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E处D.B处
4.B处的传统民居是
A.帐篷B.高脚屋
C.窑洞D.厚墙、小窗
5.一艘货轮在D地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B.石油
C.大米D.煤
【答案】3.A4.B5.B
考查亚洲的气候分布状况,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题详解】
A地处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炎热多雨.A正确。
【4题详解】
B处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高脚屋利于通风散热,适应这里湿热
气候,B正确。
帐篷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高寒地区或沙漠地区传统民居厚墙、小窗利于保温或防晒。
故选B。
【5题详解】
D处为阿拉伯半岛,它的沿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故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石油,B正确。
【点睛】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长150千米,最窄处仅38.9千米.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1艘油轮进出海峡,每年有大量石油从这里运出.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下图为“太平洋洋底地层等年龄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洋底地层年龄最老的是
7.图中甲处岛屿是
A.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板块隆起形成的
B.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固形成的
C.亚欧板块内部张裂形成
D.两个大陆板块挤压形成的
【答案】6.D7.A
【6题详解】
由图中等年龄线图可知,①地层年龄最新,④地层年龄最老,D正确。
故选D。
【7题详解】
甲处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屿,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大陆板块上拱形成的,A正确。
故选A。
【点睛】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
对地表的影响
举例
板块张裂
常形成裂谷、海洋或海岭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
碰撞
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俯冲带附近常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受挤压向上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常形成巨大的山脉、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多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年降水量最少
9.④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升高
B.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C.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D.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答案】8.C9.D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8题详解】
①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形成荒漠,②为地中海气候,没有形成荒漠,A错误。
③位于印度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C正确。
④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南坡,为西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在四地中最丰富,BD错误。
【9题详解】
图中④地地势低平,容易积水,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因而经常发生洪涝,D正确。
海平面上升不是其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A错误;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集中在夏季,B错误;
孟加拉国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是人为原因,C错误。
【点睛】以图文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有“日本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立山黑部(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下图为立山黑部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立山黑部地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
②山地地形的抬升作用
③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④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当春季气温急剧增温,该现象最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低温冻害B.沙尘天气C.地面塌陷D.洪涝灾害
【答案】10.C11.D
本题考查日本气候形成原因及影响。
【10题详解】
立山黑部位于日本西部,临日本海,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受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降雪较多,②④正确,选C。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厚厚的积雪融化,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
D正确。
读“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关于图中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不便
C.冰川地貌分布面积不大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13.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答案】12.D13.B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12题详解】
根据陆地轮廓可判断该地区为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河流流速平稳,内河航运发达;
冰川地貌广布。
13题详解】
图中城市自西向东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逐渐增强。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B.地形、河流
C.风向、地势D.光热、降水
1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
C.沙尘暴D.洪涝灾害
【答案】14.D15.B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水源、土壤、地形;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
技术条件:
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4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是其制约因素;
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约因素,D正确。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中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地盐碱化,B正确。
【点睛】本题以一组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m。
狐猴是马达加斯加岛独有的动物。
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mm以上却生长较差。
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16.马达加斯加岛
A.山地东侧地势平缓,而西侧陡峭
B.山地东侧降水多,而西侧降水少
C.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岛雨林茂盛
D.东岸为暖流流经,西岸为寒流流经
17.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
A.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D.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18.狐猴仅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主要原因是该岛
A.物种丰富
B.人口密度小
C.长期孤立
D.气候适宜
【答案】16.B17.C18.C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马达加斯加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动,说明东侧海拔高,西侧海拔低,东侧地势起伏大,西侧较为平坦,A错。
东侧有暖流流经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B对。
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C错。
东岸和西岸均有暖流流经,D错。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猴面包树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是为了在旱季为生长提供水分,其特性是为了适应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故选C。
【18题详解】
狐猴仅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主要原因是该岛很早就和大陆分离,地理环境单一,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为天敌,使得其进化速度慢,故选C。
下图为非洲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四地,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20.M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降温减湿
B.降温增湿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湿
【答案】19.C20.A
【19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判断出①为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地区,②为尼日尔河,③为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河流流量大,水循环最活跃,④为赞比西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
故选C。
【20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位于非洲西部,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故选A。
【点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
~60°
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
读某区域略图,某日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回答下列各题。
21.该船经过P点时,其正在进入
A.麦哲伦海峡
B.莫桑比克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2.当该船航行至Q国附近海域时,海面风平浪静,原因最可能是
A.周边岛屿削减了风力
B.洋流阻碍了波浪的形成
C.当时的季风偏弱
D.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无风带
【答案】21.C22.D
【21题详解】
根据海陆轮廓,图示为马六甲海峡,该船经过P点时,其正在进入马六甲海峡,C对。
麦哲伦海峡在南美洲南端,A错。
莫桑比克海峡在非洲东南部,B错。
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D错。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纬度,当该船航行至Q国附近海域时,位于赤道附近,海面风平浪静,原因最可能是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无风带,D对。
岛屿、洋流影响不是主要原因,与季风影响无关,A、B、C错。
点睛:
根据海陆轮廓或经纬度,图示为马六甲海峡。
麦哲伦海峡在南美洲南端,莫桑比克海峡在非洲东南部,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
位于赤道附近,海面风平浪静,原因最可能是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无风带。
二、综合题(共4题,共56分)
23.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分析这种分布对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2)该区域中湄公河的下游地区常受洪涝灾害,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
【答案】
(1)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和生产用地。
临近河流,供水、水运便利,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等。
(2)湄公河的下游地区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在雨季,超过河流的排水能力,易形成洪涝灾害影响。
考查人口和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和弊端,理解解答。
【详解】
(1)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可从地形、水源和水运的角度分析。
(2)湄公河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量大,易积水成涝。
【点睛】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及三角洲,这是因为河流沿岸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充足的水源、平坦的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方便灌溉和饮用,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同时也易于发生水患灾害。
24.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位于非洲中北部,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湖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最大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
20世纪60年代以来,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
材料二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图中B处)始建于1960年,历时10年半建成,大坝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
但大坝建成以后的几十年中,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导致尼罗河三角州(图中A处)的海岸线不断后退。
材料三下图为非洲气候分布图和乍得湖流域图
(1)图中甲—①—②自然带
更替体现了陆地环境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简述甲地出产优质葡萄主要的气候优势。
(3)推测乍得湖面积急剧缩小的原因。
(4)试简析导致A处三角洲海岸线不断后退的成因。
(1)从赤道向两极热量
(2)夏季气温高,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3)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
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导致过度利用水资源。
(4)水库建设使河流泥沙在库区大量沉积,下游输沙量下降(入海口处来水来沙减少);
海浪侵蚀加剧。
本题考查非洲的自然带、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湖泊和三角洲。
(1)甲—①—②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甲地
地中海气候,葡萄生长季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乍得湖面积急剧缩小的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有关。
(4)A处三角洲海岸线不断后退一方面是尼罗河流域水库建设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海水侵蚀有关。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简要说明G河段流量曲线较平稳的原因。
(2)结合材料,简述G河段的开发利用方向。
(3)E河段沿岸地区粮食生产发展得比G河段沿岸地区好,分析其自然原因。
(1)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在季节上交错,因此G河段流量曲线较平稳。
(2)G河段流速缓慢,水量平稳,所以G河段开发利用方向为航运。
(3)E河段沿岸地区虽地处高原和山地,但纬度较低,且位于河谷,热量较充足;
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1)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识在欧洲西部,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小;
(2)从图中可以看出G河段地势平坦,G河段流速缓慢,水量平稳,且沿岸经济发达,所以G河段开发利用方向为航运。
(3)热量光照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E河段沿岸地区虽地处高原和山地,但纬度较低,且位于河谷,热量较充足,而G河段纬度更高,地处平原,热量相对更低;
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而G河段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
2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两侧多河流和湖泊。
挪威水能丰富,均采取梯级开发方式开发水电;
近年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为此寻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冬季强劲的风力发电和春、夏、秋季充沛的水能发电组合,确保其全年电力供应充足,堪称世界上最佳的能源组合形式。
材料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
(1)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多山地湖泊的原因。
(2)解释挪威最适合发展风电与水电进行组合发电的原因。
(3)挪威铝土矿资源缺乏,却是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简述其炼铝工业发达的主要区位条件。
(1)冰川作用形成冰蚀洼地(堰塞湖);
降水丰富和积雪融水量大,水源充足;
纬度和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任答其中两点)
(2)挪威海岸线漫长,利于风力发电;
西风冬季更强,冬季发电量大;
风电稳定性较差。
挪威冬季气温低,河流流量小,水电规模小;
其他季节降水和积雪融水量大,水电发电量大。
(任答其中两点)
(3)水能、天然气等能源丰富,动力充足;
海运廉价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国际市场广阔;
技术先进。
(任答其中三点)
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重点考查湖泊的形成、能源的开发和工业区位条件。
(1)湖泊的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第十低洼的蓄水区,第二要有大量的水;
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由于冰川的侵蚀力强大;
半岛内部冰川侵蚀形成众多的洼地,该地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多,低洼地区积水后就形成了湖泊,该地纬度低,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小,水源充足。
(2)挪威最适合发展风电与水电进行组合发电的原因可分别从风电和水电的季节差异分析,风电冬季风强,风电丰富,水电夏季水量大,水电丰富,两都互补性强。
(3)注意审题“挪威铝土矿资源缺乏,却是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炼铝工业发达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原料因素,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水能、天然气等能源,说明动力充足,多峡湾,港口条件好,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离西欧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技术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