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180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近3年真题+模拟文档格式.docx

A

4.(2012年北京理综,T5,6分,★☆☆)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本题考查对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操作的掌握。

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应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灭菌不彻底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但影响不大;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酵过程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所以该过程不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对结果影响不大;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果灭菌不彻底,杂菌产生的物质会影响外植体的生长,甚至杀死外植体,导致培养失败,对结果影响最大;

土壤浸出液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杂菌,另外在选择培养基上只能生存我们所要筛选的细菌,所以无菌操作不严格,对结果影响也不会太大。

C

5.(2011年重庆理综,T2,6分,★☆☆)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本题考查培养基的用途和微生物的代谢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是由一个或少数同种细菌繁殖而成的同种个体的总和,A项错误;

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选择酵母菌、霉菌等真菌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因为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项错误;

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为厌氧型,通入氧气可使培养基中的破伤风杆菌代谢活动受到抑制,C项错误;

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D项正确。

D

6.(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Ⅱ,T39,15分,★☆☆)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    。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相关知识,涉及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鉴别某种微生物与抗生素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及应用。

意在考查考生对微生物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1)对微生物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为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

(2)若让已经获得的单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且均匀繁殖,接种方法为涂布法。

(3)对某种抗生素越敏感的致病菌,在该抗生素存在的范围内,越不易生存,所形成的透明圈就越大。

但是,如果在透明圈中还有菌落生存,则说明该菌落的耐药性强。

(4)根据(3)的结论,为了达到抗菌目的,应选择能使该致病菌大量死亡,即产生的透明圈大的那种抗生素。

(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 耐药菌 (4)A

7.(2013年山东理综,T34,8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       或平板划线法接种。

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    和    。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

萃取过程中宜采用    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

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

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

(1)接种微生物的主要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过程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要进行无菌操作,必须对接种环进行灼烧。

(2)在微生物培养中,蔗糖主要提供碳源,也可作为能源物质,硝酸盐提供氮源。

(3)温度过高,干燥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由于萃取剂都是易燃物,易挥发,直接加热易引起燃烧、爆炸,故常用水浴加热。

(4)提取得到的胡萝卜素往往不纯,鉴定时常用标准品进行对照。

(1)稀释涂布平板法(或:

稀释混合平板法) 灭菌(或:

防止杂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3)时间 水浴 滤去不溶物

(4)(实验)对照

8.(2012年上海单科,T(四),10分,★★☆)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    ,②过程是为了 。

(2)Ⅰ号培养基称为    (按功能分);

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

A.琼脂B.葡萄糖

C.硝酸铵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

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

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A.40~50℃B.50~60℃

C.60~70℃D.70~80℃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和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和信息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稀释涂布培养法的操作原理和过程。

欲培养和分离嗜热菌单个菌落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为稀释过程,②为筛选过程;

Ⅰ号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加入硝酸铵的目的主要是补充氮元素;

高压蒸汽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等在内的全部生物;

据图可知,工业生产中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为60~70℃。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下,都可以测定酶的活性,A错误。

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曲线②中的数据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对于B选项而言是将该酶在35℃下保存,然后在80℃下测定该酶活性,B、C正确。

曲线②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开始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D正确。

(1)稀释 单个菌落的筛选(或筛选) 

(2)选择培养基

C (3)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4)C (5)A

9.(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39,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相关技术操作、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等知识,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1)筛选目的菌株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可以在这类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营养物质,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这就是微生物学家常用的“投其所好”的策略。

(2)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将聚集在一起的细菌分散或稀释成单个细胞,进而得到单菌落。

(3)目的菌株可降解原油,从而在培养基上形成以目的菌株为中心的分解圈,分解圈越大表明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

(4)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酒精灯火焰附近是一个无菌区,故实验操作在此处进行可防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10.(2011年四川理综,T30Ⅰ,9分,★★☆)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

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

(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        ,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    。

海藻光合速率随着不同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    培养条件。

(2)该海藻在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    。

(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葡萄糖

浓度(g/L)

0.1

0.2

0.4

0.6

1.0

海藻生

物量(g/L)

0.84

0.93

1.00

1.03

0.79

0.67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           的实验。

(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 。

本题结合海藻的代谢考查海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和培养条件,考查学生对曲线、图表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海藻是植物,因此培养时必须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必需矿质元素。

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CO2。

B点光照强度生物量最大。

(2)无光条件下海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必须提供有机物作碳源、能量来源。

(3)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

(4)根据图,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需光照强度适宜,据表格知需添加适宜浓度葡萄糖。

(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 CO2 光照强度 

(2)碳源和能源 (3)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 (4)适宜光照强度,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

模拟试题

1.(2013成都高新区统考)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

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C.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D.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分离分解纤维素菌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所以C选项错误。

2.(2011南通模拟)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碳源分为有机碳源和无机碳源。

当有机物作为碳源时,既是碳源,又可作为能源;

当无机物作为碳源时,只能作为碳源,不能作为能源。

3.(2013蚌埠模拟)二口恶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降解难。

某种白腐真菌能利用二口恶英中的碳元素作为碳源。

为了降解废水中的二口恶英,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能降解利用二口恶英的白腐真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⑧为筛选出的目的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⑤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如果要测定②中活菌数量,常采用

    法。

(2)④、⑥为对照组,⑤为实验组,④、⑥中加入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培养真菌的培养基)。

若⑥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    ;

若④中的菌落数目明显    (填“多于”或“少于”)⑤,说明⑤已经筛选出一些菌落。

(3)在提取白腐真菌细胞内的分解酶时,通常先将菌株细胞        制取粗酶液,再进一步获得相应的酶;

从中分离提取的酶通常需要检测    ,以确定其应用价值;

为降低生产成本,可利用    技术使白腐真菌重复利用。

(4)提取白腐真菌细胞内的蛋白质过程中,为了保证蛋白质不变性,需要对样品进行洗脱,措施一般是需要加入    ;

在装填凝胶柱时,如果有    存在,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该真菌可以产生某种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芳香化合物,适于采用    法提取。

(1)考查筛选细菌的方法,特殊的碳源和氮源可筛选目的菌,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细菌的数量。

(2)灭菌后的培养基如果未污染,则上面没有微生物菌落,⑤为选择培养基,只能适于能降解利用二口恶英的白腐真菌生长,故其上菌落少。

(3)考查酶的制取和固定的方法,制取酶液需破碎细胞才方便提取,制得的酶要检测活性。

(4)考查蛋白质的洗脱方法和特殊产物的提取。

(1)二口恶英 稀释涂布平板 

(2)(被杂质)污染 多于

(3)破碎和离心 酶活性(或酶活力) 固定化细胞 (4)缓冲液 气泡 萃取

4.(2012海淀二模)常见的酿酒酵母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

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菌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    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的液体经适当稀释后,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             。

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在酿酒酵母菌中表达的质粒)上。

该质粒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

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    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    能力的酿酒酵母菌作为受体菌。

从细胞结构看,酵母菌不同于大肠杆菌的主要特点是 。

(4)对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接种在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    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转基因酿酒酵母菌能够                  ,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1)由于葡萄皮上有酵母菌,所以可用无菌水冲洗葡萄获得菌液,然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分离。

(2)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利用木糖的酵母菌。

(3)转入质粒的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故可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以缺乏尿嘧啶合成酶的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可以利用缺乏尿嘧啶的培养基筛选出导入质粒的酵母菌菌株。

(4)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大量消耗后,酵母菌仍能利用木糖快速产生酒精,说明转基因酵母菌培养成功。

(1)无菌水 稀释涂布平板

(2)不能利用木糖发酵(或缺乏水糖发酵途径)

(3)氨苄青霉素 尿嘧啶合成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葡萄糖和木糖 葡萄 利用木糖产生酒精,并且酒精浓度升高对木糖发酵无明显影响

5.(2012西安模拟)某中学杨老师自制大蒜提取液,希望这种简便、经济的提取液能够高效地杀灭餐具上的细菌,杨老师完成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1)制作提取液:

杨老师将大蒜榨汁后制成提取液,具体做法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表中的括号内填出1#提取液应加入的冷开水量:

大蒜提取液编号

1#

2#

大蒜(g)

350

冷开水(mL)

(  )

880

无色食醋(mL)

/

20

制备量

1000mL

(2)使用方法:

将餐具浸泡在提取液中10min后取出冲洗。

(3)样品抽取:

将经过    处理的滤纸贴在餐具表面1min,然后将滤纸放到50mL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

再取1mL原液加入    mL无菌水中摇匀制成10倍稀释液。

(4)分离及培养:

用    法分离细菌。

分别取1mL原液和10倍稀释液,分别加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中,用灭菌、消毒后的    (用具),将原液和10倍稀释液均匀涂布到整个平板上。

每个浓度各做三个培养皿,其目的是    。

本实验另设1mL无菌水涂布在未接种的培养皿上为空白对照,原因是排除 。

最后在37℃下培养48h。

(5)观察记录:

设计1#提取液实验组的观察记录表。

(6)结果分析:

统计数据,得到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单位:

cfu/cm2,每平方厘米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

编号

条件

总份数

<

1

1~10

10~102

102~103

103~104

>

104

1#提

取液

消毒前

30

3

18

9

消毒后

14

12

4

2#提

33

2

16

19

10

根据消毒前后的数据可知:

 。

2#提取液效果高于1#,分析可能的原因:

请你给杨老师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设计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在制作提取液时,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1#和2#液体量必须相同,使其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无色食醋。

本实验探究的是大蒜提取液的杀菌效果,要防止杂菌干扰实验结果,所以每一步都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为了使结果更可靠,统计更准确,原液和10倍稀释液都要多设置几组培养皿进行涂布培养,求其平均值,以增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统计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数据看,无论1#提取液还是2#提取液,都是消毒后的样品含菌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大蒜提取液是能够高效杀菌的。

并且2#提取液杀菌效果比1#提取液更好。

(1)900

(3)灭菌 9

(4)涂布分离(稀释涂布平板)(只写“涂布”不可) 玻璃刮刀(三角刮刀、涂布器) 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灭菌不彻底对本实验的影响

(5)

提取液

菌落数

1号培养皿

2号培养皿

3号培养皿

平均值

原液

10倍稀

释液

(6)大蒜提取液能够高效杀菌 无色食醋促使大蒜提取液呈微酸性,协同杀菌

如:

①进一步探究同等条件下,醋和大蒜汁哪种消毒作用更好?

②不同浓度的大蒜汁,哪种消毒效果更好?

③醋作用的最适pH?

(任选其中一种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五十四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009年安徽理综,T6,6分,★★☆)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本题考查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的有关实验操作,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在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一组平板为代表进行计数。

所以D不对。

1.(2012临沂模拟)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

C.重量法D.比浊法

直接计数法是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