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3676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8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1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LD50:

40mg/kg(小鼠静注);

LC50:

3400ppm,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0

爆炸上限(v%)

8.7

引燃温度(℃)

280

爆炸下限(v%)

1.1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2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②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石油原油

32003

petroleumgrudeoil

1267,1255

/

8002-05-9

暗黄、棕色或绿黑色液体。

0.78~0.97

不溶于水。

遇热分解释出有毒烟雾。

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神经症状。

误服者用水漱口,就医。

-7~32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氧化剂反应。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

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

对污染地面用水冲洗清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

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石脑油;

溶剂油

32004

Grudeoil;

Naphtha;

NaphthaSolvent

1256,2553

8030-30-6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20~160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LC50:

16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

爆炸上限%(v%):

自燃温度(℃)

350

爆炸下限%(v%):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正庚烷;

庚烷

32006

n-heptane

1206

C7H16

100.21

142-82-5

无色易挥发液体。

-90.5

0.68

3.45

98.5

5.33/22.3℃

不溶于水,溶于醇,可混溶于乙醚、氯仿。

LD50:

222mg/kg(小鼠静脉);

75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有麻醉作用和刺激性。

急性中毒:

吸入本品蒸气可引起眩晕、恶心、厌食、欣快感和步态蹒跚,甚至出现意识丧失和木僵状态。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

少数人有轻度中性白细胞减少,消化不良。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

6.7

204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正辛烷;

辛烷

32008

1-octane

1262

C8H18

114.22

111-65-9

无色透明液体。

-56.5

0.70

3.86

125.8

1.33/19.2℃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80g/m3×

2小时(小鼠吸入);

对人的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有麻醉和肺部刺激作用。

12

6.5

206

0.8

保持容器密封;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泄漏处理: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异辛烷;

2-甲基庚烷

32009

Isooctane;

2-Methylheptane

114.23

26635-64-3

无色液体,有汽油味。

-109

0.6980

117.6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酮、醚、氯仿。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吸入引起呼吸道轻度刺激、头痛、头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症状。

对眼有刺激性。

口服引起腹泻、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

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炎。

4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氧化剂。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

③吸入: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泄漏处置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甲基环己烷;

六氢(化)甲苯;

环己基甲烷

32012

2296

C7H14

98.18

108-87-2

无色液体。

-126.4

0.79

3.39

100.3

5.33/22℃

不溶环境污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石油醚、四氯化碳等。

2250mg/kg(小鼠经口);

415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

至今无中毒报道。

动物实验本品毒性类似环己烷,但麻醉作用比环己烷强。

250

1.2

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二氯化乙烯;

二氯乙烷(对称)

32035

1,2-dichloroethane

1184

C2H4Cl2

98.97

107-06-2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35.7

1.26

3.35

83.5

13.33/29.4℃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

670mg/kg(大鼠经口);

2800mg/kg(经兔皮)

4050ppm,7小时(大鼠吸入)

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吸入可引起肺水肿;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

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

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

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亡。

洗胃。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13

16.0

413

6.2

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刷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尽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