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过关习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检测 b及答案Word格式.docx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过关习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检测 b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过关习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检测 b及答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
2.导学号25630010(2015高考四川卷,5)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
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使企业获得了重大的成功,表明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而非决定作用,A项错误;
获取利润是企业发展的目的,故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科技进步对企业发展的作用,C项排除。
D
3.(2015高考天津卷,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优秀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
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B项表述错误。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项与题干无关。
材料未涉及古典文化,D项不符合题意。
A
4.(2015高考山东卷,32)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文学作品中凝聚了作家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A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文化渐趋融合、民族精神,故B、C、D三项与题意无关。
5.(2013高考四川卷,9)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
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本题题干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正确;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错误;
文化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不是决定,③错误;
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体现了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④符合题意。
6.(2013高考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
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东方美人”茶被英国女王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项符合题意。
题干不涉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
优秀的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项说法不准确。
题干强调的是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而不是文化影响实践,D项不符合题意。
7.(2012高考安徽卷,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
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未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②错误。
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③正确。
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④错误。
8.(2011高考浙江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
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
这类现象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题干所示现象表明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故选D项。
9.(2010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
“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材料中主讲人指出听众最密切的6个朋友的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听众自己的月收入,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使人们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
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或认识。
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B项符合题意。
A项错在“决定”上。
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C项错误。
文化有优秀的,也有落后的,D项错误。
10.(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Ⅰ,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了(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本题题眼是“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由此可知,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人的健康成长,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的“决定性作用”、④中的“主导力量”均表述错误。
11.(2014高考安徽卷,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故不选①。
只有优秀、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故排除④。
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能改变一座城市,更能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体现了②③的观点。
C
12.(2014高考广东卷,32)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
小李说:
“‘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
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
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支持小李主张的主要有两点:
“深阅读”的优点和“浅阅读”的缺点。
B项是“浅阅读”的优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项说法错误,“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
C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
13.(2013高考江苏卷,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强调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
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项说法不科学且与题意不符。
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4.(2013高考福建卷,30)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 )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题干强调每个人都有其价值,都应努力奋进,因而B项符合题意;
题干并未涉及世界本质、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真理的知识,A、C、D三项与题意无关。
15.(2015高考浙江卷,34)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
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在某些小圈子里,吸毒成为人们交往的一种工具,这表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当选。
吸毒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说明腐朽文化对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当选。
文化环境影响人,但人们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③说法错误。
④强调了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性,与题意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13高考浙江卷,41
(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
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0分)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3分)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4分)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文化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分)
17.〔2014高考海南卷,25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
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文化品行;
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
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5分)
“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5分)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2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8.〔2011高考山东卷,29(6)〕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5分)
(2)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
(3)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