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6358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性病学 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头面部及胸背上部等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

受雄激素水平控制。

3汗腺:

小汗腺&

顶泌汗腺

1)小汗腺eccrineglands:

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神经介质为乙酰胆碱。

2)顶泌汗腺aporineglands:

4甲:

甲床、甲母质(甲的生长区)

第五节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

1感觉神经:

神经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

2血管:

内膜、中膜、外膜。

乳头下血管丛(浅丛)和真皮下血管丛(深丛)

补充:

1皮肤占体重比重:

16%,总面积1.5m2

2表皮包括哪几种细胞?

表皮的主要免疫细胞

3表皮细胞间及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方式?

基底膜带(胞膜。

透明,致密。

致密下)

4哪里真皮最薄?

厚度多少?

眼睑,0.6mm

5皮脂腺及汗腺的种类,分布,开口,受支配方式

皮脂腺开口于毛囊上部,位于立毛肌和毛囊大家觉之间,立毛肌收缩可促进皮脂排泄。

分布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

汗腺---小汗腺:

分泌部位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以掌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

受交感神经支配,神经介质为乙酰胆碱。

汗腺—顶泌汗腺:

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肛周等,开口于毛囊上部皮脂腺开口上方,受性激素影响。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

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分泌和排泄功能、体温调节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

感觉功能:

单一感觉&

复合感觉

痒觉又称瘙痒,是一种引起骚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属于皮肤黏膜的一种特有感觉。

免疫功能:

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一节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重中之重】

1症状:

局部【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等】、

全身【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

瘙痒是最常见症状;

疼痛最常见于带状疱疹。

2体征:

皮损:

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

(1)原发性皮损: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斑疹macule:

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超过1cm,称为斑片patch。

分为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

出血斑:

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到真皮内所致,压之不退色,直径小于2mm称瘀点petechia,大于称为瘀斑ecchymosis

丘疹papule:

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表浅隆起性皮损。

斑块plaque:

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见于银屑病等。

风团wheal: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多见于荨麻疹。

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称为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血疱。

见于大炮型类天疱疮等。

脓疱pustute:

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有细菌(如脓疱疮)或非感染性炎症(如脓疱型银屑病)引起。

结节nodule:

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囊肿cyst:

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2)继发性皮损:

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糜烂erosion:

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一般无瘢痕。

溃疡ulcer:

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其基底部常有坏死组织附着,边缘可陡直、倾斜或高于周围皮肤。

鳞屑scale:

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浸渍maceration:

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裂隙:

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常因皮肤炎症、角质层增厚或皮肤干燥导致皮肤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牵拉后引起。

瘢痕scar:

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分为萎缩性和增生性。

萎缩atrophy:

为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

痂crust:

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

抓痕excoriation:

也称表皮脱落,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缺损,常由机械性损伤所致。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

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常伴剧痒。

第二节皮肤性病的诊断

主诉:

症状+皮损+部位+时间四要素

视诊:

性质、大小和数目、颜色、界限及边缘、形状、

表面、基底、内容、排列、部位和分布

触诊:

1)棘层松解征=尼氏征Nikolskysign:

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如天疱疮,某些大疱性疾病)时的触诊表现,四种阳性表现:

1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

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

4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2)玻片压诊:

选择洁净、透明度好的玻片压迫皮损处至少15秒,玻片上即可观察皮损颜色变化情况。

3)鳞屑刮除法

4)皮肤划痕试验:

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出现三联征:

1划过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

2划过15~45秒,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出不发生这种反应;

3划过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可能是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原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

尼氏征;

皮肤划痕实验

第六章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

第三节变应原检测

1斑贴试验patchtest

斑贴试验是目前临床用于检测IV型主要方法。

2点刺试验skinpuncturetest及划破试验scratchtest

适应症:

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药疹等多种与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的过敏性疾病,现以点刺试验多见。

3皮内试验intracutaneoustest

主要用于测试速发型超敏反应,是目前最常用于药物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方法。

第五节性病检查

1梅毒螺旋体检查

1)梅毒螺旋体直接检查:

暗野显微镜检查;

2)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plasmaregaintest,RPR

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作为梅毒的诊断筛选试验。

意义:

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阳性时,临床表现符合梅毒,可初步诊断。

3)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gglutinationtestTPPA

为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

类似方法还有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2醋酸白试验: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

斑贴试验、皮内试验;

梅毒螺旋体检查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皮肤性病的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1)抗组胺药:

H1拮抗剂和H2拮抗剂

H1:

本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乏力、困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药物还有抗胆碱作用,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打。

高空作业、精细工作者和驾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需慎用。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H2:

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长期应用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阳痿和精子减少等,孕妇和哺乳妇女慎用,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等。

(替丁类)

2)糖皮质激素

药物名称

抗炎效价

等效剂量mg

低效

氢化可的松

1

20

中效

泼尼松

4

5

泼尼松龙

4~5

甲泼尼龙

7

曲安西龙

高效

地塞米松

30

0.75

倍他米松

40

0.5

使用方法:

成人剂量

泼尼松30mg/d以下为小剂量;

用于较轻病症(如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急性荨麻疹)

30~60,中等剂量,多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皮肌炎、天疱疮等)

>

60,大剂量,如严重SLE、重症天疱疮、重症药疹、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

冲击疗法:

超大剂量,甲泼尼龙0.5~1.0g/d,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中静滴,连用3~4天后用原剂量口服维持。

用于激素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如狼疮性脑病等。

不良反应:

反跳现象~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如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原发病反复或病情加重。

3)抗生素:

不多,略

4)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

主要用于I和II型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利巴韦林、阿糖腺苷

5)抗真菌药物【最多用】

灰黄霉素、

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5-氟胞嘧啶5-FC:

可干扰真菌核酸合成,口服吸收好,可通过血脑屏障。

唑类:

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

丙烯胺类:

特比萘芬

其他:

碘化钾:

治疗孢子丝菌病首选药物

6)维A酸类药物;

免疫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维生素类;

2外用药物治疗

剂型:

溶液、酊剂和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涂膜剂、凝胶、气雾剂。

二甲基亚砜DMSO:

可溶解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也称万能溶媒。

3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

2)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应根据皮肤病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

1急性皮肤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

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

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

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3)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既往用药反应等向患者解释使用方法等。

冷冻疗法cryotherapy利用制冷剂产生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细胞内冰晶形成、细胞脱水、脂蛋白复合物变性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是冷冻的效应机制。

第一类H1为:

氯苯那敏;

苯海拉明;

多塞平;

赛庚啶;

异丙嗪;

酮替芬

第二类H1为:

阿司咪唑;

非索非那定;

特非那定;

氯雷他定;

西替立嗪;

美喹他嗪;

阿伐斯汀;

咪唑斯汀;

常用GC换算:

见前

GC不良反应:

病原微生物感染、消化道黏膜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药物性cushing综合征,反跳现象。

外用药剂型及剂型选择原则:

溶液solution:

含药物的水溶液,湿敷用;

急性皮损。

酊剂tincture和醑剂spritus:

药物的乙醇溶液和浸液;

前者为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后者为挥发性。

用于慢性、肥厚性皮损

粉剂powder:

干燥、保护、散热;

急性皮炎无糜烂、渗出的皮损。

振荡剂lotion=洗剂:

粉与水的混合物,止样、散热、干燥、保护潮红、肿胀、搔痒、无糜烂、渗出的皮损。

常用炉甘石洗剂,

油剂oil:

植物油溶解或混入药物,用于渗出不多的亚急性皮损

乳剂emulsion:

油和水乳化而成;

脂--油包水W/O;

霜---水包油O/W;

用于亚急性和慢性皮损

软膏ointment:

凡士林、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主要用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疾病。

糊泥膏=糊剂paste:

含粉的软膏。

有一定吸水和收敛作用,多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等。

硬膏plaster:

药物混合于粘着性基质,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和增强药物渗透性的作用。

涂膜剂film:

将药物和成膜材料溶于挥发性容积中制成。

溶剂迅速挥发,形成薄膜。

用于治疗慢性皮炎。

皮肤渗透促进剂—DMSO:

溶解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

气雾剂=喷雾剂aerosol:

由药物与高分子成膜材料和液化气体混合制成。

凝胶gel:

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容积配成。

凝胶外用可形成一薄层,凉爽润滑,无刺激性。

第二篇皮肤性病学各论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

新生物型(疣等),疱疹型(单纯疱疹等),红斑发疹型(麻疹等)

第一节单纯疱疹herpessimplex

1定义: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分为I型(儿童,生殖器外),II型(生殖器部位或新生儿感染)

2实验室检查:

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

3诊断:

根据簇集性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及易复发等特点

4鉴别诊断:

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

第二节带状疱疹herpeszoster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

本病愈合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2耳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耳道或鼓膜疱疹。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PNH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apeticneuralgia: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如过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依然持续存在,则称为PHN

4诊断:

典型临床表现

5鉴别诊断:

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偏头痛、胆囊炎等进行鉴别。

6治疗

内用药物:

抗病毒药物;

止痛&

营养神经(如口服B1、B2);

糖皮质激素;

外用药物:

以干燥、消炎为主;

眼部处理;

物理治疗;

第三节疣verruca,wart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等。

1)寻常疣verrucavulgaris:

多由HPV2所致。

甲周疣、甲下疣、丝状疣

2)跖疣verrucaplantaris:

多由HPV-1

3)扁平疣plana:

好发于青少年,多由HPV3所致

Koebner现象:

搔抓后皮损可呈串珠样排列,及自体接种反应

4)生殖器疣=尖锐湿疣

第四节传染性软疣molluscumcontagiosum

1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2临床表现:

本病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单纯疱疹由何种病毒引起?

宿主?

传播途径?

感染部位?

带状疱疹:

都很重要

疣由何种病毒引起,常见临床类型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三节丹毒和蜂窝织炎

丹毒(皮疹界限清楚)和蜂窝织炎(整齐模糊)是一组皮肤深部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丹毒:

水肿性红斑

SSSS是什么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浅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真菌病mycosis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1真菌特点:

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真菌最适宜生长方式为温度22~36度,不耐热,100度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紫外线和X线均不能杀死真菌。

碘酊可迅速杀死。

2真菌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uld

前者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

后者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

还有双相真菌,如念珠菌。

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属。

其共同特征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tinea。

深部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多侵犯免疫功能低下者。

第一节头癣

1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

黄癣由许兰毛癣菌引起;

白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

黑点癣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

头癣分为:

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四种;

2临床表现

1)黄癣tineafavosa

•主要发生在儿童

•典型皮损为黄癣痂和黄癣发

•圆形碟状,界限明显,难闻的鼠臭味

•病发干燥易折,破坏毛囊,遗留萎缩性瘢痕,永久性脱发

•瘙痒

2)白癣whiteringworm

•儿童

•群集红色丘疹,后为灰白色鳞屑斑

•病发距皮面2-4mm折断,残根菌鞘

•有痒

•不破坏毛囊,无萎缩性秃疤

•青春期可自愈

3)黑点癣black-dotringworm

•儿童及成人

•散在点状鳞屑性斑

•病发无菌鞘,沿皮面折断呈毛囊口黑点

•轻痒

•发内型感染破坏毛囊,可有散在小片秃疤

4)脓癣kerion:

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强烈感染性超敏反应。

•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

•炎性毛囊丘疹、小脓疱,隆起性肿块、脓肿,挤压排脓现象,毛发松动易拔除

•愈后可形成瘢痕

3实验室检查

1)真菌直接镜检2)滤过紫外线灯检查

 

黄癣

黑点癣

白癣

真菌镜检

发内菌丝、关节孢子,痂内厚壁孢子、鹿角状菌丝

发内链状大孢子

发外小孢子

真菌培养

许兰毛癣菌

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滤过紫外线灯

暗绿色荧光

亮绿色荧光

临床表现、真菌镜检、滤过紫外线灯检查

头皮银屑病、头皮糠疹、脂溢性皮炎、头皮脓皮病

6治疗:

原则:

服、搽、洗、剪、消

服药、擦药、洗头、剪发、消毒

第二节体癣和股癣

1体癣指发生于除头发、皮肤、掌跖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

股癣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

体癣~~

•红丘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鳞屑

•向周围扩展为边缘隆起、界限清楚的环形皮损

•皮损中央趋于消退

•股癣的下缘往往显著,上缘并不清晰

•阴囊受累少见

•环形皮损有时单发,有时可见多环形皮损,可重叠可散在,伴瘙痒

3治疗:

霜剂,应强调坚持用药2周以上,或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1~2周,以卖弄复发。

对于皮肤薄嫩的部位,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低的外用药。

第三节手癣和足癣tineamanustineapedis

1手癣:

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

足癣:

主要累及足指间、足趾、足跟和足侧缘

2主要由红色毛癣菌引起,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足癣部位、与患者公用鞋袜、脚盆、浴巾等是主要传播途径。

3临床表现:

手足癣分为三型:

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水疱鳞屑型:

由须癣毛癣菌导致;

皮损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

瘙痒明显。

水疱、瘙痒,脱屑,此型易激发癣菌疹。

角化过度型:

多为红色毛癣菌,少数为絮状表皮癣菌;

以糠状鳞屑、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常与甲癣伴发;

常见足跟及掌跖,干燥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冬季常有皲裂

浸渍糜烂型:

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好发指趾缝,浸渍发白,糜烂,瘙痒,异臭味;

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

夏季表现多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

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

需与湿疹、汗疱疹、掌跖脓疱病等进行鉴别。

以外用药为主。

•水疱鳞屑型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

•浸渍糜烂型溶液湿敷

•角化过度型剥脱性强的制剂,注意皲裂,加以封包

内用药:

对泛发型或慢性迁延型应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疗程4周)、伊曲康唑(疗程2周);

有细菌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第四节甲真菌病

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统称为甲真菌病,甲癣特指由皮肤癣菌所致的甲感染。

2诊断:

根据甲变色、无光泽、增厚破损、结合真菌镜检阳性即可确诊,必要时可做真菌培养。

头癣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体癣

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1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

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2发病机制:

分为刺激性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1)刺激性irritant:

任何人

任何人可以发生;

无一定的潜伏期;

皮损境界清楚,局限于接触部位;

皮损严重程度和发展速度与接触物的刺激性、浓度、接触时间有关;

停止接触后皮损可以消退。

2)变应性allergic:

为典型IV型超敏反应

本身无刺激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有少数人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

半抗原。

临床特点:

只有少数人发生;

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接触不发生反应);

皮损一般局限于接触部位;

斑贴试验阳性;

1)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较急。

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后者疱壁紧张、内容清亮,破溃后呈糜烂面,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