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0745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02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用途:

空气的保护:

污染空气的物质:

烟尘和有害气体(

物质的分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混合物:

由不同种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2、易错知识点分析

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注意事项的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实验结果与理论上的结论不符。

(1)实验后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的原因是:

①红磷的量不足,就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减少;

②装置漏气,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

③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因为这时剩余气体的温度较高,气体的压强较大,从而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

(2)实验后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的原因是:

①点燃红磷前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放出的热将瓶内的空气通过导管排除瓶外;

②将点燃的燃烧匙伸入瓶内的速度太慢,导致放出的热将瓶内的空气赶出瓶外

③用其他能与空气中其他气体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作反应,如:

用镁代替红磷做此实验,镁会与氮气反应,导致结果偏大。

2.氧气的性质:

(1)氧气不都是无色的,氧气的颜色随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但为液体或固体时氧气都为淡蓝色;

(2)氧气的溶解度:

氧气在水中不是一点都不溶解,它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在通常状况下,1L的水中能溶解30mL的氧气,这些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是水生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3)氧气是一种可以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因此具有助燃性,但不能说成具有可燃性。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1)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到试管的加热部位,使试管破裂;

(2)试管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后,试管内的导管不能过长,如果过长,药品堵塞导管,影响气体的逸出,甚至引起试管的爆炸;

(3)气体发生装置组装好后,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因为气密性不好,收集不到气体;

(4)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受热面积,使生成的气体易从固体中逸出;

(5)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目的是进行预热,使受热均匀,然后将外焰固定在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目的是将瓶内的空气迅速排出,使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相对较高;

(7)试管口要加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能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9)停止制取氧气时,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冷水会沿着导管到吸进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吉林长春)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分析:

氧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所以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

答案:

B

2.(2014年辽宁大连)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常用于制霓虹灯

D

3.(2014年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B.O2C.COD.NO2

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5.(2014年云南昆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A.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因此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6.用由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A.铁片

B.硫粉

C.木炭

D.红磷

7.(2014年四川南充)今年南充市成为四川省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PM2.5是监测指标之一,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

下列做法不会增大PM2.5检测结果的是

A.汽车排放尾气B.工厂排放烟尘C.太阳能发电D.露天焚烧垃圾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中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木炭中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中氧气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白磷中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9.(2014年山东莱芜)“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含氮量高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可以利用反应2Cu+O2

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人造空气“中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利用铜和氧气的反应,根据密闭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减少比例可以确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C。

C

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过氧化氢

水+氧气B.镁+氧气

氧化镁

C.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D.碳+氧气

二氧化碳

11.在KClO3分解制O2的反应中MnO2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改变

C.某些反应可使用不同的催化剂D.某些催化剂可催化不同的反应

12.将固体二氧化锰放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至完全反应,最后试管中剩下的物质有(  )。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最后试管中剩余的是固体二氧化锰和水两种物质。

A

13(2014年江西)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A.

B.

C.

D.

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收集氧气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

C

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2014•武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①为保证红磷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和使集气瓶中的剩余气体完全冷却一定要等到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故正确;

②红色的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正确;

③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为3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剩余气体为五分之四,及30mL×

=24mL,即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故正确;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如果少就不能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影响实验结果故错误;

⑤两个实验中容器内均剩有其他气体,所以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故正确;

⑥两个实验中容器内的体积均减少五分之一,因此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故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__,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__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17.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出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有0.0064kg/m3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差异,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氩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②瑞利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是纯净物③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④瑞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的密度

1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②硫磺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⑤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序号

(1)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

(2)有白烟生成的是_______

(3)有水雾生成的是________(4)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

(5)需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_______

19.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1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三氧化硫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写出二氧化硫与臭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角度看属于_____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属于_____反应.

20.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皮赛,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赛,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只写一点)。

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_______处(填“1”、“2”、“3”、“4”),但实验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点)

(1)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来解答;

(2)装置B在实验过程中不需打开橡胶塞,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可从白磷用量及未到冷却室温就观察读数来分析。

(1)白磷继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2)不会污染空气或操作简单或试验误差小;

1;

白磷量不足或未到冷却室温就观察读数

21.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

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推断并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E_______

22.(2014年山西)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式。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写一条)。

(3)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条即可)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放出热量(3)正:

CH4燃烧,提供能量反:

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

23.(2012上海)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试验:

Ⅰ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Ⅱ中的x的值应为。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mL

2%

16mL

4%

31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填编号)

实验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分解的最快。

丙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快速的产生氧气,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②测量氧气的体积可以使用排水法,将排出的水的用量筒收集起来,排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根据表格数据即可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丙使用的是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的方法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2KClO3

2KCl+3O2↑,3.0;

②C;

双氧水浓度越大;

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

24.(2014年浙江温州)小明发现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查阅资料得知:

其原因是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减小以及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

为了探究二氧化锰催化能力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材料准备】取三份质量均为2克的二氧化锰分别催化4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并分别标为A、B、C;

另取多次ni催化分解10﹪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后回收的二氧化锰,标为D。

【实验步骤】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取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0.5克,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20毫升气体所需的时间。

再分别取A、B、C、D组二氧化锰各0.5克,重复上述实验。

④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

组别

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

收集气体时间/秒

17.9

23.2

27.7

32.3

37.8

(1)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来反应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

(3)由上表数据可知,引起回收的二氧化锰催化能力下降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