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51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85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供热节能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分区集中供冷

供热节能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xx区概况

xx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前挹太白之秀,后负周原之美,襟渭带湋,水源丰富,空气新鲜,阡陌如画,颇具田园风光特色。

xx区,交通方便,区位优越,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西宝中线二级公路穿越而过。

xx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为了充分发挥这里的农科教优势,推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国务院于1997年7月13日决定设立xx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由国家19个部委与陕西省共同领导和建设。

自开发建设十年来,xx区在体制改革、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以及省部共建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xx区,这个具有雄厚科技实力的中国“绿色硅谷”必将以崭新的风姿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1.2建设项目概述

xx区居住小区的建设,是以绿色、生态特色小区建设为目标,是以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为目的。

本建设项目就是利用示范区浅层地下水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进行供冷供热,是一项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新技术。

在未来3年内,xx区将建设化建小区、财富广场小区、永丰嘉苑小区、高新初中片区等,总建筑面积约为50万m2,此建设项目的供暖、供冷方式,计划采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该供热、供冷系统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是目前国家建设部重点推广应用的节能、环保型技术之一。

本系统工程项目,预计投资8643.92万元。

投资来源包括:

国家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企业自筹资金三部分。

项目计划申请国家财政资金25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8.9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0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3.14%;某公司自筹资金4143.9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7.94%。

1.3建设项目综合效益

推广应用水源热泵技术,符合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根据xx区水资源特点和地质构造情况,为满足示范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xx区具有推广应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十分有利的条件。

该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将产生很好的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44.5%(大于基准收益率10%);国民经济净现值ENPV=9915.4万元(大于0);国民经济投资回收期Pt=4.6年。

该项目经济效益明显。

节能效益。

经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363.39吨,节能效益显著。

环境效益。

经计算,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8953.47吨,环保效益突出。

综合各主要效益指标,本建设项目在经济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显著,值得实施与应用推广。

第二章项目建设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建筑及相应的空调系统应运而生,而水源热泵系统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新兴中央空调系统。

2.1水源热泵技术简介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如地下水等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基于热泵原理,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供冷的高效节能型系统。

它是由用户系统、热泵主机系统、水源系统三部分组成。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示意见图2-1。

图2-1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示意

用户系统(室内空气处理末端等):

由用户侧水管系统,循环水泵,水过滤器,静电水处理仪,各种末端空气处理设备,膨胀定压设备及相关阀门配件组成。

热泵主机系统:

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各种制冷管道配件和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

水源系统:

由水源取水装置,取水泵,水处理设备,输水管网和阀门配件等组成。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冬季供热、夏季供冷多功能工况。

(1)在冬季,为用户供热时,水源中央空调系统从水源中提取低品位热能,通过电能驱动的水源中央空调主机“泵”送到高温热源,以满足用户供热需求。

(2)在夏季,水源中央空调将用户室内的余热,通过水源中央空调主机转移到水源中,以满足用户制冷需求。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冬夏运行工况示意见图2-2(a)、2-2(b)。

图2-2(a)冬季供热工况原理图

图2-2(b)夏季制冷工况原理图

2.2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

地表浅层(土壤和水体)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量),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表的土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的均衡。

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水源热泵利用的地能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

(2)属高效、节能、经济的技术。

浅层地下水温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水体温度远高于室外环境空气温度,夏季水体温度远低于室外环境空气温度,浅层地下水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水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

(3)环境效益显著。

水源热泵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3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它节能措施节能减排效果会更明显。

水源热泵虽然也使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

水源热泵机组没有燃烧,运行时无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4)运行稳定可靠、高效经济。

地下水体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其波动范围远小于空气温度的波动,这就使得即使在室外气候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仍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高效、经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单,维护费用低。

机组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

(5)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实现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两种运行模式,并且四季皆可产生热水。

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和制冷机两套装置,系统简单,没有冷却塔和其它室外设备。

所以,就没有其它冷热源设备集中占地问题,既减少初投资,又节省了建筑面积和地皮,从而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且改善了环境形象,保持建筑外部美观。

各区域能独立选择制冷或供暖,分区灵活,使用方便。

水源热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学校、医院、宾馆、商场、办公楼、厂房等各类建筑,特别适合于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

2.3水源热泵应用国内外现状

国外应用现状。

水源热泵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它的应用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水源热泵理论与技术均已高度发达,并且在美、法、德、日等国家得以广泛使用。

如美国,截止1998年,水源热泵系统已占空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新建筑中占30%。

到2001年,每年安装的水源热泵系统已达到14万台,其中,地下水源热泵占15%。

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百万吨(相当于减少50万辆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或种植树一百万英亩),年节约能源费用达4.2亿美元。

与美国的水源热泵发展有所不同,中、北欧如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浅层地热资源,地下土壤埋盘管(埋深<400米)的水源热泵,用于室内地板辐射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

据1999年的统计,家用的供热装置中,水源热泵所占比例:

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

同时,中、北欧海水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也比较多。

国内应用现状。

目前水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水源热泵应用工程项目省、市分布表见表2-1所示;水源热泵应用工程项目地区分布图见图2-3所示;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在各类建筑的比例见图2-4所示。

(2)水源热泵技术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把发展水源热泵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契机,大力支持水源热泵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3)学术交流持续升温,各类水源热泵技术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了大量设计、施工、开发。

水源热泵应用工程项目省、市分布表2-1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北京

758

江苏

68

江西

39

福建

20

河北

303

广东

64

贵州

38

广西

18

天津

154

湖北

58

黑龙江

36

重庆

13

辽宁

147

湖南

58

宁夏

36

新疆

8

上海

129

吉林

57

西藏

34

青海

7

河南

112

内蒙古

50

山西

28

云南

2

山东

94

浙江

43

四川

25

海南

1

陕西

70

甘肃

43

安徽

24

总计

2537

图2-3(a)水源热泵应用工程项目数地区分布图

图2-3(b)水源热泵应用工程项目百分比地区分布图

图2-4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在各类建筑的比例示意图

人员,大家迫切要求了解相关知识和经验;(4)水源热泵技术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其理念非常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认同,逐渐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其发展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2.4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要求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财政部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13号),充分认识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意义:

(1)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能源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2)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3)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满足能源需求日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建筑用能效率的现实要求。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工作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形成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与建筑结合的可再生能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材料、产品体系;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太阳能、浅层地能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25%以上,到2020年,太阳能、浅层地能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50%以上。

水源热泵技术是国家二零零六年一月一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所列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本项目建设是xx区贯彻实施《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的集中体现,也是我省实现国家“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工作目标的积极践行者、示范贡献者。

2.5项目建设符合示范区发展规划需要

根据《xx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5),城市发展建设方针如下:

提高城市居住舒适性,用宜人的居住环境吸引人才,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建设设施配套、环境宜人的高质量城市居住区;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相结合,尽可能依托老区既有设施和发展条件,加快新区发展,以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

本项目建设为示范区商品住宅提供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既可冬季供热又可夏季供冷,提高了住房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提高了住宅的档次和质量,使得商品房的市场竞争力较其他同类商品房有所提高。

虽然商品住宅中央空调系统会增加商品房的销售价格,但是消费者购置该商品房后不需再自行购置安装空调了,而且该系统运行费用比传统采暖和空调方式大大减少,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