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134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九年级化学提升训练专题三十八燃料及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考点二:

灭火原理

1.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2.下列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厨房着火,立即移走液化石油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B.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

6.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都属于缓慢氧化

7.科学地利用燃烧反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1)煤的主要成分是碳。

请写出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做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需要调________(填“大”或“小”)炉具或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

(3)请写出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三:

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3.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

A.PM2.5与雾霾天气

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4.重庆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6.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7.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

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

9.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10.请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⑤一氧化碳  ⑥二氧化碳  ⑦乙醇

(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

      

(2)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

(3)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的是________。

(4)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

(5)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

       

(6)能由绿色植物的籽粒发酵制取的是________。

11.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中国政府决定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无用“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中________(填化学式)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2.2018年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核心议题之一是碳排放及应对气候变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

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用一个空的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倒入约1/3容积的水,立即盖紧瓶子并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从烧杯的一侧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准备好双孔塞(插有带小气球的短玻璃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分液漏斗),取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双孔塞将集气瓶塞紧。

把澄清石灰水放入集气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如图C所示实验中,a、d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b、c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d比a先变红,b、c不变红,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

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等已略去),试回答:

(1)写出E、F的化学式:

E________;

F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化关系: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考虑下列问题:

(一)依据原理,确定制取方案。

 

(1)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反应均有CO2生成:

①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③煅烧石灰石。

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方法②。

不选择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选择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合理的制取装置。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写出一种组合,填序号)。

(5)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

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你从A、B、C中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

【答案】B

【答案】C

【答案】D

【答案】A

【答案】C 

【答案】B 

【答案】A 

【答案】A 【解析】本题采用联系实际法解答。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应向逆风方向逃跑,远离火灾现场,而不是顺风方向。

【答案】C 【解析】可燃性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一定要验纯,A正确;

将煤粉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B正确;

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一般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错误;

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D正确。

【答案】

(1)C+O2

CO2 

(2)大

(3)移走可燃物

(4)拨打火警电话119(合理即可)

【答案】D 【解析】页岩气与天然气一样,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

页岩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变小。

故选D。

【答案】C 【解析】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

【答案】D 【解析】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D中所示操作错误。

【答案】B 【解析】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它是由分子构成的,A正确;

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它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酸雨,故不是理想的燃料,B错误;

因为硫化羰具有可燃性,所以不能用作灭火剂,C正确;

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D正确。

【答案】D 【解析】本题采用现象分析法解答。

由实验现象可知,将气体通过过量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将剩余气体干燥后点燃,有水生成,证明气体中至少有H2或CH4中的一种。

对照选项,含CO2的选项只有D。

(1)①②③ 

(2)③⑥

(3)③④⑤ (4)④

(5)④ (6)⑦

(1)太阳能;

石油

(2)CH4;

热 (3)CO

(1)反应条件不同;

6CO2+6H2O

C6H12O6+6O2

(2)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

CO2+Ca(OH)2===CaCO3↓+H2O

(3)21

(1)二氧化碳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