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试题集2Word文档格式.docx
《方剂学试题集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试题集2Word文档格式.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伤寒明理论*药方论》D.《医方考》
E.《金匮方论衍义》
9:
最早提出君药概念的医书是:
10:
最早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
11:
开后世之论之先河的医书是:
D型题
集唐以前医药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的方书是:
A.《太平圣惠方》B.《备急千金要方》
C.《肘后备急方》D.《千金翼方》
X型题
有关《普济方》的正确描述有:
A.现存古医籍中最大的方书B.成书于清代
C.成书于元代D.成书于明代
E.载方20000首F.载方61739首
G.载方16834首H.作者为朱橚
I.作者为汪昂J.作者为严用和
K.现存最早的方书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A.汪昂B.程钟龄C.罗美
D..王孟英E..吴鞠通
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A.《医学心悟》B.《医方考》C.《医方集解》
D.《古今名医方论》E.《医林改错》
组成方剂的依据是:
A.药物B.证候C.治法
D.病位E.病因
A.外感表证B.宿食不消
C.热入营血D.阳气衰微
E.心脾两虚
汗法主要适用于:
2;
下法主要适用于:
补法主要适用于:
A.汗法B.吐法C.和法
D.消法E.温法
邪犯少阳首选地治法为:
肝脾不和首选地治法为:
表里同病首选的治法为:
1.:
“燥屎內结“宜用:
A.涌吐法B.活血法C.寒下法
D.温下法E.发汗法
下列哪项属于和法范畴:
A.寒热并用B.表里双解C.气血两清
D.温中散寒E.补脾养心
“八法“的内容有:
A.汗,吐B.下,和C.温,清
D.消,补E.寒,热F.固,因
G.攻,散H.滑,涩I.燥,湿
J.宣,通K.轻,重
下列哪些属“和法“的范畴:
A.和解少阳B.开达膜原C.滋补肝肾
D.回阳救逆E.调和肝脾F.疏肝和胃
G.气血两虚H.气血双补I.调和寒热
J.表里双解K.温血活血
下列哪些属于“消法”范畴:
A.消食导滞B.行气C.活血
D.化痰E.利水F.驱虫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一:
选择题
以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
A.《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小品方》
D.《太平圣惠方》E.《普济方》
下列医书中以组成分类方剂的是:
A.《外台秘要》B.《五十二病方》C.《张氏医通》
D.《祖剂》E.《兰台轨范》
明确提出“七方”的医书是:
A.《伤寒论》B.《伤寒明理论*药方论》C.《药对》
D.《祖剂》E.《五十二病方》
提出“八阵”概念的医书为:
A.《时方歌括》B.《景岳全书》C.《医方集解》
D.《圣济经》E.《千金要方》
“十剂”概念首见于哪本方书:
A.《本草纲目》B.《五十二病方》C.《药对》
D.《伤寒明理论*药方论》E.《时方歌括》
确切以“组成”分类的方书首推:
A.《祖剂》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张氏医通》
D.《本草纲目》E.《景岳全书》
哪项分类法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
A.病证分类B.病因分类C.脏腑分类
D.组成分类E.治法分类
急方是指:
A.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
B.药性峻猛,以致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
C.两方或数方组合的方剂
D.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
E.单位药味组成的方剂
下列最早依据方剂的功能进行分类的方书是:
A.《医方集解》B.《成方切用》C《成方便读》
D《五十二病方》E《祖剂》
《方剂学》规划教材的方剂分类法最接近下列哪一方书的分类法: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时方歌括》
D《景岳全书》E《医方集解》
A《五十二病方》B《医方集解》C《祖剂》
D《太平圣惠方》E《成方切用》
最早依据方剂功能进行分类的医书是:
以组成分类的方书首推:
A《伤寒明理论*药方论》B《时方歌括》C《景岳全书》
D《普济方》E《千金要方》
明确提出“七方”概念的医书是:
提出“八阵”概念的医书是:
A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
B药味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
C药性峻猛,以致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
D由单位药味组成的方剂
E两方或数方组合的方剂
大方指:
急方指:
奇方指:
A病证B病因C脏腑D组成E功能
《五十二病方》方剂分类的依据是:
《伤寒杂病论》方剂分类的依据是
12:
《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的依据是
金代成无己所著《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的方剂分类法有:
A七方B八阵C十剂D十二剂E二十四剂
X性题
以病证分类方剂的医书包括: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外台秘要》
D《太平圣惠方》E《普济方》F《张氏医通》
G《兰台轨范》H《备急千金要方》I《景岳全书》
J《医方集解》K《成方便读》
以治法分类的方书包括:
A《伤寒杂病论》B《时方歌括》C《景岳全书*新方八略》
D《医方集解》E《成方便读》F《成方切用》
G《五十二病方》H《备急千金要方》I《张氏医通》
J《普济方》K《太平圣惠方》
《黄帝内经》提出的“七方”包括:
A大B小C缓D急E奇F偶
G重H复I寒J热K固
4: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一书提出:
A古方八阵B七方C十剂D十二剂
F新方八阵
5:
《景岳全书》的“古方八阵”包括:
A补B和C攻D散E寒F热J固H因I汗J吐K下
6:
方剂的分类主要包括:
A病症分类B脏腑分类C病因分类D组成分类
E治法分类F功能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
1.组方原则最早见: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医学启源》
D《脾胃论》E《成方切用》
2.提出“力大者为君”的医家是:
A张元素B李时针C李杲D吴仪洛E汪昂
3.君药的作用是:
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B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D消除或减缓方中他药的毒性与烈性
E调和诸药
4.“主病只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一句出自哪部医著: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医学源流论》
D《成方便读》E《外台秘要》
5.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
A君药B臣药C佐制药D反佐药E使药
6.反佐药的涵义为:
A药力居方中之首
B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C引方中诸药以达药所的药物
D调和诸药的药物
E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7.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
A君药B臣药C佐制药D使药E佐助药
8.属于药量增减变化的两方为:
A麻黄汤与麻黄加术汤B麻黄汤与三拗汤
C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D抵当汤与抵当丸
E理中丸与人参汤
9.“药力”居方中之首的药物是:
A君药B臣药C佐助药
D反佐药E使药
A《素问*至真要大论》B张元素C吴仪洛
D李东垣E徐大椿
1.“主病只谓君”出自:
2.“力大者为君”出自:
3.“君药分量最多”出自:
A君药B臣药C反佐药D使药E调和药
4.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
5.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是:
6.“药力”居方中之首的药物是:
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D用于消除或减缓方中他药的毒性与烈性
E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7.君药指:
8.臣药指:
9.佐助药指:
D型题
1.属于佐药含义的有:
A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C.在方中不可缺少药物
B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D针对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E方中药力最大者
2.方剂的组成变化主要有:
A君药的加减B臣药的加减C佐使药的加减D药物炮制的变化E煎煮方法的变化
3.臣药的含义有:
A制约君药的毒性B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D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症
E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4.关于方剂组方原则的正确叙述为:
A主病之谓君B佐君之谓臣C药力最大的为反佐药
D引经药一定是使药E用量最大的为君药
5.下列属于方剂组成变化的有:
A麻黄汤去麻黄B小承气汤去大黄C抵当汤改用抵当丸
D理中丸改用人参汤E厚朴三物汤去厚朴
1.关于君药的正确叙述有:
A针对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药力居方中之首D是一个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E主病之谓君F用量较作为臣佐应用时要大
G可以具畚引经药作用
2.关于佐药的正确叙述有:
A佐助药B佐制药C反佐药D药力小于君,臣药
E一般用量较轻F方中可以没有佐药G药力大于臣药
3.关于方剂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有:
A药味增减变化不包括君药的增减
B药味增减变化包括君药的增减
C药量增减变化D剂型更换变化
E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
F臣药的加减会使方剂的功效的根本改变
G佐使药的加减不会引起方剂功效的根本改变
第五章:
剂型
汤剂的特点:
A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B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C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
D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
E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
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
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
将药物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
将药物研成细粉或用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汤剂指:
散剂指:
丸剂指:
即可外用又可内服的剂型有:
A汤剂B散剂C膏剂D酒剂E丹剂F锭剂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煎煮中药忌用的工具为:
A瓦罐B沙锅C搪瓷器具D铝制品E铜,铁器皿
A后下B包煎C烊化D冲服E先煎
1.气味芬香的药物,煎煮时宜:
2.矿物类药物,煎煮时宜:
3.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解的药物,煎煮时宜
下篇:
各论
解表剂
1.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的方剂是:
A桂枝汤B麻黄汤C射干麻黄汤D九味羌活汤E大青龙汤
2.麻黄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B外感风寒表实
C外感风寒表虚D外寒内饮E风邪犯肺
3.证见: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当首选:
A麻黄汤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D小青龙汤E香薷散
4.麻黄汤的证治要点是:
A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B发汗,恶风,汗出,脉浮紧
C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薄白,脉浮紧
D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
E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5.大青龙汤的主治证侯是:
A发汗无汗,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B外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岬有声,脉浮紧
C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D恶寒发热,肌表无力,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E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埔所剧者
6.华盖散的组成是:
A麻黄、桑白皮、苏子、杏仁、桂枝、陈皮、甘草
B麻黄、半夏、苏子、杏仁、茯苓、陈皮、甘草
C麻黄、半夏、前胡、杏仁、茯苓、陈皮、甘草
D麻黄、桑白皮、前胡、杏仁、茯苓、生姜、甘草
E麻黄、桑白皮、苏子、杏仁、茯苓、陈皮、甘草
7.大青龙汤的组成是:
A麻黄、桂枝、半夏、石膏、杏仁、黄芩、甘草
B麻黄、白果、杏仁、苏子、黄芩、半夏、甘草
C麻黄、桑白皮、陈皮、茯苓、苏子、杏仁、甘草
D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甘草
E麻黄、桂枝、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甘草
8.证见:
“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
A大青龙汤B九味羌活汤C麻黄加术汤D麻杏苡甘汤E羌活胜湿汤
9.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是:
A桂枝汤B麻黄汤C大青龙汤D小青龙汤
E麻杏苡甘汤
10.桂枝汤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调和气血,缓急止痛D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E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11.桂枝汤的主治证病机是:
A外感风寒表实B外感风寒表虚C外感风寒湿邪
D外感内饮E风邪犯肺
12.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A麻黄汤B桂枝汤C小青龙汤D防己黄芪汤
E大青龙汤
13.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1:
2B2:
1C1:
1D3:
2E2:
3
14.桂枝汤的证治要点是:
A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B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C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D发汗,恶风,汗出,脉浮缓E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15.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用的方剂是:
A大青龙汤B败毒散C羌活胜湿汤D新加香薷饮
D九味羌活汤
16.九味羌活汤主治证侯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蘊热B风湿在表C外感风寒,内有蘊热D感冒风寒,郁而化热E风邪初中经络
17.证见:
“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微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紧”治当首选:
A羌活胜湿汤B九味羌活汤C大青龙汤D川芎茶调散
E柴葛解肌汤
18.九味羌活汤的证治要点是:
A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苔白脉浮
B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C恶寒发热,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D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E头痛,鼻塞,脉浮
19.九味羌活汤的组成是:
A羌活,防风,荆芥,川芎,细辛,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B羌活,防风,苍术,独活,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C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细辛,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D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细辛,白芷,芍药,黄芩,甘草
E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细辛,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20.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
A败毒散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D独活寄生汤
E羌活胜湿汤
21.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蔓荆子,槀本B生地黄,黄芩C独活,细辛
D白芷,苍术E防风,川芎
22.九味羌活汤为哪位医家所创制:
王好古李东垣张元素张仲景孙思邈
23.具有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功用的方剂是:
A参苏饮B香苏散C荆防败毒散D九味羌活汤
E小青龙汤
24.香苏散中君药是:
A香附B苏叶C甘草D香附、苏叶E陈皮
25.具有“解表散寒,溫肺化饮”功用的方剂是:
A参苏饮B小青龙汤C苓甘五味姜辛汤D华盖散
E苏子降气汤
26.小青龙汤主证侯的病机是:
A外感内饮B外感风寒,痰热内蘊C上实下虚,痰饮内停
D风邪犯肺E阳虚阴盛,寒饮内停
27.小青龙汤主治证侯是;
A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B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C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痞闷,舌苔白滑,脉弦滑
D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娇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E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28.“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何方的证治要点:
A苏子降气汤B定喘汤C小青龙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E射干麻黄汤
29.射干麻黄汤的功用是:
A宣肺利气,疏风止咳B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C解表散寒,溫肺化饮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E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30.小青龙汤中的君药是:
A麻黄,桂枝B桂枝,白芍药C干姜,细辛D桂枝,干姜E干姜,半夏.
31.止嗽散的功用是:
A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B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C宣肺解表,祛痰止咳D解表宣肺,清化热痰
E疏散风热,止咳化痰
32.止嗽散的组成:
A桔梗,前胡,紫菀,款冬花,陈皮,荆芥,甘草
B桔梗,白前,紫菀,百部,陈皮,荆芥,甘草
C桔梗,白前,紫菀,杏仁,陈皮,荆芥,甘草
D桔梗,白前,款冬花,杏仁,陈皮,荆芥,甘草
E桔梗,前胡,贝母,陈皮,荆芥,百部,甘草
33.证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A金肺草散B止嗽散C华盖散D三拗汤E射干麻黄汤
34.止嗽散的证治要点是:
A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B咳嗽,发热不甚,微渴
C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D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岬有声,脉浮数
E感受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35.配伍用药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
”特点的方剂是:
A止嗽散B金肺草散C桑菊饮D三拗汤E泻白散
36.证见:
“伤寒咳嗽,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治当首选;
A止嗽散B华盖散C金沸草散D三拗汤E桑菊饮
37.对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应首选何方治疗:
38.正柴胡饮主治:
A外感风寒表实证B外感风寒表虚证C外感风寒轻证
D风邪犯肺证E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39.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功用的方剂是:
A桑菊饮B银翘散C柴葛解肌汤D清营汤E升麻葛根汤
40.在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方剂是:
A桑菊饮B桑杏汤C银翘散D清瘟败毒饮E新加香薷饮
41.证见: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A桑菊饮B桑杏汤C柴葛解肌汤D银翘散E桑杏甘石汤
42.银翘散出自:
A《温热经纬》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温病条辨》
D《温疫论》E《伤寒论》
43.银翘散的证治要点是:
A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B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C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D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苔白腻,脉浮数
E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44.《温病条辨》称之为“辛凉平剂”的方剂是:
A白虎汤B麻杏甘石汤C桑菊饮D柴葛解肌汤E银翘散
45.银翘散的组成是:
A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薄荷,桔梗,竹叶,
芦根,甘草
B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薄荷,桔梗,杏仁,
C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薄荷,桔梗,竹叶,
葛根,甘草
D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蝉蜕,桔梗,竹叶,
E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蝉蜕,桔梗,前胡,木通,
46.银翘散中荆芥、淡豆豉是属于:
A君药B臣药C佐助药D佐制药E反佐药
47.桑菊饮的功用是: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C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D解肌清热E辛凉宣肺,清热利尿
48.桑菊饮中连翘属于:
49.桑菊饮中杏仁属于:
50.《温病条辨》称之为“辛凉轻剂”的是:
A银翘散B桑菊饮C麻杏石甘汤D白虎汤
E新加香薷饮
51.证见: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当首选:
A银翘散B金沸草散C止嗽散D桑菊饮E桑杏汤
52.桑菊饮的证治要点是:
A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B身为热,干咳无痰,或痰
少而粘,右脉数大C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D发热,微恶风热,咽痛,口渴,脉浮数
E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苔少苔,脉虚大而数
53.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
A杏仁、荆芥、芦根、竹叶、甘草
B杏仁、桑叶、芦根、薄荷、甘草
C桔梗、连翘、芦根、竹叶、甘草
D桔梗、连翘、芦根、薄荷、甘草
E杏仁、连翘、芦根、薄荷、甘草
54.银翘散中的薄荷属于:
55.桑菊饮出自:
A《温疫论》B《温病条辨》C《温热经纬》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伤寒论》
56.桑菊饮中的君药是:
A桑叶B菊花C连翘D杏仁E桑叶、菊花
57.麻杏石甘汤的功用是: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E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58.证见:
“身热不解,渴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A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