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隔爆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041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爆隔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爆隔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爆隔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防爆隔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防爆隔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爆隔爆措施.docx

《防爆隔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爆隔爆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爆隔爆措施.docx

防爆隔爆措施

第一章防尘措施

一、防尘措施

防尘工作的原则是设法减少粉尘发生量和浮尘量,将粉尘消灭在尘源地点,尽可能防止其飞扬和进入风流中;同时使已经浮游的粉尘快速沉降下来,搜集起来,剩余的粉尘用足够的风量加以稀释排出地面,但又要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已沉积的粉尘重新飞扬。

分析粉尘产生的来源主要是采掘工作面,影响粉尘悬浮、飞扬的因素主要是煤炭及岩石的装卸和转载运输以及井巷中风流速度等。

因此,要采取降尘、除尘和捕尘等综合措施。

设计中,对每个采掘工作面、煤岩装、卸载点、主要运输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等主要尘源的地点和粉尘聚集的场所,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个体防尘措施。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煤层注水

采掘工作面是主要尘源,是大量产生煤、岩尘的场所。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对产生煤(岩)尘的地点应采取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的防尘措施必须符合安全规程第十七条的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

1、掘进工作面的防尘措施按安全规程第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2、采煤工作面采取放顶煤开采工艺,采用中高压长孔注水或者采煤过程中浅孔煤层注水措施,用动压水向煤层注水,采煤准备班。

在采煤工作面内,向煤壁打孔,采取浅孔中压注水措施。

该注水措施,经试验,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湿式钻眼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需打眼的地点配置湿式钻装备,进行湿式钻眼,杜绝干打眼,使打眼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湿润后排出,不飞扬到风流中。

(三)采用水炮泥封孔

采煤工作面和煤巷或岩巷掘进工作面均必须使用水炮泥。

水炮泥是将盛水的塑料袋装入炮眼内,置于炸药与炮泥之间,当炸药爆炸时,使水汽化形成水雾,从而湿润尘粒,起到降尘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采用水炮泥措施,放炮后1min内粉尘浓度约50~100mg/m3,10min内可降到10~20mg/m3。

由此可见,使用水炮泥具有明显的降尘效果。

以上措施是从产生尘源的地点直接灭尘、降尘。

(四)喷雾洒水

喷雾洒水是使水经过加压后通过喷雾装置形成雾状水,将风流中的粉尘湿润,增加粉尘的重量,使之沉降下来或减少粉尘飞扬。

设计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系统。

在采煤(放煤口)、掘进、运输、装卸载点、煤仓等易产生粉尘的地点设有喷雾洒水装置,进行喷雾洒水,该方法简单易行,降尘率一般可达30~60%。

(五)净化风流

一般是在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中,距工作面30m左右至少设置两道水幕,水幕能遮盖巷道风流的全断面,放炮时打开截止阀门,放炮后喷雾时间不少于30min。

用以净化风流。

防尘水幕的做法一般是在钢管上开孔4~5个,安装喷头,钢管系在棚梁下,压力水从喷头喷出形成相互交叉的水幕,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

(六)冲洗巷壁、清扫和刷白巷道

采掘工作面在爆破前后,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都要进行冲洗。

冲洗时,对巷帮、顶部、底部及巷道支架都要冲洗,水压一般0.3~0.4MPa。

井下巷道要定期清扫,并运出巷道内沉积的粉尘,防止粉尘飞场。

井下主要巷道及硐室用生石灰水或白泥浆将巷道刷白,以减少粉尘的聚积和通风阻力。

一般每半年刷白一次。

(七)确定合理的风量、风速;设计根据各用风地点所需的风量,选择适当的巷道断面,使风速大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要求,风量满足生产需要,并保证有相当的风量带走巷道中呈悬浮状态的粉尘,又不至于使已经沉降下来的粉尘再次被吹起飞扬。

(八)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借助于防尘口罩、防尘面罩等装置,将风流中的浮游粉尘过滤掉,阻止呼吸性粉尘进入作业人员的呼吸道,使作业人员吸入清洁空气。

生产期间,应配置防尘口罩及防尘面具。

(九)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10条规定,作为箕斗提升井兼作回风井,井上下装、卸载装置和井塔(架)有完善的密封,漏风率不超过15%,井上下装卸载地点,安施喷雾降尘装置和冲尘软管,定期清洗,消除积尘。

生产中,认真采取以上措施,并加强管理,就能保证井下及其各作业场所。

空气中粉尘浓度降到规范、规程允许的范围内。

二、回采和掘进工作面防尘

本矿布置三个炮采放顶煤工作面,五个煤巷掘进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放顶煤采煤法,打眼放炮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采掘工作面是矿井产生煤(岩)尘最多的地点,也是工作人员最集中的地方,因此,是治理煤(岩)尘的重点部位。

1、采煤工作面防尘

炮采工作面是矿井产生煤尘的重要场所,其中放炮落煤、溜煤、煤炭转载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煤尘。

为了减少粉尘的产生,采用综合防尘措施。

(1)采用煤层浅孔或者中高压长孔注水;

(2)在各转载点、煤仓等处用喷雾洒水降尘;

(3)采煤工作面运输和回风顺槽内设置水幕、对风流进行净化:

(4)在煤层注水和喷雾洒水中添加湿润剂,提高降尘效率;

(5)选用侧式供水煤电钻,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封孔;

(6)加强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

2、煤巷掘进工作面防尘

根据煤巷掘进工作面设备及施工工艺情况,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进行湿式打眼,放炮采用水炮泥;

(2)装煤前洒水、装煤后冲洗巷道;

(3)净化风流水幕,水幕设在距工作面30m处,放炮时打开截水阀门,炮后喷雾时间不少于30min;

(4)通风排尘,设计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排尘;

(5)加强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

3、岩巷掘进工作面防尘

(1)配备湿式钻眼设备(水风钻),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封孔。

(2)装岩前洒水,装岩后冲洗巷道。

(3)净化风流水幕,装设在距工作面30m处,放炮时打开阀门,炮后喷雾时间不少于30min。

(4)通风排尘,设计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排尘。

(5)加强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

三、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水源由设在地面的消防水池静压供给。

井下消防管道与洒水管道采用同一供水管网,水质能满足井下防尘洒水水质标准。

井下防尘洒水水量为15L/S。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Φ100镀锌管—趟,沿副斜井敷设,井下支管为Φ80镀锌管。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经各片盘车场,运输大巷和采区巷道至各采掘工作面。

消防洒水管路沿巷道侧壁敷设。

井下消防洒水用水量为15L/S,每个消防栓流量为7.5L/S。

在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入口、掘进巷道入口、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口、运输转载点、大巷每隔50m,井底车场,倾斜巷道每隔lOOm等处设置消火栓。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煤仓等转载点上,均设置洒水器进行喷雾洒水防尘。

在主要运输巷道、回风大巷内设置净化风流水幕,控制巷道中的含尘量。

在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巷道内每隔100m,溜煤眼、转载点等需要冲洗巷道的位置设置—个DN25的给水栓,供防尘洒水及冲洗巷道用。

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布置及安装见图。

四、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

(一)、防尘系统简介

地面生产系统洒水采用地面消防水池的水,系统配有供水设备,加压供至地面生产系统各洒水点。

地面生产系统转载点、落煤点以及其它容易产生煤尘的地点按要求安装了洒水器喷雾降尘。

工业场地道路扬尘采取洒水车定时洒水和绿化降尘措施。

在产生、散发大量粉尘的房间设置通风除尘系统,以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人操作环境的清洁、安全。

(二)、防尘措施及装备

在生产系统转载点、落煤点、输送转载点等处均按有关规定要求设置喷雾洒水系统,用于防尘。

在煤仓周围设置防尘喷雾用于除尘。

第二章防爆措施

为了防止浮游煤尘爆炸和防止沉积煤尘再次飞扬参与爆炸,采用了湿式钻眼、喷雾洒水、水泡泥封孔、冲洗巷壁,清扫和刷白巷道、净化风流等防尘、防爆措施。

采取综合防爆措施,主要是消除引燃煤尘的火源。

一、防止浮游煤尘爆炸的措施

1、喷洒粘结剂:

把氯化钙等吸水物质和湿润剂的混合水溶液喷洒在巷道周壁上,使已沉积的煤尘湿润而成团或粘结,不致重新飞扬形成煤尘参与爆炸。

一般每年喷洒2~3次。

2、巷道刷浆:

用石灰水或水泥石灰水喷洒在巷道周围,使煤尘团结起来不能飞扬到空气中参加爆炸。

3、消除引燃火源:

原理是破坏引起煤尘爆炸的外界条件。

这样,即使空气中煤尘达到爆炸浓度,也不致引燃爆炸。

4、喷雾洒水:

喷雾洒水不但湿润煤尘,起到降尘作用,而且由于水分能吸收大量的热量以及隔绝火焰,所以喷雾洒水也能起到阻止引燃的防爆作用。

5、清扫并运出巷道中积聚的煤尘。

清扫时尽量不使煤尘飞扬蔓延。

二、撒布岩粉

1、对岩粉的要求

(1)可燃物含量<5%;

(2)游离的SiO2<5%;

(3)不含有毒有害的混合物;

(4)潮湿巷道应用抗湿式岩粉;

(5)岩粉必须全部通过50目筛(筛径<0.2mm),其中70%以上应通过200目筛(筛径<0.075mm);

2、岩粉原料

岩粉的原料常用石灰岩、粘土页岩、石膏、白云石为原料,以石灰岩最为普遍。

3、岩粉用量

岩粉用量要求可按岩粉与沉积煤尘混合后的粉尘中,不燃物质的含量应不小于80%;

4、撒布岩粉的要求

撒布岩粉需将巷道的所有表面,包括顶、底、帮都要用岩粉覆盖,撒布长度应大于300m,不足300m的巷道则全部撒布。

5、岩粉撒布的方法

人工撒布或压气撒布均可。

人工撒布时撒布人员必须站在风流的上方。

6、撒布地点

(1)井下所有运输巷和回风巷;

(2)煤尘积聚地点必须经常撒布岩粉;

(3)工作面上口、下口,应经常撒布岩粉。

但有喷雾洒水地点或巷道潮湿,煤尘中水分大于12%的地区可以不撒布岩粉。

第三章隔爆措施

一、隔爆措施

隔爆措施是把已发生的爆炸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阻止其传播与发展,使爆炸不至于由局部扩大的全矿性的灾难。

隔爆措施主要有:

设置岩粉棚、水槽棚、撒布岩粉、自动式防爆棚以及隔爆水幕等。

二、隔爆水棚及隔爆措施

为防止局部瓦斯爆炸事故的扩大,采取防止瓦斯爆炸的隔爆措施,隔爆水棚目前使用比较普遍。

其隔爆原理是利用水在爆炸高温下被汽化形成水雾,既降低了爆炸火焰温度,又降低了空气中氧的含量,因而起到隔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的条件。

隔爆水棚采用的水袋主要为塑料制品,规格有:

40L、60L和80L的三种。

1、隔爆水棚布置的原则:

水棚按隔绝瓦斯爆炸的范围,可分为主要隔爆水棚和辅助隔爆水棚,由40L及小于40L的水袋所组成的水袋棚,不得作主要隔爆水棚。

其布置原则如下:

⑴、主要隔爆棚应在下列地点布置:

①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的主要运输大巷。

②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

③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⑵、辅助隔爆水棚应在下列地点布置:

①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

②采区内的煤巷、半煤岩掘进巷。

③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瓦斯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和隔绝与煤仓、装煤点相连的巷道。

2、布置方式:

水棚的布置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分散式水棚不得作主要隔爆棚。

 

将乐县积善煤矿1号井

 

防尘、防爆、隔爆措施

 

201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