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专科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专科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专科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科学技术
C.信息
9.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
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
A.长期预测
B.中、短期预测
C.技术预测
10.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B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11.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C
。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12.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
这类决策属于(C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13.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
C、程序化决策
14.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且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概率已知,那么,这种决策属于(A
)决策。
A、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15.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
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其中,(B),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
A、希望完成的目标
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
C、不予重视的目标
16.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C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38.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
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
一般以(A
)人为宜。
A、5~10
B、10~15
C、15~20
17.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18.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
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
韦伯主要依据(C)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A、劳动分工
B、职权等级
C、权威关系
19.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
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B
A、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B、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C、企业目标
20.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A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21.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A
)较为合适。
A、4~8人
B、6~8人
C、8~10人
22.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
这就是授权的(A
)原则。
A、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B、因人设职,视能授权
C、任人唯贤
23.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A
A、明确责任
B、目标明确
C、权责对等
24.为了充分运用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A)部门的方法。
A、按产品划分
B、按职能划分
C、按专业划分
25.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A)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26.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
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B)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27.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
这就是(B
)的培训方法。
A、职务轮换
B、临时职务
C、岗位学习
28.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C)。
A、管理方格理论
B、权变理论
C、管理系统理论
29.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C
)等因素。
A、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胆识
C、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30.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
这种领导方式被称作“效果管理”。
它属于(C)领导。
A、集权型
B、均权型
C、分权型
31.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
这种领导方式属于(C)领导。
B、分权型
C、均权型
32.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B
)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3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B)。
A、不为法
B、转移法
C、缓冲法
34.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C
A、60-70%
B、70-80%
C、80-90%
35.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
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这就是著名的(B)。
A、双因素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36.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B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即时控制
37.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38.老张到总公司开会,回来的路上丢失了部分文件,致使总公司的指令不能及时被传达。
由此造成的信息沟通障碍源于(C
A、沟通通道的选择
B、外部环境的干扰
C、信息接受者的态度、知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39.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B
A、弹性
B、刚性
C、不确定性
40.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B)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41.(A)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A、亨利•明茨伯
B、马克斯•韦伯
C、威廉•詹姆士
42.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这种协调方式属于(B)。
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式
43.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A、因素分析B、职能分解与设计
C、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
44(A)即U型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B、控股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45.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A
)组织结构。
A、M型
B、U型
C、H型
46.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4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
B)原则。
48.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
这就是(
C、岗位学习
49.人员配备的首要任务是(A
A、物色合适的人选
B、促进组织结构功能
C、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
50.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C
A、结构式面谈
B、即席发言
C、非结构式面谈
51.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试方法是(B
A、专家评估法
B、问卷法
C、目标考评法
52.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C)。
C、管理系统理论
53.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A)开始,到(A
)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A、需要、需要
B、需要、动机
C、动机、需要
54.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C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56.依据控制的(A
)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
A、环节
C、对象
57.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含义是指(C)。
A、产品质量
B、工作质量
C、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方面
58.零基预算的核心是(A
A、一切应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考虑
B、充分考虑过去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
C、在过去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59.“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B
)的重要性。
A、组织
B、计划
C、预防
6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培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资本主义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61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和供应计划等,是属于按(B)进行分类的。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
B、企业管理职能
C、计划的内容
62.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C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创造利润
B、成功决策
C、企业长寿
63.根据丘纳斯公式,随着下属人数的增加,关系数急剧增加,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组织的(C
A、分工协作
B、管理层次
C、管理幅度
64.通过职工联谊制度、上下级定期交流等制度实现协调的方式是(A
65.目前流行的“事业部制”或“集团”企业,部门划分的方法一般是(C
A、按人数划分
B、按职能划分
C、按产品划分
66.为了充分运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A)部门的方法。
67.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模拟情景训练法?
(C)。
A、角色扮演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68.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的培训方法是(C
A、临时职务
B、角色扮演
C、职务轮换
69.领导者只决定目标、政策、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只问效果,不问过程和细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
C)。
A、集权型领导
B、分权型领导
C、均权型领导
二.判断题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
部门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决策
4.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标准
5.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6.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经营
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德国
8.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
非正式组织
9.“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
10.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案例
11.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
12.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在美国等地风行一世
1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14.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企业流程再造
15.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心智模式
16.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预算
17.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1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顾客
19.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20.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能力
21.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22.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23.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管理实践》
24.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期限要适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
25.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
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
26.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日本化
27.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市场预测
28.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
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定性预测
29.定性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中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如对未来几个月的销售量的预测等。
定量预测
30.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超前性
31.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
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可行性
32.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中层
33.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反
34.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
√
35.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
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战略
36.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
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
满意
37.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整体效用
38.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
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一般组织
39.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
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40.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核心内容
41.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2.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
43.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八条
44.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
十五
4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46.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
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
反之亦然。
47.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
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
集权
48.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
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
相反亦然。
分权
4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50.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
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职务轮换
51.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52.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
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专业
53.凡正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你不妨灵活适时地运用“逆向思维”来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
亦即所谓的逆向思维法。
换位法
54.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55.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集权
56.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均权
57.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一般来说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
集中
58.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
信息反馈
59.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