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3371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教社修订版2单选题共5页Word下载.docx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C)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B)’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C)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D)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C)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C)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D)A.经验主义B.先验论C.绝对主义D.教条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表明(C)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B.改革只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改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改革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因为(B)

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三、单项选择题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B)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B)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A.商品与商品之问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D)A.生产者之问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D)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问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资本主义地租是(B)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B)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B)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

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C)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

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

四、单项选择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方式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问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D)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金融寡头的统治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C)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7昆合生长而成的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C)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C)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C)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B)A.发展缓慢不稳定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D)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D)A.“代理制”B.“个人联合”C.“企业联合”D.“参与制”

19.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B)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2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B)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C)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2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D)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2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D)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

2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C)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9.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五、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A.苏联B.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B)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两大阵营的形成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阶级斗争为标准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C)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