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204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docx

精品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1.你有好奇心吗

累计课时

1

教学目标

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

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

4.小结:

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

(板书:

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

1.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

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

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

(冯特兄弟)

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

(爱迪生)

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

(麦布里奇)

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

(摩尔根)

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

(鲁班)

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

(李四光)

……

2.评出优胜组。

小结:

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三、问题手册

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

(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

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

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

如:

毛毛虫有眼睛吗?

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

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

蘑菇是怎样繁殖的?

小猫为什么从搞处摔下来会安然无恙?

……

3.全班交流。

4.小结:

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四、故事会

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

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

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

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5.小结:

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五、好奇总动员

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课件呈现):

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

⑵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

⑶黑板刷经常掉到地上,能不能设计出粘在黑板上的黑板刷呢?

⑷黑板刷里的刷片是不是可以替换呢?

……

2.请大家象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

3.学生先各自写下来,再集体交流。

4.小结:

希望大家带着我们思考的问题去实践、探索,我们中间肯定会有不少的“小小发明家”。

六、课后延伸

1.看一看:

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2.做一做:

将自己好奇的问题坚持写在问题卡上。

个性化批注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2.展开想象的翅膀

(1)

累计课时

2

教学目标

1.用人类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事例,感受想象的快乐与重要。

2.了解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由想象力带来的发明创造的故事。

2.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

有一样东西,拥有它的人,眼里的太阳是多彩的,心中的世界是迷人的;有它的人,能上天入地,能穿越时间,能回到过去,能奔向未来……你有吗?

你想有吗?

你想有,就一定能有!

那就是一对想象的翅膀!

(揭示课题)

二、小小展厅

1.教师:

想象曾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你课前找到了哪些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老师相机课件展示:

人类如何发明飞机、潜水艇、蒸汽机、青霉素等内容。

4.小结:

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有了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啊!

难怪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呀!

三、想象探秘

1.教师:

想象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奇妙,如此多姿多彩,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

2.小组探讨。

3.集体交流。

(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设想一切都是可能的;做白日梦,让思想自由飞翔;多提“假如……将会……”的问题)

4.学生将教科书第6页的小卡片填完整。

5.小结:

大家的方法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快乐吧!

四、有趣的想象树

1.教师板画一滴水,以“水的自述”的形式导入游戏。

大家好,我是生命之泉—水,我孕育文明,浸润生命,滋养历史,点化自然,我与宇宙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聪明的孩子们,由我你们能联想到哪些事物呢?

2.师生合作完成“水的分支图”

3.板画若干棵想象树,写上“鸟”“天”“木”等词语。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想象树,合作完成分支图。

4.汇报交流。

五、小结:

多有趣的游戏呀。

让我们经常放飞想象的翅膀,这会让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个性化批注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2.展开想象的翅膀

(2)

累计课时

3

教学目标

1.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2.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E.T外星人》的电影片段。

2.设计卡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课件演示,激趣导入

1.教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影片段,我们来看看。

(播放《E.T外星人》的片段)

2.影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美国人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一个让全世界人们都着迷的外星人呢?

4.小结:

有幻想,做白日梦就是创造的开始呀!

二、异想天开

1.课件: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

2.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你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

3.创设情境: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直播现场,愿意把你的奇思妙想告诉全国的少年朋友吗?

4.学生各抒己见。

5.评选想象之星。

三、小小设计师

1.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来到了“未来世界”,你们看到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呢?

2.学生交流。

3、和好朋友合作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任何东西,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看谁的创意更合理,更新颖。

4.展示创意,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设计?

它的优势在哪?

5.师生评价,颁发最具创意奖。

四、总结

昨天的幻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幻想是明天的希望,我们的幻想通过创造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个性化批注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3.我也能创造

累计课时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2.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

4.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切合实际的“金点子计划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的各种资料。

2.制作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专题短片。

3.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录象。

课时安排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智力大比拼

1.我们首先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吧,看谁最爱动脑筋。

⑴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

你看如何分?

⑵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摆成一个正方形。

(附答案:

给5名学生每人一个梨,留下一个连盒子一起给第6名学生;使桌边充当正方形的两个边,另外两个边由火柴充当。

2.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3.小结:

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

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敢于提问;找到一种学习方法;我的新发现;我用自己的办法战胜困难;探索没走过的路……。

4.瞧,其实我们也能创造!

(板书:

我也能创造)

二、创造的意义

1.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播放课件,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

如:

弓箭的发明;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如电子计算机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标志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发明。

3.活动:

“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三、创造在身边

1.看教科书第10页中的六个发明创造图片,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

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1)你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2)集体交流。

(3)小结:

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

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我也能创造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3.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

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

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

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

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5.让我们一起大声说:

“我也能创造!

”(师生一齐)

五、指导实践,拓展活动

试着从家务劳动中发现创造的机会,并将“我的新点子”记下来,下节课交流。

我的新点子

名称

用途

第二课时

一、创造的快乐

1.人们常说,把快乐的事告诉朋友,快乐便会变成双份。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叫王超,他希望我们能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

2.读教科书第13页的日记。

3、讨论:

王超的快乐,你曾经有过吗?

在你的创造实践中,什么让你觉得快乐?

(学生可能会说:

当我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生字时,我快乐;当我做出了一道难题时,我快乐;当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游戏方法时,我快乐;当我改进了生活中的不方便时,我快乐;当我在进行小制作,攻克了一个难关时,我快乐……)

4.小结:

是呀,历经磨难,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那种快乐的心情,只有创造者才能体会到。

怪不得有位名人说: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世人没有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二、交流新点子

1.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事,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

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记录下自己在家务劳动中发现的新点子,我们现在来交流交流吧!

2.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新点子。

三、指导制定“金点子计划表”

1.创造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

当我们的脑子里突然有了好主意,就要抓住不放。

在动手行动之前,及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计划表,既可以留住稍纵即逝的灵感,也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