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7495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本科服装史文档格式.docx

商代服饰出除具有前代的实用美化的物质精神内涵外,更具有阶级内涵。

——其差别为西周服制完备奠定基础。

(三)、周——服装制度的完备

在公元前1111年,武王伐“纣”而得天下。

周武王并于陕西西安西北的“镐”建立国都。

中国历史发展到西周时期“政治社会的等级制度”已逐步确立,周代社会的政治,是采用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

“典妇公”——主管纺织

“司服”——区分典礼仪式的类别,负责帝王百官的穿着,掌管衣冠服制的实施。

1、冕服

冕服是中国古代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冕服是中国古装种类中最重要的礼服,即为古代帝王卿相在举行祭祀活动中所穿用的祭服。

典型的冕服由冕冠、玄衣、纁(xue)裳以及带、韨(fu)、绶、舄等附件组成,还包括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十二章纹。

●冕服的种类

六种:

大裘(qiu)冕、衮(gun)冕、氅(chang)冕、毳(cui)冕、絺(chi)冕、玄冕。

2、弁服

弁服在古代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礼服。

与冕服相同之处:

冠服配穿,上衣下裳;

不同之处:

衣裳不施纹章。

根据弁和服色的不同分为:

爵弁、皮弁、韦弁。

正色:

青、赤、黄、白、黑。

上衣用色,象征高贵。

间色:

为正色两色相混而成,象征卑贱。

上可兼下,下不可用上。

3、玄端和深衣——日常用的礼服

玄端:

天子至士都可服用,为国家的法服。

形制不祥。

深衣:

天子至庶人都可穿着。

(P6)特点和含义

深衣盛行于战国时期。

深衣穿着便利舒适,裁制简便,一直盛行到东汉。

上自天子,下自庶人,无论男女,不分阶层均可穿用。

4、袍和裘

袍的形制也是不分衣裳。

袍服是在深衣的基础上形成的,腰部没有断缝,实为一种长衣,并且袍里夹有棉絮。

短的袍又称为襦。

周时,穿袍必另加罩衣,不能作为礼节之用,仅作里衣用。

汉代,袍制有所发展,不仅家居不加罩衣可穿用,而且在领、袖、襟、裾等处缀以缘边,发展成为男子礼服。

尤其男子尚袍,以袍为雅。

裘即皮衣,一般将毛面向外穿着。

士以上加罩衣,士以下无。

5、命妇服装及副编次

周代命妇的服装由“内司服”专门负责管理。

均采用衣裳相连的袍式,意为妇人专一不二,并与帝王的六种冕服对应。

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椽衣。

如图所示。

“副、编、次”均为贵妇首服。

6、足服

舄(xi)履(lv)(p7)

7、胡服

谓“胡服”,是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当时称“胡人”)的服装。

这种服装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基本特征:

短衣、长裤、革带和革靴,服装窄袖紧身,短小利落,便于活动。

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三、中国服装基本形制

1、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制:

衣裳、襦裙

上下连属制:

深衣、袍、衫

 

春秋战国时期是服饰文化综合发展的历史时代(了解时代特点)

第四章秦汉时期

一、概述

秦始皇赢政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两汉(西汉:

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

东汉:

公元25—220年)。

随着政权的巩固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汉代整个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人们对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穿着打扮也日趋华丽。

二、男子服饰

(一)、冠、巾、帻(ze)

汉代男子首服种类有冠、巾、帻,且每类又有诸多名目。

汉代男子的首服是区分不同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

冠(P18)

(1)、冕冠

(2)、长冠(3)、通天冠(4)、远游冠(5)、进贤冠(6)、武冠(7)、法冠

2、巾

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二十岁,有身分的士加冠,没有身分的庶(shu)人裹巾,劳动者戴帽。

巾是“谨”的意思。

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

秦国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

巾由民间----王公大臣,东汉末流行幅巾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

(幅巾:

长二尺二寸、宽二尺二寸),雅、尚,直到魏晋时期,仍为儒雅之士喜好。

3、帻

帻实为巾的一种,源于武士前额的箍发巾帕。

战国时秦国用绛帕(红巾)赐武将,区别“青巾”,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绛帕的。

帻在巾上发展,类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

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箍,名为“颜题”,后箍不断增高,类似于帽身。

后又加耳。

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

巾复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类似于帽。

后来顶上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的“介帻”,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或“平巾帻”。

帻不分贵贱,均可戴用。

规定:

单戴帻;

帻上加冠。

(二)、服装

1、袍(P18)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

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

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

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

汉代袍服的基本形制为宽衣大袖,肥大袖身称之为“袂”(mei),紧小袖口称之为“祛”(qu),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领口露出内衣。

袍服衣领、衣袖、衣襟、衣裾边缘部位绣纹样,以菱纹、方格纹等几何纹样居多。

下摆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曲裾袍:

流行于西汉

直裾袍:

“襜褕”(chanyu)盛行于东汉。

由便服上升为礼服。

2、襌衣

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禅为上下连属,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也可以解释为罩在外面的单衣。

短的襌衣中襌又称“衫”,

长的襌衣“襜褕”(chanyu)

 衣身衣袖略窄的质粗短袍、长裤,一般是劳动人民的服饰,便于劳作。

(三)、足服

许多式样:

舄(xi)、履(lǘ)、屦、屐、靴

二、女子服饰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襦裙为常服。

发式以髻为主,高髻时尚。

佩饰承袭古制,流行步遥。

(一)、深衣

衣襟层数绕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臀部。

深衣斜襟很低,露出里面多件里衣衣领——“三重衣”。

袖口有宽有窄,袖口镶边。

“袿(gui)衣”贵妇常服

(二)、襦裙

妇女常服,属上衣下裳制。

历代妇女常服的主要形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裤:

大多只有两只裤管。

(三)、首饰与发式

“堕马髻”最盛行,另有“垂髾(shao)、”“分髾”

假发,步摇

三、佩绶制度

佩绶制度较前发展,利用“组绶”细分等级。

四、纹样(P19)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公元220-公元265)

晋(公元265-公元42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

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9)

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由于政治的混乱和经济上的动荡,使得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受到极大的冲击。

战争对魏晋南北朝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思想与服饰风貌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魏文帝的改革与民族大融合

1、魏文帝的改革

基本上,魏晋时期的服制,是承袭了秦汉的旧制。

到南北朝时期,各地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按该族的习俗而穿,但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穿起了汉族的服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P21)

由于北方统治者对汉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传统的冕冠被保存,并一直延续至明代。

2、民族融合促使服装样式的变化(网上查询资料学习)

就此同时,中原汉族的服饰,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吸收了不少北族服饰的特点,如将衣服裁制得更加紧身,更加适体等。

传统的服装样式(如“深衣”之制)在此时逐渐消失。

而俗称“胡服”的西北少数民族服装成了社会上普遍的装束。

不仅用于家居闲处,且用于礼见朝会,连谒见皇上也可穿着。

纹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枝蔓缠绕、行云流水的汉代纹样被大量的具有塞外风情及西域特色的装饰纹样取代,如:

葡萄纹、狮子纹、卷草纹、莲花纹、忍冬纹等。

(网上查询资料学习)

(二)、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思想变化以及对服饰风貌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

冲破两汉独尊“儒学”,深入探讨“天人关系”,形成以儒学为主体的“三教同源”的新学说。

汉末以后的魏晋南北朝,由于处在战事纷争的动荡之中,这也连带促使享乐主义和颓废生活的形成。

特别是一些贵族大多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反对束缚,追求自由与旷达。

老庄思想的清净自然与养生之道便再度复活,以老庄学说的基础形成了风靡一时的魏晋玄学,和逐渐传播开来的佛教、道教,对服饰影响很大。

玄学之风酝酿出文士的空淡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蔑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

在服饰方面,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便是当时文士服饰的写照。

反映了社会意识和服装形式具有内在的关系。

二、男子服饰

(一)、首服

1、冠

·

小冠晋末流行小冠,南北朝都通用。

笼冠在小冠上加笼巾,称为笼冠,用黑漆细纱制成,故也称漆纱笼冠。

帽帽式有多种,大多有帽裙。

南朝“白纱高顶帽”为天子所戴。

白高帽荷叶帽(帢qià

帛制的便帽。

幅巾东汉以后,以“幅巾”束首的风气十分流行。

汉末,尤其是王公名士,以幅巾为雅。

(纶巾、缣(jian)巾等)

角巾有棱角的头巾称“角巾”,也流行于魏晋期间。

(折上巾、折角巾、菱角巾等)

1、魏晋时期(公元220-280)(265-420)

大袖衫

汉族男子以衫为主。

尤其是文人,一般多穿大袖宽衫,服装式样比较质朴。

魏晋时期出现的“衫”与汉代“袍”有着明显区别:

袍:

以交领为主;

衫:

有对襟、直襟。

多为两层,中多絮绵。

有单、夹两式。

袖端收敛,并装有祛口。

不施祛,袖口宽敞。

由于不受“祛”的约束,衫子袖口日趋宽博。

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皆以宽衫大袖,广衣博带为尚,这也一直影响到南朝。

服装色彩则崇尚素雅,尤以白色为多,白衫不仅用作便服,也可当作礼服。

对襟中间可用襟带相联,也可不用襟带,两襟敞开。

竹林七贤装束(借服饰行为表现出对现实政治不满的强烈态度)。

(P22)

“上俭下丰”的套服

2、南朝时期420-589

南朝服式多呈发展变化趋势。

主要款式有:

襦、裙、裤、裤褶、裲裆

裤褶、裲裆、半袖衫都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人中原地区的异族文化

裤褶服:

原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后自北向南推广,被作为军服和行旅之服。

褶为较紧身的上衣,“褶”与“大口裤”穿在一起,称“裤褶”。

汉末被汉族人民采用,广泛用于民间。

在南北朝盛行,吸收汉族衣服特征,上衣左衽变为右衽,褶衣袖子家大袖管,裤加大裤管成宽大的散口裤,类似于上衣下裳,使之符合汉族衣冠制度。

裲裆:

裲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其初是由军戎服中的辆裆甲演变而来。

这种衣服不用衣袖,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后来称为“背心”或“坎肩”。

裲裆可保身躯温度,而不使衣袖增加厚度,以使手臂行动方便。

也是男女都用的服式。

半袖衫

半袖衫是一种短袖式的衣衫。

与汉族传统章服制度中的礼服相违,曾被斥之为“服妖”。

后来风俗变化到隋朝时,内官多服半臂。

鞋履lǚ南朝时脚上的鞋履与前代大体相同,但质料更加讲究。

有“丝履”、“锦履”、“皮履”等。

木屐在南朝盛行,但作为正式的访友、宴会等场合应穿履,若穿屐则被认为“仪容轻慢”。

著靴本为北族人民的习俗。

在南朝,汉人开始受影响而穿靴,但仍不能作为正式鞋履穿用。

除此之外,一些不拘礼法的士人以及下层贫民又有穿草鞋的习惯。

3、北朝(与南朝同期的北方)

北朝,指从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到公元581年杨坚建隋期间,北方出现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的统称。

一是其本民族固有的形式,二是进入黄河流域以后掺杂了汉族服式,三是原为汉族而留居于北地者。

北朝官服样式自卫孝文帝推行汉服以后承袭汉族传统的冠服形制。

但带有北族特点。

除官服之外,北朝少数民族以裤褶为便服和戎服。

裤褶:

其本民族固有的形式

本族原不束发、戴冠,戴帽。

一般辫发,称为索头。

穿靴和身穿小袖紧袍,或只穿上褶而下着小口裤。

北朝的袍,不象南朝那样博大,并且是用各种颜色的,领是开在颈旁。

衣襟是从右面掩向左面的,即所谓“左衽”(右搭左),后受南朝汉人影响,裤褶改用大口裤。

(汉族服装特点是“右衽”,左搭右)

汉族定居者或保留传统的衫、襦、裙之制,或沿袭胡服。

三、女子服饰

魏晋时期女子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式,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

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整体服饰风格由汉代的质朴逐渐向华丽演变,服装整体外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呈现出秀丽、柔和与清疏之美。

南北朝时款式多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筒肥大。

裙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强调腰部纤细,并配以高髻与丰盛的首饰,从而达到俊俏潇洒、飘然若仙的美学效果。

(一)、服装

妇女命服:

杂裾垂髾(shāo)服

妇女日常服饰:

襦、衫、裙,其他还有裲裆、抱腰(腰采)、帔(pè

i)

1、杂裾垂髾(shāo)服(深衣)

魏晋时期盛行的杂裾垂髾(shāo)服饰是深衣的延续。

东汉以后,妇女服装的式样一般多以宽缚为主,到魏晋女子服饰皆大袖翩翩,穿着这种杂裾垂髾(shāo)服女装,行走起来衣带飘飘,如凌波仙子,大有欲乘风归去之感,正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求仙问道的美学追求。

杂裾垂髾(shāo)服通常以丝织物制成,特点集中表现在下摆,通常裁成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

饰以“纤髾”。

“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

“髾”,是指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

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2、襦裙

襦、衫、裙,其他还有抱腰(腰采)、裲裆、帔(pè

襦裙装典型样式:

衫用对襟为多,领袖俱施织锦缘边。

在衣袖的边上,往往还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

下身多穿间色裙,腰间着抱腰,外束丝带。

有窄身与宽博之别。

女子除间色裙外,还有许多样式。

(P42)

*此时的女鞋履lǚ种类繁多。

如在丝鞋上织绣花纹,名为“花文履”。

另有将履头制成五瓣,形似朵云,高翘翻卷的,名“五朵履”。

又有在鞋上缀以五彩云霞的,名“五彩履”。

(二)发型与妆扮(P23)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发型变化多样,并逐渐向高大发展,配以华丽丰盛首饰和化妆。

盛行假发比较著名的有灵蛇髻、飞天髻等。

“蝉鬓”“仙蛾妆”。

四、军事服装

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北方各名族先后进入中原,南北双方的战斗相当激烈,因此对战争工具十分讲究。

保护人身的铠甲、保护战马的马甲较前代更为普遍使用。

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钢开始用于武器,铠甲等也发展到十分的精致程度,形制也比较完备。

作为军用的服装,一是盔、铠甲,二是袍袄,三是前面所说的裤褶。

比较典型的有筒袖铠,裲裆铠及明光铠。

第六章隋唐五代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长达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而重新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

*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唐代是中国继汉代之后第二个盛世。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经贞观、开元两个阶段,唐代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唐在隋代已略具的冠服制度上,经过长期的承袭、演变、发展,成为中国服装发展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上承历代的冠服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径道,建立了整套官服(官僚服饰)制度。

*唐朝服装的发展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形成(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繁盛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风格。

(一)、官服

隋唐的官定服饰按礼节轻重划分有:

祭服、朝服、公服、常服

以紫、朱、绿、青等四种颜色区分官员等级的大小。

1.祭服祭服即冕旒之服。

2.朝服朝服,也称具服。

朝服是仅次于祭服的礼服。

3.公服公服为古代官吏在衙署内处理公务时所穿的服装,也称从省服。

公服礼节上稍轻于朝服。

凡礼重者用朝服,礼轻者用公服。

4.常服常服古称宴服。

形制为圆领袍衫。

唐初因袭隋制,天子用黄袍及衫。

5.佩绶

隋唐官服有佩绶、佩鱼制度。

(二)、一般服饰(幞头袍衫)

*唐朝男子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

传统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场合,如祭祀天地、宗庙等时偶尔用之,其他则以“幞头袍衫”为尚。

袍服的用途非常广泛,上白帝王,下至百官,礼见宴会均可穿着,甚至将其用作朝服。

唐朝袍衫多为窄袖、圆领(团领)。

其形制明显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服饰风格的影响。

*幞头与男子袍衫相匹配的首服为“幞头”。

“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要的服饰。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

它是由东汉“幅巾”的基础演成。

唐代是“幞头”盛行的时代,唐代先后出现了“平头小样”、“英王踣样”、“开元内样”多种巾子,也发展了发髻不同的造型特征。

“幞头”后面的两脚,也有各种形制。

有的下垂至颈,有的下长过肩,有的将两脚反搭在上,或长或短,或圆或阔,或上翘或反曲,形制显得活跃。

由于这些“幞头”均以柔软的纱罗所制成,故统称“软脚幞头”。

到了中晚唐时,还出现一种“硬脚幞头”,在“幞头”的双脚之内,加进丝弦之骨,使之坚挺,从外表上看,两脚上翘,犹如—对硬翅,故名“硬脚幞头”。

幞头、袍衫、靴的组合是唐代男子的主要装束。

三、女子主要服饰与化妆

(一)、主要服饰

与隋唐官服相比,隋唐女子服饰显得十分的丰美华丽。

女服色彩浪漫,材质丰富,造型夸张,出现了轻巧坦露的薄纱衣裙、伶俐的胡服、神秘高耸的帷帽首服,以及近乎夸饰造作的化妆等等前代从未有过的装束。

唐代女装有一定的流行变化,被当时的诗人称之为“时世妆”。

女子服饰主要有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服饰,均是由女上衣和女裙配套的服装样式。

1、襦裙服

妇女的主要装束。

主要指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外穿半臂,披帛,穿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戴幂。

襦:

是一种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

领型有多种,圆领、方领、斜领、直领、袒领等,窄袖。

衫:

衫与袍服一脉相承,均是对古代深衣制传统样式的继承和发展。

唐代的衫子多用轻薄如蝉翼的纱罗制成,不衬里衣,肌肤隐约可见,因此也称其为薄罗衫子。

唐代女子穿衫也非常普遍,喜欢红、浅红、浅绿等颜色。

裙:

裙的特点是宽博、曳地、多折裥。

“茜裙”“间裙”

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唐初一般穿较紧身的长裙,中唐以后,衣服越来越肥大。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由于受胡服的影响,妇女都用短襦、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盛唐时期以坦胸窄袖衫为主,裙身身更宽。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

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

半臂

披帛

2、女着男装

唐代女性另一项大胆的行径就是“妇女模仿着男子的装束”。

映了当时风尚习俗的开放。

3、胡服

胡服流行在广大妇女中间,并形成一种风尚,是唐代贞观到开元年间。

回鹘装翻领、窄袖

浑脱帽

幂篱

帷帽

(二)、发型与化妆P33

1、发型

隋唐时期(尤其在唐代)妇女对头部的妆饰十分重视,发式和发髻式样的变化多式多样,达三十多种,既承袭前代遗风,又有刻意创新。

隋代发髻较为简单,变化少,一般多作平顶式,初唐时发式顶部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朵云型,至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日益丰富,总体上高髻为唐代极为流行的髻式,凤髻、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仙髻等,都属高髻形式。

盛唐中,流行外出戴浑脱帽即胡帽,盛唐后,胡帽渐废,贵妇间流行假髻,多数妇女则梳成两鬓抱面的外观,如抛家髻。

配合丰满高大的发型,头上插戴丰盛头饰,有梳、篦、簪、钗、步摇、钿等,晚唐还流行在高髻上插花,为宋“花冠”的流行开了先路。

2、化妆

额黄、朱粉、眉黛、花钿、面靥(yè

)、唇脂等。

唐代女服整体总结:

隋唐服饰的繁荣突出的体现在女子服饰上。

隋唐女子服饰显得十分的丰美华丽,色彩浪漫,材质丰富,造型夸张,出现了轻巧坦露的薄纱衣裙、伶俐的胡服、神秘高耸的帷帽首服等等前代从未有过的装束。

其近乎夸张造作的化妆与丰富多样的发型更加凸显大唐的繁盛富丽与博大自由。

其主要特征是丰美华丽、雍容大度的服装款式;

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穿着方式;

配套齐全、种类繁杂的妆饰装扮。

四、服饰纹样

唐代的纹样以艳丽、豪华、丰满为特点。

所织锦纹,鸟兽成双,左右对称,联珠团花,花团锦簇,缠枝花卉,柔婉多姿,配色敷彩,典雅明丽。

因受佛教影响,新奇富丽的宝相花和莲花图案,也广泛流行。

隋唐五代时期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

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

 1、联珠团窠纹

 2、宝相花纹

 3、瑞锦纹

4、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5、穿枝花  流行于唐、宋、明、清。

也称唐草纹。

6、鸟衔花草纹  

7、狩猎纹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

 

8、几何纹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

隋唐时期纹样纹样以艳丽、豪华、丰满为特点。

其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

织物纹样内容大量采用了花草植物纹样,如芝草、莲花、忍冬、牡丹等,构成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缠枝花卉柔婉多姿的场面,呈现出清新自由、舒展活泼的风貌,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唐代人们面向自然、面向生活的情趣。

第七章宋、辽、金、元服饰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历史上称作“北宋”。

公元1127年,宋高宗向南迁移,并在南京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封建衰败期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理学)

(网上查询资料学习)

*理学思想对服饰的影响

宋代在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尺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点也相应变化,在服饰上的反应尤为明显,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应过分豪华,崇尚简朴,尤其是妇女服饰,因此服饰日趋保守、朴素。

各朝皇帝也曾三令五申多次要求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