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691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7.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

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这一过程说明()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8.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

“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国王行政权丧失B.英国进入法制社会

C.责任内阁制形成D.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9.华盛顿曾说:

“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

……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

”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B.宪法修正案C.两党竞选D.扩大国会的权力

10.“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

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

”这反映的是()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11.

蒋廷黻(1895—1965)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12.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13.“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

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

约》D.《马关条约》

1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

的民主政治建设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15.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

”他提醒学生说:

“我们不要忘记:

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

”在这里,胡适强调()

A.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B.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D.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

16.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

袁氏当国>

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

”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民主共和

17.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

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这体现了作者的()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

18.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

“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

”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19.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从当时的形势看,这次战略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D.右倾教条主义的危害

20.某同学收集整理了如右图所示的一些资料。

如果这些资料要成为一篇论文的主干内容,在下列可选的关键词中,最能恰当概括的一个应当是()

A.国共合作B.国际同盟

C.民族主义D.“总体战”

21.《世界史纲》指出:

“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

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

”该论述()

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22.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样式被称为现代化模式。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二月革命的爆发D.十月革命的胜利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共有副部长以上干部500名,其中非共产党员人士约1/3以上,而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委员,及一些部委中,非共产党员人士占到1/2或1/2以

上。

这个高级领导干部的阵容()

A.反映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特点B.说明政协是协商国家大政方针的机构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D.体现了政权机构的运行机制

24.“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

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新时期()

A.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25.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

“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26.新华网刊登《达沃斯:

5天的思想碰撞》一文,指出:

“参加论坛的有2500人,就有2500个不同的观点。

这里并不是追求达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思想碰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世界霸权主义盛行

C.世

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D.世界局势动荡加剧

27.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

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

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

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8.“……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的可以作为最后预防手段的大西洋联盟;

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法国()

A.一定程度上受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B.积极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C.奉行独立自主谋求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面对多极化趋势灵活调整其政策

29.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主要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的转移 

D.防止日本经济衰退从而影响自身发展

30.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布公告,宣布:

“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

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方针

31.随着国内外形

势的变化,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走向成熟。

与史实对应的阶段外交政策特点不相符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新时期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团结是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2.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3题25分、34题15分,35题12分,共52分)

33.(25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角度一:

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创举……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1)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4分)

研究角度二:

各具特色的民主政体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

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共产党宣言》

(2)材料中“独占的政治统治”指的是什么?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的途径。

(7分)

研究角度三:

法制化与民主进程

材料一《联邦宪法》(指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

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3)上述两则材料如何看待1787年宪法?

结合所学阐明其依据。

(6分)

研究角度四:

“旧邦改造”与“人民当家作主”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

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

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

——据Schleifer《关于<

论美国的民主>

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

(4)材料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法律、民情、环境”三个因素,按照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却遭遇挫折?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或文明的认识。

(2分)

34.(15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进步前赴后继。

材料一太平天国与近代化

正方: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1)你同意哪个观点?

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材料二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

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2)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

(2分)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分)运用同样的视角说说五四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1911年、1919年与1949年

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

这种主张不仅模糊了社会性质的不同,也掩盖了1949年这个时间的极端重要性。

还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

这种主张貌似重视辛亥革命,却忽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2009年11月20日)

(3)为什么说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定为以1949年为界比另外两个时间更准确?

35.(12分)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甲午战争后,有人说:

“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梁启超关于甲午战争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2013级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参考答案(历史)

第一卷

1.C【解析】:

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体现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而郡县政治则指的是官僚政治,体现的是地主阶级利益,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B、D三项均错误。

2.D【解析】:

据材料中“族刑”由“整个宗族”到“三族”的变化,可知当时宗族血缘关系的范围大为缩小,这是宗法观念逐渐淡化的体现,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分封,A项不符合题意;

仁政思想针对的是百姓,而不是宗族,B项错误;

郡县制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与宗族没有关系,C项错误。

3.A【解析】:

B项中的废丞相和D项中的设内阁均为明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秦、隋两代都没有实行分封制,C项错误。

秦朝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不断完善,隋朝时创立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故答案为A项。

4.D【解析】:

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丞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

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项。

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

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5.B【解析】: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世卿世禄制从商周时期开始,直到商鞅变法被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开始于隋朝时期,故A、C、D三项均与时间不符,可直接排除;

再结合材料中“乡举里选”“茂才、孝廉”等关键信息,可确定答案为B项。

6.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公共空间发达”“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等,可知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公民的参政意识这一相关内容。

B、C两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表述本身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够体现题干材料的核心思想,答案是A项。

7.A【解析】《十二铜表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大好处,但依然是平民斗争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贵族就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故答案为A项。

8.D【解析】:

18世纪,英国责任内阁确立后,国王才真正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故A、C两项错误;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确立起议会主权,使英国进入法制社会,故答案为D项。

9.B【解析】:

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又先后颁布一系列的修正案,以弥补缺陷。

迄今为止,美国宪法共有27条修正案,使宪法在维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又适应新的需要。

10.D【解析】:

在英、法、美、德四个国家中,建立共和政体的只有美国和法国,而法国共和政体是在各派政治力量多次较量后才最终确立起来的。

11.B【解析】:

根据题干中“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可以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战争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故B项符合题意。

12.A【解析】:

图片中的“开埠、海盗、基督教、《南京条约》”均与英国侵略有关,即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答案是A项。

13.D【解析】:

A、B、C三项均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列强的侵略要求,D项则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列强的侵略要求,与材料中“开铁路”这一资本输出的时代特征相符合,故答案为D项。

14.C【解析】:

国共两次合作分别出现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故B、D两项排除;

再从“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两处表述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抗日战争时期,答案为C项。

15、D【解析】;

从材料中的“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和“变态社会里不得已的事”可以看出胡适肯定学生的爱国行为,但又强调“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故其正确观点是强调理性爱国,以避免“不经济的不幸事”的发生。

16.C【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故答案为C项。

17.D【解析】:

《中华民国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蒋介石进行了评价,既看到了他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积极作用,又揭露和批评了他破坏革命、专制独裁和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消极作用,符合唯物史观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评判标准。

18.C【解析】:

根据“1927年12月”这一时间,可排除A、B、D三项。

1927年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秋收起义发动于1927年秋收时节;

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19.B【解析】:

1934年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是王明“左”倾错误和国共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故B项正确;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C项是直接原因,D项中的右倾教条主义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20.C【解析】:

图片中的三个事件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斗争,故C项正确。

21.B【解析】:

根据题意,马克思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再结合选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答案为B项。

22.D【解析】: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实现了现代化,D项正确,A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不是从“模式”上突破;

B项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终失败,排除;

C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3.C【解析】: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A项排除;

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而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故B项错误;

材料只体现中央人民政府

的领导干部阵容,并没有体现各政权机构的运行机制,D项错误。

24.A【解析】:

B、C两项均为1954年的史实,与题中“新时期”这一时间不符,可直接排除;

“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故A项正确。

25.D【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益得以恢复后,美国代表发表的感叹,“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突出了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26.A【解析】:

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并没有建立,故答案为A项。

27.A【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一方面它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美国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工具,故A项正确。

28.B【解析】:

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9.A【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冲突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为此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扶植日本、控制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