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838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docx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植物代谢二试题

专题提升(五) 植物代谢

(二)

一、选择题

1.[2019·德州]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图Z5-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Z5-1

A.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B.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D.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2019·呼和浩特]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如图Z5-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Z5-2

A.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甲装置中①和②对照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烧的蜡烛熄灭

4.[2019·临沂]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5.[2019·广州]白云山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被称为广州的“市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

C.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一天中任何时候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6.[2019·广州]如图Z5-3是植物的叶片在白天进行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乙表示其生命活动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Z5-3

A.①表示二氧化碳,甲表示光合作用

B.乙过程分解的有机物是甲过程制造的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过程

D.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甲过程的进行

7.[2019·南通]科研人员研究了小麦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如图Z5-4,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图Z5-4

A.播种量越大,小麦产量越高

B.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D.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

8.生态球是家庭中常见的绿化美化饰品,置于阳台上,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如图Z5-5所示),图Z5-6是生态球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

00和18:

00),正确的是(  )

图Z5-5

图Z5-6

9.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图Z5-7

A.图甲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图甲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10.如图Z5-8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5-8

A.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周围环境温度也为0

B.光照强度为0~a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影响

C.光照强度为a~b时,光合作用强度只受温度影响

D.光照强度大于b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1.[2019·福建]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Z5-9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Z5-9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12.如图Z5-10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情况得到的。

图Z5-11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图Z5-10

图Z5-11

二、非选择题

13.[2018·青岛]小薇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

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

图Z5-12

(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

(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

(二)]。

①小薇看到图

(一)所示的物像后,转动    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在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的    是    方向流动的。

 

②图

(一)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

(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图

(一)中的[5]对应图

(二)中的    (填数字),水分通过该结构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              。

 

(2)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

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

1小时后将甲装置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          ,实验成功。

她不用乙装置的原因是              。

 

(3)小薇整理笔记,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图甲)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图乙)。

图Z5-13

①图甲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和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分别是曲线上的      ;在g点时图乙中箭头    (填数字)表示的过程不出现;当图乙只有过程③④时,对应图甲中的时间段是     (填数字)。

 

②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甲中的a点会向    移动。

 

14.[2018·邵阳]图Z5-14中,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X为新鲜状态下的质量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Z5-14

(1)在图甲中,幼叶H是由种子胚的    发育而来的。

 

(2)在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X曲线的cd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原因是        。

 

(3)从同一植株上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3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p;将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的温度和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向水中通入空气;将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25℃的温度和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向水中通入空气。

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为m和n。

请计算,叶片②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的量是    。

 

15.[2019·山西]有人说:

“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

请分析如图Z5-15,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图Z5-15

(1)作为生物圈中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其细胞内有一座座“生产车间”,即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为植物自身及人和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产品”,即有机物和    。

 

(2)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

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碘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哪一部分?

    。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图乙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请你分析并解读:

bc段:

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随之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cd段:

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增高,部分气孔逐渐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a点和g点:

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

                 。

 

(4)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

 

(5)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维持碳—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至少答出三方面)             。

 

16.[2019·黄冈]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图一是小麦根的示意图,图二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三为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图四是小麦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Z5-16

(1)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如图一)。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自2018年入冬至2019年3月上旬,湖北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多阴寡照天气,单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2小时,其主要影响了图二中    (填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导致小麦生长缓慢,长势较弱。

 

(3)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籽粒中    (填图三中结构名称)。

 

(4)农业生产上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结合图四,请简要说出种植密度为m3时最利于提高产量的理由:

种植密度为m3时,            。

 

(5)“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成功地将偃霾草的染色体导入小麦,培育出了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这种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6)小表的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

如果用高产小麦与低产小麦杂交(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请分情况讨论并说明其子代的性状表现如何?

             

 

17.[2019·滨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

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

探究。

探究一: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Z5-17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A    ,装置B      。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

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 ]      的强度大于[ ]      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    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18.如图Z5-18所示装置,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

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Z5-18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    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至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乙。

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