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645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梁祝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崔利波

朱飞亚

郦倩茹

2

课题方案简述

一、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得):

上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闻名于世的有孝女曹娥的故事、虞舜的故事、梁祝的故事等。

其中梁祝这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更是对我们这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激起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们作为上虞的一分子岂不更有责任扬我梁祝文化,文化需我们去传承,精神等我们去挖掘,.历史待我们去考究,所以我们选择了“上虞的文化底蕴——梁祝文化”这个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上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以梁祝文化为主体,有选择性的对上虞文化进行课题研究。

从梁祝文化中看到整个上虞的文化体系。

作为上虞人,通过这个课题研究,发掘出上虞的文化内涵,为家乡做一些事。

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我们可以在更深层次上了解这个孕育了我们的地方,还可以使上虞的文化得以传承。

三、实施步骤:

1.通过查找一些书籍,浏览一些网页,了解梁祝文化

2.通过一些戏剧,影视作品了解人们心中的梁祝

3.实地走访上虞的梁祝故乡,亲历人文古迹

4.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有舍取地分析整理

5.写成结题报告,并把所有资料整理成册

预期成果

了解上虞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梁祝文化,充分感受上虞文化的美,我们对上虞文化产生更深的感情,更着力于对上虞文化的保护。

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让我们的课余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审批单位意见

年月日

3

凄美的千古绝唱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家境豪富,庭院高大宽敞,家中广多金银。

她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

"

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员外已把女儿的终身许配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

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谢安听说这一奇事,就奏请皇帝,敕封为"

义妇冢"

4

梁祝传说之梁祝和双蝶节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爱情,最后双双化为蝴蝶。

据说在东晋永和年间,上虞有一富家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无兄无弟,才貌双全。

父母要她嫁人,她说:

儿当出外求学,求得贤士再嫁。

因而,祝英台女扮男装,改称九官。

求学路上与会稽梁山伯相遇,两人一见如故,作伴同到宜兴善卷洞碧藓岩。

他俩见这里山青水秀、花开蝶舞,就筑庵读书。

一起同窗三年。

梁山伯诚实笃厚,不知祝英台是女子。

临别之时,两人再次游碧藓沿,只见一对彩蝶,向他们扑面飞来。

祝英台说:

假如我们能像蝴蝶一样,双双飞舞花间,该有多自由幸福。

于是祝英台约梁山伯三个月内前来会晤,告知父母,将家中九娘许配给他。

实则九娘就是祝英台自己。

梁山伯自以为家贫,怕到祝家去求亲,终于耽误了日期。

祝英台父母就逼着英台许配给了马家公子。

后来,梁山伯考取功名,任勤县县令。

有一次路过祝家庄,想去拜访祝英台。

向家僮询问"

祝九官"

家僮回答:

祝家只有九娘,并无九官。

梁山伯这才醒悟到,原来祝九官就是祝九娘。

就向家僮说能否以同学之宜,与英台相见一面。

祝英台恨梁山伯来迟,以罗扇遮面,侧身一揖就进去了。

梁山伯懊悔莫及,思念成疾,不久病亡,遗言葬在清道山下。

第二年,祝英台出嫁路上,叫船夫绕道清道山下,要到梁山伯墓前祭拜一别。

到了墓前,祝英台失声恸哭。

突然,狂风大作,坟墓裂开一道缝,祝英台纵身跳了进去,坟墓重又合拢。

一会儿,阳光灿烂,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舞而出。

传说黄色大蝴蝶是祝英台,黑色的大蝴蝶是梁山伯。

说也奇怪,从此后,每年早春二月,桃李芬芳时,常常有一对彩色大蝶翩翩起舞,穿花栖草,追逐嬉戏,形影不离。

当地百姓传说,这些彩蝶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精魂所化。

他们留恋"

同窗共读三载的幸福生活,一年一度飞到这里来作旧地重游。

为纪念这对情侣,建起了"

祝陵"

,还把每年三月一日传说是祝英台生日的这一天,称为"

双蝶节"

每年到了这一天,都有许多青年男女到这里来凭吊。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

5

历史上梁祝确有其人凄美故事发生在上虞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我国历史上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至今已流传一千多年,可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历史学家和有关专家查阅了各方面的史料, 

发现文字记载最多的是上虞。

因此逐步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看法,祝英台确有其人,那就是上虞人。

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就在上虞。

据史料记载,最早是梁元帝时《金楼子》一书(见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上海书店《民俗影印本》),但原作已亡佚。

初唐梁载言的《十通四藩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同冢”的故事。

晚唐张读的《宣室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宋代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增加了祝英台裂而现时“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的情节,为“化蝶”之先声,到明代冯云龙的小说中完整地写上了“化蝶”的故事情节。

四九年后,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组织有关名家到上虞作实地调查。

上虞祝姓村共有七个,最后,认定离县城三公里的祝家村。

于是在以后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中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从此上虞县祝家庄公认为是祝英台的故乡。

祝家村背后是青山,前面有条小河,叫玉水河。

此河可通余姚、宁波。

离此不远处,有个余姚马家。

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

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五百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

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

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的历史。

山伯古塚

梁祝文化不是一般的爱情故事,而是有深层次的优美隐含的文化意蕴,如“化蝶”一般在殉情的惨烈之后,给人以优美所感动,为奔向自由而憧憬。

6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5月周恩来总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周恩来认为,新中国已迈出了主动走向世界、了解世界的可喜步伐,但同时也应有意识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新中国,进而使他们走向新中国。

因此,周总理特意指示中国代表团带去了国内刚拍出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会议召开不久,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所展示的精神风采已为各国代表团和各国记者所注目。

周恩来指示给他们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看看。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中国代表团的同志们观看《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对有趣的情节总要发表评论。

比如,当他看到"

十八相送"

这一段故事时,周恩来竟高兴得发出了"

咯咯咯"

的笑声。

接着,他从前排过头来对大伙儿说:

你们看,这位祝英台小姐的口才,多像一位外交家!

可惜生不逢时啊!

要在现在,她可能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女外交家!

外国人对中国越剧片究竟感不感兴趣?

作为新闻联络官的熊向晖心中没有把握。

周恩来凝神沉思了一会儿,说"

只要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

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并"

在放映前作3分钟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语要有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作其他解释。

这样试试,我保你不会失败。

不信,可以打赌,如果失败了,我送你一瓶茅台酒,我出钱。

果不出周恩来所料,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的受到众多外国记者的喜爱。

放映前10分钟,能容纳200多人的旅馆大餐厅的位子已经坐满了人。

和上次放映《1952年国庆》不同,这次在放映过程中全场肃静,观众个个入戏,全都看懂了。

从"

草桥结拜"

的欢悦到"

英台抗婚"

的悲剧,从"

楼台会"

哀怨泣别到"

坟前化蝶"

的忠贞想随,那美丽动情的一幅幅画面,伴随着富有浓郁东方色彩的一曲曲旋律,在观众心中起伏回荡。

当放映到"

时,一位法国女记者感动得热泪盈眶;

哭坟"

和"

化蝶"

时,只听见全场一片同情的感叹声和哭泣声。

电灯复明,放映结束,观众还如醉如痴地坐着,沉默了一会儿,才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位美国记者说:

这部电影太美了,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感人!

有的说,想不到电影和色彩这么绚丽。

一位比利时记者说:

简直忘了在看电影,好像我也在梁祝身边。

一位印度记者说:

新中国成立不久,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说明中国的稳定。

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

时近午夜,人们还在尽兴地谈论着,不肯离去。

6月8日,周恩来宴请以艾登为团长的英国代表团,并招待他们观看《梁山伯与祝英台》。

看后,艾登满意地说:

影片的色彩鲜艳,服装美丽,女主角表演优异。

他还建议中国向外国出口这部片子。

其他国家的社会名流,看了后赞许道:

这是东方式的细腻的演出。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梁山伯与祝英》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不仅增进了中国代表团与兄弟国家的朋友们的友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融洽了中国代表团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的人们的感情,推动了日内瓦会议的进展。

日内瓦会议结束不久,世界影坛巨星卓别林看了周恩来托中国代表团成员王倬如捎去的这部电影后,他由衷地称赞中国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

本文摘录至互联网(有删减)作者:

熊华源7

祝英台形象的文化内涵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与《白蛇传》《孟姜女》等民间传说相比,较少地带有幻想色彩,它的人物形象也不像《白蛇传》《孟姜女》那样受神话影响之深。

但它同样由劳动者口头创作、又经长期的口头流传而形成,是民俗文化孕育、积淀的结果。

因此,研究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民间传说,并想使之往纵深方向有所开拓,那么,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努力揭示出其形象的文化特征,就显得很有意义。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在民间有广泛的流传。

明清以后,《梁祝》得以勃发,它已以故事、歌谣、曲艺、戏剧等多种形式流布于浙江、江苏、山东、甘肃等二十多个省份,并伸足于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这是因为:

第一,就情节而言,只有祝氏女扮男装的成功,才有梁祝共读的可能,山伯求婚、祝氏哭祭等也由此而生;

而且也只有以哭祭跳墓为终结,故事才成其为悲剧。

非但如此,在故事中,"

女扮男装--哭祭跳墓"

的形象结构又以内在的张力,规定和制约着全部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并使它们揉成一有机的整体,引往悲剧的结局。

换言之,离开了"

的结构,祝英台形象便成了别个,《梁祝》也便成了别一种传说。

第二,就主题而言,《梁祝》的主旨在于抨击封建礼教,要求男女平等,即在于呼唤女权的复归。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维护封建宗法关系,制订了"

男女有别"

、"

男女授受不亲"

等两性关系的道德要求,鼓吹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因此,《梁祝》要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表现抨击封建礼教、要求男女平等的主题思想,就得对上述两种不合理现象作出反击。

的形象结构正好和这种反击相契合,前者重在表现男女应该平等的思想,后者着重呼吁男女应有爱情的自由,两者有机地结合,就最有效地表现了《梁祝》的主旨。

以上主要是从《梁祝》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这两方面对祝英台形象结构的表层意义作了考察。

但要真正认识该结构的文化价值,仅此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得从产生该结构的文化背景入手,对蕴涵于结构深层的文化意识、民族性格和民俗因素等作些必要的探究。

如前所述,《梁祝》最早起自东晋时期的江浙,它的发源尤以浙江的"

会稽--鄞县"

为中心。

因此,我们的考察和探究就不妨以东晋时期"

的历史、人文和民俗为背景。

再由于民间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积淀物,其流传、演变和传承的过程就是不同历史、不同地域的种种民俗文化不断积淀的过程,因此,我们考察的对象也就以祝英台形象的基本结构为限。

地处东南沿海,古时称于越。

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吴越文化是直接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延续下来,并经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的创造、发展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它的区域当以现在的浙江、苏南为主。

这种在物质文化方面,以稻作、印纹陶、青铜剑、蚕桑和造船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在精神文化方面与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

因此,产生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吴越地区的《梁祝》,其形象结构的形成就不能不和这种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祝英台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吴越文化的特征。

对此,我们还可通过与同时期的花木兰形象的比较,而得以更进一步的说明。

祝英台和花木兰,是民间文学中产生的两个艺术形象,并且都发生在魏晋南北朝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两个形象都以女扮男装为中心结构、以聪明勇敢为性格特征而流传千古。

然而,由于她们一个在南方的吴越,一个在北方的中原,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她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祝英台女扮男装的目的是求学,旨在呼唤女权,争取与男子平等,争取女人的人格独立。

花木兰则不然,她女扮男装的目的是替父从军,祝英台更显得主动,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也更为积极。

如果我们透过反抗封建礼教这一表层思想,从花木兰身上能把握到的更多的"

忠"

孝"

的思想,这与中原文化传统是相一致的。

通过这简单的比较,祝英台形象的吴越文化特征就更为明显了。

祝英台形象的性格特征自然是聪明勇敢、大胆进取,并视死如归的。

的形象结构中所体现出来的,她对世俗社会的抗争、对爱情理想的追求是何等地执著、何等地大胆。

尤其是她对爱情的追求遭受世俗的压抑时,她便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生命来实现"

生不同帐死同坟"

的诺言,勇敢地跳墓埋璧、舍身殉情,这又是何等地悲壮!

这与西施的舍身赴敌、曹娥的舍身投江、朱娥的舍身受刃,在文化心理上是灵犀相通,一脉相承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祝英台形象是西施、曹娥、朱娥、潘氏、王某等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吴越奇女,甚至包括大禹、勾践、谢绪、朱光等知名和不知名的吴越伟男在劳动者口头文学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

可以说《梁祝》把祝英台形象的结局处理成"

哭祭跳墓"

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劳动者在塑造这个形象时,不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而且连同自己的性格特征也一并铸入了。

祝英台形象的产生是吴越文化孕育的结果。

吴越文化传说中"

男女平等"

的民族潜意识和"

好勇轻死"

的民族性格,对祝英台形象结构的设计和浇铸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从而使该形象稳固地建立在民族心理的台基上,使之流传千年而不变。

《梁祝》所发源的越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引人注目的地位。

从东汉思想家王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文学家嵇康,到唐代诗人贺知章,宋代诗人陆游和思想家吕祖谦、叶适、陈亮,明代画家、文学家徐渭和哲学家王守仁,清代思想家黄宗羲;

乃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等,都是开一代学风的伟人。

在越地,真是"

名贤辈出,代不乏人"

,"

儒风之盛,冠于东州"

探究其源,无不与民俗文化有关,尤其是和越地久传不衰的"

养贤"

习俗更有直接的关系。

养紧"

,即养育贤人。

它的主旨在于尊重知识,培养人才。

的详细内容,《绍兴风俗志》曰》:

'

奖学'

多是宗族出面,本宗族中有贫家子弟无力上学读书的,就由宗族来培养。

宗族一般在祠堂名份下有财产,从产业利益中出钱资助,到这个弟子培养成才。

如果说祝英台的矢志求学是越地"

习俗浸濡和启发的结果,那么,祝英台的伪为男装则更是越地"

假子"

旧俗的直接移植。

最后说一说吴越地区的"

重祀"

风俗。

因此"

的发生,在越地民俗文化背景中,是十分自然的事。

综上所述。

《梁祝》中祝英台"

的形象结构是越地"

淫佚"

等古老民俗事象启发和催产的结果。

在盛行"

的民俗背景中,祝英台女扮男装以求学的发生,是自然的;

在民间还流?

风气的情况下,祝英台哭祭跳墓以殉情的发生,也是很自然的。

通过祝英台形象结构的民俗背景的考察,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祝英台形象是吴越民俗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周耀明9

梁祝“化蝶”成因及其文化意义

梁祝故事流传久远,钱南扬先生则把它产生的时代推溯到晋末。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较早的梁祝故事都没有“化蝶”的情节。

而后来完整的梁祝故事都离不开“化蝶”。

即使改编成电影、戏剧、小说等也改不掉“化蝶”。

那么“化蝶”的文化意义如何,已成为梁祝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依据。

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典型情节的形成,往往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产物。

梁祝“化蝶”产生的社会心理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可从神话的产生来看。

在人类初级阶段,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人们无法解释风电雷雨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又无力抗拒它的破坏力,因而借助想象,去假设种种神怪,并让各类神怪之间互相竞斗,最终以人们幻想的一种想象结局。

“化蝶”虽出现在人类成熟时期,但神话的社会心理特征依然存在。

梁祝故事作为封建时代突出的婚姻恋爱悲剧,它的产生是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的。

在这两千多年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无不充满封建的传统观念,在婚姻上恪守“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迫使千千万万男女青年就范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由于新生的反抗力量还比较微弱,还无力突破旧势力的种种障碍,因而往往以失败告终。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在当时社会上不可能实现,所以必然产生悲剧。

人民群众在悲愤中创作了悲剧故事,来抒发内心的爱憎感情。

梁祝的“化蝶”正表现了当时广大青年男女的合理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现实。

这同人类初级阶段人们要求征服自然而实际上还不可能征服自然的现状,有十分相似之处,早期的人类借助想象产生了神话,企图征服自然;

而“梁祝”时代的人们也借助想象,“化蝶”让“梁祝”们“百年好合”。

因此,我们说“梁祝"

“化蝶”,比翼双飞,是一般民众的共同心理要求。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

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

“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

梁祝故事的“化蝶”结局并不是首创的,也不是偶尔为之。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不难发现,传统的悲剧多以团圆结局的。

长篇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是一个封建家庭造成的悲剧。

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忠于誓约,最后以死抗争。

诗的结尾是这样: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这里鸳鸯似为两人精魂所化,象征两人的爱情永久不渝,再也没有什么力量把他们拆散。

这样的结局,也和梁祝故事中“化蝶”一样,反映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胜利的信念。

四大民间故事的其他三则,都是悲剧,但多以大团圆结局。

如《孟姜女》,有的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后,负骨蹈海升天;

有的说孟姜女要秦皇祭奠范喜良,叫三声爹,(秦皇)“爹、爹、爹叫三声,孟姜女双双上天庭”。

秦皇只扯住孟姜女一片裙角,化蝶飞走了;

还有的说孟姜女和范喜良本是金童玉女下凡,死后双双返回天宫,

等等。

《白蛇传》,许多本子也是团圆结局,如“许娃求母”、“祭塔”等,有的讲许仙之子长大后,劈倒雷峰塔救母;

有的讲许仙儿子中了状元,祭塔救出母亲,全家团聚。

《牛郎织女》故事结尾是“鹊桥相会”,“降为凡人”,牛郎织女“终成眷属”。

再看古代作家作品的结局,以团圆收束者屡见不鲜。

较早的是唐代传奇《柳毅传》和《李娃传》,宋代话本《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主人公周胜仙反抗封建势力,为范二郎死过两次,做了鬼还请三天假来和范二郎相聚,设法把范二郎救出监狱,团聚愿望死后得以实现。

元杂剧中悲剧多以团圆结局,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李好古的《张生煮海》、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等都是;

汤显祖的《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渴求爱情,忧闷而死。

作者并没有以杜丽娘的死来结束剧情,接着写游魂相会、后又死而复活,结为夫妇。

那么对“化蝶”这类团圆结局,我们今天怎么看待呢?

我认为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虽然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毕竟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读者或观众对文艺作品总希望有个结局,并且是美满的结局。

出于善良的民族心理,总是对弱者和不幸者寄予极大的同情。

民间流传故事往往从这种心理出发,给故事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

往往因为有一个团圆结尾,人们才爱看爱听,作品才有较强的吸引魅力。

团圆结尾还有战斗性。

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顽强的抗争,战胜一切封建势力。

周恩来同志说,我们绝对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曲解它。

大团团结局的艺术感染力和鼓舞性在文学史上乃至社会发展史上的功益是不可抹煞的。

直到现在,许多人仍喜欢看大团圆结局的戏剧、影视、小说,便是明证。

当然,有生命力的团圆结局是不应落入俗套的,雷同是一切艺术手法的大忌。

我们认为团圆结局应是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决定表现形式,而不是以形式框住内容。

《孔雀东南飞》的“化鸟”,梁祝“化蝶”,《窦娥冤》的“化魂”等等,不但不令人厌弃而且引人入胜。

又如《琵琶记》的团圆结局,并不是艺术手法本身的弊病,而是作者封建思想导致了大团圆主义的败笔。

通过对梁祝“化蝶”结局的探讨,希望能推进对梁祝故事的积极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摘录至(1987年江、浙、沪梁祝学术研讨会论文,载《宁波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有删减)作者:

周静书

11

结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