内容简介:

《美国西进运动探要》这本书是由十二个章节、导言、后记与主要英文参考书目四个部分组成的。

其中的十二个章节分别是:

第一章西进运动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1、早期的记载和著作;

2、“边疆学派”和西进运动史学的形成;

3、对边疆史学的检讨和开展西部地区史研究;

4、社会史研究对西部史学的影响;

5、新的挑战和前途;

6、国内史学界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美国西进运动史学的独特分支——印第安史学的兴起(

1、被颠倒的历史必须颠倒过来;

2、印第安史学的形成;

3、清除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的偏见任重道远);

第三章独立前的西部(

1、西部的地域概念;

2、西班牙人捷足先登;

3、法国人和英国人在西部的活动和冲突;

4、英国政府阻止殖民地人民西进);

第四章第一个世界性殖民浪潮的冲击和美国的土地(

1、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购买路易斯安那和西部探险;

3、兼并佛罗里达;

4、美墨战争、俄勒冈问题和“天定命运说”;

5、阿拉斯加购买和其他的领土扩张);

第五章西进中的印第安人问题(

1、土地是印第安人问题的根源;

2、谁是北美大陆的真正主人;

3、如何看待处于社会发展较低阶级的民族;

4、印第安人绝不是背信弃义者;

5、是印第安人屠杀白人,还是白人屠杀印第安人?

6、历史趋势不可扭转);

第六章印第安战争(

1、殖民地时期的印第安战争;

2、美国独立后西北地区和东南部的战事;

3、《印第安迁移法》公布后的几次战争;

4、印第安人的背水之战);

第七章西进和土地问题(

1、殖民地时期的土地问题;

2、公共土地的形成和处理公共土地的政策;

3、出售公共土地和争取宅地的斗争;

4、各种赠地;

5、军人授地;

6、土地投机);

第八章农业的大突破(

1、拓荒者的农业;

2、农业大发展的酝酿和准备;

3、飞跃发展时期;

4、南部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5、小农户的困境和农民运动;

6、农业大突破的经验教训);

第九章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1、没有道路的世界;

2、刘易斯——克拉克探险;

3、俄勒冈小道;

4、圣菲小道和其他西部小道;

5、收费道路、国道和运河;

6、铁路);

第十章西部城市的形成及其作用(

1、城市边疆的出现以及西部城市兴起的原因和类型;

2、农业边疆和拓荒者的城镇;

3、矿业边疆、畜牧业边疆和矿山城镇、牛镇的出现及其作用;

4、西部沿海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5、横贯大陆铁路的建成和西部城镇的发展;

6、西部城市发展中的种族问题和暴力问题);

第十一章妇女在西进中的作用(

1、撑起半边天;

2、女传教士先行;

3、拓荒者家庭的支柱;

4、维持西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5、争取女权和社会平等地位的先行者;

6、西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第十二章西部的生活和文化(

1、拓荒者的生活;

2、淘金人的生活;

3、西部的宗教和教育;

4、西部的文学和艺术;

5、没有政府的社会)。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把它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

一、二章的内容,主要是讲与美国西进运动史学研究有关的问题与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进程;

第二部分则包含第

三、四章的内容,大概讲的是美国西进运动的背景原因;

第三部分则是第五到第八章的内容,主要讲的是西进运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四部分则是第九到第十二章的内容,大概讲的是西进运动的一些影响。

以下是我读完该书后,所了解到的内容及我的一些感受:

西进运动就是美国拓展西部疆域和开发广阔的西部的过程,历时大约一个世纪。

所涉及的疆域是东自阿巴拉契亚山,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约相当于美国国土的34。

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购买、武装颠覆和发动战争等手段进行领土扩张。

1803年,美国政府趁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机,从法国购得路易斯安娜;

从19世纪20年代起,移民向密西西比河以西迁移,大批移居得克萨斯的美国人成为分裂墨西哥、兼并得克萨斯的先锋,兼并佛罗里达。

本书在第四章里就明确提到与这些相关的问题。

总的说来,西进运动有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当时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土地法令并从法国手里购得路易斯安那,移民们感到拓荒活动有了一定的保证,大批移民就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是1815年以后,两股移民朝这两个方向移动。

一股是来自沿海地带和德国的移民,他们在大湖平原区开拓,逐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个地区,建立了美国谷物生产和畜牧业的基地。

另一股是来自东南部的移民,他们在南方的濒临墨西哥湾介于佐治亚南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逐渐建立起棉花种植园,扩大了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第三次高潮是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开拓了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

当时,美国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推进:

在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

在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领土的一半;

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地。

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

与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的移民浪潮。

后来,一部分淘金人转而务农或开设店铺,成为加州的永久定居者;

另一部分则从加州前往西北部地区勘查矿藏。

到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

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西进运动过程中,西部得到开发,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他们的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这本书的第

五、六章里就提到有关西进运动中印第安人的一些问题。

我觉得在这个运动中,充满美国统治阶级血腥屠杀印第安人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移民们艰苦奋斗,开发西部的业绩的伟大精神。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血腥与残酷。

在北美洲,包括美国现今的国土在内的土地上,在欧洲人到来以前,当地的土著人——印第安人已经繁衍生息了好几千年,按理说他们应当是北美大陆的真正主人,可是,无论是在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还是在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中,印第安人都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受到白人的歧视与压迫,甚至于灭种。

因此,美国西进运动,也可以说是驱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运动,是印第安人的一部血泪史。

美国在长期的西进运动中,成功的实施了西部大开发,这对美国的经济繁荣乃至知识经济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美国在长期的在西进运动中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其中主要有:

1、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实行梯度开发战略: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实施梯度开发战略即根据其自身的资源优势,逐步实行开发的升级与深化。

如在第一阶段主要是充分利用西部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通过建立大量的家庭农场、牧场,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把阿巴拉契亚山和五大湖区周围的荒原开发成粮棉基地和畜牧基地。

美国在西部开发实施梯度战略的过程也是美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不断深化和高级化的过程。

(第八章有提到相关内容);

2、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开发环境:

交通不便是美国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实施交通业超前发展战略,为西部开发创立良好环境。

在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中,政府和人民一开始就致力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改良,把西部的开发置于一个发达的交通运输基础上。

美国政府采取许多扶持交通设施建设的方针,而且在交通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实行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并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