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53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docx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复习教案

第34讲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

[考纲]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课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西学东渐

1.开眼看世界

(1)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和中国与世界联系扩大。

(2)目的:

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3)代表人物

(4)影响: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的特点

(1)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

(2)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识和重新认识世界。

(4)这些先进思想和主张未能实施。

2.体用之争

(1)表现

(2)评价:

局限于要不要学习__________文化的层面;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早期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1)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人物:

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4)评价:

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维新思想

(1)背景

(2)代表人物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内容:

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______、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②意义:

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点拨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无力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只得借助儒家思想文化来宣传维新思想;同时维新派理论认识肤浅,其思想是把西方文化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2)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直接原因:

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__________逆流,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

方法点拨 图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兴起

(1)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4)主要阵地:

《新青年》。

3.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

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____________。

(2)文学界:

白话文得到推广。

5.意义

(1)文化平民化,白话文大量出现。

(2)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3)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以沉重的打击。

(4)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5)推动了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师夷长技”与中体西用

主题1 图解

主题2 “开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消极影响:

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主题3 “中体西用”思想的反响

史料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多年出使外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考察和学习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

”张树声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

“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

”他还诘责洋务派: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这则史料充分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即遭到了一批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

它实在不是一条富国强兵之路。

主题4 “中体西用”思想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

(1)目的上,都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

(2)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3)结果上,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维新思想

主题1 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史料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此史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主题2 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理论根据

史料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

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史料表明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其理论根据是三权分立学说。

主题3 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

史料 “天哀大地生人之多艰,乃降圣人而极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民作师,为万民作保,为大地教示。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

……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过于此。

”——康有为

史料反映了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突出特点是托古喻今,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主题4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

早期维新思想

康梁维新思想

(1)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

(1)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案,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了

完整的理论体系

(2)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

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

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都主张变法:

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

(3)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4)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前期新文化运动

主题1 图解

主题2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三项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

主题3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

史论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史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

”“本大总统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1914年袁世凯《祭孔会》

此史料说明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他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史料二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此史料说明陈独秀认为孔教已不适于当时的社会。

   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

1.全面启动和地位:

(1)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2)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3)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2.未能真正实现的根源:

中国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近代化屡遭挫折而没有真正实现。

例1(2011·北京高考)“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  )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答案 A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材料中“九州”“四海”的概念反映了作品的主要属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此著作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拓宽了国人的视野,这与《海国图志》的特点一致。

例2(2011·安徽高考)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答案 C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在于提炼各则材料的含义。

A项体现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项体现新文化运动的“以中济西”论;D项体现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主张。

C项认为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

符合维新派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

例3(2011·天津高考)《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 A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把握《新青年》创刊后的十余年中国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

例4(2011·江苏高考)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答案 A

审题突破 审题首先理解材料关键句“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的主旨是倡导变革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