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8759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docx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

好学历史的第一要旨

——博闻强记

一、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

1.掌握历史史实、历史概念(背,理解)

2.掌握审题、解题方法技巧

3.精品题目,多练精评,提高训练效率(做) 

错题归因:

一基础不牢

二思维不全

三技巧不熟

四心态不稳

解题基本原则

一全面把握

1.全面感知材料的每一个字词;

2.全面分析四个选项;

3.切忌囫囵吞枣,断章取义,要从总体上把握;

二敏感灵活

1.寻找关键词,关键句;

2.熟悉基础知识,快速准确联想;

二、题型分析与技巧

题型一:

文字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

【解题技法】

1.读:

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

2.找: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3.联: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4.析:

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

注意:

浓缩材料找大意,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对应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提示:

“增加”一词表明,题干与选项之间构成递进关系,或者因果关系。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提示:

舅舅、外祖父与皇帝的关系;执政大臣是什么意思;母族亲属指什么人?

刘氏同姓诸侯指那些人?

题型二:

图表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的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

1.“三看”

①看表头及出处:

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表格中的项目:

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具体操作: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

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2007·全国卷文综·21)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 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题型三:

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地图、图片类材料题主要以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解题技巧】

1.“四审”:

①审时间和空间

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

2.对被选项要“三判”:

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

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

①是要以图补文;

②是要以文补图;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解析:

D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使用丝帛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货币,岭南和河西走廊地区使用金银货币。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很多地区拒绝使用铜钱,而金银和实物则不会因改朝换代而产生损失。

因此,使用铜钱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地区,故D项正确。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难移,直到两宋,江南经济才超过北方,所以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B项错在“发展速度最快”上,C项无法通过货币的使用得出。

题型四:

程度型、限定词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其特点是:

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政治影响”、“本质”等。

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

【解题技法】

1.排除法:

排除错误的、不够严密的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

2.比较分析法:

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

注意不能“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良二千石(郡太守)”是指称职的郡守,材料强调地方官员的贤明对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此治国理念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后来帝王传承的是汉宣帝重视地方官员贤明的治国理念,未涉及汉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延续性,故C项错误;D项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题型五:

比较型选择题

【解题技巧】

1.认真审读题目:

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

2.明确比较对象:

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五四运动时期,国人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民族意识普遍增强,即民族觉醒程度提高;民族觉醒的程度不同又导致群众参与度不同。

“公车上书”只是少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参与其中,而五四运动是学生、工人、商人等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

故A正确,BCD三项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

题型六: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解题技巧】

注意:

①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如客观、主观、主要、次要、直接原因、间接、历史、根本原因等;

②注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谁是因谁是果;

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

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

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B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综合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戊戌变法前许多维新思想家提出变法主张,其中核心问题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

这些实质性的大变革会有巨大的阻力,因而需要从小的改制突破,以动员更多的人支持改革,为核心改制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故宋恕和康有为均提出“易西服”,B项正确。

A、C、D项题干中均未体现。

题型七:

历史概念型选择题

特点: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

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解题技巧:

理解材料或课本上的历史概念进行判断

(2010·大纲全国卷Ⅱ·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

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战争问题。

煤钢是重要的战争资源,将六国的煤钢置于一个独立的、超越国家的组织管理之下,有利于欧洲的联合自强,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

材料中“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说明其是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题型八:

评价型选择题

特点:

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以及历史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

题干材料反映了与沿海经济有关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官方)认可,这正说明了东南沿海经济日益受到统治者重视,其社会影响力也必然因此上升,故A项符合题意。

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C项错误;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我认为在高考中能否得到高分,做好选择题至关重要。

通过平时考试,我发现多数同学选择题环境能力十分薄弱。

上新课尚且如此,更别提复习阶段,特别是临近高考的综合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十几个选择题只对三四个,可谓做题能力极差。

针对这个薄弱环节,我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选择题能力的培养,在上新课时就注重链接高考,比如上到某个知识点时,我会引出考过的题型,并加以分析强调,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平时讲解作业,分析试卷时也也注重选择题能力培养和技巧分析,要求学生注重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掌握,把握好时空范围。

不仅如此,我还多次从网络资源上搜寻专家名师的解题技巧和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加以运用,像上次刘老师印发的“选择题解题四大原则”,在教学中我也经常运用学生,自己虽有所收益,但感觉运用到学生身上效果不佳,不是很理想。

本次教研活动我就给大家印了份“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专家名师的解题经验。

也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解题方法和经验,借这次教研会之机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2017/3/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