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6696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共享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

+2Mn2++3H2O

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亚硝酸盐的快速检验

(1)取供试溶液,加少量醋酸,再加硫酸亚铁试剂,即显深棕色。

+CH3COOH===CH3COO-+HNO2,

+Fe2++H+===Fe3++NO↑+H2O。

(2)取供试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再加碘化钾淀粉溶液数滴,即显蓝色。

2NaNO2+H2SO4===2HNO2+Na2SO4,

2HNO2+2KI+H2SO4===I2+K2SO4+2NO↑+2H2O。

(3)取供试溶液,加稀硫酸呈酸性后,再加高锰酸钾试剂数滴,溶液紫色褪去。

+6H+===2Mn2++5NO

+3H2O。

———————实验过程详剖析

[器材与原理]

相关器材

试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玻璃棒、药匙、铁架台。

相关原理

(1)pH值法 亚硝酸钠是弱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碱性;

而食盐则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因此,用pH试纸极易鉴别。

(2)硝酸银法 取少许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几滴0.1mol·

L-1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者为亚硝酸钠;

若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者为食盐。

Ag++NO

===AgNO2↓

[实验与拓展]

实验流程

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鉴别

操作要点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mol·

L—1NaNO2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并向其中滴加几滴0.1mol·

L—1硝酸银溶液。

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2mol·

L—1硝酸并振荡,

主要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滴入硝酸后,一支试管中的沉淀溶解,此为亚硝酸钠溶液;

另一支试管中沉淀不消失,为氯化钠溶液。

注意事项

此实验要求硝酸银溶液浓度要稍大

加入

2mol·

L—1H2SO4溶液鉴别

取1~2g亚硝酸钠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1~2mL的蒸馏水,沿试管壁逐滴滴入2mol·

L-1H2SO4溶液。

溶液呈浅蓝色,试管内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且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若是氯化钠晶体则不会产生此现象。

1.此实验要求亚硝酸钠溶液浓度要稍大

2.液面下生成的亚硝酸不稳定,会分解成蓝色的三氧化二氮,液面上的N2O3会分解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0.01mol·

L-1

KMnO4溶液鉴别

在两试管中均加入0.01mol·

L-1KMnO4溶液和1滴2mol·

L—1硫酸溶液,再在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1mol·

L-1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振荡。

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后,KMnO4溶液紫色褪去,加入氯化钠溶液紫色不变色。

如果不加硫酸溶液,虽能变色,但现象不明显。

0.1mol·

L-1KI溶液鉴别

取1~2g亚硝酸钠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1~2mL的蒸馏水,向试管中加入0.5mL0.1mol·

L-1KI溶液和1滴2mol·

L—1硫酸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2%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加入KI溶液和硫酸溶液后,溶液先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再滴入2滴2%淀粉溶液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黑色,产生此现象的为亚硝酸钠晶体。

若是氯化钠晶体则没有明显现象。

1.如果不加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

2.若用稀的NaNO2溶液,溶液先变成棕黄色继而更深,再滴加2%淀粉溶液,两种较深颜色混在一起,现象不明显。

(可将溶液分成两份,稀释后向其中一份滴加2%淀粉溶液进行对照)

(NH4)2Fe(SO4)2

溶液鉴别

在两支试管中均加入1mL

(NH4)2Fe(SO4)2溶液、1滴KSCN溶液和1滴2mol·

L—1硫酸溶液。

再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1mol·

L-1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加入后溶液呈血红色则为亚硝酸钠溶液;

加入前后无明显现象,则加入的是氯化钠溶液。

如果不加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

用1%酚酞溶液鉴别

取1~2g亚硝酸钠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1~2mL的蒸馏水,再向其中滴入几滴1%酚酞溶液,酒精灯微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溶液呈浅红色;

1.亚硝酸钠溶液浓度要稍大。

2.试管应用酒精灯加热片刻,否则无明显现象。

用精密pH

试纸鉴别

用精密pH试纸分别测定NaNO2溶液和NaCl溶液的pH。

无明显现象

若将浓度较高的NaNO2溶液加热至沸腾,趁热倒在精密pH试纸上,立即对照,pH约为8.2,但立刻pH变为接近7。

对点集训

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加碘食盐就是在其中加入碘单质;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食品;

③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

④河海分界处易沉积成沙洲,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聚沉的结果;

⑤香肠中可以加大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⑥造成大气污染的SO2、CO和N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汽车排放的尾气;

⑦用次氯酸钙净化不太澄清的井水;

⑧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A.④⑥          B.③⑥⑧

C.①②D.全部

解析:

选A 加碘食盐中加入的不是碘单质,而是碘酸钾;

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来浸泡海产食品;

加酶洗衣粉会使毛料服装中的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而造成服装变形;

NaNO2作为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控制用量;

次氯酸钙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它不能使不太澄清的井水变澄清;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不是因为发生了水解反应,而是油脂被空气中的O2氧化的结果。

④⑥正确。

2.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有很强的毒性,因“外观与口感”与食盐相似,而常常被误用、误食,为了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

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两种气体,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为亚硝酸钠;

②用洁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无色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蓝色的是亚硝酸钠;

③向两支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变棕黄色的是亚硝酸钠;

④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另一支试管内是亚硝酸钠。

其中能够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选C 亚硝酸钠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即不能利用硝酸银溶液来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操作④错误。

3.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

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

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选B 根据题意,中毒过程是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血红蛋白被氧化时亚硝酸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B项错误;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D项正确;

解毒剂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

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血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

存在

C.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

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不能一次鉴别出来

选C A项,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中也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而不含铁离子;

B项,原溶液可能含有HCO

或SO

或HSO

C项,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D项,有颜色的离子为Cu2+和Fe2+,因此可以先利用物理性质加以鉴别,Mg2+和Na+则通过与OH-反应能否产生沉淀加以鉴别。

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外观极像食盐,人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A.+1        B.+2

C.+3D.+4

(2)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________。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3)区别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_。

A.SO2B.NH3

C.N2D.NO2

(4)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方程式已配平):

+xI-+yH+===2NO↑+I2+zH2O,则x的数值是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y的数值是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及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

(1)C 

(2)C (3)D (4)2 质量守恒定律 4 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 (5)食醋

拓展实验

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验

1.实验原理

(1)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

已知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碘遇淀粉变蓝)

I2+2Na2S2O3===2NaI+Na2S4O6

可以利用此性质鉴别真假碘盐。

(2)生活中辨别真假碘盐的4种方法:

①看包装。

精制碘盐用聚乙烯塑料包装,印有加碘字样,并标明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字迹清晰,包装袋质量高,印制精美,封口严密整齐;

假冒碘盐字迹模糊,包装粗糙。

②看色泽。

精制碘盐外观洁白;

假冒碘盐外观淡黄,或暗黑色,不干,易受潮。

③用手捏,鼻闻,口尝。

精制碘盐手抓捏较松散,颗粒均匀,无臭味,咸味纯正;

假碘盐手捏成团,易散,口尝有苦涩味,闻之有氨味。

④显色试验。

将碘盐洒在切开的土豆切面上,如显蓝色,是真碘盐;

如蓝色浅,无蓝色,不是碘盐。

定性检验碘盐中是否含碘还可选用亚硫酸钠、硫化钠、硫代硫酸钠等作还原剂,有关的反应如下:

5SO

+2IO

+2H+===I2+5SO

+H2O

(碘遇淀粉变蓝)

2IO

+5S2-+12H+===I2+5S↓+6H2O

(碘遇淀粉变蓝)

5S2O

+5S↓+H2O

2.相关问题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

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预防碘缺乏病,我国卫生部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mgKIO3。

下表是某超市出售的加碘精制盐的有关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2000

配料表

氯化钠、碘酸钾、抗结剂

氯化钠含量

≥98.5%

含碘量(以I计)

20~50mg/kg

储藏方法

密闭、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待食品熟后加入

包装日期

见打印批号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此食盐中是否含碘和检查该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1)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取食盐少许置于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

食盐及碘酸钾都能溶于水

②向上述溶液滴加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振荡

溶液出现棕黄色

③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振荡

溶液变成蓝色

(2)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有食用方法:

待食品熟后加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取该食盐样品100.0g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结果溶液呈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确证样品是否为合格产品,该同学又用0.010mol·

L-1的Na2S2O3溶液滴定,当用去12.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反应方程式为I2+2S2O

===2I-+S4O

),通过计算该加碘食盐中KIO3的含量为______mg/kg。

由此可判定该食盐为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1)碘盐中的KI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可以氧化HSO

、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

+5HSO

===I2+5SO

+3H++H2O,5I-+IO

+6H+===3I2+3H2O,故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2)由题给信息待食品熟后加入可推知KIO3的性质具有热不稳定性,加热时易分解。

(3)n(Na2S2O3)=0.010mol·

L-1×

0.012L=1.2×

10-4mol。

根据IO

~3I2~6S2O

可计算出100g碘盐中KIO3的质量为4.28mg,故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42.8mg/kg,为合格碘盐。

(1)2IO

+3H++H2O 碘遇淀粉变蓝

(2)防止KIO3分解

(3)5I-+IO

+6H+===3I2+3H2O 42.8 合格

———————课后检测与提能

1.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白酒中是否有甲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选C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食醋与小苏打反应放出气体,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也能溶于食醋中。

2.为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已知溶液中的IO

可和I-发生反应:

IO

+5I-+6H+===3I2+3H2O。

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试纸;

③KI淀粉试纸;

④淀粉;

⑤食糖;

⑥食醋;

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B.③⑥

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选B 由题给反应,要证明有IO

,应用到I-、淀粉和酸,现给出了KI淀粉试纸,包括了I-和淀粉,所以再选用食醋(即酸)便可完成上述检验,向食盐中加入醋酸,然后将溶液滴在KI淀粉试纸上,若试纸变蓝,即证明食盐中有IO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

、CO

、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

,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稀H2SO4B.稀盐酸

C.NaOH溶液D.NaNO3溶液

选B 因为BaCO3也是一种白色沉淀,因此为了防止CO

干扰,还需要用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4.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选A Cu可以置换出AgNO3中的Ag而生成Cu(NO3)2,A项正确;

氢氧化钠既能与HCl反应也能与CO2反应,B项错误;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蛋白质与浓硝酸反应而不是浓硫酸,C项错误;

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加热检验,而不能用氢氧化铜粉末,D项错误。

5.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选A 澄清石灰水能与CO2反应而变浑浊,A项正确;

B项中虽然能除去Na2SO4杂质,但是又会引入新的杂质(NaCl),错误;

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而不是Fe2+,C项错误;

CaCl2和NaCl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D项错误。

6.如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Ⅰ为碘元素符号)。

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

氯化钠(NaCl)

≥98.0%(以NaCl计)

碘酸钾(KIO3)

(35±

15)mg/kg(以I计)

A.人体不能缺碘,需要正常补碘,“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B.该食盐商品是以海盐为原料,经过加工后的产品,是盐类的纯净物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

15)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选D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碘酸钾,A项错误;

食盐是混合物,B项错误;

根据包装说明可知1kg食盐中含碘元素(35±

15)mg,C项错误。

7.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选B 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与水垢发生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A正确;

含碘盐中的KI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I2后,才可与米汤中的淀粉作用变蓝色,B错误;

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其水溶液可洗涤油污,C正确;

纯棉制品的成分为纤维素,而纯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纯毛制品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正确。

8.已知六种白色粉末分别是KNO3、(NH4)2SO4、Al2O3、MgCl2、Ba(OH)2、无水CuSO4中的一种。

除蒸馏水外不得使用任何其他试剂对这些物质进行鉴别,并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待测物+

——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蒸馏水可将CuSO4(溶解后溶液呈蓝色)、Al2O3(不溶于水)检出,然后再用已检出的物质作试剂鉴别其余的物质。

与CuSO4溶液反应得蓝色沉淀的为Ba(OH)2溶液;

与Ba(OH)2溶液反应只得白色沉淀的为MgCl2;

既得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体放出的为(NH4)2SO4。

(1)蒸馏水 一种是蓝色溶液;

一种不溶于水

CuSO4;

Al2O3

(2)CuSO4溶液 蓝色沉淀 Ba(OH)2

(3)Ba(OH)2溶液 白色沉淀;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MgCl2;

(NH4)2SO4;

KNO3

9.(2016·

杭州二中期中)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

、Fe2+、Fe3+、CO

、SO

、Cl-、NO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除含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若要确定其中阳离子的存在,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步骤①中生成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生成沉淀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测定A、F、I的物质的量均为0.01mol,10mLX溶液中n(H+)=0.04mol,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0.07mol,且上述

(1)小题中的实验已证实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存在,问上述

(1)小题中不能确定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存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

和SO

,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4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

生成的气体A连续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NO

被还原,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只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