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 考点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 考点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 考点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老代。
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
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
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
“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
“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
“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
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
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
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
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
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
之前说好了的:
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
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
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
扑哧。
(选文有删改)
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点)淳朴、憨厚、豪爽、大度等。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代的内容进行概括,要抓关键词语,如“憨憨地”“豪情和大度”等。
文中作者初次见到老代时,对老代的外貌描写显出其淳朴的特点;
在作者与老代商量钱和包饺子时,老代的语言都显出憨厚的特点;
从“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可看出老代的豪爽和大度。
精要点拨
(1)审题
审题同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题差不多,主要审清:
①是分析还是概括。
(“分析”必须结合文中材料)
②是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
(2)答题
答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作出准确的概括和分析。
为此,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
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要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人物言行,找出其独特性。
②人物的精神风貌由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社会价值组成,特别要关注其思想特征。
③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④掌握答题模式:
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
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Ⅱ 掌握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内涵)和作用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一、认识散文中的物象,掌握其分析概括方法
散文中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景,景物;
物,某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
由于这些景、物出现在散文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故称作“意象”也无妨。
散文中的物象受文本语境的制约,因此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也就是说,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体味景、物所蕴含的意义。
这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不同。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却是临时赋予的,脱离了文本,就无所谓“意象”了。
(1)抓住散文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
①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描写对象,分析物象就是分析这些景观。
景观是写景散文的主角和灵魂,它在使文章血肉丰满的同时,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
所以,分析写景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
②状物散文:
状物散文一般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文章围绕着某一具体事物展示。
这一事物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象。
状物散文的层次非常清楚,往往会从物象的外观、特性、用途等说起,然后发散到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价值观等。
作者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事物的本身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子,其抽象意义才是文章的重点。
因此分析这类物象时一定要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③偶感散文:
情缘物起,有一些偶感散文,虽然文章主要是在抒发某种情感或思考,但引发这种情感或思考的,却是具体事物。
有时,我们也需要分析这类散文中的物象,那么此刻的物象则是下文的情感或思考的触发点。
从内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情感或思考的一个例证;
从结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2)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
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以“红砖”为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其内在品质:
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等。
通过外形分析出事物的内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3)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文中描写了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最后写到了在荒漠中劳动的石油工人,那么作者的赞美对象就很清楚了。
二、掌握物象题的审答规范
1.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内涵)题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
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
……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
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
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
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
”我说。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
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
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
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
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
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
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
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
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
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
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
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
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
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
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
四山绝了飞鸟。
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
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
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
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
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一缕似要飞去。
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
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节选自师陀《过岭》,有删改)
1.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
答案 善于配合、清高斯文——稳重聪明、善解人意——坚忍。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先要找出相关段落,抓住关键句,然后加以整合。
如对“马摆了摆头,很斯文”“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等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①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a.根据全文概括×
×
在文中的含义。
b.×
在全文中有何意义?
c.请分析×
在全文中的内涵。
②注意答题区间。
对主要物象特点、内涵的分析概括一般是着眼于全文的,但要特别关注该物象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其前后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的地方。
①分析概括物象的含义,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
三是它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分析概括物象作用题
(1)分析概括主体物象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
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
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
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
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
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
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
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
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
这是自然的另一面。
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
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
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
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
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
厚德载物。
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
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
它的德是公正。
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
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置。
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
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
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
自然跟我们交流的唯一渠道是心灵。
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
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
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
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2.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梭梭树是行文线索:
全文始于“梭梭树”,终于“梭梭树”,中间又围绕“梭梭树”展开联想和对比。
梭梭树是作者的情感依附、思想寄托:
全文借助梭梭树的生存状况,揭示其生存下来的原因,借此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倡导人类要学会和自然共存。
解析 “梭梭树”是文章着力描写的物象,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它是作者抒情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入手设题,宜从文章结构形式(物象常常是全文的线索)到内容主旨(散文多以某种特定的“物象”来抒情言志)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分析概括散文中主体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
首先要区分散文的类型,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
主要有:
①联结上下文,②充实文章内容,③深化、升华主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概括时要找准信息区间,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注意答题的全面、准确。
(2)分析概括次要物象的作用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太子燕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风中轻吟。
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
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
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
佞臣专权,楚王昏庸。
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
谪乡野,不能为君分忧。
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
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节选自张弛《心中的芦苇》)
3.“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分条作答)
答案 ①是串联事件的线索,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③芦花见证、记录、蕴含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④表达了同情和崇敬的感情。
对于次要物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物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①对文章结构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
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
a.对内容的充实作用,b.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c.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
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考点训练五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一、类题精练
天水谣曰:
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
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
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
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
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
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为了穿麻鞋。
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
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
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
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
“这就叫千层底。
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
”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
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
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
他说:
“做惯了,手哪会生呢!
”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
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
“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
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
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
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
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
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
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的。
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
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
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
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节选自叶梓《麻鞋之歌》)
1.文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品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 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憨厚(本分、木讷)、羞涩(质朴)、钟爱麻鞋制作手艺(手艺精巧)的西北农民形象。
描写这一形象的作用有:
(1)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
(2)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
炒米胡同里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突然想哭了,因为掷笔抬头的那一瞬,方觉得满室蓬荜生辉。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
我把手指轻轻地插进发缝,慢慢地用指甲拾取着藏在发间的黄昏。
我仿佛听到了鸟儿在夜半林梢的一声悄吟,仿佛看到了秋虫在残红里的一阵惊心的情思。
也就在此时,我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银丝,很耀眼,很刺目的白,像一线雪从山崖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寂寞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悄悄的、慢慢的。
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宫殿的长廊。
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
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缓更慢更轻了。
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
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受着迷人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