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5494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docx

地球科学章节测试题目

公元79年,哪座火山的爆发淹没了古罗马的庞贝城。

维苏威火山

火山不仅是一种自然灾害,它还能带来矿产资源、肥沃土地的矿物质、地热资源

接近岸边时,海啸的波长变短,波高变高

火山喷发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有气温下降、火灾、酸雨、海啸

我国汶川地震导致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滑坡

地震多分布于板块的边界区域

暴发型自然灾害:

龙卷风;迁延型自然灾害:

旱灾;过度型自然灾害:

水灾

天文灾害:

磁暴;生物灾害:

病变;地标运动灾害:

雪崩;地质灾害:

地震

非洲尼奥斯火山湖导致的灾难,祸首是气体

火山爆发的产物有碎屑流、气体、灰尘、熔岩流

一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变化,正确

地震被列为天灾之首,只要有以下原因:

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引发许多次生灾害,灾害范围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地球上,每年发生的人们能感觉的地震次数约有10万次

最早提到地球曾被大面积冰川所覆盖的是瑞士人克罗尔。

错误

近5000万年来,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错误

江南地区“夏六月夜雪”的事件发生在我国古代哪个朝代?

明代

地球现在处于间冰期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的争论和谈判主要是关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连锁影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中国古代典籍中,对研究古气候最有帮助的是方志

距离现在最近的超大陆是潘基亚超大陆

通过对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发现4亿年前地球一年有400多天

新仙女木事件是一次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

正确

关于中国古代气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两宋都处于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

地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全球变化的空间尺度包括区域尺度、地方尺度、全球尺度、局部尺度

通过测定海底有孔虫壳体中18O和16O的比值,可以得出远古时期海水的温度。

正确

根据地质资料,人们发现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4)次较大的冰期。

如果地表温度持续上升的话,会造成哪些后果?

传染病肆虐、物种灭绝、缺水断粮、大洋热盐循环中断

冰期事件属于下列哪个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事件?

几十万年到几千年

路易斯·阿加西斯:

提出地球曾被大面积冰川覆盖;詹姆斯·克罗尔:

提出冰期旋回与地球运动状态有关;米卢廷·米兰科维奇:

将地球轨道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旋回相结合

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

没10万年发生一次;地球黄赤交角变化:

每4.1万年发生一次;地球自转轴的旋转:

每2.3万年发生一次

《增长的极限》一文中,对人类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除人口和污染外,还有工业发展、不可再生的资源、粮食

大气圈中的水循环主要表现为水汽和降水,陆地部分则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分支,流向不同的终点。

错误

1990年,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源于对基尔库克油田的争夺。

错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产量

联合国有关组织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正确

森林面积真正开始锐减始于20世纪50年代

里海沿岸共有几个国家?

5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

下面关于尼罗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白尼罗河是尼罗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尼罗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南中国海的能源冲突目前体现在对南海群岛主权的争夺。

正确

石油产地的高度集中会带来哪些严重问题?

石油从源地转移时安全运输的问题、全球石油供给受制于少数几个国家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描述。

正确的是煤炭储量丰富,种类齐全,优值能源储量较低

盐碱地治理中的关键措施是调节和控制盐碱地地区的区域水盐状况。

正确

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有:

城镇建设、气候变化、过度开采地下水

人类利用气候资源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下列哪些属于直接利用?

风能发电、空气制氧、太阳能供暖

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是在哪一年?

1957年

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风及大气成分。

正确

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巨大的原因有:

有良好的石膏、盐类封盖层、有巨厚的优质生油岩层、有疏松多孔的砂岩、碳酸盐岩做储集层、有使石油富集成藏的大型地层褶皱

土地质量的特点是多面性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的重点是哪些?

土地沙漠化防治、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正确

植物资源通常指的是野生的原料植物,它的种类较多。

正确

目前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易误用、易污染的资源包括大气、水、自然风光

我国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变异性大,不易把握。

正确

有色金属矿物包括锌、铜

风能的特点是可再生、能量巨大、不稳定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设想源于中国哪位地质学家?

翁文灏

有关现在大气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仅次于氮气和氧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循环中,重力起着主要的作用、水循环可以不断调整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

正确

自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臭氧洞”一直在不断变大。

错误

以可溶性盐形式进入大海的化学元素,最有可能成为生物壳体的是硅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运动形态的物理过程。

正确

水在水圈中的主要储层是海洋正确

大气污染主要由自然因素造成。

错误

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地球大气的成分基本相同。

错误

厄尔尼诺最早指赤道海面的异常增温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最强,所以最受关注;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是甲烷

臭氧层是由大量臭氧分子组成的厚厚的、实实在在的一层大气。

错误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

高纬度地区,洋流进入深层的原因是海水密度大、海水结冰、海水盐度增大

全球洋流系统贯穿所有大洋,使热量、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全球海域间循环。

正确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臭氧分子由自由氧原子和氧气分子结合而成,臭氧层位于海拔20~30公里高处

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地球大气的成分基本相同。

错误

太阳辐射中,绝大部分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不能穿透大气层到达地表。

正确

下列有关《蒙特利尔协定》的说法,错误的是源于当年发现的臭氧层空洞

大洋传送带只与海洋有关,它对气候没有任何影响。

错误

热层:

氧原子较多,可吸收短波长紫外辐射;中层:

氧分子较多,可吸收中波长紫外辐射;平流层:

臭氧分子较多,可吸收长波长紫外线辐射

白垩是指碳酸钠

酸雨源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

陆地河流搬运的物质入海后均呈带状分布。

错误

《蒙特利尔协定》规定,到( 2010   )年必须完全停止使用氟氯烃等有害物质。

岩石圈由(      )三类岩石构成。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空气中水汽可能以下列哪些方式落至地表?

雪、雨、雹

对流层:

受地表温度影响,空气不断流动;平流层:

臭氧集中,尘埃很少,透明度很高;中层:

大气在其中进行强烈的化学反应;热层:

即电离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

下列关于地球表面系统能量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从理论上讲,表面系统与太阳辐射之间的能量转换是平衡的;地表存在水平方向上的能量输送;不同地理位置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各不相同

大洋传送带是一个闭合的环流,由低纬度地区的低温高盐深层洋流和高纬度地区的较暖低盐表层洋流组成。

错误

大气圈的作用包括保持地表热量不散失;保护地表生命不被紫外辐射伤害;调节地表温度;保证地表液态水的存在

泥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页岩;沙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砂岩;砾石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砾岩;有机物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煤

水分子在大气圈中的停留时间11天;水分子在大陆的停留时间100年;水分子在海洋的停留时间40000年

迄今为止,南极“臭氧洞”最大的年份是1987

统计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地表平均温度呈正比。

正确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原始大气成分的改变包括使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使甲烷变成水汽和二氧化碳;使氨变成水和氮;从二氧化碳中分异出氧气

臭氧层的作用有吸收太阳紫外线;维持大气圈的圈层结构

达尔文认为,人类应该起源于南亚。

错误

非洲纳米比亚海岸一处悬崖峭壁,是雪球地球曾经存在的证据之一,依据是地层中有很厚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有典型的冰川沉积物

下面关于叠层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叠层石出现在距今7亿年前

寒武纪初期的小壳动物化石以中国淮南动物群为代表。

错误

地球诞生约5亿年后,地表就已出现了岩石。

错误

翼龙既不属于恐龙也不属于鸟类,而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

正确

生物学演化开始的标志是生物体器官的出现。

错误

最新发现表明,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42亿年前

下面关于雪球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雪球地球结束后,生物种类迅速增加;雪球地球结束后,地表变得非常炎热

目前全球进入了又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期,灭绝速度为自然条件下的千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被认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是克罗马农人

寒武纪时期生命大爆发的原因可能是海水中磷酸盐含量增加;大气圈氧含量的增加;超级大陆解体

地球生命分为三大类:

真菌、植物、动物。

错误

火山热泉中可能形成生命,原因在于热泉中熔接了各种化学物质;高温导致各种化学反应容易进行;热泉中有水的存在

有着人类“祖母”美誉的“露西”化石属于南方古猿

关于中华龙鸟的描述,正确的是最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对研究鸟类的起源意义重大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小行星撞击地球

地球大气圈氧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真核生物。

正确

距今7亿~6亿年间,海洋生物中的统治者是软躯体动物

随着火山不断爆发,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日益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冰层得以融化。

正确

物质文明对人类演化可能造成以下哪些负面影响?

人类物种演化速度加快;个体增大;人类机体抗病能力减弱

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动物所属的3个门为腔肠动物们、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1860年,首先在德国巴伐利亚发现了一具始祖鸟骨骼化石,次年又发现了一根羽毛的化石。

错误

关于生物学演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细胞演化阶段持续了约7亿年

恐龙灭绝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这次灾难的证据主要保存在K-T界线粘土层中,这些证据包括玄武质小球粒、变形石英颗粒;化学元素异常

生命中最基本的划分并不在植物与动物之间,而是在单细胞之间。

正确

恐龙灭绝之后,(   )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陆生动物。

哺乳动物

中生代时期,恐龙居于统治地位,当时的哺乳动物种类很少、体形很小

19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其标志就是真核生物的出现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球生命距今约(   )年。

37亿

“皮尔当人”是认为造假的产物

阿卡斯卡片麻岩:

39.6亿年;格陵兰岛西部的片麻岩:

近39亿年;中国冀东的花岗质片麻岩:

35亿年;加拿大哈得孙湾东北岸的岩石:

42.8亿年

泥盆纪至二叠纪时期大量的蕨类植物,形成了今天的煤

将下列古人类按照进化的先后顺序排列。

南方古猿、能力、直立人、智人

方解石能把左旋氨基酸和右旋氨基酸吸引到不同的晶面上,而只有右旋氨基酸是与生命有关的。

错误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尤卡坦半岛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澄江动物群?

钵水母

下面关于鱼石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鱼石螈有肺和鳃两套呼吸系统

“拉伊托里的足迹”将东非的古人类活动推至370万年前

最早在天空飞翔的脊椎动物是翼龙

夏威夷群岛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火山喷发,海底扩张,地幔热点

“格洛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成果:

发现地中海曾是一片荒漠,验证了瓦因-马修斯的磁异常模型,验证了版块构造理论,证实了大陆漂移学说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版块积压速度,岩石的风化作用,山脉下部岩浆房的抬升

下列关于全球地震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有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版块俯冲带上,围绕太平洋边缘分布着大量的深源地震

“牛眼模式”下,溶解物蒸发析出的先后顺序是碳酸盐,石膏,石盐

下列表述中,符合事实的是魏格纳认为陆壳能在洋壳上移动

威尔逊:

发现和研究转换断层,赫斯:

提出海底扩张假说,魏格纳:

提出大陆漂移理论,瓦因、马修斯:

发现和解释海底磁异常

下列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亚特兰蒂斯相当于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区域,亚特兰蒂斯毁灭于公元前1500年的火山爆发

将下列四个理论按照提出的时间先后排序:

大陆漂移理论,海底扩张假说,海底磁异常,板块构造理论

最早发现地中海曾经干涸的人是许靖华

下列哪些证据支持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南极洲发现了许多其他大陆上存在的陆生爬行动物化石,在南美洲和非洲都能见到中龙化石,大西洋两岸具有相似的古生代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南方各大陆和印度都有舌羊齿植物群化石

公元前1500年左右,圣多里尼火山喷发毁灭了下面哪个古代文明?

米诺斯文明

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

太平洋火山岛的分布具有离洋中脊越远年代越老的特点。

正确

通过对各个大陆不同时期古生物化石的比较,能得出现在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连在一起的结论。

错误

由于板块一直在运动,珠穆朗玛峰仍在不断长高。

正确

阿斯旺大坝下发现的深沟是地中海曾经干涸的证据之一。

正确

下列关于板块俯冲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熔融液体冷却下来就形成巨大的花岗岩岩基,板块俯冲带可延伸到地下700千米深处,俯冲板块的地壳物质因高温而熔融为液体,喷发出来形成火山

大陆漂移思想源起于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对应性

关于赫斯的论文《海洋盆地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复活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首次正式提出了海底扩张的假说,为板块构造理论奠定了基础,该论文发表于1962年

对流现象只会出现在液态介质中,固态介质中不存在对流现象。

错误

600万年前,哪个海峡的封闭导致地中海干涸。

直布罗陀海峡

摩西出埃及记中关于海水变化的描述,应是下列哪种地质现象的直接结果?

海啸

造成米诺斯文明突然消失的原因是火山爆发

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个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推进挤压形成的?

印度板块

太平洋火山岛的分布具有离洋中脊越远年代越老的特点。

正确

地球上的大陆仍处于运动之中,预计2.5亿年后,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又会连为一体,再次成为一个超级大陆。

正确

最早提出利用深海中的大陆坡边缘进行大陆拟合的人是洪堡。

错误

全球表面震中分布表明,地震带呈(   )沿板块边界分布。

带状

秘鲁-智利海沟:

洋壳-陆壳碰撞,日本海沟:

洋壳-洋壳碰撞,喜马拉雅山-西藏高原:

陆壳-陆壳碰撞

海底热流的能量来自于海底火山喷发,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海底扩张学说的创立者是德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

错误,美国

冰岛辛格维利尔地裂缝是板块分离的位置

时间先后顺序:

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时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弧形阴影判断地球为球体,厄拉多塞用简单的几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一行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线测量,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米尔纳:

提出世界上任何一点均能测到地震波,帕施维茨:

设置精确的摆锤探测到东京大地震,奥尔德海姆:

查明各种地震波遵循的规律,张衡:

制造候风地动仪

地核内部为铁质晶体球,这一固体内核的大小还不到地球体积的1%。

 正确

巴利尔的岩石圈概念,彻底粉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错误

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由表及里排列,正确的是地壳—莫霍面—上地幔—过渡层—下地幔—古登堡面—外地核—内地核

地磁场能保护地表生命,原因是地磁场阻止太阳高能粒子的进入

横波与纵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由此可求出震中距。

正确

以下关于麦哲伦航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标志着全球纪元的开始,证明了海洋是连通的,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最早建立地震波速度与物质密度、压力、温度和化学组成之间关系的人是伯奇

地幔岩石主要是橄榄岩

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每当磁极倒转时,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出现一次大灭绝

卡文迪许测量地球重力常数的工具是扭力秤

山脉下方的物质密度比大陆地壳的平均密度大。

错误

地球外核呈液态的原因为温度很高,含有熔点较低的元素

下列关于地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地核大小相当于地球半径的一半左右,地核的密度大于地球平均密度

下列关于地幔的说法,正确的是地幔顶部大规模的物质对流造成了板块运动,地幔自浅而深分为三部分

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地球表面凹凸不平,高低起伏

地球内核旋转一周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400年

通过对海底洋中脊和陆地火山附近岩石的研究,可以了解下列哪些信息:

磁场倒转的细节,板块扩张的速率,地球的历史,地磁场的演化历史

下列关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描述,正确的是震源深度越深,距离海沟最远,地震均分布于海沟一侧

普拉特均衡平衡模式和艾利均衡平衡模式的分歧在于:

分开固态外壳和液态底层的均衡补偿面是否水平。

正确

地震发生时,纵波(P波)比横波(S波)早到,纵波(P波)是压缩波,横波(S波)是剪切波,纵波(P波)是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的。

错误

关于地球的物理化学组成,正确的是陆壳比洋壳含更多的硅,地球中心是铁镍组成的地核,地核之外包裹着由硅酸盐组成的地幔

卡文迪许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并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密度为5.45g/cm3,这个结果十分接近于现在公认的地球密度。

正确

地球自转轴和地核旋转轴重合。

错误

地球表面距离地心最远的地方是钦博拉索山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地球各层旋转速度的理想比值为0.6:

0.7:

1.06:

3.27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地核密度最大,地幔次之,地壳密度最小

如果用装载集装箱的载重汽车来比喻板块的运动,那么载重汽车和集装箱分别代表板块和岩石圈顶部的大陆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测定地球年龄的工具问题。

正确

根据陨石的“冷凝模式”,请将下列化合物按照其冷凝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

铝、钙、钛的氧化物,铁镍合金,铁氧化物,冰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自然界存在两套铀-铅时钟,其中铀的半衰期分别为45亿年和7亿年,卢瑟福在铀铅衰变的基础上提出了“铀-铅时钟”,由于铅比氦的移动性差,所以“铀-铅时钟”比“铀-氦时钟”更准确

地球的雏形与哪种陨石有关?

球粒陨石

在没有外力作用情况下,岩层位置越低,岩层的年龄越大。

正确

我们看到的流星实际上是宇宙中的小行星

首先发现放射性现象的科学家是贝克勒尔

二战后,人们利用多种测年方法对各种陨石进行测定后得出结论:

所有的陨石都是在距今45~45.5亿年间形成的。

错误

戈特洛布维尔纳:

水成论;詹姆斯赫顿:

水成论,均变说;查尔斯莱依尔:

将今论古原则;威廉史密斯:

通过化石种类确定地球岩层相对年龄

人们利用质谱仪发现了铀、铅的同位素,质谱仪的发明者是阿斯顿

下面哪个人的理论与太阳系形成的“冷凝模式”最为接近?

拉普拉斯

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冥王星具有以下特点:

轨道倾角大于其他行星,体积很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星云是由宇宙间以氢元素为主的气态物质构成的团块,恒星由星云中的氢元素发生核聚变反应而形成,恒星通常成批诞生,组成星团或星系

恒星的结局因其质量不同而有三种可能:

形成白矮星、形成中子星、形成黑洞。

正确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碳元素既能形成较软的石墨,又能形成最硬的金刚石,这与碳原子之间的结构有关。

正确

宇宙大爆炸始于一个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的奇点。

正确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当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小于5×1027kg/cm3时,便形成一个封闭的宇宙

请将下列四项描述按时间先后排列天王星发现,海王星发现,发现塞德娜天体,冥王星被降格为矮行星

太阳系源于很久以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正确

以下关于埃德温•哈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发现星系红移现象,计算出哈勃常数,首次确认仙女座大星云在银河系以外

根据提丢斯·波德定则,在太阳系的哪两颗行星间还应有颗大行星:

火星和木星之间

16世纪后半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创建了一座天文台,并通过天文观测得出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形的。

错误

太阳系是由以下哪些物质构成的:

彗星,星际物质,太阳,行星

太阳系最边缘的部分称为柯伊伯带。

错误

地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探讨地球的本质问题

“海底扩张”理论得到承认,最关键的因素是对海底地磁条带的解释

下面关于傅科摆的描述,错误的是南北极点处,傅科摆轨迹不转动,赤道处,傅科摆轨迹转动最快,北半球傅科摆轨迹顺时针转动;正确的是:

傅科摆轨迹转动一圈,最快是24小时

某种元素具有放射性,说明这种元素的原子核不是非常稳定。

正确

今天地球上的人类是在各个地区各自独立发展进化而来的。

正确

固体地球的哪个圈层同时属于板块构造系统和大气生物圈系统:

岩石圈

测定地球质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万有引力

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衰变过程中,每个半衰期内,元素衰变的质量都不一样

下列哪些能源,使用后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煤、石油、木材

最早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锰结核这种矿产多分布在大洋底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