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2260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方案氧化沟土方开挖专项Word文件下载.docx

1.1氧化沟施工图纸(DC202C-01~09);

1.2招标文件及相关配套说明文件;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4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5其他现行国家、银川市有关规定和标准。

二、工程概况

2.1总体概述

氧化沟基底标高1108.15m,地面±

0.000高程为1111.7m。

据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垫层采用C20混凝土(但应加入防腐措施),底板混凝土标号C30(抗冻等级F150,抗渗等级S8).池壁高6.1m,外围池壁为变截面,壁厚为300~500mm;

兼氧含氧段间隔布置厚300mm,共5道;

导流墙厚均为300mm。

走道板下设牛腿以架设走道板梁;

500mm隔墙上设置悬挑走道板。

2.2设计概况

表1:

工程概况表

工程规模

结构形式

数量

竖向尺寸

构建尺寸

备注

地下

地上

底板

墙体

半地下式

L*B*H=126.4*50.5*6.1

钢筋砼

2

3.65m

3.0m

550mm

300-500mm

土方量约为:

28000m3

2.3场地地质条件

表2:

场地地层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统计表

层号

厚度(m)

层底埋深(m)

层底标高(m)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①杂填土

0.60

2.50

1.72

1108.53

1109.72

1109.27

②素填土

0.90

2.10

1.59

1.60

3.90

2.11

1107.30

1108.72

1107.84

③-1粉质黏土

0.50

1.00

0.78

2.40

4.00

2.86

1105.81

1107.82

1107.02

③-2粉土

3.70

1105.73

说明:

统计厚度时主层厚度中不含亚层厚度。

统计厚度时每孔最后一层不参与统计。

2.4水文条件

场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勘察期间为平水季节,实测稳定水位埋深0.6~3.0m(以孔口原始地坪始计),水位高程在1108.7m左右,近5年最高水位在1110.0m左右,历史最高水位在1110.5m左右。

银川市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寒漫长,夏少酷暑,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等特点,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5℃,月平均最高气温25.4℃,月平均最低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30.6℃。

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东风,10m处基本风压0.65KN/m2,静风频率34.1%。

年最大降水量354.3mm,年最小降水量98.2mm,日最大降水量66.8mm,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年最大蒸发量1972.6mm,年平均蒸发量1584.9mm。

年平均相对湿度58.1%,最高月85%,最低月33%。

年平均日照时数2930.3h,平均日照百分率64%。

标准冻土深100cm,最大积雪厚度9cm,基本雪压0.20KN/m2。

三、施工安排

3.1施工部署原则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以机械开挖为主,配备必须劳动力辅助开挖的方式,合理选用机械运输车辆时间连续、空间占满的原则安排施工,土方开挖按分区分步进行;

确保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

3.2施工方法确定

(1)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总体施工顺序采用由东向西进行,现场配置3台反铲挖掘机负责土方开挖,并配置6辆汽车进行土方运输。

土方堆放根据业主相关要求堆放指定位置。

(2)土方开挖时,挖掘机由东到西推进。

基坑土方挖方为大面积开挖,加之部分基坑较深(最深处4.15m),土方工作量较大,故基坑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为主,挖土至基坑底标高以上200~300mm,采用人工修整基底,同时做好标高测量工作,以确保基底平整度,边坡采用放坡形式,坡度为1:

0.5已确保安全,部分挖土较深4m采用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措施。

四、施工准备

4.1现场准备

(1)对地上障碍物应预先进行调查,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施工中被破坏。

影响施工的树木和电线杆及管道应进行移树和改线处理。

(2)完成现场“三通一平工作”,保证现场通水、通电及道路平整。

(3)基坑的东、西、南侧各架设一个照明灯,做好夜间照明准备。

4.2技术准备

(1)施工前,对相关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措施。

(2)现场测量控制点应清晰,准确。

测量人员根据土方开挖方案,放出准确基坑开挖上、下口开挖边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3)做好现场管井降水的检测工作,在进行土方开挖前,应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基底设计标高以下1000mm,保证基底干槽施工。

(4)主要机械、仪器准备:

 

表3:

主要施工机械及仪器统计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

3

自卸汽车

6

铁锹

20

4

50m钢卷尺

5

坡度尺

水准仪

DSC732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施工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基坑降水处理→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放坡、护坡→人工清槽、修坡→验槽

5.2主要施工顺序

(1)基坑降水处理(具体见降水及基坑支护专项方案)

降水形式:

基础均匀分布井点降水,井深为20m,井点管间距20米,降水深度6米。

(注:

具体井点分布图见图1)

图1:

井点分布图

(2)确定开挖顺序:

本工程施工顺序为2台挖土机由东向西推进施工;

另外1台由北向南推进,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以上。

(3)确定开挖边坡坡度为1:

0.5。

(4)测放基坑开挖线:

测量人员根据基坑开挖平面图放出结构控制轴线,基坑开挖上下口边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挖。

(5)坡道设置:

坡道宽度8m,两侧放坡1:

0.5,坡道坡角取15度,坡道余土采用挖掘机挖除。

(6)清槽验底: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200~300mm时,采用人工清槽,局部集水坑等加深部位人工挖至设计标高。

严禁超深度开挖及对基层土质的扰动。

(7)仔细研究了现场相对位置以后,确定本基坑边坡采用1:

0.5放坡形式,部分挖深4m处还需采用土钉墙基坑支护(具体做法见降水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8)基坑监测:

土方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坑观测,若基坑变形突然增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回填,或在其背后挖土卸载,以保证基坑的稳定;

开挖过程中发现的不明障碍物及管线,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保护措施,妥善处理。

(9)地基验槽:

采用级配砂石分层碾压回填,待回填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并会同勘探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验收。

5.3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表4: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GB50202-2002规范表6.2.4)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

-50

±

30

50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表面平整度

用2米靠尺和

楔形塞尺检查

基底土性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5.4验收标准

(1)基坑开挖前应进行开挖线测量的复合,基坑开挖断面和标高应符合要求。

(2)复查基底的土质与检验局部处理地段应符合要求,基坑开挖的排水和降低地下水应确保基底干槽施工。

基坑回填应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5.5质量保证措施

(1)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创精品工程的首要措施,严格按土方开挖标准施工,保证基坑、基槽和场地土质符合要求。

(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应做好土方开挖与边坡防护的穿叉配合,每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按设计要求分层分段开挖,机械开挖后要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度大小和坡面平整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4)基坑开挖分段长度,视土体不变形、坍塌的最长时间和施工流程相衔接的情况确定,一段为10.0~20.0m。

(5)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跟班作业,及时抄侧槽底标高,严禁超挖和扰动周围基础持力层。

六、主要管理措施

6.1、安全管理措施

(1)土方开挖必须按照土方开挖方案逐层进行,做好与边坡防护的协调配合。

机械开挖后边坡应采用人工加以修整,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其他作业。

(2)距基坑上口1m处必须设置1.5m高护栏,设两道水平横杆,并悬挂危险标志、夜间挂防护标示灯。

(3)任何人严禁在基坑周边休息,槽边2m内禁止堆放物品。

(4)夜间挖土方时,施工现场应该有足够的照明。

(5)机械开挖土方时,应有专人指挥,防止机械伤人和坠土伤人。

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工作。

6.2、环保措施

(1)在整个土方施工过程中,贯彻“绿色、环保”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营造绿色施工环境,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土方开挖阶段,对车辆经过的路面要派专人洒水清扫,并对施工范围外道路局部破损处及时修补

(3)做好噪声源的控制工作,土方开挖阶段的噪音主要是基坑土方挖运设备产生的噪音。

施工时应优先采用低噪音、性能优越、工况良好的设备。

现场派专人指挥,减少鸣笛次数,不得鸣笛唤人。

(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派专人指挥,弃至指定地点,不得超装。

6.3、成品保护措施

(1)对标准的定位桩,水准点不得破坏,并经常测量校核其平面位置和水平标高。

(2)护坡完毕,应及时覆盖,土方开挖时不得破坏护壁结构。

6.4雨季施工措施

(1)基坑开挖施工应尽量避免雨季,如遇下雨应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2)雨季要及时检查电线线路和插头,必要时切断电源,防止电路漏电,给施工人员配置雨鞋雨衣,施工坡道采用必要的防滑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雨后应立即排除坑内积水,清除软弱土层。

6.5土方坍塌处理措施

(1)紧急疏散基坑内作业人员并向主管人员报告。

(2)针对坍塌区域进行现场勘探和技术分析,对现场是否有人员伤亡进行统计。

(3)经勘察分析后做出紧急处理措施,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4)坍塌区域经处理后,并经甲方和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手序施工。

七、附录

7.1土方开挖平面图

说明:

1、土方开挖采用1:

0.5放坡。

2、预留600mm工作面和宽300mm排水沟。

3、坡道设置在西北角,宽度8m,两侧放坡1.:

0.5,坡道坡角取15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